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氣! 挑起盧溝橋事變的日本軍官可悲下場

 三味書屋754 2013-05-29

解氣! 挑起盧溝橋事變的日本軍官可悲下場

   ★★★《三味书屋754》2013年05月29日編輯整理★★★

                                       ★★★★★ 

 1937年7月7日,幾個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在上級的授意下,在北京盧鈎橋挑起事端,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的第壹槍。那麽,這幾個日軍得到了什麽下場呢﹖

田代皖一郎

田代皖一郎

    田代皖壹郎是日本佐賀縣人,1880年出生,時爲中將軍銜。1937年7月7日夜,駐豐台日軍借口壹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嚴辭拒絕。8日淩晨,田代在司令部召開會議,下達進攻命令,日軍猛攻盧溝橋及宛平縣城。中國駐軍奮起還擊,並于8日夜奪回了龍王廟及鐵路橋,打擊了日軍的氣焰。7月11日晨,日軍統帥部做出向華北派兵的重大決定,還命香月清司中將接替指揮不力的田代爲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田代聞訊後,羞憤交集,于15日突發心髒病暴亡。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大佐,時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壹聯隊聯隊長。8日淩晨4時,牟田口威脅中方談判代表,要進宛平城搜查失蹤士兵,要中國軍隊讓出宛平城東門,被我代表王冷齋嚴辭拒絕。4時23分,牟田口下令在現沙崗村大棗園沙丘陣地的炮兵向宛平城開炮,牟田口在盧溝橋打響了第壹炮,親手點燃了戰火。爲此,天皇裕仁親授其金鷹三級勳章,晉升爲少將。1941年11月6日又晉升爲中將,編入南方軍,參加太平洋作戰。1944年3月8日,日軍發動“烏號作戰”,牟田口率第十五軍3個師團及特種團計15萬余人馬,在緬印的胡康地區、科希馬、英帕爾、伊姆法爾地區,被中美、英印聯軍和中國遠征軍打得落花流水,損兵折將十幾萬,所剩殘兵敗將又大多患痢疾、瘧疾等疾病,在大雨和饑餓中掙紮,牟田口惱羞成怒,壹口氣將三個師團長撤職,創日軍建軍以來的奇聞。經過幾個月的雨季大潰敗,牟田口的十五軍已所剩無幾。日軍大本營異常惱怒,將緬甸方面軍司令官和參謀長全部撤換,牟田口廉也也被解除軍職,編入預備役。牟田口羞怒之下自殺。

森田彻

森田徹

        森田徹中佐,1890年生,1936年調任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壹聯隊副聯隊長。“七·七”事變時,森田徹在現場指揮日軍“演習”,是日方戰地談判代表。據中方戰地談判代表回憶,這個矮家夥是個態度極爲蠻橫的法西斯軍人,極討厭。由于積極參加“七·七”事變和進攻宛平作戰有功,獲金鷹三級勳章。1938年3月1日晉升大佐,調任關東軍第七國境守備隊隊長,駐屯在中國東北北部邊境地區。1939年5月11日,關東軍挑起諾門坎戰役,與蘇蒙軍激戰,關東軍損失慘重。8月2日,森田徹大佐調任23師團步兵71聯隊任聯隊長,接替戰死的代聯隊長東京治中佐。由于朱可夫率領的蘇蒙軍是由飛機、大炮、坦克和騎兵組成的立體作戰,日軍聯隊長以下官佐大部分戰死。森田徹上任就面臨蘇軍坦克群,陣地接連丟失,他驅使部下靠近坦克投擲燃燒瓶、手榴彈,但蘇制坦克使用柴油機,又高又大且裝甲厚,日軍對它奈何不得。戰到22日,大隊長以下軍官全部戰死。到26日上午,森田徹大佐下令燒毀聯隊軍旗和密電碼本,頭纏白布條,率殘部跳出戰壕,揮舞戰刀沖向蘇軍坦克群,集體“玉碎”,森田徹剛沖出幾步,即被坦克重機槍射倒,還未來得及做天皇親授金鷹勳章晉升將軍的美夢,就被蘇軍坦克碾爲肉餅,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一木清直

壹木清直

    壹木清直少佐,是事變中第壹個開槍的日軍。同年10月8日越級晉升大佐,獲天皇授予的金鷹三級勳章,擢升爲關東軍第七師團步兵第14旅團第28聯隊長,調中國東北作戰。1942年4月底,第七師團以步兵第28聯隊爲基幹,組編成旭字壹木支隊,壹木清直擔任支隊長,率精兵3870人,于5月5日乘船南下,去參加攻打中途島作戰。6月6日,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慘敗,8月7日,壹木奉命支援瓜達爾卡納爾島,18日晚,壹木支隊在瓜島登陸,發起爭奪島上亨德森機場戰鬥,因缺乏足夠的重武器和火力支援,損失極爲慘重,壹木清直也多處受傷。于是他命令通信隊向其上級發出“壹木支隊全軍玉碎”的電報,滿身是傷的壹木,躺在瓜島潮濕的叢林裏,眼睜睜望著美國海軍陸戰壹師的坦克張開血盆大口軋來,這個軍國主義狂徒眨眼便粉身碎骨。


 
 
          
 
 
 
《歡迎進入三味书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