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部叙述在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帮助下,云南剑川沙溪古镇怎样进行恢复原状修建的纪录片,我就对沙溪产生兴趣,加上它处在大理到丽江的中间位置,附近还有南诏石窟所在地的石宝山,我的云南旅游计划就有了它。 沙溪古镇的旧区保存很好,一走进就有穿越时空回到旧时的感觉,视野里没有新的碍眼物扰乱,因为游客不多,它沉浸在时光停滞的安静里。千年茶马古道繁华喧嚣褪去,但遗留下的商铺马店的黑黢黢门板、蒙上灰土的屋瓦墙壁,成为不会消失的余音。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再也不会响起马帮走动的蹄声,而我走在上面唤醒儿时走过的弹咯路的感觉。商铺马店旁的小巷里,一间间土坯房更象深藏历史的仓库,是当之无愧入选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的证据。虽然它仍有拆旧房建新房的情况存在,但是在建的房屋都是夯土筑壁的,褐色泥土会把时间牢牢停留在过去。 file:///C:/Users/hp/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石宝山下来搭车往沙溪途中,看见农村许多在建房屋都夯土作泥墙,疑惑地问司机,为什么不造牢固的钢筋水泥作框架、砌砖作墙的房屋?司机回答说,云南地震多,这里经常有地震,砖墙房屋一震就开裂,土坯房屋不倒不开裂,而且保温好,所以当地人喜欢造土坯房,外面用涂料一粉刷,挺漂亮。沙溪的新房好在不刷涂料,一眼望去是土里土气的褐色城堡,就把现代化拒之门外。 file:///C:/Users/hp/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jpg 沙溪古镇的精华在寺登街和寺登四方街,标志性建筑就是飞檐翘角的古戏台,与兴教寺隔着四方街广场相望。古镇的街道都是用红砂石板铺成的,广场也是,显示出当年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财大气粗,可以追溯两千多年的繁荣,兴教寺可以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帮助修复的东寨门,是修缮复原旧貌的典范之作,象刚扫去灰土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文物,碰它怕碰倒历史的脆弱性,走过怕寨门的灰土会落到身上。古物在概念里就是修复好后放进博物馆玻璃罩里的宝贝,而东寨门用巨资修复后,仍然把它放在风吹雨打中,人来人往中,挑担的农妇擦门进出,牵牛的农夫跨过门槛进出,似乎它是很普通的农村一物。我若不是看过纪录片,就不会把它放进眼里。file:///C:/Users/hp/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jpg 沙溪镇外横着黑惠河,新绿的柳条织出长长帷幕晾晒在镇与河之间,河水静静地流淌,河上架着著名的玉津桥,镰刀状的倒影漂浮在水面。生活就象来来往往踏着凹凸桥石而过的人,人去无影无踪,桥则用它被踩踏的伤痕记录岁月,这就是历史啊,茶马古道的商队在哪里?站在桥上看沙溪镇,绿莹莹的迷蒙中它的土房土墙就是历史的残留,它有幸被完整保留,包括风尘仆仆的气息。 file:///C:/Users/hp/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2.jpg 这些吸引我回到四方街,买壶茶,坐在店外,目送夕阳光晖从戏台半腰慢慢爬上屋顶,最后消失;看三三两两拿着长枪短炮的游客走来走去拍照,其中有老外,对古老的怀念是人类的通感。 第二天早上(三月十日),我又在古镇里转了一圈,九点多背着包到乘车地方,正巧车上已坐了六个人,我一上车,司机就开车了,飞速行驶四十分钟到剑川客运站。买下午一点半到丽江车票,20元一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