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刘林阁

 相约归渡头 2013-05-24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刘林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巴林石雕刻协会会长,内蒙赤峰艺仁阁民族工艺品厂厂长。作为巴林石雕界杰出人物,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出并获奖、被国家收藏。其艺仁阁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进境猛犸象牙生产加工存放企业。

    刘林阁先生今年47岁,现任赤峰艺仁阁工艺品厂厂长,他自幼酷爱美术,19岁时考入赤峰第一工艺美术厂,师从该厂创始人、现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的赵志生学习雕刻艺术,他从普通工人做起,虚心学习,潜心钻研,逐步成长为一名技艺全面的工艺美术大师。无论是石雕、牙雕、骨雕、角雕等雕刻技艺,还是人、兽、花、鸟、虫、山、水、亭、台、楼、阁等艺术品的创意设计,样样精通。他的作品刀法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远销海内外,大批作品参加国家级展出,并多次获得国家“天工奖”等大奖项。
    在潜心研究雕刻艺术的同时,刘林阁先生还培养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雕刻工艺人才,并创造了巴林石电动雕刻法和与之配套的除尘新工艺,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善了工作环境,为弘扬巴林石文化做出了贡献。2004年他的艺仁阁工艺品厂被国家批准为“猛犸象牙定点加工企业”。刘林阁1991年任赤峰第一工艺美术厂厂长,1993年创办艺仁阁工艺品厂,2002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他先后当选中国巴林石协会雕刻委员会副秘书长,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2004年,获首批“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内蒙古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内蒙古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军人物。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记者:本届巴林石节和“第三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同时在大板举行。您做为石雕艺术展的评委,请介绍一下祥细情况? 

  刘:第三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于8月18日至8月20日在大板举行。展览在巴林石集团展览大厅进行。展厅面积1000平米,展位150个。寿山、昌化、青田分别三十个,均在二楼展厅。巴林石集团独占60个,在一楼展厅。各参展单位凭参展证按规定布展、展出。

  本届艺术展是由中国轻工信息中心、赤峰市人民政府、巴林右旗人民政府主办,巴林石集团承办。李红光为组委会主任。四大名石产地各有二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参展作品进行奖评。

  参展的优石000件,雕刻作品000件,共有000个参展商和00个工艺美术师参展,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选,产生雕艺作品一等奖00个,二等奖00个,三等奖000个。优石00件。赤峰获雕艺一等奖00个,二等奖00个,三等奖00个。获优石奖23个,占优石总数的68%。这个展览质量很高,有很多平时罕见的馆藏也来参展了。这对赤峰带来了一个难得赏石机遇。

  展出期间赤峰市工艺美术家协会组织全体会员汇聚大板参观学习,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交流体会和收获。大家感触很多。以前一些好的石雕作品只是在图片上看过,实物的细腻和层次感给人的感受确实不同。我们赤峰的石雕近年来有些突破,精品、绝品和各种获奖作品不少,但就总体而言无论是题材还是雕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雕刻技法上比较杂,一些传统技法继承的不够,精细的地方难以表现。展览打开了大家的眼界,相信会对我们赤峰的雕艺发展产生影响。 

  记者:刘大师,您的“艺林阁”是我市雕刻艺术的地域品牌,您获得“中国宝玉石雕刻艺术大师”称号,填补了塞北没有雕艺大师的空白。您在潜心研究雕刻艺术的同时,致力于培养雕刻工艺人才,并创造了巴林石电动雕刻法和与之配套的除尘新工艺,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善了工作环境,对巴林石雕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艺仁阁做为巴林石加工雕刻人才集中的地方,您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打算?

  刘:我与巴林石结缘已有近30年个年头了,和它一起走过了从艰难创业到日益辉煌的历程,我的雕刻事业也是伴随着巴林石的发展而发展的。在2004年在全国首批“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命名中,成了19名大师中唯一的一位“塞北大师”,200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1月经国家九部委联合评选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生长在巴林石产地,可以说是巴林石喂养了我。巴林石是雕刻的理想石材,它色彩丰富,过渡自然,它给了我广阔的空间,为创作提供了不尽的灵感,我愿意为巴林石雕业的发展尽我的全力。

  我认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石雕要突出民族特色,承载更多的民族气息。同时还要继承工艺上一些传统的技法,使用一些传统的手工工具,这是一些现代的电动工具所不能代替的。我市雕刻人才短缺,原市雕刻厂有100多人,红山区有40多人,企业改革后这些人多数都改行了,现在搞石雕的也就是30多人。我的企业里的这12个员工,是原市雕刻厂的骨干,最近几年发展的不错。他们的作品水平不断提高,这次的雕艺展上又有00名获银奖,00名获铜奖。我要努力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倡导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大师,争取塞北雕艺比拼江南,改变赤峰成了南方的雕刻原料供应地的局面。 

  记者:刘大师,您讲的非常好。做为一名技艺全面的工艺美术大师,无论是石雕、牙雕、骨雕、角雕等雕刻技艺,还是人、兽、花、鸟、虫、山、水、亭、台、楼、阁等艺术品的创意设计,都有超人表现,可以说您对巴林石雕刻业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作为领军人物,请您发表一下对巴林石产业的发展的看法。

  刘:巴林石产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在矿山的开采、管理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市场发展也很好。做为一个赤峰人我为之欣慰。但是面对国内的大市场我也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主要是石雕方面的。一是石料价格越来越高,做为雕刻行业惜石如金,但是要想出好的石雕产品,不练就技艺就不能提高,这很矛盾。二是再生产的环节断档、分散,形不成产业链条。寿山石雕已经成了设计、雕刻、配座一条龙,我们还是各自为战,在这方面我们还得想办法。要发挥工艺美术协会的作用,多开展交流、展览活动,提高工艺水平。三是赤峰城区市场建设滞后,巴林石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应建设巴林石一条街,使其成为名石聚散地。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五十七)鈥斺斄趿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