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香

 修和 2013-05-28
性味归经:苦甘,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平。”
④《本草正》:“味苦辛,温。”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3钱,入丸散或浸酒服。外用适量,入膏药或研末敷患处
①陶弘景:"松脂,以桑灰汁或酒煮软,按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
②《本草图经》:"松脂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藉甑底,又加黄砂于茅上,厚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
【功用主治】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治痈疽,疔毒,痔瘘,恶疮。疥癣,白秃,金疮,扭伤,风湿痹痛,疠风瘙痒。
①《本经》:"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②《别录》:"主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③《药性论》:"杀虫,用之主耳聋;牙有蛀孔,少许咬之不落;能贴诸疮脓血,煎膏生肌止痛,祛风。"
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下气除邪;煎膏主瘘烂,排脓。"
【炮制】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融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后取出,干燥。制松香:取葱煎汤,加入松香粉,煮至松香完全融化,乘热倒入冷水中,取出,阴干。(每松香100斤,用葱10斤)

编辑本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