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数据也能解决高校的大问题

 昵称535749 2013-05-24
2013-05-23  | 编年史

原文作者:Jeffrey Selingo

作者:杰弗里·瑟林格(Jeffrey Selingo)

去年秋天,肖恩·福勒(Shaun Fowler)在仍然欠下500美元学费未付清的情况下开始了他在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第二学年。这个来自亚特兰大的金融系学生再上几天的课就得因为拖欠学费被踢出大学校门了。这么一来,福勒也不过是成为大型市公立大学长期以来低毕业率中的又一个名誉污点罢了。六年来乔治亚州立大学只有一半的学生得以毕业。

福勒一直解决不了钱的问题,因此好几门课的考勤名单上已经把他除名了。然而在几个小时后,他竟收到一份来自乔治亚州立大学经济援助办公室的通知,称该办公室将为他提供500美金的补助金。“我欣然接受了这个机会,”福勒这样告诉我。原本他计划缩短他的课量以降低学费金额,如今福勒又成为了一名“全职学生”。“没有那份补助金,我实在没办法付钱给学校了,”他这样说道。

几百块钱对于一所大学的管理层而言也许并不算什么,然而对于像乔治亚州立大学这样,全校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不到30,000美元的学校来说,几百块钱也能算是天价。

因此,也有很多学生像肖恩·福勒一样即便开学了也得为学费问题而焦头烂额。每个学期,乔治亚州立大学都会发现有超过两千万美金的学费尚未缴交,导致学校第二天不得不决定开除学生。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东拼西凑最终缴清他们的学费。可惜有些学生就凑不出来。与其眼看着这些学生退课,或者更惨的——被退学,乔治亚州立大学副教务处长兼招生办主任蒂莫西·M·雷尼克(Timothy M. Renick)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搜寻大量学校之前收集来的学生资料,他发现,一些未付清的学费其实和福勒的一样金额都比较小,而且这些被迫退课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都很好,或者有的还剩几个学期就可以毕业了。

几年前,雷尼克利用乔治亚州立大学主席的捐助金做了一个试验。他为近200个因未付清学费而被退课的学生提供少量补助。试验最终成效了。收益于补助金的学生们重新回到了课堂,同时试验还帮助学校挽回了原本可能就此遗失的66万美元学杂费。

于是学校决定在去年秋天扩大助学项目,为超过700名学生提供60万美金的资助,平均资助金额不超过1,000美金。“我们必须赶紧联系这些学生,”雷尼克说,“因为如果消息没传到他们耳边,他们就会不去上课,最终落下课业。”

美洲豹学生保留补助金(The Panther Retention Grant)是乔治亚州立大学为提高本校的学生保有率1 与毕业率所采取的几个援助学生的革新决策之一。和其他经济援助跟不上学费上涨步伐的公立大学一样,学生的学费与援助金实际承担的金额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成为学校一项“尚未满足的需求”一直困扰着乔治亚州立大学。学生尚未满足的需求平均金额大概是5,400美元。学校发现,随着这一数值的增长,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

乔治亚州立大学如今不再仅仅对公立高等教育资金的窘境惋惜,或乱枪打鸟式地寻找经济资助的学生,而是加入其他几所成员数目虽小却在不断壮大的学府队伍之中,运用Big Data(大数据)2 指导决策的实施。这就有点像亚马逊或Netflix3 这类网站运用算法为顾客量身推荐书籍和电影。

通过对数据库的运用,学校得以用有限的资金资助那些有潜力将多余的钱发挥最大价值的学生。乔治亚州立大学将其称之为“结构化干预”:先找到问题,再梳理数据以得出解决方法,之后在小范围的学生中进行测试,最后要么作出相应微调,要么试验成功就扩大受益人群。

算法还被运用到另一项试验当中。在该试验里,教务人员研究了全校选课学生成绩得D、F或退课4 最多的几大课程。然后找到在这几门课程里成绩优秀的学生,为这些学生提供资金补贴,并利用勤工俭学资金奖励这些已完成该门课程并在第二学期担当该课程学生助教的优秀学生。结果是这些配有学生助教的课程平均分数都提高了,这些学生的总留有率也随之提高。

正当许多公立机构向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包括乔治亚州在内,州立的希望奖学金为平均成绩得到B或更高的中学毕业生支付大学学费)持续进行时,乔治亚州立大学将资金集中在最需要的学生上,以保证此类学生留校就学而产生多种类经济补贴的试验结果显得尤为值得关注。

有着两万四千名大学生的乔治亚州立大学和其他地区公立研究机构一样,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上常常处在一个受忽视的中间地带。大学运用Big Data的案例让我突然想到一个提高学生补助决策的一个更好的办法,这个方法便是我与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5 正在合作进行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力图找出一小部分地区性公立学术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已经发展出一套新的模式,以应对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经济,而这一类学生群体似乎已经被国内的一流大学所抛弃。

而乔治亚州立大学真正向我们展现的是,高等学府如何借助数据,有效评估压力,从而记录某一类学生群体的现状,同时保证学生的留校率与毕业率。

问题是,为什么鲜见其他学校追寻乔治亚州立大学的脚步呢?我知道,数据搜寻工作会让许多大学生为自己的个人隐私担忧,但每个学校早已收集过在校学生的资料了。

况且乔治亚州立大学的试验结果已经证实数据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而该校在学生身上投下的小赌注也同样说明了学校并不需要百万美金也可以解决高等教育中最大的问题。而且这张牌面对潜在捐赠人也能打得很好。“我和一群我不认识的人吃中饭,就为了拉到1000美元的捐赠金,”乔治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代理院长保罗·A·阿尔贝托(Paul A. Alberto)这样说道。“我告诉他们:‘如果能不点出教育学院的名字的话,你可否至少给我1000美金?’”

最终,乔治亚州立大学的一番努力使我们看到,当州政府终于开始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向学院提供奖金,而不是单纯的将他们登记下来的时候,学术机构也必须重新考虑应当投入多少财力与努力招收新生、认真设计一套补助方案以吸引这些学生选择自己的学校。

“以前,大学一直只把关注点放在最前方,就是如何把学生送进自己的校门,”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同时也是经济补助专家的唐纳德·E·海勒(Donald E. Heller)如是说道。他还说,大学“过去一直把留有率视为学术问题,而非(学生们的)经济问题。”

如今这套想法已经不管用了。肖恩·福勒的经历告诉我们,随着大学学费的不断攀升,经济问题正在成为那些希望留在学校继续念书的学生们的一大障碍。但这一障碍未必就是无法克服的。

本文作者杰弗里·瑟林格(Jeffrey Selingo)是《编年史》的自由编辑,也是《(未)受束缚的大学:高等教育的未来及其对学生的意义(College (Un)Bound: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What It Means for Students)》(New Harvest/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一书的作者。



注1:学生保有率(retention)指的是一所大学的全体学生能顺利留在学校完成学业的概率。

注2:Big Data直译为大数据,指的是信息量及其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对这样大型数据库的科学整理、分析与撷取,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有效作出重大决策。

注3:Netflix是美国一大在线影片租赁商。用户可直接在网上租下自己想看的电影。Netflix的一大特色便是能根据用户的租片历史与反馈数据分析总结出用户最喜欢看的电影并介绍给用户。这和亚马逊介绍商品的理念是相似的。

注4:美国大学学生退课的原因一般是因为该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无力修完某门课程的学生可以申请退课。

注5: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n Foundation)是美国一非盈利、无党派的公共政策机构。该机构关注全美大大小小的国内问题,包括国家安全、科技、医疗、教育、经济等问题。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