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化窑白瓷鉴定资料

 海外寻瓷翁 2013-05-25

                                          德化窑白瓷鉴定资料  

    德化瓷器分早期晚期,以康熙为界,康熙以前的德化白瓷,如果在白天的时候迎光透视,它的胎内外透出粉红色的,如果是康熙以后的,迎光透视它的胎内外透出青白色,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透视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
下面是几个鉴定要领:
  一、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婴儿之脸白中泛红;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非洲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康熙以后釉面开始泛白,有的集釉处出现青白色。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给人以刺眼感觉。真品釉面温润弱光。   
二、明代早期胎色迎光透视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黄或牙白色。当然,迎光透视观察各个时期所显颜色,也会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异,以及烧制时温度控制的微小差别而出现变化。
  三、从制作工艺上来看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判定时应注意:由于采用注浆成形工艺,故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没有真品腴润悦目的特征。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特别是底内墙常常会留下手指按捏或者竹片按压的痕迹。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四、何朝宗塑造的人物,安详、端庄。而塑造的衣纹从上往下,就像老鼠的尾巴一样,衣纹往上收就像兔子的耳朵。所以这种“鼠尾兔耳”这种工艺是何朝宗艺术大师特殊的创造特点。

瓷塑佛像一般均采用模制。传统工艺的制模与现代工艺的制模其方式是不一样的。                      
1934年以后,出现了注浆一次成型的新工艺。而在明清时代,坯体脱模,一般被分解为头部、身体和底座三个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别切割成前后两个片块。由于是合模制作,一般高度在10厘米以上者,除头、手等部件系合模后插入外,内底应是透空的,有明显的连接痕迹。如发现内里中空而底部封平或封平后又开小孔者,则必定是采用现代注浆工艺成型的仿品。真品用合模制作,模子的连接处,必然留有挤压瓷泥调整的痕迹。明代艺人常用手捺,在内里可见指捺痕迹。清代以后除手捺外又常可见以刀具推挤的痕迹。也有仿品为掩盖注浆之痕,在内里过多涂泥,造成胎体过于厚重。而真品厚薄适中,内空适体。因此,佛像上手后,除注意其模接方式外,凡分量过轻或过重者,均要存疑。
由于古代烧制技术不如现代,特别是明代的作品在烧成后,常在作品的下部或背部留有一些窑裂之痕。因此,凡无窑裂又从头到脚完美无缺者,即可存疑。有些仿品,故意制造假裂痕,则可从裂缝的自然与否和缝内有否流釉等方面去辨别。真裂裂口自然,而且缝内无釉。假裂则反之。
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胎釉。德化窑由于在坯胎的泥土工艺上有精淘细炼并经几十年后再使用的优点,因此,胎质致密,透光度十分良好,俗称“糯米胎”。但,由于是人工淘洗,再精细,在放大镜下也能见有微小颗粒。而现代淘洗使用机器研磨,瓷土呈粉末状,因此,如遇胎质过分精细者,要慎重。明代德化窑白瓷的釉水系独具特色的乳白釉。这种釉色,匀薄纯净,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对光照看,釉中隐现乳白或微透粉红,后者尤其名贵,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中国白”之美称。到了清代至民国初,因原料配比发生变化,釉色在白中微闪青色,但仍然是光润明亮的。现代仿品的釉色常作乳黄或米黄,且滋润度较差,没有玉质感,仔细观察,容易鉴别。
鉴别是否大师之作,不能仅据印鉴而定。德化明清瓷雕大师的印鉴有一定的制式,要熟悉不同大师印鉴的制式。而且,真正大师的印鉴常常反而显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别制式的印鉴且十分清晰者,须小心对待。在胎釉、制法均验证过之后,要特别考察作品的造型和神韵。明代大师的创作,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如生,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几乎挑不出一处毛病;清代大师的瓷雕人物,上身稍显瘦削修长,脸相上以长圆见多,五官神韵也较明代稍逊。衣褶绶带的做法与明代也有不同,明代是贴身的,到了清代,则改为悬空飘动,如行云流水,应该说是一种发展创新之举。仿品则最易在这些方面露出马脚。除了胎釉和工艺制作外,造型和神韵是令仿制者造假时最为感到头痛之处。因此,凡遇附件插装生硬,造型欠佳,仪态呆滞,韵味索然之品,十有八九系仿品无疑。
  德化瓷历史分期概况:
  
  1.晚唐,五代时期—青瓷。
  2.宋元时期—青白瓷繁盛期,兼有白瓷,青瓷,酱色釉瓷。
  3.明代—白瓷,青花。晚明为白瓷全盛期。
  4.清代—白瓷,青花。清初为清花瓷全盛期。
  5.民国时期—白瓷,青花。白瓷仿明清为主;青花多为民间日用器。
    
   晚唐,五代时期德化窑青瓷 
  一、胎釉特征:胎骨发灰,成型工艺粗糙。釉呈青黄,青褐色,含铁量高。
  二、烧造工艺:采用托座叠烧法,窑温偏低。
  三、器型种类:碗,碟,双耳罐,盘口壶等日用器。
  四、与宋,元以后德化窑白胎青白瓷,白瓷完全不同。晚唐,五代德化窑制品为青瓷特征,且较为粗糙。   
  宋元时期德化窑青白瓷:
  一、概述:宋元时期德化窑烧造白胎白釉瓷器,因白釉中少量三氧化二铁转变成低价铁,而釉成淡青色,即青白釉。宋元德化窑以产青白瓷为主流,兼烧部份白瓷,青灰,青绿等杂釉。德化瓷属软性瓷,烧制温度历代变化不大,均在1250—1280度之间,高于 1300度,则易变形。
  二、第一期:北宋早中期约北宋960年建朝初至1080年代
  哲宗元佑年初,约120年间。
  德化白胎瓷器的初创阶段,产品以碗,碟类简单日用器为主。
  胎色白中带淡灰,黄,米黄。多为较深圈足,削足较粗糙。釉色浅黄,灰黄为主,少见青白,施釉多至足上部,底足露胎。装饰多为素面,亦有碗,盘内心划花,莲纹,蕉叶纹,简单,对称,为五代—宋初风格。
  三、第二期: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期约哲宗,徽宗以降150年左右。此期为青白釉鼎盛期,产品以青白釉为主,白釉次之。
  胎釉特征:胎色白或灰白色。胎质细腻,胎体薄而坚硬。釉层较薄,清澈滋润。一般无开片,少数因冷却及土沁而开细小鱼子纹片。青白釉色调不一,深者呈浅绿,淡者近白色,亦有泛灰,泛黄者。纯白釉釉色洁白。施釉至足上,底足露胎。
  装烧工艺:盛行托座叠烧法,匣钵使用较少,间隔具有垫饼,环形,齿形垫圈等多种。碗盘类器物底心有涩圈或若干支钉痕。小件器覆烧或对口烧,多为芒口瓶,罐类琢器托座仰烧。
  造型特征:以盒类为多,其次为盘,碗,钵,洗,碟,炉,执壶,注子,瓶等。多采用轮制或轮,模结合成型。盒类模制。底足多为圈足,少数为卧足,平底。圆器拉胚旋痕明显。琢器器身中部接胚痕清晰。底足切削较为规整。
  盒:多为圆形,八瓣瓜棱形,八角形,菊瓣形。大型器甚多。平底或卧足。全部模制。
  盘:分撇口弧壁,敞口斜壁,浅腹,圈足。
  碗:撇口碗,弧壁浅腹或深腹,圈足。其中大海碗数量居多,形体大者似撇口盘而腹深。敞口碗,斜壁深腹,圈足或宽或窄,窄者即斗笠碗。侈口碗,弧壁深腹圈足。直口碗,直口或内敛,深腹,圈足,多带盖。
  钵:敛口,弧壁深腹,卧足。
  洗:微敞口,弧壁浅腹,平底内凹或卧足。
  碟:敞口,斜壁浅腹,小平底。
  炉:大口,直壁深腹,窄圈足。
  执壶:小口直短颈,体矮圆,最大腹经偏下,平底。
  注子:形体瘦高,侈口长颈,瓜棱腹,平底。
  瓶:侈口长颈,鼓腹,喇叭形圈足。
  装饰手法:碗,盘类内里多刻划花纹,刻花较深,多半刀泥法,划花较浅显。纹饰常见缠枝花,卷草,流云,蓖线,蓖点纹等。盒类为模印纹饰,盖面中心为主题纹饰,有莲,菊,牡丹,萱草,卷草,芦雁,游鱼纹,周边环饰卷草,云纹,水波纹,联珠,联弧,弧纹等。部份盘,碗,钵,炉,执壶,注子,瓶等外壁亦饰划刻或模印纹饰。有缠枝莲,卷草,直线,交叉线,菊瓣,莲瓣纹等。其中莲瓣纹较肥大。
  四、第三期:南宋晚期至元代初年。(此期约50年左右)产品以青灰釉为主,青白釉次之,兼有少量青绿,酱褐釉器。多数器物器型纹饰与前期有沿袭演变关系。不少器物受龙泉窑影响,尤其是青绿釉类器物,与龙泉器形态关系密切。另有仿建窑束口碗。酱褐釉。
  胎釉特征:胎色白或灰白色,坚薄细腻,与前期基本相同而略显粗糙。
  釉:青灰,青绿釉之青色较青白釉为深,而较青瓷颜色浅淡。酱褐釉系仿建黑盏,较之建盏胎釉俱薄。施釉至足上,底足无釉。装烧工艺:延续前期工艺,托座叠烧。
  器形特征:成型工艺轮制,模制并用。器型种类有所增加。圈足趋于宽矮,足内墙向里斜削,出现部份实足器。
  盘:撇口,敞口盘,形同前期而圈足宽矮。
  折口盘:新出现,弧壁浅腹,宽矮圈足。
  碗:撇口,敞口,侈口碗:形同前期,圈足宽矮,或为实足。
  敛口碗:新器型,敛口弧壁,浅腹或深腹,圈足或实足。形同龙泉器。其中有双层温碗,即“诸葛碗”。
  束口碗:新器型,仿建黑盏。束口深腹,小圈足或实足。
  钵:敛口,下腹收敛超过前期,圈足。
  碟:同前期。
  炉:基本同前期,口略外撇。
  执壶:基本形态为两种:一种直口矮颈,圆鼓腹,平底,最大腹径于中部。另一种无颈,鼓腹,圈足。
  注子:两类造型:一种为盂式口,细长颈或短矮颈,鼓腹矮圈足。另一种直口稍外撇,长颈鼓腹,矮圈足。
  军持:新器型,喇叭口,细颈,鼓腹,平底或略带实足。
  瓶:式样较多。
  有高颈鼓腹圈足荷叶口瓶。
  有小口高颈鼓腹圈足或平底的长颈瓶。
  有双耳玉壶春瓶
  有梅瓶,折沿小口,广肩瘦长腹,平底或圈足。
  装饰手法:本期趋于简单草率。刻划,模印的卷草纹,蓖纹,莲纹,缠枝花纹仍有所见。显著特点在于碗,盘类圆器外壁饰瘦长莲瓣纹,形同龙泉窑器,有的内壁压印菊瓣纹。
  五、第四期:元代约元初至元末百年不到。产品为青白釉和白釉器。此期产品中出现了一些典型元代器形,如高足杯,折腰碗,墩子碗,镗锣洗,净瓶等。部份质优白瓷,已开明代德化白瓷之先河。
  胎釉特征:胎色洁白,胎质细腻,胎壁坚硬且较薄。青白釉呈水青色,积釉处呈淡绿色,光泽较强。白釉滋润细腻,有的呈乳白色,奠定了明代白瓷基础。
  装烧工艺:以支圈组合窑具复烧,匣钵正烧为主,较之前各期明显改良,托座叠烧法次之。
  造型特征:模制占主导地位。轮制亦更精细。实足器盛行,圈足普遍宽矮。传统器形普遍变得瘦削。出现了高足杯,折腰碗,墩子碗,镗锣洗,净水瓶等元代新器形。
  盘:撇口,敞口,折沿盘同前制,而多为实足或宽矮圈足。部份口沿作花瓣形。敞口盘中新见斜弧壁,浅腹,宽矮圈足造形。镗锣盘(洗):微敛口,弧壁浅腹,宽矮圈足。
  碗:撇口碗,敞口碗较前期变浅,圈足更宽矮,并有实足。
  墩子碗:新器形,由侈口碗加深腹部衍变而来,多为实足。
  折腰碗:新器形,折腰,撇口浅腹,矮圈足或实足。形同景德镇枢府折腰碗。
  钵:较前期腹部变浅,实足。
  碟:底部略带实足。
  炉:筒形,平底。
  盒:形体扁圆,较前期削瘦。
  洗:多种造形,同前期造形外,出现蔗段式洗,花瓣口微敞,弧壁,平底微凹。
  平底洗:敛口,弧壁,浅腹或较深腹,平底。
  敞口曲腹,宽矮圈足式洗。
  敞口斜壁,宽矮圈足式洗。
  执壶:较前期形体削瘦,嘴流竖立,底带圈足。
  军持:较前期腹部削瘦。
  瓶:较前期形体变小而瘦长。新出现净(水)瓶。
  高足杯:新器形,分两类:一类口大腹丰满,或称高足碗。另一类:口较小,腹瘦长。
  盅:新器形,分多种。有侈口弧壁圈足式。敛口深腹圈足式。敞口曲腹平底式。支口深腹宽矮圈足或实足式。瓜棱形,七角形,八角形等。
  装饰手法:本期大量使用器外模印法。多见瘦长莲瓣纹,缠枝卷草纹。还有蝴蝶,凤纹,菊瓣纹,折枝牡丹等花纹。部份碗盘内心印莲,龙纹,及菊瓣条纹。似龙泉器。盒盖纹饰不如前期生动,较呆板繁琐,中心纹饰出现吉语纹,如“福”,“寿”,“金玉”等。
  六、宋元德化,景德镇青白瓷比较:宋元德化青白瓷除受龙泉,建窑影响外,更多地与景德镇青白瓷有渊源关系。
  1.胎釉特征比较:
   景德镇宋代创影青,胎体轻薄,入元胎体趋厚,盛行卵白釉,有乳浊感。均为白胎。施釉至底足,并有满釉器。德化窑青白瓷胎更白,故青白釉呈色更浅淡。入元后,釉的玻璃质感更强,明显区别于镇窑乳浊质感。施釉至足上或半釉,底足露胎。
  2.装烧工艺比较:
   景德镇窑宋元两代均有匣钵正烧法,精制品较多。大宗产品北宋至南宋中期用垫钵复烧,南宋中期至元中期用芒口复烧。元代中期后用仰烧(隔具)。
  德化窑宋元多用托座叠烧法,器底心多留有支钉,涩圈,或垫烧痕。类似现象基本不见于同期景德镇窑。较少使用匣钵正烧法,故精制品亦少。芒口器烧制至元代末。
  3.装饰手法比较: 
  两窑均于北宋—南宋中期刻划花为主,之后的印花为主。景德镇窑纹饰较丰富,有人物,花鸟动物纹饰。德化窑则以缠枝,折枝花卉为主流,少见人物,动物纹。景德镇窑有元代釉下褐彩点器物,此不见于德化窑。
  4.造型特征比较:
   两窑同期均有轮制,模制工艺,德化窑入元后模制工艺应用更多。
  两窑器物造型中,碗,盘,杯,碟,洗,盒,执壶,注子,炉,瓶等多有雷同,且有共同发展之特征。此外,德化窑盒类大小形制更丰富,大碗,大盘,军持等外销大型制品为景德镇窑所罕见。
  盒:景德镇窑宋元制盒,形制,大小较统一明确,且盒底多有作坊铭文,如“段家盒子记”。德化窑同期制盒规格大小不一,用途繁多,有镜盒,药盒,果盒,粉盒,油盒,黛盒,珠盒等。果盒形体较大,径15—20厘米左右,模制成型,子母口,平底微凹。元代粉盒,型体扁圆,径10厘米左右,高5厘米左右,盒盖多印“万”字纹,“般若”,“福”,“寿”等文字纹,外销中东,东南亚。
  大碗,大盘:口径均在25—30厘米左右。撇口浅腹圈足。碗较盘略高,高约7—10厘米左右。口沿薄,圈足厚,青白釉层薄而透明,施半釉,内底有5个支烧痕。半刀泥刻划牡丹之字蓖点纹。
  军持:佛教用具,宋元产外销瓷。德化产青白,白釉军持,大宋产品。型体为喇叭口,细颈,鼓腹,平底或实足微凹,上下分段模制,腹中部接痕明显,宋代军持腹部丰满,多有流无把,少量带把。高13—16厘米左右。元代军持一律无把,形体较宋代削瘦。长颈带相轮的净瓶与此相似。  

   德化白瓷自明代中叶兴起,发展至明代晚期成就最高,约140年左右。产品分日用器皿,文房器具,陈设供器,佛道人物雕塑四大类。清代的康、雍、乾三朝制品较优。但品质不如明末。至清中晚期渐渐衰落。晚清、明国,出现仿古潮,以佛道人物、陈设供器为主。亦不如前朝。
  二、明代德化白瓷:                                       
  1.胎质特征:白瓷胎骨洁白细腻,坚实致密,带晶莹光泽而称“糯米胎”。修坯精致,胎釉结合紧密,剔透光滑,迎光可映指影,叩之发清脆金属声。
  2.釉色特征:釉水匀薄纯净,一般在0、1—0、2毫米之间,但肉眼观察仍具肥腴滋润感。釉色大致分四类:
  一类:乳白色釉,占产品大多数。仔细观察又有两种情况:一种白中微透黄,称“猪油白”,黄色较深的称“象牙白”。另一种白中微泛粉红,称“孩儿红(脸)”,为白瓷最上成色。  二类:纯白色釉,产品有一定数量,莹白亮丽,称“莹白”、“鹅绒白”。                              
  三类:白中微闪青,称“葱根白”,产品数量较少。
  四类:一些非标准的次品色。如:乳黄、米黄、灰白、黄白、红黄等。产品有一定数量。
  3.施釉工艺:多使用浸釉法,圆器浸釉至足外墙。琢器类横向旋转浸釉,故器里器底无釉。小件器里外满釉而足根露胎,且粘少量细砂。
  4.装烧工艺:大量使用匣钵正烧,一匣一器,成品质量高。日用品中碗、碟类亦用托座叠烧,器里、器底均留有3—5泥钉痕。器物底足多用垫圈相隔,故有一圈红褐色垫圈痕。偶尔有少量粘砂。
  5.器型种类及特征:主要分成日用器皿、文房用具、陈设供器、佛道人物四大类。
  日用器皿:常见有执壶、杯、碗、盘、碟、匙三类。
  执壶:有酒壶、茶壶,形式多样。有葫芦形、茄瓜形、南瓜形、圆筒形、方形、六角形、玉壶春形等。一侧开流,一侧安把。流有长短曲直,把亦长短方圆多种,有环形、方形、螭龙形、提梁把等。
  杯:制作精巧,形式繁多。传统瓷窑圆形杯,有高矮之分。仿金银、玉器杯;有椭圆形、海棠形、六方形、八方形、花瓣形,足有圈足、方足、乳足、环形平架式足。多无耳,也有单耳、双耳把杯。仿青铜器爵杯。仿犀角雕杯
  碗:有撇口、侈口式,腹较深,多圈足,亦有卧足。
  盘、碟:多为敞口浅腹、矮圈足。
  文房用具:器形有:洗、水盂、水注、水丞、香插、烛插、烛台、印盒、粉盒、熏炉、灯盏、笔筒、笔架、砚、洞萧、印章等。造型以象生形居多,亦多仿金银、玉器造型。象生植物如:海棠、荷叶、枫叶、玉兰、花生、瓜果等。象生动物如:狮、象、蟹、鹤、鸭、鹅等。小件器多左右模制,内里流有纵向接胎痕。
  陈设供器:主要分炉、觚、瓶、尊四大类。
  炉:仿铜器,且与明代铜炉一致。有方鼎式、圆鼎式、六角式、鬲式、钵式、簋式、筒式等多种。耳、足又形态各异。如:长方之耳、椭圆环耳、绳状耳、葵龙耳、虎形耳、象鼻耳、风形耳等等。足如:乳足、象腿足、兽面足、多轮柱足等,亦分三足、四足、多足、圈足。
  觚:仿青铜器,器形与景德镇窑嘉万时期瓷觚有共通之处。唯器表装饰不同。呈大撇口、长颈、鼓腹、底足外撇。有的四面出戟。颈、足多印蕉叶纹,腹印云雷纹地、饕餮纹。
  瓶:形式多样,有筒瓶、胆瓶、玉壶春、蒜头瓶、梅瓶、盘口瓶、撇口瓶、鹅颈瓶等。有素面,有颈部饰双兽面系耳。有颈部塑螭龙环绕。
  尊:形似无盖将军罐。直口厚唇,矮颈,圆肩,长腹下收足外撇。高30厘米左右。有的器身有刻划花卉纹。
  佛道人物:主题有:观音、达摩、如来、弥勒、罗汉、福德正神、文昌帝君、关帝等。偶有诗仙李白等历史人物。姿态以立式、坐式居多,偶有卧式。以各式观音像居多
  一叶观音:乘莲花浮于水上。
  游戏观音:步于五色祥云之上。
  延命观音:头戴饰佛像之宝冠。
善财童子龙女拜观音:
                     

不二观音:两手低垂,座水中莲叶上。
  送子观音:手捧婴儿。
  多种现身观音:如三目十八臂的准提观音等。大件作品高均在40厘米左右,但不超过50厘米。一般作品均在20厘米左右。小件实心捏塑作品,低于10厘米。
  制作工艺及特征:
  制模压坯:一般分成头、身、底座三部分,各部分又切分前后片。
  粘合整修:各部前后合模后,以泥浆粘接。头部下端做成实心圆柱状插入胸颈开口处,填实粘合。拼合后内壁上半部留有纵向拼接痕,下半部经泥浆捈抹而留有指捺痕。器表经擦水、推光。再捏塑手、足、花饰、珠串、飘带等。手臂上端亦作实心柱插入袖口。
明代制品,带座居多,座形、底面多呈椭圆形。体座粘合处或开小孔,或接合处略小于底经。亦有不带座者,内里透空,底面边缘较宽厚。小件捏型制品高10厘米以下,有人物、动、植物形玩具。有通体实心,亦有底部向上稍加挖空,座根带刀削痕。座底无釉露胎,烧成后带火石红痕,并有少量细砂粘连。部分器壁内部,背部,后底座根处,胎体较厚,烧成后有一些窑裂痕。
何朝宗及何派塑像特点:
  何朝宗:明代中后期(年不详)。
  何派艺人:林朝景、张寿山、陈伟等,与何同时代,作品风格、工艺技技术、钤印作风与何一致。
  何派作品特点:大件40厘米左右,小件20厘米左右,形体厚重,足壁宽至2厘米左右。钤印私章,方形或葫芦形。一件作品仅钤一印,位于身背腰上部。人物整体、局部造型精准。开相丰腴而生动。极具明代特征。衣褶纹理疏密有致,刀法犀利流畅,具“明大粗”风格而有别于后世之繁褥。极少见凌空飘带及饰件。制作、烧造工艺合明代特正,且工艺极其精湛,作品少见瑕疪。  何派印款特征:印款见附图。原件雕工较深刻。上釉烧成后,文字易模糊,而印面微收缩,文字局部偶见线条断裂。
  明代德化白瓷与景德镇永、宣甜白瓷的釉质区别:
  永乐甜白瓷:釉层有厚薄之分。薄釉器口、足及带系的棱角处微露胎骨。厚釉釉面又分平与不平。釉表微呈灰暗,迎光透视,呈肉红色。器物足边和折角积釉处闪灰青色,有些呈灰、青、白交织的虾青色。
  宣德白釉:釉面呈乳白色,釉厚肥后,且有密集的小桔皮棕眼。
  德化白瓷:釉层较薄,但有凝脂感。均匀细腻,光滑洁净。迎光透视白中泛黄,偶见粉红色。但无永、宣白釉器中灰暗、虾青色,更罕见桔皮棕眼。
  三、清代德化白瓷:
   1.概述:清早期顺治、康熙、雍正王朝制品较优。乾隆以后规模缩小,品质渐趋粗糙。晚期衰退尤甚。规模、品质、数量总体不及明代。传统产品减少退化。但康、雍、乾、嘉四朝出现外销西欧的日用瓷及雕塑,均呈西洋器型风格。
  2.胎质特征:胎体较明代厚重,精细不及明代,肉眼可见一些细小砂粒。但瓷雕模制品较明代轻薄不少。
  3.釉色特征:白中泛淡青为主流,釉层较厚,胎釉结合紧密,玉质感。系龙窑烧造所致。质量较好的乳白釉,纯白釉多见于康熙制品,纯白釉呈米浆色,类似景德镇浆白釉。清中期以后,乳白、纯白釉逐渐减少,而多淡白、灰白、青白色釉。
  4.施釉、装烧工艺:施釉仍用浸釉法,装烧仍以匣钵正烧为主。但窑炉多由阶段窑衍变为龙窑,氧化气氛变成还原气氛,故釉色变成白中泛青。
  5.器形种类及特征:
  
  日用、文房、陈设器类:仿铜、金、银、玉器类、像生瓷趋少。器型品类亦不如明代丰富,且多为同期青花器型雷同。造形不如明代圆润秀丽,纹饰较明代简单。胎体亦较明代厚重。
  器形有:炉、瓶、觚、盂、灯盏、执壶、方盆、烛台、碗、盘、杯等。
  炉:鼎式炉:立耳消失,置肩腹环耳。三足退化为圆,方立柱足。纹饰不如明代繁密,趋于简单。
  钵式炉:基本形态同明代,唯三足间吊底减薄或为平底。
  簋式炉:形体趋于扁圆,早期附有简单双耳系或铺首,晚期改为模印乳钉八卦纹等装饰而不着耳系铺首。
  筒式炉:口沿趋厚而内敛,外壁有刻“福”、“禄”、“寿”等宋体阳纹。
  瓶:筒瓶:颈拉长,口沿出现外折,肩下铺首至中期以后消失。
  胆瓶:腹部较明代丰满。
  大口瓶:由外撇口变为折沿平口。
  蒜头瓶,玉壶春:仍有所见,不如明代精致。堆塑螭龙纹无力。
  六角瓶、八角瓶、灯笼瓶:为清代新出现器形。
  双耳长颈瓶:双耳吊活环。为清代新器形。
  觚:中部鼓圆而偏下。新出现筒形器形,较笨重。
  灯盏、水盂:自明代敛口改为外折口,束颈。康熙时腹呈弧形,乾隆朝腹圆满。
  执壶:康熙朝较精致。有瓜型、梨型等多种把壶。晚期出现立双耳绳系。
  洗:明代秋叶仍可见,但叶脉粗犷。新出现折口大洗。花口大盘、方形大盆、海螺形洗。
  碗:有撇口、敞口、侈口、圈足较高。卧足已不见。出现硕大厚重器。  盘、碟:有敞口、撇口、敛口,亦出现硕大厚重器。
  杯:仍见花瓣口、八角、椭圆、圆口等。圆口杯早期较深,晚期变浅。器表贴纹饰较明代粗犷且不甚清晰。系耳把杯消失。仿青铜、犀角雕爵杯消失。
西式日用器:咖啡壶、啤酒杯、水瓶、牛奶罐等。为康、雍、乾、嘉时期外销西欧制品。
  佛道人物瓷塑:传统佛道人物沿袭明代工艺,但胎体较明代轻薄,身体连座模制,底座多方、长方、委角方形。刀法纹路粗犷而浅显。人物比例不如明代精准。人物开相亦稍逊色,呈清代世俗化特点。题材也出现世俗特点。如:西厢记人物,琵琶女,妈祖像等。此外康、雍朝代削瓷中有西洋人物瓷塑,如:亚当夏娃、圣母马丽亚,骑士、猎人、旅行家等。亦有东洋日本仕女形像出现。小件捏塑玩具品类增加不少。有人物类的婴戏,动物类的公鸡、母鸡、松鹤、大象、群猴等。
  6.款识种类与特征:清代各类白瓷均有暑款出现,较明代复杂。
  本朝纪年、铭文:一般多用青花料书于器身,少数刻写。
  仿明宣德、成化款:方栏阴、阳文,多钤印于炉底部。
  商号款:多四字戳印,作“×××记”、“×××制”。如:“眉心荣记”、“珍和金记”等。商号款于各类瓷品中都有所见。
  陶艺家名款:清代早期钤印风格近明代。清中晚期多作“某某制”、“某某记”之类名款。名家如:许良西、郑孝思、何朝春、林孝宗、林希宗、林子信、林捷升等。历史上有何,张,林,许,苏五大家族为德化窑之中国白做了极大的贡献,十七世纪的何朝宗,何朝春之观音,文昌,关帝,李铁拐,和合二仙是为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张翕,张寿山的达摩,观音和合二仙,林杨的香炉,林子信的盘,林孝宗的罗汉,林朝景的束发观音都是这一时期的极品,十八世纪许氏家族的许财源之佛祖罗汉,许云麟的韦陀像,都是难求藏品,到了十九世纪的蕰玉瓷庄苏学金,许友义更把中国白光大发扬,他们的塑艺已用了高浮雕技艺,作品有观音,罗汉,笔筒等。其弟子苏勤明,陈其泰承接祖辈技艺,继往开来创作出许多传统和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作品,除了传统的各式观音,达摩,天女散花,八仙舟,牛郎织女,苏武牧羊,穆桂英,历史人物,司马迁,祖冲之,关汉卿,具有时代感的和平万岁,瓷城女工,德化古城等等。苏勤明,陈其泰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才,有邱双炯,许兴泰,周雅各,陈德卿,和被评为中国白传统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苏清河等等,他们都是中国白塑艺的创造者

  四、晚清、明国(近代)德化白瓷
  
  此期窑业不堪景气,仿古为此期特点。多为佛道人物瓷型及陈设器。
   1.胎质特征:胎质较细白,有的夹杂细砂,略显粗糙,具糯米质感。胎体多厚重,亦有较轻薄者。
  2.釉色特征:釉色白中闪青,以青白、灰白为主,光润明亮。乳白釉趋于衰落,数量较少。     
  3.施釉、烧装工艺:浸釉、匣钵正烧,与明清无太大差别。
  4.制胎工艺:多沿用传统模制工艺,制品中空。1934年起,采用石膏模制注浆法,属现代工业技术,不同于传统手工制胎。
  5.佛道人物瓷塑特征:人物形像及底座继承了明代精细工艺。比例不如明代精准。形体削瘦修长;开相不似明代丰腴而以长圆脸居多。刀法虽细致,但不如明代深刻且疏密有致。亦区别于清代浅显简朴特征。多散而繁褥,人物贴身绶带多作凌空飘动状。
  6.款识特征:有陶艺家名款:雅号款、商号款、地名款、仿明年号款、仿何朝宗款等。多铃印于后背部,少数铃印于底部。出现一器两款现象。
  苏蕴玉家族:名款“苏蕴玉”、“苏蕴玉制”;商号款“蕴玉”;雅号款“博及渔人”;地名款“德化”、福建德化制造”。
  许友義家族:名款“许裕源制”、“许云麟制”、“许财源制”、“许世华制“;商号款“联谊轩制”;地名款“德化”。
  五、现代仿明清白瓷辩析:
   1.胎:瓷土用机械加工过细,瓷坯过于纯净细腻,不夹细砂杂质。胎色白、白中微带青。
  2.釉:釉色多光亮素面,釉泡太过均匀。有些虽经酸化处理作旧,但无真品的不规侓划痕,老化痕具有灰、红、黑等杂色深入釉层的特点。
  3.烧制工艺:电炉烧成,足涂氧化铅粉,隔垫硅板烧制。故留有刷痕,水痕及黑色块状或点状硅板痕。有别于真品火石红粘砂特征。
  4.成形工艺:多用石膏模注浆成型,无分段,分片粘接特征。封底或封底开一小气孔。器表有去粉时留下的细刷痕。高仿品虽手工模接,但内里多无年久污染,接痕新而无缺损。头部亦非柱状插入式。真品有曲折自然窑裂痕。方品有薄刀开口的假窑裂。
  5.器形:仿品以人物瓷塑、陈设供器为多,亦有杯、碗、洗、盒、盘、碟等日用器,品类亦较多。但多为注浆胎,素白釉,硅板垫烧,据此较易辨认。
  6.款识:多与真品铃印部位、风格不符。多仿何朝宗等名家铃印,又多铃印于器座底后部,多见双印。
  7.尺寸:多20厘米左右小件塑像。不见真品中40厘米左右大件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