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手须巧

 文山书院 2013-05-24

观澜

心灵手须巧

王大龙 (北京)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4日   16 版)

    前阵子,“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题版开展了对孩子做家务的讨论,各界人士都发表了不同观点,我也想从家务劳动和大脑发展的关系谈一点看法。

 

    提到家庭教育,许多家长都把功夫下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上,忽视了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社会上的某些宣传也从猎奇出发,过分渲染了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合作,调查了4至6岁半儿童的心理卫生状况,结果表明:27%的儿童有精神偏异,而这种偏异主要是由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和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北京的几位教师则统计了2294名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结果发现人均每天只花去0.2小时,远远低于美国同龄孩子的人均1.2小时。据浙江浦江县一所中学进行的统计,超过80%的家长不要求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只要学习好就行。华中师范大学刘荣才教授对此忧心忡忡:“国际教育组织在各种会议上都呼吁我们扭转智能中心主义的倾向,我们如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极大障碍。”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历来重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宋代朱熹在《蒙童须知》中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孩子只有在家做到“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长大以后才能通达事务、有所作为。民国时期,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出孩子习惯培养之重要,20个好习惯中,卫生习惯、清洁习惯、自制习惯、勤勉习惯、精细习惯、尊重公益习惯、节俭习惯、劳动习惯都和家务劳动相关。陶行知先生特作《手脑相长歌》,歌中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进入21世纪,脑科学研究逐渐深入,应用这些新成果,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动手能力与大脑发展的密切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做家务不仅有助于手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也有助于大脑运动指令系统的完善。抓、穿、插、刺、夹、剪、缝、倒、捏、掐、拧、撕、揉、捻、敲、拍、系、绑等等,能促进手眼、手耳的协调,而这些动作都包含在形形色色的日常家务中。当然,学习乐器、绘画、书法、手工航模、陶艺、雕塑等,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手指的精细动作不但体现了孩子的各种协调能力,还反映了人脑对外部刺激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初步判定个体大脑皮层是否完整无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手部动作能预报潜在的智慧。俗话说“心灵手巧”,现在看来,应是手巧心才灵。

 

    让我们看看脑科学研究是如何进一步印证“心灵手须巧”的。人的手指在大脑的皮质感觉运动区有相应的定位,手指不经常活动时,相应的区域就会退化。有试验表明,把猴子的中指和无名指缝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脑皮质上中指和无名指的区域就不再区分,合为一体。手指简单活动时,感觉运动区的脑血流量约比手不动时增加10%;做复杂、精巧的动作时,该区脑血流量就会增加35%以上。而使脑血流量增加的动作训练,会使思维更加敏捷。

 

    研究显示,孩子精细动作能力的提高是惊人的,7岁左右就可能接近成人水平,可见,学龄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早在幼儿时代,家长们就应引领孩子参与各种家务劳动——比如在蹒跚学步时将用过的纸尿裤扔进垃圾桶,三四岁时学着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五六岁时帮助父母做简单家务……通过孩子的双手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从而达到开发大脑潜能的目的,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来说,也许事半功倍。(作者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