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MT表面安装技术系列之1概述

 共同成长888 2013-05-29

SMT表面安装技术系列之1概述

SMT表面安装技术系列之1概述

  表面安装技术,英文称之为“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它是将表面贴装元器件贴、焊到印制电路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电路装联技术,所用的负责制电路板无无原则钻孔。具体地说,就是首先在印制板电路盘上涂布焊锡膏,再将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到涂有焊锡膏的焊盘上,通过加热印制电路板直至焊锡膏熔化,冷却后便实现了元器与印制板之间的互联。20世纪80年代,SMT生产技术日趋完善,用于表面安装技术的元器件大量生产,价格大幅度下降,各种技术性能好,价格低的设备纷纷面世,用SMT组装的电子产品具有体积小,性能好、功能全、价位低的优势,故SMT作为新一代电子装联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计算机、医疗电子、汽车、办公自动化、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的电子产品装联中。到了20世纪90年代,SMT关产业更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片式阻容元件自20世纪70年代工业人生产以来,尺寸从最初的3.2mm×1.6mm×1.2mm已以展到现在的0.6mm×0.3mm×0.3mm,体积从最初的6.014mm3,其体积缩到原来的0.88%.片式元器的发展还可以从IC外形封装尺寸的演变过程看,IC端子中心距已从最初的1. 27mm快速过渡到0.65mm、0.5mm和0.4mm。如今IC封装形式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继PLCC(Plastic Leadless Chip Carrier)和QFP(Quad Flat Package)之后出现了BGA、(Ball Grid Array)、CSP(Chip Scale Package)等,令人目不暇接。与元件相匹配的印制电路板从早期的双面板发展为多层板,最多可达50多,板面上线宽已从0.2~0.3mm,缩小到0.15mm甚至到0.05mm。
  用于SMT大生产的主要设备-----贴片机也从早期的低速(1s/片)、机械对中,发展为高速(0.06s/片)、光学对中,并向多功能,柔性连接模块化发展,再流焊炉也由最初的热板式加热发展为氮气热风红外式加热,能适应通孔元件再流且带局部强制冷却的再流焊炉也已实现用化,再流焊的不良焊点率已下降到百分之十发下,几乎接近无缺陷焊接。
  SMT技术作为新一代装联技术,仅有40年的历史,但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以非凡的速度,走完了从诞生,完善直到成熟的路程,迈入了大范围工业应用的旺盛期。

  SMT技术的特点

  (1)组装密度高
  SMT片式元器件比传统穿孔元器所占面积和重量都大为减小,一般来说,采用SMT可使电子产品体积缩小60%,重量减轻75%。通孔安装技术元器件,它们按2. 54mm网格安装元件,而SMT组装元件网格从1.27mm发展到目前0.63mm网格,个别达0.5mm网格的安装元件,密度更高。例如一个64端子的DIP集成块,它的组装面积为25mm×75mm,而同样端子采用引线间距为0.63mm的方形扁平封装集成块(QFP)它的组装面积仅为12mm×12mm。
  (2)可靠性高
  由于片式元器件小而轻,抗振动能力强,自动化生产程度高,故贴装可靠性高,一 般不良焊点率小于百分之十,比通孔插装元件波峰接技术低一个数量级,用SMT组装的电子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为2.5×105h,目前几乎有90%的电子产品采用SMT工艺。
  (3)高频特性好
  由于片式元器件贴装牢固,器件通常为无引线或短引线,降低了寄生电容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的高频特性。采用片式元器件设计的电路最高率达3GHZ。而采用通孔元件仅仅为500mhZ。采用SMT也可缩短传输延迟时间,可用于时钟频率为16MHZ以上的电路。若使用多芯模块MCM技术,计算机工作站的端时钟可达100MHZ,由寄生电抗引起的附加功耗可降低2-3倍。
  (4) 降低成本
  1、印制使用面积减小,面积为采用通孔面积的1/12,若采用CSP安装,则面积还可大幅度下降。
  2、频率特性提高,减少了电路调试费用
  3、片式元器体积小,重量轻,减少了包装,运输和储存费用。
  4、片式元器件发展快,成本迅速下降,一个片式电阻已同通孔电阻价格相当,约0.3美分,合2分人民币。
  (5)便于自动化生产
  目前穿孔安装印制板要实现完全自动化,还需扩大40%原印制板面积,这样才能使自动插件的插装头将元件插入,若没有足够的空间间隙,将碰坏零件。而自动贴片机采用真空吸嘴吸放元件,真空吸嘴小于元件外形,可提高安装密度,事实上小元件及细间距器件均采用自动贴片机进行生产,也实现全线自动化。
  当然,SMT大生产中也存一些问题。
  !、元器件上的标称数值看不清楚,维修工作困难。
  2、维修调换器件困难,并需专用工具。
  3、元器件与印制板之间热 膨胀系数(CTE)一致性差。
  4、初始投资大,生产设备结构复杂,涉及技术面宽,费用昂贵。
  随着专用拆装及新型的低膨胀系数印制板的出现,它们已不再成为阻碍SMT深入发展的障碍。

  元器件安装技术与时代划分

  电子产品安装技术是现代发展最快的制造技术,从安装工艺特点可将迄伉今为止安装技术的发展分为五代,如表6-1所示。

  表6—1安装技术时代划分

年代 技术缩写 代表元器件 安装基板 安装方法 焊接技术20世纪50~60年代长引线元件、电子管接线板铆接端子手工安装手工烙铁焊20世纪60~70年代THT晶体管、轴向引线元件单、双面PCB手工/半自动插装手工焊,浸焊20世纪70~80年代单、双列直插IC轴向引线元器件元件单面及多面PCB自动插装波峰焊,浸焊,手工焊20世纪80~90年代SMTSMC、SMD片式封装VSI、VLSI高质量SMB自动贴片机波峰焊、再流焊20世纪90年代MPTVLSIC,ULSIC陶瓷硅片自动安装倒装焊,特种焊

  由表6-1可以看出,第二代与第三代安装技术,代表元器件特征明显,而安装方法并没有根本改变,都是以长元器穿过印制板上通孔的安装方式,一般称为通安装THT( through hole mounting technology)。第四代技术则发生根本性变革,从元器到安装方式,从PCB设计到连接方法都以全新面貌出现,它使电子产品体积缩小,重量变轻,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推动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SMT已经在很多领域取了THT,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预计未来90%以上产品采用SMT。第五代安装技术,从技术式艺讲,仍属于“安装”范畴,但与通常所说的安装相差甚远,使用一般工具,设备和工艺是无法完成的,目前还处于技术发展和局部领域应用的阶段,但它代表了当前电子系统安装技术发展的方向。
  表面安装技术的组成

  表面安装技术通常包括:表面安装元器件,表面安装电路板及图形设计、表面安装专用辅料(焊锡膏及贴片胶)、表面安装设备,表面安装焊接技术(包括双波峰焊、气相焊)表面安装测试技术,清洗技术以及表面组成大生产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设备,人们称它为SMT的硬件;二是装联工艺,人们称它为SMT的软件;三是电子元器件,它即是SMT的基础,又是SMT发展的动力,它推动着SMT专用设备和装联工艺不断更新和深化。

  SMC、SMD的贴装方法

  SMC、SMD贴是SMT产品生产中的关键工序。SMC、SMD贴装一般采用贴装机(亦称贴片机) 自动进行,可采用工作借助辅助工具时行。手工贴装只有在非生产线自动组装的单件研制或试验,返修过程中的元器更换等特殊情况下采用,而且一般也只能适用于元器件端子类型简单,组装密度不高,同一PCB上SMC、SMD数量较少等有限场合。
  随着SMC、SMD的不断微型化和端子细间距化,以及栅格阵列芯片,倒装芯片等焊点不可直观芯片的发展,不借助于专用设备的SMC、SMD手工贴装已很困难,实际上,目前的SMC、SMD手工贴装也已演化为借助返修装置专用和工具的半自动化贴装。
  自动贴装是SMC、SMD贴装的主要手段,贴装机是SMT产品组装生产中的核心设备,也是SMT的关键设备,是决定SMT产品线装的自动化程度,组装清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