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递300岁青石板遭遇“以旧换新”?

 昵称12477801 2013-05-26

 近日一篇微博让众人目光再次投注到徽派古村落上,“黟县西递村开始大面积更换明清时期青石板道,他们花巨资从外地购进石板替换本地产的"黟县青"石板。”记者调查发现,西递村部分小路的确换上了新石板。对此黟县西递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按照遗产地保护和《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实施消防和电路改造工程。改造工程中存在老石板的损耗,所以用少量新石板代替,但能用的老石板都将回填。

在张建平提供的照片上,很容易看出一年来的变化,笨重的老石板路被撬起,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新石板路。  在张建平提供的照片上,很容易看出一年来的变化,笨重的老石板路被撬起,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新石板路。

  【记者调查】 

  爆料称老石板路变样

  记者联系上微博作者,安徽著名摄影师张建平[微博]。他说去年年初曾到黟县西递村采风,小雨初霁,走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别有一番风味。今年4月份重回西递,村子里的容貌让他吃了一惊。 “部分巷道,石板路换了模样,以前厚实、圆润的石板路,变成了纤薄、尖锐的新路。 ”

  在张建平提供的照片上,很容易看出一年来的变化,笨重的老石板路被撬起,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新石板路。

  张建平说,西递村的老石板路很多建于明清时期,有300年历史,这些石头不仅厚重,经历岁月变迁后显出圆润。石板之间空隙较大,花花草草从夹缝中探出来,看似不整齐的布局,流露出自然美。

  石板有新也有旧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黟县西递村,从村子西门进去,地上的老石板圆润、古朴,大多是本地的“黟县青”。走到西递胡氏宗祠附近,几条小巷里石板有新的也有旧的。仔细观察,发现这块区域施工时比较讲究,比如有些地方换了水管,地上铺上窨井盖,为“修旧如旧”,这些窨井盖上会加盖石板,就像没有动工过;在西递村绣楼附近,记者看到不少老石板上有编号。

  不过在西递村最南面,一片叫后边溪的窄路上,近200米的窄路全被铺上了新石板。这些石板颜色偏白,棱角分明,石板之间间距很小。

  破碎老石板堆在一起

  村民老胡就住在后边溪,他说去年下半年这里开始施工,起初老石板被撬起后,打上编号放在一旁。今年春节前,施工进度加快,很多区域使用新石板。 “以前村里也修过管道,而后老石板都恢复了,像这样大范围更换新石板,还是第一次。 ”

  路被新石板填上,老石板去了哪里?在老胡带领下,记者来到村口附近的健身广场,100平米左右的区域被破碎的老石板占据,有些较完整,有些碎得只有拳头大。

  回村的路上,几名工人正在地上铺新石板。他们也是村里的居民。谈及新老石板的优劣,一个工人想了很久才说:“新石板扫地方便,不过还是想走老路。 ”

  西递旅游公司:能用的老石板都回填

  昨天中午,记者采访了黟县西递旅游公司总经理唐国强。他说按照遗产地保护和《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实施消防和电路改造工程。 “我们要求挖掉的青石板按原样恢复,施工之前工人给石板做了记号,然后将老石板集中堆放,有专人看护,待施工结束再填回去。当然,这个过程中存在损耗,实在用不了的老石板只能换新的。可以确定的是,能用的老石板都回填了。 ”

  他还说,该村对所有古石板进行编号和影像资料存档,除对个别完全破碎无法继续使用的老石板进行更换外,其他全部按原样在原地进行恢复,不存在大面积更换明清时期青石板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