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珍稀奇特果树——矮晚柚

 无所为5566 2013-05-29
植物传递信息的“秘诀” 我国珍稀奇特果树——矮晚柚
        矮晚柚,是四川省遂宁市名优果树研究所彭永红所长在市科委多年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十多年的艰辛,从晚柚中选育出的芽变新品种,1999年荣获全国优质柚类“金杯奖”。果形美观,单果重2公斤—3公斤,最大果重3.6公斤,肉质脆嫩,多汁,甜酸适度,果实充分成熟后有浓郁的芳香气,无苦麻味,品质上等。树冠矮小紧凑,栽植3年结果,树高不到l米开始结果,白花授粉坐果率高,丰产、稳产,丰产期亩产果2万斤以上。果实成熟期为翌年1—2月,即春节前成熟,果子可储藏到6—7月水果淡季,销售价格很高。
        1999年,农业部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组组长何天富视察矮晚柚基地后题词:“名、特、优、稀矮晚柚是我国柚类调整品种结构和持续发展的希望。”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沈兆敏所长视察矮晚柚基地时,测出矮晚柚可容性固形物高达12.5%,并题词:“矮晚柚早结丰产,品质优良”。200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县镇对外农业科技洽谈会”上和9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国际对华投资专场洽谈会”上,矮晚柚以其结果早、品质优、成熟晚、反季节销售的独特优点,引起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香港等客商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与彭永红所长洽谈有关事宜,并与部分客商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2000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重庆组织召开的“全国果树珍稀良种资源发掘与产业化开发学术研讨会”上,彭永红所长在会上介绍了矮晚柚的优良特性。
        在海拔800米以内,年均温15.5℃,最低温不低于—7℃,年日照1000小时以上,年积温4800℃以上的微酸微碱性土壤均适宜种植。栽植最佳时期以春季2—3月,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为宜。行距3米,株距2米,亩栽苗110株,计划密植为行距2米,株距1.5米,亩栽苗220株。

内蒙古珍稀植物——半日花
        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使我国很多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正处于灭绝的边缘。人类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危及整个生物圈,人类自身也在劫难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指出, IUCN表示将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发布一份拥有超过12000种受威胁物种的“红色名单”
        专家估计,近期内中国已有200余种植物灭绝,很可能有2000至1.5万种其他生物已经不复存在,据分析,森林的砍伐、毁林开荒,或毁掉天然森林种植人工林,都彻底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而原来生态系统中值物也随之消失。即使有些残存的植物生存在孤岛一样的环境中,也由于授粉困难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逐渐被淘汰、消亡。
        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区内现已查明有野生植物335种,其中特有古老残遗种及其它濒危植物72种,占保护区全部植物的21.7%,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四合木、半日花、绵刺、等七种,其中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植物种优先保护名录的有:四合木、半日花、革苞菊、沙冬青、绵刺等五种;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还有贺兰山黄芪、阿拉善黄芪等13种,以上植物大多为古地中海变迁的残遗的珍稀孤种植物,被学术界称为“活化石”。乌海地处鄂尔多斯台边缘,阿拉善台地东侧长期受暖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多风沙,形成半干旱办荒漠的自然景观。代表植物有半日花、四合木等旱生灌木和半灌木。其中,四合木、半日花为内蒙古一级频危珍稀保护植物。
        科名 Cistaceae 半日花科
        描述 Cistaceae 半日花科,堇菜目,双子叶植物,8属,约200种,大部分布于北温带,常生于干旱、阳光强烈的地区,有些供庭园观赏用,我国只有半日花属Helianthemum 1属,1种,分布于新疆和内蒙古一带。草本或灌木,常被星状毛;叶对生或有时互生,单叶,全缘;托叶叶状或小或缺;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5,外面2枚较小而苞片状,或缺;花瓣5,稀3枚或缺,常早落;雄蕊极多数,花丝分离;子房上位,1室而有多个侧膜胎座,或因隔膜突伸于内而为5-10个假室;胚珠2至多颗生于每一个胎座上;花柱单生而有全缘或3裂的柱头;果为蒴果。
        科号恩格勒:166哈钦松:96
        分布量 世界:8属,200种;中国:1属,1种
        为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残遗植物。现为亚洲中部荒漠的特有种。在我国可形成小面积的荒漠群落。由于过度放牧及乱挖烧柴,受到较严重的破坏,数量已逐渐减少。
        形态特征 落叶小灌木,高10-15厘米,多分枝,形成较紧密的灌丛;老枝褐色或淡褐色,无毛,小枝淡灰褐色,被短柔毛,先端常尖锐而呈刺状。单叶对生,革质,长圆状狼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2毫米,宽2-4毫迷,边缘全缘,常向下反卷,两面被白色绵毛;无柄或具短柄;托叶小,钻形。花两性,单生枝顶,鲜黄色,径约1.4厘米;花梗长6-10毫米;萼片5,不等大,外面2片线形,长约2毫米,内面3片卵形或宽放形,长5-7毫米,背面具3-5条纵肋;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长为花瓣的一半;子房上位,密生柔毛,花柱线形。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被短柔毛;种子卵圆形,长约3毫米。
        地理分布 分布于新疆伊宁、巩留、特克斯,甘肃民乐及内蒙古伊克昭盟的桌子山等地。生于海拔1000-1300米的低山石质残丘坡地上。苏联哈工萨克斯坦的东部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为强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最低气温可达-35℃,最高气温可达39℃;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150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土壤为漠钙土,地表具大量碎石块,其覆盖率可达70%以上,有的地方有积沙覆盖。半日花为超早生的小灌木,多在山麓石岳残丘形成半日花荒漠群落,在山前洪积平原少见。在典型的半日花荒漠中,亚优势种为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 Turcz.、主要伴生种为灌木青兰Dracocephahum fruticulosum subsp.psammohpilum(C. Y. Wu et W. T. Wang)H. C. Fu et Sh. Chen.等。在一些有覆沙的地段上,可出现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霸王Zygophylhum xanthoxylum(Bunge)Maxim.等灌木。开花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时8-9月能第二次开花。
        保护价值 半日花是亚洲中部荒漠的特有种,对研究亚洲中部,特别是研究我国荒漠植物区系的起源以及与地中海植物区系的联系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应在半日花集中生长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破坏;其他分布区,在宣传保护 同时,还应建立薪炭林基地,解决当地居民及地方工业的烧柴问题,以减轻对半日花的破坏。
        栽培要点 种子繁殖,发芽容易,但幼苗纤弱,注意养护。

中国珍稀植物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属、约30000种。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急剧加快。我国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包括388种植物。其中以下8种植物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植物环境是人类产生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爱护植物,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l 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椤科树型蕨类,中生代时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具有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
        2 人参(Panax ginseng)
        五加科草本植物,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由于过度采挖,在东北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松科常绿乔木,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山区。其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4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落叶大乔木,中国特有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自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交界。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有一处北方难得一见的成片水杉林,蔚为壮观。
        5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杉科常绿大乔木,是珍稀的孑遗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
        6 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局部地区。树干通直,有板根,是热带优良的用材树种,对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也有重要意义。
        7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蓝果树科落叶乔木,花型奇特,具有两片状如鸽翼的白色苞片,故有鸽子树之称。中国特有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
        8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广西。花瓣金黄色,具蜡质光泽,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被誉为“茶花皇后”。

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类似藓类植物化石
        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贵州大学教授杨瑞东领导的课题组,在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发堀出的大量藻类化石中发现了类似藓类植物中华拟真藓(Parafunaria sinensis Yang),这些标本具有藓类植物典型的叶状体轮生现象、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并确认这些似藓类植物化石生长在距今5.2亿年前(中寒武世)。
        据悉,高等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是地球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古生物化石证据表明,最早的高等植物隐孢子化石在沙特阿拉伯中奥陶世(4.76亿年前)地层中被发现,最近,北美中寒武世地层中也发现了隐孢子的报道。而明确无误的最早陆生微管植物化石产在北欧的中奥陶世,玻利维亚和澳大利亚晚志留世,以及中国新疆北部的志留系最上部,在早志留世兰德维里上部(4.31亿年前)的中国贵州凤冈发现的黔羽枝(Pinnatiramosus qianensis)被认为是最早的高等植物化石。
        碳同位素13数据表明大约12亿年前亚气生灰岩中就有陆生植物存在的证据。分子古生物学认为,高等植物分异时间大约为12亿年前。很明显,古生物化石记录的时间比地球化学证据和分子古生物学推测高等植物出现时间晚得多,因此,古生物学家认为更古老的地层中有可能存在高等植物化石,依据这些认识,参与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研究的杨瑞东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早-中寒武世过渡时期,由于海平面下降,沿贵州东部三穗-台江-丹寨一带的台缘斜坡上沉积水体很浅并有岛屿状陆地存在,在这一浅水区域或岛屿状陆地周围和斜坡上部,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和藻类生物,由于阵发性的快速沉积作用,大量的动物和藻类化石被埋藏保存。
        在被称为凯里生物群的动物和藻类化石中保存有近15个属的宏观藻类化石。凯里生物群的层位属于中寒武世最早期,处于Xingrenaspis-Oryctocephalus三叶虫带内,类似藓类植物化石就是产在凯里生物群中,化石产出层位正好位于中寒武世标准化石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现层位之上1米处,因此,类似藓类植物化石时代属于中寒武世是可以肯定。
        在确认植物化石产出时间之后,他们进一步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形态特征的研究辨认。这类型化石大约有10个,保存在泥岩中,化石与其它宏观藻类化石一样以碳质薄膜形式保存在泥岩层面上,化石保存完好,其叶状体轮生和叶脉都清晰。个别标本具有孢朔柄构造。由于它们具有的叶状体轮生、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最终被确认类似苔藓植物化石。
        在实验室工作中,他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该标本形态类似于现代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其叶片丛生或轮生,每个轮生叶片都是4片,具有叶肋,有须状假根等特征都相似,并有类似孢蒴柄和孢蒴的构造,而与藻类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它可能是藓类植物的祖先。以前公认最早的苔藓植物化石是美国New York晚泥盆世Pallavicinites (=Hepaticites);类似苔藓植物Sporogonites产自早泥盆世;与苔藓植物有一定亲缘关系的Tortilicaulis产自晚志留世。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在云南曲靖泥盆系中发现类似于黑藓的古孢子体Sporogonites yunnanense。最近,有关专家又在新疆上奥陶统(4.5亿年前)发现了类似藓类植物化石李氏塔里木藓Tarimia leei,这类植物体直立丛生,高达2.8厘米以上,三列叶片在枝上螺旋排列,未见中肋,具有孢蒴和孢蒴柄,见有多次二分叉。这是以前报道的最古老的类似苔藓植物化石。因此,贵州发现的类似藓类植物——中华拟真藓化石的发现将藓类植物起源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7千万年。它是目前科学界发现年代最早的类似藓类植物,它可能就是藓类植物最早的祖先。

世界上最早的开花植物化石被发现
        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报导了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在中国北京东北部二百五十英里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开花植物化石(floweringplantfossil),估计该化石是在一亿四千二百万年前形成。
        美国佛罗理达大学(UniversityofFlorida)的生物系教授迪舒尔(DavidDilcher)指出:该化石是藏於由钟乳石(limestone)和火山灰层(volcanicashlayers)所组成的岩石中,这些岩石原本是在湖底下,植物和动物沉没到湖底,被冲积物(sediment)所覆盖,慢慢地成为化石。村民後来发掘出亿万年前的恐龙(dinosaurs)、昆虫、雀鸟和植物的化石。
        植物学家(botanists)认为这是植物进化(evolution)过程的重要里程碑:植物有种子是在三亿五千万年前,而到了一亿四千二百万年才进化成开花植物,开始懂得利用昆虫来传播种子。图中所见,该植物约三寸长,两部份由树枝连在一起。在树枝上,有些像一对一对的叶子,叶子关闭著,像豆荚(peapod)一样,内藏著种子,这便是果实。这初期的花朵没有色彩美丽和吸引昆虫的花瓣,但已经是植物的一项重大进化。到了五千五百万年前,植物便进化成有美丽色彩花瓣、香气和花蜜,来吸引昆虫和动物、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活化石”桫椤
        桫椤又名树蕨、蕨树、水桫椤、刺桫椤,俗名大贯众、龙骨风,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根据化石记载,在地质历史上,桫椤科植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早侏罗世或晚三叠世,在中生代中期曾广泛分布,极为繁盛。后来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大量种类绝灭,分布区也大副度收缩,最后仅残存于热带和亚热带中某些环境特别适宜的地段。
        桫椤是一种十分珍奇的植物,是远古恐龙的主要食物,它的出现距今约3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5亿万年。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桫椤又有“活化石”之称。
        桫椤为中国一级保护濒危植物。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叶大,顶生;叶柄和叶轴深棕色,有密刺;叶片长达3米,三回羽裂,羽片长圆形,小羽轴和主脉下面有略呈泡状的鳞片;小羽片羽裂几达小羽轴;裂片有疏锯齿。叶脉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分叉点上凸起的囊托上,囊群近圆形,下位,初时包被囊群,成熟时裂开,压于囊群下或者消失。
        桫椤生长缓慢,生殖周期长。生活环境要求温和而湿润,由于森林植被缩小,气候趋于干燥,使其数量日益减少,加之茎干可入药和栽培附生兰类,已经成为濒危种。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区,喜山沟中潮湿坡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环境。常数十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为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
        我国有个桫椤谷,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为密集、高大、壮观的地区。去那里可探寻几亿年前的恐龙及桫椤的无穷奥秘。桫椤谷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西南48千米的金花乡境内,占地约10平方千米,是古代造山运动形成的巨大漏斗型深谷。谷内有四方井、桫椤湖、银盘山、老深沟四大景区。集桫椤、天然瀑布、湖泊、钟乳石、蕨类植物、原始丛林于一体。存有2万余株桫椤,为世界罕见,素有“昔日恐龙粮仓,今朝桫椤公园”之美誉。
        我国另外一个桫椤植物更集中的地区是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赤水市葫市镇境内的金沙沟,面积133平方千米,199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地处赤水河畔的坡麓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植被在海拔700米以上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在海拔700米以下的沟谷中为南亚热带沟谷雨林,林下生长着成片的桫椤,数量达4万余株十分罕见。

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杉
        银杉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远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时,银杉曾广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300万年前,地球发生大量冰川,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但欧亚的大陆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银杉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时候,和水杉一样,也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轰动。那是1955年夏季,我国的植物学家钟济新带领一支调查队到广西桂林附近的龙胜花坪林区进行考察,发现了一株外形很像油杉的苗木,后来又采到了完整的树木标本,他将这批珍贵的标本寄给了陈焕镛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经他们鉴定,认为就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现在只保留着化石的珍稀植物棗银杉。50年代发现的银杉数量不多,且面积很小,自1979年以后,在湖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又发现了十几处,1000余株。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尤其是在其碧绿的线形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每当微风吹拂,便银光闪闪,更加诱人,银杉的美称便由此而来。

“东方的圣者”——银杏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中生代),第四纪大陆冰川侵袭以后成为我国独特的树种,在学术界一直被誉为“活化石”。郭沫若称之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明的有生命的纪念塔”,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珍奇”,是“随中国文化俱来的亘古的证人”。
        银杏是为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有长短枝之分。叶扇形,叶脉具多次叉状分枝,在一年生长在呈螺旋状着生。雌雄异株,雌、雄球花均生短枝上。雄球花葇荑花序状,雄蕊具短梗,梗端常分两叉,每叉生一盘状珠座(即珠领),其上各有1枚淡黄色的胚珠。种子核果状,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银杏为中生代的孑遗植物,为我国特产,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树龄长,常见数百年和千年以上的大树。树形和叶优美,为庭园、寺庙和行道树优良树种;材质优良,可供建筑、雕刻和制绘图板;种子可食和入药。
        银杏抗病虫害,耐污染,对不良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是优良的绿化树种。作为用材林、防护林或间作经营,银杏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而且可以绿化城乡,美化园林,点缀风景,调节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 银杏生命长,抗风性强,用作防护林,其效益之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不用更换树种,也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农田防护林树种。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有一次狂风将杭州西湖风景区绝大部分树种吹倒,甚至连根拔起,而银杏树安然无恙。号称防护林树种“尖兵”的黑松,在毁灭性病虫的严重危害下,不得不被迫“退役”,银杏树却被评为海岸线上坚强的“卫士”之一。银杏对氯气有较强的抗污染性,在污源附近,有的树种不能适应,而银杏却能生长,是其他数所不能比的。在日本广岛,原子弹投放后,其他树种毁于一旦,唯有银杏保留下来。银杏的这些特点,对于植物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及物种保护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正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重视。
        虽然银杏树的寿命,远不及非洲的龙血树,也比不上美洲的巨杉。但是,它却是现在生存树木中辈分最高、资格最老的老前辈。它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其他树木(种子植物)都比它晚。银杏在古代,广泛生存在欧亚大陆上,后来大冰川来了,大部分地区的银杏被冰川毁灭,成了化石,唯独我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到现在,所以,都称它为活化石。
        银杏是一种有特殊风格的树,叶子碧绿,像把折纸扇。它的枝叶含有抗虫毒素,能防虫蛀。银杏的种子,成熟时外种皮橙黄色,像杏子,所以叫银杏。它的种皮色白而硬,也叫它白果。银杏的种仁是味道香美的干果,但多吃容易中毒。另外,种仁还可以药用,治痰喘咳嗽。现在我国江苏的泰兴、泰州和苏州的洞庭山,浙江的诸暨,安徽的徽州等地,出产的白果最有名。

保护植物中的熊猫——濒危植物的基因库
        1992年,我国伟人邓小平南巡视察深圳罗湖植物园时曾说:“有一种古代树种叫水杉,现在全国都有了,有一棵很大的在三峡附近。”这棵树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杉”的湖北省利川原生古杉树。这棵水杉母树树龄达500年的“天下第一杉”巍然屹立,树高35米,胸径2.5米,冠幅22米。作为世界珍稀植物,水杉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已灭绝,它在植物学、古植物学等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公认为“植物活化”。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水杉也一度是濒危植物。在濒危物种中,大家对濒危动物,比如大熊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能了解得多一些,而对濒危植物的了解就少得多了。水杉原来在地质时期的中生代白垩纪曾经广布北半球,由于受第四纪冰川期的影响几近灭绝,仅在中国湖北、四川和湖南交界地区残留少量至今。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亦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也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据统计,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陆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水杉、桫椤、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植物51种,占全国总数388种的13.14%;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中华蚊母、川鄂新樟、武隆县细辛、裸芸香等特有植物500多种,其中兰科植物90多种;古树135种4394棵,主要有银杏、楠木、红豆杉、黄角树、飞蛾槭、黄连木、皂荚、桂花、香樟、三尖杉、锥栗等,其中17.5%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伟大的三峡工程利国利民,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由于三峡工程的实施,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受到淹没的威胁,丰都县车前、疏花水柏枝、中华蚊母、瓶兰花等全部淹没,武隆县细辛、巴东县木莲、延龄草、八角莲、岩白菜、裸芸香、宜昌黄杨 等植物也将消失,仅万州区在三、四期水位将损失野生植物8 400余株,其中,国家二级濒危植物将淹没7000余株。
        那么,怎样来保留和延续这些濒危植物呢?建立植物基因库是世界各国植物家的共识,建立植物的天然王国——基因库,使植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持续稳定地生存下来,保证植物特别是珍稀优良的植物一代一代遗传下去,这样也就保护了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建立国家级植物基因资源和濒危植物品种库,保存农作物品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立多种植物园、百草园等,这是人类活的基因库。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将世界上大部分植物特别是濒危植物有用的基因收集起来,贮存在一个“仓库”中,这个仓库就称之为“基因库”,通俗的名称叫“种质库”。用以保存种质资源,库内有先进的保温隔湿的结构和空调仪器,常年保持着低温干燥环境,减缓种子新陈代谢,延长种子寿命,使种子在几年甚至近百年仍不丧失原有的遗传性和发芽能力。实际上,单个的基因——DNA片段很不便于分离和贮存。基因库中收藏的品种乃是完好的DNA组合——农作物种子或者组织细胞,把农作物品种的基因组成搞清楚,并绘制成基因图贮存在电脑里,需要应用这种特殊基因时,只要提取相应的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分离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基因库,科学家索取任何育种材料都会得心应手,可以直接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培育所需的有用的新品种或新物种。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的种质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种质库,收藏种质20多万份。设置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种质,收藏种质7万多份。种质库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据了解,中科院和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决定投资至少三亿元用于收集珍稀植物,重点建设四大植物基因库。正在建设的最大植物基因库位于西双版纳,该基因库计划保存8000到10000种珍稀植物活体。此外,中科院武汉、广州及北京植物园也都是重点建设项目。北京将主要收集与防止沙尘暴有关的植物和温带草本植物。中科院已开始将下属12个植物园与全国植物园联手共同挽救珍稀植物,计划将本土植物的四分之三保存在新建的植物基因库里。
        现在,小平同志已离我们而去,他所关心的那棵参天大树依然巍然耸立,我们要牢记伟人的叮嘱,也要意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