分享

公海赌王手机上的KTV 让生活“唱”起来

 宝宝贝贝467 2013-05-24
日前,一份名为《中国城市生活消费十年变迁》的报告显示,K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无独有偶,一款名为唱吧的App软件也在手机上走红,成为手机上的移动KTV。只要你有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直接开唱。

  有人说,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热爱卡拉OK的一群人。在唱吧软件推出前后,还有数款类似的唱歌软件,比如“K歌达人”等也上线了,唱吧能从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它不单单是一款唱歌软件,而更强调了“以歌会友”的社交性。据说,唱吧的明星歌者,每个人都开了好几个QQ群,每天与粉丝互动,彼此满足爱被围观的虚荣心和爱围观的热情。

  浙江省开化县华埠中学教师邓士军,是一名以网名“琴奇书”隐藏在唱吧里的“实力派”唱将。虽然才上传了18个作品、仅281人听过,但是在他的同学和朋友间不胫走红。仿佛一夜之间,大家才发现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中学老师,竟然有如此让人惊叹的歌喉。

  邓士军告诉记者,他从中学起就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粤语歌,陈百强、张国荣、卢冠廷、周启生等等,很多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名字的歌星,他如数家珍。用他的话说,这些歌声伴随自己度过了青春。20年后,在手机“唱吧”里重拾往日歌声,“是一种怀念、消遣,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唱吧”悄然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周围朋友对他的看法。一首首上传的“作品”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学生们对老师喜欢的老歌感到好奇,也会在平时探问老师最近有没有新“作品”上传。在学校里和学生打完球后,往日独自一人回宿舍的寂寞,如今被“唱吧”悄然打破。

  “赢赵”是邓士军的大学同学,现在是湖北省一名公务员,他几乎与邓士军同时在“唱吧”开唱。如今,他上传了50个作品。借助于“唱吧”,这两位大学同学平时稀疏的联络变得紧密。有时候,在QQ和微信里聊天时还会约唱新的曲目,甚至PK高难度的歌曲。“赢赵”说,自己在唱吧有一个目标是上传100首歌。他说,“K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朋友圈中自娱自乐、自我展示,现在唱吧把这种功能放大了。”

  记者了解到,唱吧的开发背景在于:微信替代了QQ、MSN和手机短信,完成了朋友互动的功能;微博承担了原来网络上的媒体功能,给大家一个发言、传播信息的平台。为此,唱吧的开发团队在最开始就一直在寻找设计一款娱乐工具,让大家可以随时用手机享受放松、减压的感觉。经过15个月的摸索期,他们最终决定做一款“美化声音”的软件来娱乐爱唱卡拉OK的大众。

  对于K歌的流行,社会学家胡守钧曾解释为“中国人的性格大都沉默寡言、保守内敛和严肃认真。对我们而言,向家人和朋友通过言语表达感情是不必要的,甚至很奇怪”,于是不论是为了示爱、娱乐或者减压,卡拉OK在中国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