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世代微单的主力 NEX5R

 fyfcnn 2013-05-24
已经更新相位对焦测试,新的App测试,以及样片:

NEX-5R 更新测试—— 样片,混合对焦,App续 (继续杀猫)


大家期待已久的NEX-5R开箱文终于赶制出来了,多谢支持~

“也许这是个最好的时代,群雄涿鹿,价格一日千里,也许这是个最坏的时代,半年前才刚入手的器材,现在便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19

任何一个稳定的产品系列,都必须做好旗舰机型,不求销量多高,主要是树立厂商声望,吸引狂热爱好者,但是真正最赚钱的是入门或者中端机型,所以中端或者入门机型是否能热销,除了旗舰机型赚到的声望外,自身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性价比是否厚道”往往成为消费者选择的考量目标之一,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不引起消费者反感,甚至能提供一些特有功能,“NEX-5R 能否满足这个前提呢?请待我徐徐道来——


目前第三代NEX 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2010-2011年
入门:NEX-3
中端:NEX-5
高端:无

2011-2012年
入门:NEX-C3
中端:NEX-5n
高端:NEX-7

2012-2013年
入门:NEX-F3
中端:NEX-5R
中高端:NEX-6
高端:暂缺

现在我这里将要开箱的便是Sony 第三代NEX 微单的量产主力:NEX - 5R


下面开箱主要使用NEX7+E50 拍摄,部分使用RX100拍摄
相机直出Fine jpeg,Lightroom 再导出jpeg,85%压缩比,2000像素最长照片边幅

硬件开箱


Sony 特色的包装盒
也许眼尖的朋友已经发现 α 已经换成银灰色+白色的背景,不再是过去醒目的橙色
考虑到最近的A99也改成了银灰色,这应该是新的Logo样式了


dsc05676.jpg

Sony的包装盒一直以来以巨大的信息量而著称,这次包括底部都是信息

dsc05675.jpg

打开包装,光盘、说明书、注册表

dsc05677.jpg

打开下层,机身以及配件

dsc05678.jpg

取出的机身

dsc05679.jpg

一般第一批货会有宣传卡,因为会用作商店展示使用,后期的机型一般会去掉这张卡

dsc05688.jpg

全家福:
机身,肩带,USB Micro线, 闪光灯,充电插座,说明书,光盘,质保卡

dsc05681.jpg

闪光灯还是那个用了两年的鸡肋

dsc05686.jpg

简单上图一下,与印象中的那支没什么区别

dsc05687.jpg

Sony 在新一代的微单和卡片里面全面内置了充电模块,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
这样做的优势是:
1. 由于采用了Micro-USB接口,基本是全世界手机充电器的标准,因此可以非常方便的与手机共用充电线和充电器,这会极大减小外出旅行时重复背负的重量。
2. 同样由于Micro-USB和内充电设计,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车充,USB外置电池,链接电脑时同时充电。
虽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以往常备的独立电池充电器被换成了USB充电插座,但是在第三方充电器价格便宜的情况下,这并不会是什么问题,对从早期机型升级过来的用户则更不是问题了,很幸运的是整个NEX家族都使用同样的电池,因此物美价廉。

dsc05682.jpg

可惜的是,这个Sony的 USB充电器 体积远超过其功能水准

dsc05683.jpg

从左至右分别是:
RX100充电器  1.5a
NEX-5R 充电器 0.5a
iPhone 充电器 1a

可见,Sony 5R上面使用的充电器,体积不小于RX100,但是输出功率仅有其 1/3 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dsc05684.jpg

跟输出功率超出自己一倍的Apple充电器比起来体积/性能则更无优势,而且作为同一个厂家,自己的相机部门重复设计,不使用统一的充电器也是一种成本上的浪费,在此表示遗憾。

dsc05685.jpg

现在NEX 所拥有两种标准体积:
NEX F3,6,7 带内闪,高出一截,握感更好,与镜头协调度更佳
NEX 5R 继续保持 原有的极简风格,追求极致轻薄,两种设计各有所长

NEX-5R 本体:
NEX-5R 在延续了两年的NEX极简式设计风格上面做细节优化是最不会惹怒老用户的。
这种Sony式的风格非常明显的把自己与复古风区分开来,个人比较赞赏这种为了新的需求而做出的极简式设计。
NEX这种圆柱体镜头+平板机身的设计确实有非常优秀的握感和整体视觉风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当年NEX的设计访谈:http://www./Fun/design/activity/product/a_nex/01.html

dsc05690.jpg


从另一面看过去,最大的改变也许是挂环换成了常见的三角钉


dsc05692.jpg

背面设计几乎没有变化,不过接下来我会细细讲解5R的每一个细节

dsc05693.jpg

首先从最引人注目的拨轮开始:
任何一个用过单反相机的朋友都能理解拨轮这种东西对相机操控有多么重要,不知道多少人日思夜想的双拨轮系统这次终于在NEX 5R上面实现了,而且还是通过这种人畜无害的方式——把快门键和开关键融为一体,在原开关的位置处增加一个拨轮,过去那鸡肋的开关终于被替换成更有使用价值的后拨轮,同时融合后的开关键与绝大部门相机保持一致,皆大欢喜。

恼人的摄像键被移到了上部,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内陷设计,另外这次5R/6 在机内可以控制摄像键开关,因此误触的可能也被降到最低,从不摄影的朋友也可以屏蔽掉其功能。

dsc05695.jpg



后滚轮有点倾斜的角度,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大拇指可以非常舒适的靠在上面
可能是考虑到wifi信号传播的需要,这次5R只有前部使用了金属材质,顶盖和背面均为塑料构成,喷漆质感与金属前盖稍有差别。

dsc05767.jpg

5R的新增的内功——Wifi功能,在后面会有详述;左边的接口是mini hdmi 和micro usb。

dsc05765.jpg


NEX-5R的快门现在完全与NEX-7一致,对于用惯了Nikon,Pentax家机器的朋友,这样的方式也显得亲切。
同时5R增加了NEX-7上面广受好评的Fn键,不过这次Fn键的用法与NEX-7大不一样了,后面会详述


dsc05697.jpg


转盘部分的外观没有太大的变化,手感依旧如故,按键安静,有弹性,为了让右手方便点击ISO右键,滚轮右边空间略微加长。不过这次5R的滚轮-功能也与过去的NEX大不一样,后文会有详述

dsc05698.jpg

电池舱,依然是NEX沿用了两年多的设计

dsc05700.jpg

三脚架接口依然在镜头轴中心处,产地依然是泰国

dsc05701.jpg

这次改进最大的屏幕,该屏幕外观与之前的NEX 5系类似。
我不知道这次是不是电容屏,反正可以用塑料点击,只是屏幕上面覆盖的是硬壳,触感不同于我以前玩pda时的那种电阻软屏。个人觉得这个屏幕的触感和精度略微输于E-M5,跟我印象中的5n屏幕差不多,具体响应测试可以看后面的视频。

dsc05699.jpg

这次的屏幕转轴设计非常巧妙,经过了从NEX-5 -> NEX-F3 -NEX-5R 3代转轴设计的改进 ,这次的屏幕融合了NEX-5可以上下侧翻的好处,还同时保持了NEX-F3 180度翻转自-拍的能力,而且依然保持了仟细的体积,不得不赞赏这些硬件工程师追求极致的态度。

dsc05702.jpg

这次新设计的转轴可以让屏幕升起一部分

dsc05703.jpg

最大可以向下45度取景,该屏幕的画质非常优秀,亮度甚至超越我手里的NEX-7,使得我一度怀疑是不是使用了RX100上面的white magic技术。

dsc05706.jpg

向上依然可以肩平位取景,而且可以下探的更深入

dsc05704.jpg

180度翻转,但是屏幕依然保持了5n的小巧,没有F3那么臃肿


dsc05705.jpg

缩回的屏幕

dsc05707.jpg

带相位对焦模块的Sony 16M CMOS,经过这么多年的潜心耕耘,Sony的 CMOS基本成了相机界画质的代名词,动态范围,色深,ISO高感,平实的价格使得哪怕是竞争对手都不得不大规模采用。

正前方依然保留了红外遥控和AF辅助对焦灯

dsc05708.jpg

安装上镜头的样子

dsc05709.jpg

5系在镜头面前会显得头大身轻,想必搭配了最新饼干镜头的机器会更加平衡一点。

虽然看起来头大,不过实际握感倒是非常舒适,右手环握在手柄上,左手和手心平托镜头,非常自然舒服的握姿。

dsc05710.jpg

安装上专用EVF,依然小巧

dsc06250.jpg

不过若是安装上 55-210,便没有NEX-6/7那么协调

dsc06248.jpg


这次5R的控制手柄沿用了7上面成熟的设计, 滚轮和快门 无论是质地还是手感都完全一致

dsc05806.jpg

机身上5R自然会小一圈,重量也轻不少,整体手感和NEX-7类似,更显得袖珍。

dsc05807.jpg

软件

后面会详细叙述NEX-5R/6 新增的App功能,在此先依次描述机内的功能更迭:

进入机器后设置好语言和时间即可进入主菜单,与以往的NEX想比,主菜单界面多出来一个App选项

值得表扬的一个小细节是:这次NEX-5R自带电池剩余电量30%左右,正好给我做完整个测试,以前的NEX自带电池往往不足1%,导致有些朋友入手后直接无法开机还以为机器是坏的*/-91

dsc05712.jpg

在系统版本里面会显示当前机型和版本,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NEX-5R/6 的相位对焦功能仅能在套机配套的18-55,16-50 以及另外两只新上市镜头上面实现,这涉及到镜头内部的固件升级,Sony将会尽快发布升级,在升级前18-55,24za,18-200这些镜头均无法使用相位对焦功能。

dsc05735.jpg

我曾经严重批评NEX-7上面的翻译不严谨,这次首先就进入显示状态菜单查看中文翻译
幸好Sony认真吸取了教训,电子水平仪(5R新增)翻译终于正确了。

NEX-7的翻译问题参考:为什么我会认为Sony Nex 7 不算是专业相机

dsc05734.jpg


设置菜单第一行 多了一个快门按下是否保持AEL 曝光锁定
虽然个人不常用这个,不过多一个专业选项也是好事,此外这个设定与10FPS 连续追焦有关,关闭后不能实现高速追焦。


dsc05737.jpg
这次终于加上了 关闭摄像按钮的控制不出意外的话,下次NEX-7升级会带上。*/-19

dsc05741.jpg

多出来的数字变焦和清晰缩放,个人觉得是鸡肋功能,定时自--拍比较有意思,在屏幕180度反转后会自动启用

dsc05738.jpg

开启后,启动快门定时3秒会自动拍摄,屏幕右边会有很清晰的读数,方便家庭拍照

dsc05804.jpg


自动低速快门可以控制摄影时快门过快时,会自动调整到固定60FPS/30FPS

dsc05739.jpg

全面更新的一致操控

多出来的功能菜单(Fn)键设定
这里需要详细解释:

对于NEX-5n,3c,7系列的用户,由于中键可以自定义成模式转盘或者自定义5-6个菜单项目
所以会产生的问题就是,有的人会把模式转盘按钮设置在右键,下键上面,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切换到手持夜景,自动全景扫描后,中键的自定义设置会被模式转盘功能覆盖,这样失去了相机设置的一致性。 于是这次5R里面,Sony做了一个减法:彻底固定中键为模式转盘,同时增加的Fn键 替代了中键当作自定义设置后的功能,所以这个Fn键可以理解为独立的Q-menu,这在RX100,Alpha单反机器上面已经有所体现,而这次NEX只是顺从了这个习惯。




Fn键设定菜单


dsc05740.jpg


可以看见在下图自定义键设置里面,仅可以自定义B键(滚轮下部的按键)
虽然菜单里面可以定义的功能有所增多,但是没法再像过去的NEX定义滚轮中键和右键
中键被固定为模式切换,右键固定为ISO(后文会详谈这个改动的意义)

dsc05742.jpg

对于NEX-7 用户而言,5R的Fn键的用途便大不一样了,NEX-7的Fn键不仅代表了Tri-Nav下的多项快捷设置,还充当了锁定转盘的功能。而5R上面的Fn如上所述只有一个功能——进入快捷菜单,亦即过去中键自定义菜单,如下图:

dsc05769.jpg


我不敢说NEX-6是否也是这样,但是目前5R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于:
终于统一了NEX的模式切换按键,过去由于按键设置不足,5n以后的机器,模式切换按键(中键)可以被替换成这个快捷菜单,所以导致模式切换按键变得与其他菜单下面不一致,5R以后,终于再次统一为中键,这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好事。
同时增加的Fn键,位置合适,食指很方便就能触发,大拇指即可转动上下滚轮设置,十分方便。

弊在于:
失去了中键的可定制性,使得5R实际上的快捷菜单规模上与前作5n几乎保持一致(仅多了一个选项),所以不会比5n,3c等机器在快捷菜单自定义上面多出多少东西。

但是总的来说,我是欢迎这样的改变,如此以来NEX更加接近Alpha系列的操控,与我手中的RX100,A77更加协调一致,同时也使得将来没有固定模式拨轮的NEX 得到了一致的操控体验,如此的NEX终于不再是设置上矛盾的综合体。例如当你在手动防抖下面,就依然可以访问Fn 快捷菜单设置参数,而过去则会被模式转轮强制占用。

同时这次的操控改动还有一个地方是:ISO 和曝光补偿必须通过右键和下键实现

刚开始也许有NEX-7的用户会表示不屑,因为NEX-7 有三个滚轮,因此可以左滚轮快门/光圈,右滚轮曝光补偿,中滚轮iso,但是这样看似快捷的方式确实会导致的问题是:与之前所有NEX,Alpha系列操控感的严重不一致,自成体系。
所以我依然觉得NEX-7的 3拨轮操控是个非常高效的革新,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操控方式有且仅有NEX-7可以使用,与其他所有Sony相机不兼容,同时还带来严重的按键冲突和不同模式下导致的不一致或者无功能。对于我一个使用了8个月的NEX-7用户而言,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也是个毒药,因为NEX-7在操控上还可以走的更远的,但是换言之,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双滚轮足以满足99%的需求,所以通过右键切换ISO,下键切换曝光补偿的方式,我觉得这样一致性的方式非常有意义,但是Sony最好还是提供一个选项,例如Nikon的“快捷曝光补偿控制” 让中滚轮在P,A,S档的时候可以快速设置曝光补偿就完美了。

dsc05773.jpg


这次群众呼声甚高的包围曝光终于支持到+1,+2,+3 Ev,喜欢HDR的朋友开心了。
(我非常期待这个改进能加入到NEX 7 固件中)

dsc05770.jpg


对焦和触控

10月23日:


已经更新相位对焦测试,新的App测试,以及样片:

NEX-5R 更新测试—— 样片,混合对焦,App续 (继续杀猫)

第三代NEX系列(F3除外)的一大特性就是相位对焦,可惜的是如前所述,我手里的几只镜头在固件升级以前都没法使用相位对焦(简称PDAF)进行测试,但是即便是使用反差对焦(简称CDAF)速度依然明显快过我手中的NEX-7。结果非常喜人:

简单的说,这次NEX 5R的追焦速度已经把自己放到了身价2-3倍于自己单反水准:仅靠混合对焦即可实现10帧追焦连拍,这疯狂的进步使得体育拍摄一时间成了NEX的优势。当然NEX依然受限于不足20张的jpg 缓存 不能像机关枪一样持续下去。但是光想一下:10FPS 带追焦的连拍,不限镜头,不限快门速度,不限ISO, 微单的简洁优势完全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作为单反必须要考虑镜头兼容,防抖,快门震动,反光板回复等诸多因素。同时全幅和APSC快门成本和控制上会有极大的区别,这点在微单看来都不是问题,全幅和APSC仅仅只是CMOS幅面的区别而已。

我很早就预言过:
反差对焦的速度最终必然会超越相位对焦,因为这仅仅是计算机算法而已,只需要提供足够高速的CPU,带宽,以及优秀的算法,反差对焦是可以超越相位对焦的,E-M5就已经证明其对焦速度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越单反,但是其算法目前并不能实现动作追焦,仅有第一张照片可以对焦,所以即便是9FPS连拍,在运动场景使用价值几乎等于0。
但是这次NEX终于在实时取景的前提下通过反差对焦+相位对焦顺利实现了10FPS追焦,这确实十分让人震惊,当Canon Nikon这些年还在把对焦点数的多寡当作区分市场的牙膏来回挤的时候,Sony已经突破了实时取景对焦的瓶颈,让用户既准确,又能高速对焦,还不受屏幕焦点位置的限制。理论上说,反差对焦可以任意划分屏幕区间,区间越细,CPU运算任务越大,代价也越高,所以未来还有很广的发展前途

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多做几组对照测试,所以在此先放出一点测试的结果:

照片拍摄状态:

S档 1/640s , f5.6,  55mm




这次5R 更新的另一个重点是触屏快门,最早在松下和奥巴的机器上有所实现,非常方便的通过触控就能触发快门。
Sony的机器上通过一个选项开关来控制 点击时是触发快门,还是触发对焦:

dsc05772.jpg

这次的触摸快门非常迅速,光线不错时仅使用CDAF完全可以与E-M5媲美,可惜室内结果没有E-M5优秀,等待PDAF支持之后再测试看看。

使用屏幕触摸快门时,要先开启,默认是关闭的,下面的视频开始5秒那段即是演示 开启触摸快门控制:




App 应用程序:

我认为当今世界的数码设备,是软硬结合的时代,光靠堆料式的硬件淘汰其实是一种浪费,很多时候一些优秀的硬件由于缺乏官方的支持而面临淘汰,这对当时的用户和商家其实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厂商必然要推出新品与竞争对手抗衡,所以一定时候厂商不得已放弃对一款产品支持,而用户又是难以满足的,在没有问题的时候,自然不希望手里的设备被淘汰,但是维护一款老产品的成本又非常高昂,如何去解决这里面的矛盾?于是App的时代终于降临到相机上。

1。每一个相机就是一个平台,部分靠内功,另外一部分靠外修(App)
通过更新程序,我们会更少的遇到某个相机功能急需更新,但是又被厂商抛弃支持的问题。
例如多重曝光,多帧降噪。
2。同时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去购买/下载那些对我们有用的程序
例如艺术滤镜,Time-lapse
3。最重要的是App应该是可以升级的
例如多帧降噪,2008年的算法自然不及2012年算法高效,去噪明显,这是研发和软件技术决定的。
4。App也是一种投资,当你在一个App市场有足够多的购买后,你会更加贴近这个厂家,更愿意升级该厂家的设备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Sony的 5R/6 是怎么去做的吧。

首先设置网络环境,5R/6 可以通过桌面软件传输下载的app到相机,但是为了测试和展示,我将会在相机上面完整测试一次整个流程。值得注意的的是这次App服务开通的国家暂时没有中国,但是从翻译上面看,程序已经准备就绪,应该等行货发行后不久就会加入。

1.设置好Wifi:
两种途径:直接进入设置菜单,可以创建新的链接,WPS一键设置,或者搜索已有的周边wifi网络
dsc05736.jpg

或者直接点击启动App



进入Play memory camera app的方式会自动发现没有连接,然后会进入到搜索wifi的步骤

dsc05713.jpg

选择自己的wifi

dsc05714.jpg


输入密码,这个输入屏幕真的很慢,要有点耐心。
类似于在打印机设备上面输入wifi信息

dsc05715.jpg

进入下载页面,这是个网页做出来的,接下来会让你登陆你的账户和ID

dsc05717.jpg

你的账户可以创建一个,或者是用你的PS3 联网账户,这些东西对于第一次使用的朋友来说略显复杂,最好在电脑端完成。


账号登陆成功后,会看见目前有4个app可以下载:

直接上传,多帧降噪,高级滤镜特效,遥控快门

后文分门别类演示说明

dsc05723.jpg

除了多帧降噪外,都是免费app,虽然我也希望Sony多一点免费App,不过想想也不可能,要是所有App都是免费的,Sony干嘛开发一个支持App相机,直接自带所有App就行了吧,所以全部免费是不可能的*/-19

在此,我就先试试买一个$5的软件——多帧降噪,有用过Alpha 580 及以后的朋友,对这个功能应该耳目能详:
该功能可以指定一个ISO区间进行多帧连拍,然后合成为一张照片,从而过滤掉随机出现的噪点。
在此作为一个App提供再好不过,因为该功能可以随着升级逐渐优化算法,得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可以向下翻页查看该功能简介

dsc05724.jpg

点击下一步,会出现提示信息,里面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该App 可以在10台不同的相机上安装,至于10台上限到达时可否重置? 这里没有详述,个人觉得按照目前业界标准,应该是可以重置才对(Apple的itune允许同步5台电脑,PS3 账号只允许同步2台PS3)10台相机,目前看起来还算够用。

dsc05726.jpg

点击购买

dsc05728.jpg

一切正常的话,确认支付, 由于我PS3账户已经绑定信用卡,所以支付即刻完成

dsc05729.jpg

购买成功,进行下载


dsc05730.jpg

下载安装后,可以在相机内部查看App信息,相机有80Mb剩余空间,4个App占用都很小,影响不大。
看来Sony的胃口可是不小呢,这么多空间起码可以装几十个程序了吧~


dsc05731.jpg

下载完毕后,我们来一个一个的玩

dsc05733.jpg


首先试试直接上传,该功能是通过wifi网络上传到图片分享或者sns网站,目前只支持facebook和sony的play memory,比较简陋,也是未来最好升级的部分,将来App升级自然会提供各国的sns接口,不是很麻烦。

dsc05796.jpg

启动程序后选择要上传的照片

dsc05794.jpg

试着用facebook登陆,没问题,就是输入略显蛋疼

dsc05797.jpg

选好facebook上面的目录就可以上传了

dsc05799.jpg


接下来先玩玩遥控快门

通过你的手机来远程控制相机拍照,你的手机就是取景器,相信同样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实现在电脑上控制拍照,从此NEX也可以支持远程tether。


dsc05210.jpg


下载好手机对应的程序 Play memory Mobile

然后开启相机端口远程遥控,会显示出一个相机创建的Wifi网络:
手机端 连接该wifi网络,输入提示的密码后,等待链接成功
然后开启手机端的Play memory Mobile程序 即刻连接成功
根据我测试,链接速度很快,5秒即可链接成功



dsc05762.jpg

取景器可以远程传输回手机,手机部分可以控制曝光补偿以及拍摄倒计时,目前功能比较简单,不过考虑到App可以在未来更新,所以玩法花样还是很多的。

按下快门后 会拍摄当前照片,然后压缩到大约2000长边像素  2M左右的文件传回手机,传过来的照片会在SD卡上保存原片

dsc05764.jpg

这里有测试时的视频:

可以看见整个app执行还是非常流畅的,传输画面延迟大约1秒左右




然后看看高级滤镜app



目前看来主要就是最近Sony给新机器增加的滤镜,例如RX100上面广受好评的水彩画模式

dsc05802.jpg

拍成的照片可以得到水彩画一般的效果,同时在该界面下可以使用Fn键调用快速菜单,终于又体会到NEX 按钮规范化的好处了。*/-49

dsc05803.jpg


最后来试试我们花了$5 买的多帧降噪,看看是否值这一顿饭钱*/-19
该功能可以指定一个ISO区间进行多帧连拍,然后合成为一张照片,从而过滤掉随机出现的噪点。
在此作为一个App提供再好不过,因为该功能可以随着升级逐渐优化算法,得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机内设置: ISO降噪 - 低

普通模式:
1600
dsc00006.jpg

3200

dsc00007.jpg

6400

dsc00008.jpg

12800

dsc00009.jpg


多帧降噪模式:
3200
dsc00002.jpg


6400
dsc00001.jpg


12800
dsc00003.jpg

这样比较可能看不清楚,我来个100%比较截图:


左边是多帧降噪的结果,右边是普通iso拍摄结果,下同

12800

12800vs12800.jpg

6400

6400vs6400.jpg

3200

3200vs3200.jpg

可以看出多帧降噪下面的画质远高于普通非降噪时的画质,高了多少呢?根据我比较,大约2-2.5Ev的水平*/-93

这多帧降噪比我A77上面的还厉害啊!

比比看:

12800 vs 3200
1280vs3200.jpg

6400 vs 1600

6400 vs 1600.jpg

3200 vs 800

3200vs800.jpg

这$5值不值 看各位看官心情了,反正我是觉得挺方便的,以后反正可以用在NEX-9上面吧。*/-19

当然多帧降噪主要是拍摄静物,夜景为主,所以在特定场合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去噪优势的。


测试多帧降噪视频,在后半部分:



最后再测试一下直接上传到手机功能:

可以选择上传当前照片还是多张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目录下面有上传到电脑选项,需要搭配PC上面的play memory home使用,个人目前不是很喜欢用这类程序来管理相片


dsc05771.jpg

手机端 连接该wifi网络,输入提示的密码后,等待链接成功
然后开启手机端的Play memory Mobile程序 即刻连接成功



dsc05759.jpg

然后就可以下载上面的照片到手机了

dsc05757.jpg



总结:

前段时间楼主写完D600的测试文章 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发帖的动力,所以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这次新世代的NEX,我加班加点的赶制了这篇文章,希望能满足你们的胃口。当然这篇文章写的匆忙,所以诸多不当之处,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慢慢修改的。特别是无法测试PDAF的遗憾只能留待下回分解。一点点预告是画质部分5R不会低于5n的水准,ISO高感部分不会强出太多,属于小规格升级,在此就不多费笔墨了。



真.总结:

这次拿到5R时间很短,不过Us Sony依然很给力,在诸多电商上架以前,我就提前拿到了预定的机器,看来亲儿子果然好啊。 */-19
NEX-5R 根据她在我手里的表现,我是十分满意的:
从NEX-5到NEX-5n, Sony 是内功提升—— 更强的传感器,更快的连拍速度,更低的快门延迟,更强的电池效能... 总之外观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内部大换血,这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也是反挤牙膏的。
从NEX-5n到NEX-5R,Sony 是内外兼修—— 更强的传感器对焦(CDAF+PDAF混合),更快的连拍速度(10FPS 追焦),更一致的操控感(模式选择键固定,ISO,曝光补偿固定),更流畅的控制(双滚轮 ,Fn),更牛的屏幕(无论可视角度还是画质,以及翻转角度),更多的功能(电子水平仪,wifi传输),以及更有前瞻性的App支持,而外观依然保持了很多人喜欢的5系经典造型,只是更趋近于完善。

如果罗列一个表单分门别类表示5R相对于5n的升级:

主要升级点:

1. PDAF+CDAF 混合对焦,不仅提供了单反所具有的相位对焦能力,还有反差对焦的精准度。
2. 对焦速度加快,即便是CDAF对焦,速度也快于上一代旗舰机型,10FPS连拍可以追焦,AF-C从此不再鸡肋。
3. 操控模式更加清晰,固化模式选择按键,ISO按键,曝光补偿按键,增设Fn按键,功能与自定义中键保持一致,经过这样处理之后,NEX的所有按键在所有模式下面都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再出现以前不同模式设置下按键设置冲突。
4. 增加上下拨轮,可以更加轻松的控制M档时光圈快门
5. 融合开关和快门健,与NEX-7一致
6. 翻转屏可以180度翻转,同时保持45度向下取景,90度腰平位取景也更加方便
7. Wifi 功能加入,让相机可以无线传输照片自电脑,手机,平板设备,同时还能下载,更新app应用
8. App应用加入会极大提升相机的可玩性和利用率
9. 部分新功能的加入,以及修正过去的bug——电子水平仪,movie健,自动补偿快门,包围曝光区间更大...不再一一复述

还存在的问题:

1.PDAF镜头支持依然不到位,我质询了Sony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答复是会尽快推出升级固件,使得第一批4支镜头得到PDAF支持 18-55,18-200,24,16-50。 接下来他们的工作重心会集中到提供PDAF到全部NEX镜头上面

2.NEX 系统虽然提供了App发挥的平台,但是过低的硬件规格(相对高端智能设备而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App的流畅使用,触摸屏难以达到智能手机一样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同时App使用也略为慢于原生拍照功能。

3.NEX 操作系统依然问题不少,虽然bug减少了很多,但是跟其它厂家比起来仍然显得家庭化,业余

4. 依然使用NEX专用热靴,附件相对少得多,兼容性也不佳,这次也不见新的外设推出

5. Wifi功能跨度较大,需要用户有非常充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wifi设置复杂冗长缓慢且不说,单就不同功能切换wifi网络这点就会提高不少用户门槛,可惜Sony早已不是技术的领头者,无法做到Apple Airplay那么行云流水般的协同同步传输。

6.App的模式未来前景如何?(后文有详细分析)


如果说从5到5n的升级是全面的性能提升让用的人眼前一亮,那么从5n到5R整体给我的感觉是革命性的改变整个相机界——它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蜕变。集成了App的相机前景是无可估量的,任何一个回头看2008年-2012年 智能手机全面替代功能手机的朋友,应该都能体会App这几个字的分量:App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App活下去发展壮大,不能满足的App自我灭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迭代中推陈出新。App市场模式一旦使用得当,这会颠覆所有的相机价值观:相机不再是你去适应它,而是它来适应你,为你而改变。
只可惜的是,目前应用仅有Sony在开发,什么时候能开放SDK 让所有开发人员都为这个系统添砖加瓦才是真正革命的到来, 在此以前,还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1. App的模式,Sony 若是只管自己赚钱,卖一个算一个,那么便失去了App化提升质量和保护用户投资的价值,目前的定价来看,Sony还是有希望把这个平台做大的。

2. App的模式,Sony 若不开放平台,那么未来的发展会非常有限,Sony的软件开发又一直是弱势,虽然观念超前。

3. App的模式,现在厂商都在搞,不出3年嵌入式Android便会遍地开花,Sony那时自家的平台能否提供足够的竞争力?尤其是坐拥众多技术的三星。

4. 目前的手机还无法彻底威胁画质市场,但是3-4年之后呢?iphonegraph已经非常常见了,毕竟对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目的只是简单的分享,那么手机已经完全足够用了,更不用提手机上超强的cpu和app支持,玩法更灵活。

5. 目前的相机机平台做App 略微显得能力不足,从5R迟缓的输入和触摸感来说,几乎是5年前触摸灵敏度+精确度(相对iPhone 1代的触摸而言),再辅以不那么强大的cpu,从上网的处理就能看出来,5R已经是非常吃力了,这会不会又陷入到Android一样的军备竞赛?

6. App模式的创意很好,但是如果App不是基于新的功能,砍掉本该保留的功能去卖钱会显得让用户觉得如鲠在喉。
目前看来,Sony小心的避开了这个口实——如今4个应用,3个全新的功能:
上传到图片、社交网站——很简单的功能,免费实属应该。
无线取景器兼快门—— 非常实用的新功能,iOS部分程序还算易用,速度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tether 功能推广,后期有很大的升级潜力,可以囊括更多的控制功能,免费提供是不错的卖点。
更多艺术滤镜—— 融合了Sony最新最全的滤镜,免费提供是不错的卖点。

多帧降噪—— 相对专业的功能,虽然拍摄模式里面依然有类似的手持夜景动作防抖,但是上述两个功能都是过于傻瓜:手持夜景会尽可能的使用高ISO,通常会使用6400以上,而动作防抖则相反,会倾向于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这两种方式使用起来都比较傻瓜,缺乏控制性。所以多帧降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你可以完全控制所有拍摄参数,它仅仅以你指定的ISO 进行连拍后降噪,所以你甚至可以对ISO200,ISO400进行降噪得到更加纯净的画质。所以这样一个功能,确实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针对有需求的用户,拿来单独卖,也说得过去,毕竟NEX一直都没有提供多帧降噪,同时简化版的手持夜景,动作防抖依然机内自带,因此算不上“取出过去自带功能,单独卖钱”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否该为功能花钱最后还是取决于用户自己。


不过也许是我担心多余,回到正题上来看,NEX-5R 依然是一款非常优秀,近乎完美的入门街机,他的主要身份是接过5n的棒,发扬微单的优势,虽然我依然可以抱怨说NEX 上面固有的很多毛病还是在那里: 各种选项之间关联纠缠不清,设置菜单冗长到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分门别类依然不清晰,而且全靠文字,专用热靴兼容性不佳,App 反应不是很流畅,功能大幅增加后,电池也会更吃紧。不过好在作为NEX的老用户,我基本已经熟悉了所有选项的位置,90%的情况下 快捷菜单就足以调整我需要的选项,所以我只能说:学习曲线在那里,既然Sony不肯改,那么只能你去适应了。
在当前微单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么一剂强心针必然会引燃更大的火焰。但是这支机器是否满足你的要求呢?毕竟NEX的E口镜头画质素质对挑剔的玩家吸引力有限,同时选择面也相对狭窄,对于转接老头的朋友,这次的升级的价值也更小。再加上二哥NEX-6的压力,NEX-5R 的定位就是这么明确,棱角鲜明。所以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你,而我,只需要你们回帖支持就够了。*/-49

最后,文章欢迎转发,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