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日常写作成果转化为考场上的战斗力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5-26

  余党绪

  高考写作主要是人文性写作,多围绕人生、文化、教育等话题,或者针对社会性事件展开。如何审题立意?本质上不是个方法问题,更谈不上诀窍,归根到底是个思想素养问题。

  思想,其实就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与方式,它牵涉到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非一朝一夕可得。因此,高考写作既是对考生十多年学习生活的考查,更是对18年人生成长的检阅。在考场上,考生贵在写出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思考。

  材料选择彰显个性

  高考作文想在思想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难度很高。考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同,生活经历与成长过程大致相似,教育环境与内容总体一样,想在观点上与众不同,难!但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空间却很大。每个人的文化兴趣、文化视野和文化积累是不一样的,在写作中完全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我有个学生是西洋音乐迷,对音乐家的生平、身世了如指掌,对音乐史上的典故津津乐道,我就鼓励他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资源,开始时难免生硬牵强,时间久了也能旁征博引变化自如了。

  写文章,俗套让人厌倦,写来写去都是牛顿的苹果、列宁的卫兵、爱因斯坦的小板凳,读来当然索然寡味。但是一些考生为了“眼球效应”,刻意求新求奇求怪,这就误入歧途了。眼下“作文锦囊”、“素材大全”、“写作宝典”等读物颇为畅销,这些读物应景而生,往往粗制滥造,收集的材料干瘪苍白,既没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也缺乏更多更深的背景介绍,甚至不乏虚假、道听途说张冠李戴的内容。为了省事,为了投机取巧,有些考生很迷恋这些读物,考前恶补一番,记住几个人名几个事件便披挂上阵。我手头有一本“集锦”,硬是将传媒大王默多克误作石油大王。援引这样的材料,恰恰暴露了写作者的无知和肤浅。

  议论说理严谨科学

  写作是将内在的情感与思维用文字呈现的过程,作文的好坏与作者的思维品质密切相关。议论文是说理的文体,不仅观点要“在理”,而且议论还要“入理”,更要“合理”。这就要求考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严密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议论文最核心的部分便是“议论”,即解释、阐述论点的部分。很多议论文缺乏辨证与理性的深度,缺乏逻辑与雄辩的力量。有一类作文,我称之为“辩护式作文”,基本套路是“例子+结论”。比如论述“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考生举出屈原、司马迁、柳永等受苦受难而终有所成的例子,便“综上所述”“由此证明”了“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的结论。其实,“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个复杂的命题,它揭示的是“苦难”与“财富”之间的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苦难、灾荒、不幸并不必然导致伟人的出现;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扼杀、摧残了许多杰出人物的创造力。苦难要转化为生命的财富,需要经历苦难的人有足够的意志和智慧。显然,这样的分析只有在符合逻辑的阐释过程中才能展开。而“辩护式”的议论文,选取对自己有利的论据做简单的因果推论,正是思想怠惰的结果。

  语言表达守正出新

  语言与思想、思维有着复杂的关系。有思想的人、思维严密的人,未必能写出好文章。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部分,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在高考中,好的语言总是天然地具有耀眼的魅力。所以,考生在表达上还是需要一些“刻意”。

  “文似看山不喜平”,用在高考写作中或更合适。比如开头,开门见山固然好,但“曲径通幽”或更引人入胜;平实的语言无可厚非,文采斐然的表达或更让人心动。高考写作需要借助渲染、反复、呼应、波折、擒纵、隐喻、典故、引用等手段来强化和突出自己的表达。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写作让人叹为观止,诸如文言文、故事、对话体、新闻体等。但考生切不可走入求新求异的歧路。要知道,任何表达上的创新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是多种因素机缘巧合的结果。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一句话,就是要守正出新。

  考前准备盘活资源

  高考写作是建立在日常写作训练与实践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将日常写作的成果转化为考场上的战斗力。从历年试题看,写作多围绕人生、文化、教育和社会问题展开,只不过每年的命题方式不同而已,或漫画,或材料,或命题,或话题,乍一看生疏,细究则会发现命题立意并没有超出日常训练的范围。

  比如2009年上海卷作文关于“郑板桥书法”的材料,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高。但细细分析,这个题目至少隐含创新、独特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三个话题。显然,这三个话题考生不会陌生,一定是在备考中反复接触过的,这样,日常积累便转化成了考场上的资源。当然,“转化”不是“套题”。在“转化”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具体命题进行“优化”,写出该命题最核心、最本质、最细微、最深切的内容。

  因此,考前“盘活自我”很重要。所谓“盘活”,就是要清点一下自己的积累,清点一下自己的“装备”,让十几年的积累能够彼此关联,融会贯通。比如论述“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可否将它与《鸿门宴》中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关联起来辨析一番?读过《爱莲说》,知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否将其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联考虑?在赞美古代“隐逸风骨”时,可否将它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甚至与现代公民精神联系起来思考?这样的关联,能够整合我们的判断与思想,让我们在比较、鉴别和扬弃中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判断与观点。

  文化资源也需要“盘活”。我反对考生临时抱佛脚地记诵些名人轶事名人名言,除了其粗制滥造,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是临时入侵的“异物”,考生无法将其盘活,化为己有。

  其实,考生十几年的文化积累足够用来写一篇高考作文了,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盘活”。比如一个鲁迅,围绕他的身世、成长、经历、追求、创作、风骨、评价等,有多少可资借鉴的内容?若用心,一定可在心里立起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来。遗憾的是,有些考生宁可花时间来记诵一些所谓时鲜的“宝典”,也不去“盘活”这些熟知的宝贵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