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道与茶道的尚静之美

 聽雨軒sjh 2013-05-24
书道与茶道的尚静之美
 
    历代书法家都把尚静论运用于书法家的艺术创作和人品修炼之中。如汉代书法家蔡琶把虚静作为创作构思的心理状态,他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干研里,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堰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书”。只有在静中才能“澄神静虑,端己正容,乘笔思生,临池志逸”(《历代书法论文选》)。书写前为何要尚静,虞世南解释为:“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苏轼如是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静不仅有凝思的作用,而且静是不动之动,能容纳一切动,对于所有的具体的动更容易建立概括的把握,促使心灵的体验。这些书法家都阐述了书法创作时应集中精力,“默坐静思”,“端己正容”,止观止听,杜绝杂念,其构思达到微妙的境界,而触发灵感的降临,使书家思如泉涌,心灵契合干玄妙的境界,潇洒飘逸的线条也就随着笔锋的运转而产生。通过养气入静达神,使心灵光明莹洁,进人物我合一的境界。在茶文化中的“静”不仅仅指宋徽宗赵估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的高致静”的“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而且它的“静”包括环境之静,心境之静等等。关于这方面的描绘在茶诗中屡见不鲜。例如写的是环境之静的有皇甫曾的(陆鸿渐采茶相遇》:

    千峰待道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成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写心境之静的有: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辛辛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奎新茗泡松萝。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苏东坡的《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爪贮月归春凳,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写时声。
    枯肠未易禁散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生动描写了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称描写茶境虚静清幽的千古绝唱。
    中国茶文化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饮者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便在虚静升华,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都殊途同归,在书法与茶文化中都把“静”作为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
  书法与茶文花作为中国文化大观园中两朵艳丽的奇葩,尽管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带着东方思维的共性,追求天人境界,推崇人格情操,讲究中和神韵,崇尚流露真情,喜好静谧的致思。真因如此,“二物之质诚然,然亦同者’,那就是“奇茶妙盈,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性同也.(《侯鳍集》)。因而二者相得益彰,相互影响,不仅仁人志士,文人骚客对墨与茶情有独钟举行各种形式德书会、茶会而且“茶可以助思”,将书会。茶会融为一体,最为有名的首推颜真卿主盟茶会
而且墨与茶还融入寻常百姓中,不仅在点缀着生活,同时是品味人生,陶冶剧情世界的良方。茶墨其找天人和,笔盏同谱真静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