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超越腾讯?

 昵称7215767 2013-05-27
如果有一天自己用的所有产品前面,都冠了一个QQ,不知大家是否觉得恶心?

对于想创业的人,想要实现爆炸式发展,就要抓住空白点创新或者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腾讯依托巨大的客户群体为基础,把一个个新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新创意或新模式拿过来复制翻新后在这块领域击倒原开发者。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新起步的开发团队或者是弱势的互联网企业还有爆发式发展的机会吗,有的话应该怎么在这个过程中应对巨头们,有成功的案例么?


完胜腾讯的案例:



1、360。当360的安全卫士通过免费模式压制住老牌杀软金山和瑞星,成为了中国装机量最庞大的安全客户端时,它已经跟QQ可以平等对话了,此时,腾讯就已经注定在这个事儿上无法撼动360的位置了。大家已经习惯了某一个客户端,你不给一个理由就想换掉它,是很难的,而腾讯目前唯一的理由就是360老总很流氓、这个公司也很流氓。这说明什么?说明腾讯所擅长的人海战术不管用了,因为这个不是靠QQ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解决的。所以360从一开始就没有让各个客户端之间产生关联,让大家保持各自独立,因为一旦彼此有关联,陷入用户基数和关联性的方向,就等于进入了腾讯所擅长的领域。

2、新浪微博。按说这个东西应该也是腾讯擅长的事儿,就是最后也是拼用户基数,但新浪没有让这个事儿沦落到拼用户基数的地步,他完美的转换了产品运营方向,让一个本来也可能会成为拼用户基数的事儿(当年开心网等社区类产品,最后被腾讯抢了风头,就是输在这里),变成了拼大V和内容的事儿;新浪通过明星效应迅速完成了当年腾讯用户基数蓄水期,让微博用户彼此之间产生了很难逆转的关联,这种关联也正是腾讯在各个相关领域会取胜的关键,就是很多人会因为本来就是QQ用户,因为要顾及QQ上的大量好友关系,进而选择了同一个平台的相关产品,可惜你在新浪微博上的关联,是无法通过QQ好友关系来转换的,腾讯无法完成这种关系的转移,只要这些大V和关联持续存在,腾讯就永远不可能干掉新浪微博。并且新浪微博除了有这种社区关联性,它同时还担负了媒体功能,这个也是QQ平台产品所不能取代的。理由同360,就是一定要从腾讯擅长的事儿里出来。

3、大众点评。这个简单一些,相同案例还有豆瓣、百度知道等等,就是用几年时间积累的内容作为壁垒,让腾讯无法通过自己擅长的人多战术得逞。

4、美团。大量地面BD+大量线下商家用户,是腾讯这种擅长用网上用户人数、产品、技术打仗的公司所从来没有面对过的事儿。能够打败美团这种公司的老牌企业,可以是百度、阿里巴巴,但绝对不是腾讯。管理大量的销售人员这种事儿,腾讯不擅长。如果当初团购一出来,百度或阿里巴巴立刻介入,那么美团等团购公司会很被动,可惜当初他们没有,等美团等公司品牌已经形成的时候已经晚了。后来阿里通过聚划算以及投资美团这两个举动,扭转了战局,让自己迅速进入了这个本来已经失去的战场,而腾讯则完败,跟美国团购鼻祖合伙搞得高朋也完败。其实大众点评做这个事儿更适合,但可惜他没做好,大概是运营和销售部不够得力吧。

让你的产品不要跟腾讯核心价值做正面竞争。腾讯的核心价值其实就是用户基数庞大,任何一个想从用户基数这个事儿上跟腾讯拼产品的,都会面临失败。



其实再认真深入分析一下,腾讯也没有太可怕。举几个产品的例子:

1,B2C,拍拍干不过淘宝
2,下载,QQ旋风干不过迅雷
3,小游戏,3366干不过4399
4,搜索,Soso干不过百度
5,安全,干不过360
6,手机浏览器,干不过UC
7,PC浏览器,干不过Chrome,Firefox,等等
8,团购,没干过拉手


可以看出,腾讯维持霸主地位的只有IM,如QQ,微信,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游戏(讽刺吧,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它的触角很长,但只能做到占个坑,宣示一下自己的存在而已。
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都能活的好好的。

与其担心这个,不如回到产品本身,把产品做到极致,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能分的清好坏的,就像当初QQ旋风推出,你再强推,还是干不过迅雷,人家速度就是快,下毛片嗖嗖的,用户真不傻。
好好的做产品,好好的做内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真正该做的是,让你产品的核心价值,远离腾讯所擅长的事儿,不要陷入跟腾讯拼用户基数和用户关联性的局面,找到可以竖起壁垒的方法,迅速占领市场。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找好细分市场,不要和巨头硬碰硬,做他们暂时没注意的、看不上眼的、或者已经走出了相反方向的市场。对自己的产品有了明确的定位之后,快速推出产品、快速完善产品、快速建立壁垒、快速迭代产品。等到腾讯注意到你时,你必须能够独当一面了。

接下来说说战术和细节。

首先最优战术必然是,不让腾讯知道你的存在,但这几乎为0%,所以在腾讯短视期间,暗度陈仓堆叠产品,大战前夕,确保能应对腾讯数轮冲击,提前准备好新版本(减少产品交锋时新功能,开发周期,掌控时间成本,以保证前几轮优势),准备各种情况解决方案,保证内部稳定,策略提前部署。由于绕不开腾讯的正面冲击,这么做只是在时间层面,占一定优势。考虑到,腾讯优势(产品开发,传播速度等)的影响,所以这段时间差,极为关键,是整个战略的第一个战术重点,战术基本核心思想是,专攻用户,形成沾粘,利用核心用户堆叠产品壁垒,短期内部署战略雏形,当形成战略雏形,便开始造势,在腾讯抄袭的前夕,这一造势,意在,人心,当腾讯推出产品,正面冲击,便可选择,借力打力,借机上位,制造热点,如果素质够好,甚至可以再造”3Q大战“;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纵深,通过前期优势,暂时压制腾讯匆忙推出的"应急产品“,部署新一轮的交锋。

创业团队,在面对腾讯,须不卑不亢。腾讯说的没错,你抄了国外,我抄了你,大家都是抄,无所谓山寨。所以说你对你所做的产品的认识,你的思路,你的决策,你的灵感,你的创新,腾讯是抄不走的,定位的追随者,永远只能跟随定位颠覆者的脚步。强大自我,在思想上寻找颠覆,才是中国创业者应该,探索的一条路。


最后,你对产品、对市场、对用户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透彻的理解。如果你自己还没有腾讯理解的透彻,那你输了也是活该,用户需要更优秀的产品,不在乎是谁提供的。

如果你真的是原创,腾讯是模仿,那么腾讯是永远追不上你的脚步的,因为明天的你永远要比今天的你更强大,而腾讯只能模仿昨天的你,你的DNA他永远复制不了。但是如果你自己止步不前了,那么人家从模仿到超越,最终你反过头来追逐人家,甚至模仿人家新出的功能,那就找自己的问题吧。





PS:在中国互联网创业,要触及用户基数的就想想怎么面对腾讯,要触及流量的就想想怎么面对360和百度,要触及电子商务的就想想怎么面对阿里巴巴和京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