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拭去学生的心理阴影

 昵称12491470 2013-05-26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他们最崇敬和最可信赖的人。可是,有些老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随意地挖苦、讽刺和体罚学生,使学生渐渐对老师产生了不可名状的心理恐惧,无形之中给学生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难以拭去的阴影。

  

  据某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部统计,学校恐惧症占咨询儿童的。而另一份调查则表明,的学校恐惧症是由老师的处罚不当引起的。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苛刻,学生稍有出格,便少了应有的耐心,有意无意地用不恰当言辞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的老师对个别突发性的打打闹闹,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仅凭老印象,便不分青红皂白,对有关学生采取简单轻率的惩罚,或冷言恶语相向或脚踢拳打掴耳,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双重的压力,同时在客观上对学校以及教师的自身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拭去学生的心理阴影,有效地解决这一顽症呢?

  

  首先,从狠抓教师自身素质入手,系统学习有关科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水平。一些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只是,不懂得如何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只靠一时的工作热情和老经验去做学生的心里工作,其结果可想而知。

  

  据心理学家分析,岁左右的孩子其自尊心较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为强烈,这个时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十分旺盛的时期,极其渴望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欣赏,非常看重他人的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才会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冷静观察,认真分析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或同一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表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滴的进步,不光要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还要尽可能地加以肯定或加以鼓励或当中表扬。学生的言行不断得到老师的认可,其自觉提高心理品质的欲望会更加强烈,而思想上的成熟的空间无疑会增大。相反,他尊敬的老师对待他们的言行如有食物,势必会误导他们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或对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爱等事物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因此,正面引导和积极鼓励是老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而能保障此项环节正常运转的前提便是有关教师尽快补上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做到续一直用,因材施教,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对学生要捧出真诚和爱心,不失时机地解决他们学习或生活中的心理疑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的老师一味强调自己工作如何忙碌和辛苦或无多余时间过问学生,实际上是缺乏敬业精神和应有爱心的具体表现。

  

  毋庸讳言,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决定了这项工作更加辛苦,承受的压力也更大。先不论课前必不可少的伏案备课,也不说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的循循善诱,单凭对小山包似的作业练习的精批细改足以令人体味其中的甘苦。仔细掐算一下,剩下的时间似乎不多了。然而这绝对不是放松对学生管理的理由或借口。一个忠诚国家的教育事业的人,一个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称号的人,一个充满爱心和对工作执着敬业的人,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作出明确而理智的抉择。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庄严使命。他不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敷衍了事,更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障碍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他会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格外呵护和关爱自己学生。他会同学生一道分享快乐和喜悦,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分析症结所在,用准确而巧妙的语言引导他们摆脱心理负担,继而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仅在学业上而且爱人个的完善和塑造上担负起一份责任。彻底告别以往那样生硬粗暴的管理方式,让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亲密接触,这正是教育工作追求的一种崭新境界。到那时学校恐惧症的提法早已成为历史名词,这也正是教育工作者期待的一个目标。

  

  第三,净化社会环境和建立学校家庭间的沟通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净化社会环境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营造出完全适应于正常的教育与教学秩序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自然和谐的大气候下实现义务教育的最高目标。净化社会环境,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综合治理。

  

  除此之外,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机制十分必要。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共同承担着一份教育学生的责任,双方通过电话或互访加强沟通,保持联系,做到报喜也报忧,尤其对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要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通报其家长,那种采取故意隐瞒或轻描淡写的态度都是极其危险的。在沟通过程中免不了要面对个别缺乏理智偏听偏信甚至不可理喻的家长,教育者也要平心静气,耐心收听其不敬言辞,从中去伪存真,吸纳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来。只要你的爱心公正无私,相信一定会在教书育人的领域里有所收获。

  

  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对象才能在和谐宁静的校园里挥别心灵上的阴影,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别的称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