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村落坐拥三件国宝 杨湾古村将迎首度“大修”

 苏迷 2013-05-25

 

  本报记者 沈红娣

    堪称“传奇”的杨湾古村,是江南地区明清时期民居风貌的“天然博物馆”。然而受江南气候、自然风化等原因影响,千年古村也处在风雨飘摇中。然而记者昨天从吴中区东山镇获悉,这颗江南“明珠”即将迎来“新生”———杨湾古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落成,而通过论证的《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落保护与建设规划》 即将全面启动,眼下项目已完成前期走访调查等内容,进入紧张的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预计年内正式开工建设。

  一个村落拥有3处“国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重大历史价值或极高的艺术、科学价值,被称为“国宝”。目前全国只有2348处这样的宝贝。然而苏州有座古老山村,却坐拥3处“国宝”,每一处都是一段传奇。而且从元朝到现在,各时期的建筑都能看得到。

  杨湾古街始建于宋室南迁后,兴盛于明、清、民国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是东山西南部的主要商埠和水运码头,古街全长1461米,两旁民居林立,高墙四起,古朴而恬静,街面两侧青石咬口路面均以小青砖侧砌铺设,并有不同花纹,连接着朱家巷、居巷、六扇巷等南北,东西向的街巷28条,明清建筑依街而建。其中,轩辕宫最早建于唐朝初期,以后多次重建或重修。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等考定,现存的轩辕宫正殿,庭柱、檐柱及大部分梁架、斗拱等木结构都是元代遗物;殿内的彩绘构图简练,云龙体态雄浑,体现了早期苏式彩绘的风格特征。

  9公顷核心保护区中,拥有轩辕宫、明善堂、怀荫堂等3处全国文保单位及崇本堂、锦星堂、久大堂、纯德堂等4处市级文保单位,拥有控保单位57处,境内现保存有29638平米明清古建筑群落,形成以杨湾古街为中心区域并向左右两侧辐射的历史街区。
老宅第12代传人期盼“被收购”

  久大堂是市级文保单位,“藏身”于杨湾古村的一处深巷中。从偏门进入,便是一见到底的长巷。70岁的主人李应时是宅子的第十二代传人。“一出生起就住在这个宅子里了”,老人正在做午饭,厨房是在古宅边上搭出来的一小间平房。“足足有2000多平方米,特别是房顶横梁上的彩绘,每次文物专家来都会叹为观止。”一提到房子,老人就禁不住自豪,然而自豪的同时,他却也颇多无奈。“早些年还能爬到屋顶上去捉漏,现在年纪大了,爬不动,房子损坏得越来越严重”。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年久失修后,老宅的许多构件已经残破不堪了,楼上更早已不住人了。尽管损毁严重,然而屋顶横梁处的木雕图案生动逼真,特别是彩绘部分历经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后,依旧清晰可辨,“文物专家说,这应该是江南一带最清楚的彩绘了。”

  杨湾村主任黄姜峰告诉记者,根据杨湾古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调查统计显示,杨湾古街沿街两侧有明清古建筑36户,其中明代建筑8户,清代建筑28户,除怀荫堂、三善堂等三处古建筑外,多属于私产。而在走访调查中,部分私人房产持有人愿意被收购或者流转。此外杨湾古街沿街涉及农户369户,其中适合民宿及农家乐的也不少。
 古村落修复保护年内启动

  为更好促进老街的保护与发展,苏州市规划局编制《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落保护与建设规划》。2012年,杨湾村成立了杨湾古村保护和发展管理办公室,并进一步制定了《详规》,编制了《东山杨湾老街环境整治设计方案》。今年3月,杨湾村委会注册成立苏州杨湾古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他们已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并将于年内正式动工。

  记者获悉,根据规划,修复保护后的古村落将形成三个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两个历史建筑一般游览区、一个生态景观游览区和一条杨湾古街游览轴。其中三个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为轩辕宫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明善堂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怀荫堂历史建筑重点游览区。同时规划建设一个生态景观游览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使环境整治方案符合相关规划的控制要求,项目整治注重延续杨湾古街传统建筑风貌,彰显杨湾古街的整体文化遗存价值。梳理总体布局,整合建筑肌理,在立面改造工程中力求做到“修旧如故”。控制改造建筑的体量和檐口高度,层数以1-2层为宜,930米的明代古街在地面铺装时最大程度保留其原真性,恢复两侧排水明沟,特别是保护古街的生活肌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