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峪关市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

 戈壁之家 2013-05-30

嘉峪关市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201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污染治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环境行为,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全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我市环境质量良好,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低于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限值、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限值。地表水、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及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以内。

  一、水环境状况

  1、地表水

  我市地表水主要包括北大河和黑山湖水库。2011年环保部门对北大河嘉峪关段进行了1225个项目的监测,全年有14个项目未检出;对黑山湖水库进行了627个项目的监测,其中有16个项目全年未检出,地表水检出项目浓度值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二级标准限值,水环境质量良好。

  2、地下水

  全年对地下水峪泉镇四号井、文殊双泉和新城野麻湾七队三个监测点位进行了623个项目的监测,监测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3、生活饮用水

  全年对嘉峪关水源地和北大河水源地两个监测点位进行了1223个项目的监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标。总硬度、硫酸盐2个项目的监测结果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类标准限值,总体水环境质量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类标准,水质较好。

  4、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761.72万吨,比上年减少507.2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07.72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69.08%,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减少了658.32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54万吨,较上年增加151.38万吨。

  二、大气环境状况

  我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显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1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1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低于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限值、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限值。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02天,占全年天数的87.03%

  三、声环境状况  

  全年监测结果显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0.1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7分贝,均低于标准限值,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

  全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61.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24.0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33.86%,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437.6万吨。

  五、沙尘暴天气

  全年共发生较强沙尘暴18次,主要集中在春、冬两季,最强的1次发生在4月,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最高达到18.179毫克/立方米,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环境保护工作

  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为了推进环保目标责任书指标和污染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限制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加强对责任书任务和污染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的管理和调度,按照抽查与普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目标责任的考核,有力推进了环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酒钢公司日处理16万吨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成投用。完成了酒钢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230万千瓦机组脱硝工程前期工作、宏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处理5万吨畜禽粪便装置及有机肥造粒项目以及嘉峪关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工程,关停了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5号、6号机组,确保了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新1号、新2号、新3号、新4号机组环保设施的稳定、达标运行。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的资质委托和环保标志核发管理工作。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0.3694万吨、0.0733万吨、4.5486万吨、3.2628万吨。

  创模复核工作稳步推进。按照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要求,我市制定了《嘉峪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创模复核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创模复核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照新的26项考核指标进行了认真梳理,努力查找问题,抓好整改落实。2011119日,通过了省环保厅创模复核预评估,并向环保部提出了复核申请。

  环保服务职能显著提升。进一步优化服务职能,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对由我市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时限由国家规定的60个工作日缩减到20个工作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时限由7个工作日改为即时办理。全年共受理建设项目112个,项目涉及资金投入35.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总额1亿元。 环评三同时执行率均为100%

  农村环保工作全面展开。严格按照国家农村环保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要求,在嘉峪关市峪泉镇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三统筹机制推进试点工作,统筹资金850万元,完成了嘉峪关村农村垃圾收集清运项目、居民点后院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在峪泉镇嘉峪关村、文殊镇团结村、新城镇中沟村实施以奖促治垃圾收集清运项目。投入资金235万元,在三镇镇区和24个村民小组放置垃圾斗83个,分类式垃圾箱651个,宣传牌56个,配备人力箱体三轮垃圾收集车66辆,垃圾转运车3辆。同时,在新城镇新城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文殊镇创建省级生态镇,文殊镇团结村和峪泉镇嘉峪关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均通过省环保厅的验收和命名。为进一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2011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示范市。中央、省级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补助资金13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0万元,共计1500万元,在对全市三镇17个村开展环境连片整治,计划实施13个农村垃圾收集清运项目、1个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和5个污水处理项目,资金全部到位,方案已经省环保厅批复,正在组织项目实施。

  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九部委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了《嘉峪关市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针对违法排污问题较为突出的嘉北工业园区制定了《嘉北工业园区专项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加大了对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消除污染事故隐患。建立了环境安全事故处置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环保12369投诉热线作用,及时受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案件。进一步加强了污水处理厂等国控、省控企业减排项目及燃煤发电企业脱硫等设施的现场监管工作,现场监察率达100%。全年,共受理“12369”环境污染举报投诉电话111起,出动现场监察人员3000多人次,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21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9份,罚款34万元,环境案件执行率达到100%。同时,加大了对关城文物旅游景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

  环保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按照·普法工作要求,制定了《嘉峪关市环境保护·普法工作规划》,建立了法制联络员制度,全力推动 ·普法工作的开展。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和“12·4 ”法制宣传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发放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单10000余份,在全市繁华地段设立宣传牌75块,举办了环保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了法律知识进企业普法活动,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应急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加大了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专项检查力度,督促全市国控重点排污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编制完善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520日,在甘肃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环境安全应急演练。编制完成了《嘉峪关市2011年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按计划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月底按时完成了现场监测和数据上报工作。

  环保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共争取中央和省上环保专项资金34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500万元,省级财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1350万元,国家环境监测与执法业务用房专项资金240万元、核与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调度平台与快速响应能力建设资金54万元、环境能力建设50万元、省级污染减排资金60万元、省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经费60万元。地方财政也给予了充分的经费保障,共配套环保专项资金118万元。成立了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新增了人员编制,环保机构及人员编制进一步加强。

  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编制完成了《嘉峪关市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嘉峪关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针对甘肃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生的铬渣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了嘉峪关市大友企业公司铁合金厂、宏电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聚鑫达实业有限公司等3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