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咨询学习资料

 面向未来2000 2013-05-29

             第一节:质量管理概述

(一)    质量的概念: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2
、质量哲学:
1
)质量问题:是人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2)质量本质:就是管理;3)质量职责:质量管理就是纲。
3
、四项基本原则:
1
)质量=符合要求(Match); 完全了解你的任务的全部要求;
2
)质量管理=预防管理;在全部工作场所采取预防措施;
3
)质量工作准则=零缺陷;从来不认为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4
)衡量=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知道这是做错事的代价。

4、小质量: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大质量:所有组织过程的质量管理;

(二)对质量的十个定义:1、完美;2一致性;3、消除浪费;4、交货速度;5、服从方针和程序;6、提供良好的、可用的产品;7、头一次就把事情做好;8、让顾客惊喜或愉悦;9、全面的顾客服务和满意;

对未来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六种关键力量。

1、      全球化:组织形态将会为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所塑造,旧的基础架构将不再成为羁绊,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将产生重大影响。

2、      创新/创造/变革:设计质量和创新将变得日益重要,以应对更快的变化、更短的寿命周期和更高的消费者要求。

3、      外包:工作将日益独立于场所和空间的限制。质量将越来越延伸到全球供应商网络中。

4、      消费者:当今消费者的期望在日益提高。这些期望中除了质量,还包括及时的供货,更短的寿命周期和更多的产品特征。

5、      价值创造:任何产品、服务或业务的价值构成都必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阐释和定义。

6、      质量观的改变:质量必须由过程模式向系统方法论演化。质量的重点将由经营战略和行动转向人员。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1、聚焦于顾客和利益相关者;

2、组织中的每个成员的参与和团队的合作;

   在任何组织中,最理解某个岗位,最清楚如何改进产品和过程的人,就是实际从事该项工作的人。

3、以持续改进和学习所支撑的过程导向。

 

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大原则必须由一个综合的组织架构、一套管理惯行、一套工具和方法来支撑。(注:惯行:是指为了实现高绩效目标而在组织架构的每一要素中所发生的活动。)

基础架构:它包括以下要素:

1、顾客关系管理;2、领导和战略计划;3、人力资源管理;4、过程管理。5、信息和知识管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层面:

组织必须在三个层面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便是组织层面、过程层面和执行/岗位层面。质量如果不能内化在个人层次上,就不可能根植于组织的文化中。因此,质量必须开始于个人层次。

 

 第二节:统计基础知识

(一)质量统计基础知识:

1、统计方法的作用: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极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水平对比法)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因果图、调查表、散布图、分层法、树图、方差分析)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散布图、试验设计法)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抽样方法、抽样检验、试验设计、可靠性试验)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频数直方图、控制图、排列图)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流程图、控制图)

2、统计数据的分类:

1)计量值数据: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或可以用测量仪器测量的数据。如长度、温度、硬度、强度、化学成分、时间;

2)计数值数据:不能连续取值的数据。例如:不合格品数、出勤人员、疵点数等;

    计数值数据可分为计件数据和计点数据;

    计件数据是指按件计数的数据,如不合格品数、缺勤人数等;

    计点数据是指按缺陷点计数的数据,如缺陷数、事故数、疵点数、每页印刷错误数等。

   注意:表示百分率的数据(如出勤率、不合格品率、退修率等)其类型取决于其分子数据的类型。

3、数据的波动:

1)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

2)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有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态。

3)引起产品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六个方面(5M1E):

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等;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等;

方法(Method):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程度等;

测量(Measure):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含尘度、照明、噪声、震动等;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

1、次数分布:也称分布数列,是在统计分组基础上,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

(其他内容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