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蔓萝收藏】 清朝民国时期的元宝与银元

 蔓萝花 2013-05-30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伊水一方 开心屋

 

五帝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种通宝
  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铸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主国的顺治元年(1644-1661年)。法定成色应为铜七,铝锡三,千文一吊,值银一两,然各省的铸造大多有差异并且有私下铸造的。顺治通宝钱面文,以工整的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按照钱的背文区别为五种样式,也就是久享盛名的"顺治五式"钱。
       第一式:仿古钱。钱径约2.4厘米,重3.8克左右,钱背光而无文。
图片
      第二式:汉字钱。其钱体制仿照唐代会昌开元,钱背铸造有各地局名一字,排列在穿孔之上或者穿孔之右,其字共22个(户、工、临、宁、原、宣、同、江、西、阳、前、延、襄、东、河、蓟、广、昌、浙、陕、福、云)钱径2.5-2.6厘米,重3.8-4.5克。

图片
       第三式:一厘钱。顺治十至十七年(1653-1660年)所铸权银钱,穿孔左边的"一厘"表示每钱折钱厘行用。穿孔右边一般为铸的局名,总共十七个字,比第二式汉字钱少了延、西、前、襄四局。钱径2.6厘米,重4克左右。 

图片

         第四式:满文钱。钱背铸有两个新满文,穿孔左边为“宝”,穿孔右边为“泉”或者“源”,为户、工两部所造。钱径2.7厘米,重4.4克左右。
图片
         第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宝",穿孔右边是各铸局名,共有:临、宁、原、宣、同、江、东、前、蓟、昌、浙、陕等十二局。钱径约2.8厘米,重4-5克。

图片
        顺治五式钱中以第五式满汉文钱的制作最好,铜色滋润,流存于世上最多。另外还有合背钱以及记重记值的当十大钱,都很少见。顺治五式钱为清代货币的形制奠定了基础,以后各朝大多沿袭顺治的钱制,并参照铸行,影响很是深远。

         康熙通宝

         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9厘米,重3.8-5.5克。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  
        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局名,穿孔右边是汉文局名,共计有22个铸局。其中主要的20局记名改为口诀便是: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另外有甘肃巩昌局铸的"巩"字钱,山西省局铸的"西"字钱,都是少见的品种。以上两类钱在制作上也与顺治钱相同,其钱径2.5-2.9厘米,重3.8-5,5克。 
         康熙四十一年(1720年)又铸半重"轻钱",折价使用,但流传于世上却不多。现在流存于世上的劣等小砂版、鹅眼钱等都是私铸钱。另外还有少许数量的背铸星月的钱,还有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等,品类很多,但数量较少。

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铸于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一1735年)。钱径一般约2.6~2.8厘米,重3.6~5.4克。雍正通宝钱按顺治四式满文钱造,钱面文字"雍正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钱背穿孔左边是满文"宝"字,穿孔右边是计局的满文,其局共计有15字(除户、工二部外,均为省局名,州、府局已废);泉、源、巩、河、苏、昌、浙、云、南、武、黔、川、晋、济、安。 
       雍正钱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在清代钱币中居于少而精的地位,由此可知雍正钱法严谨。现今流传于世上的还有"贵粥"黔局大样钱一种,形制类折二钱,很少见。

黔、川、云、安 
苏、浙、巩、济 
河、晋、武、昌 
  源、泉 
图片


        乾隆通宝
        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通宝钱径约2.2-2.6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2局开铸,薪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利、际克苏、叶尔羊、客十葛尔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薪疆红钱"或"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看见星号或汉字。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

云、浙、武、福,苏、陕、黔、广,南、晋、川、昌,桂、直、源、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嘉庆通宝

        嘉庆通宝是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铸。因币材含铜及铅锡各半,故钱质灰暗脆弱,兼杂以私铸劣质小钱,为清代制钱中品相甚差者。“嘉庆通宝”楷书,直读,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径2.2~2.6厘米,重2~4克。

直晋广川 ,陕苏云东,南昌源泉,福桂浙黔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2.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3.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4.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5.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6.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7.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8.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9.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0.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1.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2.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3.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4.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5.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6.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7.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8.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19.jpg');">
=700) window.open('http://image2.360doc.com/DownloadImg/2009/1/5/93718_2269309_20.jpg');">

 

 






















































































































中国银元的种类

银元是一种使用较多的金属货币。在银本位制的国家中,为了便于流通和计价,大量铸造银币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银元起源于外国,所以在中国又名叫“洋钱”、“洋细”、“番饼”。在16世纪时,西班牙银元首先流入我国,后来是墨西哥银元,嗣后英、日、美、法、俄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银元亦伴随着武装入侵流入我国,充斥市场,为经济掠夺服务。因此,有一个时期市场上流通的银元都是外国银元,后来我国地方和私人也逐渐仿照外国银元铸造少量银元在国内流通。

  我国银元于清光绪十五年开始正式由官方铸造。民国初期,始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进行大量铸造。

  银元种类很多,在我国大约有二百多种,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约有三四十种,其成色重量,颇不一致。成色最高为98.5%,低的只有60%左右,私人铸造的甚至更低。重量最大的为36.5克,一般以26.5克居多。银元中还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钱、二钱、三钱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银元,这些大都作为辅币应用。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各种类型的银元

  中国苏维埃币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币正面镌有镰刀斧头,周围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字样,背面为“壹圆”二字,以麦穗图围之,周围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年制”字样。

  2.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币正面镌有李大钊像,长髯光头半身便服,周围为“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国币”和“一九三一年”字样,背面中间为镰刀斧头及“壹圆”二字,周围为花纹,上有一空心五角。

  3.平江县苏维埃币这是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在1931年所铸。正面中间为空心的五角星、嵌铸铁锤和镰刀,周围有“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和“一九三一年制”字样,背面中间为“壹圆”二字,以嘉禾托之。

  4.1932年造苏维埃币正面中间为一地球,嵌镌实心的是铁锤和镰刀,周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字样,背面中间为“壹圆”二字,周围上面为“一九三二年造”,下面为俄文字。

  5.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币正面镌有地球、镰刀、斧头,周围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字样,背面中间为“壹圆”二字,周围为“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字样。

  6、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币;正面中间镌有地球及镰刀斧头,周围为“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背面中间为“壹圆”二字,周围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一九三四年★”字样。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币此系川陕造币厂1934年所铸。正面中间为一地球,嵌镌空心的铁锤和镰刀,周围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和“一九三四年”字样,背面中间为“壹圆”二字,周围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川陕省造币厂造”字样。

  满清统治时代银币。

  1.光绪元宝有广东省造、湖北省造、江南造、北洋机器局造。安徽省造、四川省造、吉林省造、北洋造、奉天省造、东三省造、云南省造、天津造币总厂造等多种,各省铸造者大同小异,其正面镌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字上有铸造地名,字下为“库平七钱二分”字样,背面为盘龙,龙之四周为英文字。

  2.大清银币正面为“大清银币”四字,上面为满文,下面为“宣统三年”,背面镌有团龙围绕“壹圆”二字,下有英文。

  3.宣统元宝广东、湖北、云南等地均曾铸造。正面为“宣统元宝”四字外,其余均同光绪元宝。

  4.一两大清币正面镌有“大清银币”四字,中间有满文,四周有“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和“库平一两”字样,背面铸有二龙珠图,图中为“壹两”二字。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银币

  1.袁头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侧脸像和铸造年份,背面为嘉禾图,图中有“壹圆”二字。此币有1914年、1919年、1920年、1921年数种。天津、武昌、南京、广东、杭州、安庆各造币厂均有铸造。

  2.袁世凯共和国纪念币正面有戴帽武装的袁世凯半身像,背面为“壹圆”二字,围有嘉禾图,上边有“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九字,下边为英文字。

  3.袁世凯洪宪币正面为袁世凯半身像,着军装戴高缨帽,背面为一飞龙,上有“中华帝国”四字,下有“洪宪纪元”字样。此币是袁世凯1915年窃国称帝后铸造。

  4.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币正面为袁世凯半身像,着古帝服,戴天平帽,背面为团龙,上有“洪宪元年”四字,下有“开国纪念”四字。此币系袁世凯于1915年窃国统治时试铸,数量不多,流通不广。

  5.黎元洪光头开国纪念币正面镌有黎元洪像,光头半身,上有“中华民国”四字,下为“开国纪念币”五字,背面中心为“壹圆”二字,以嘉禾托之,四周有英文字。

  6.黎元洪戎装开国纪念币;此币除黎元洪像为戎装之外,余皆与黎元洪光头开国纪念币相同。

  7.徐世昌纪念币正面为徐世昌半身像,背面有殿堂及人物,并有“仁寿同堂”四小字,上面有“中华民国十年九月”八字,下面有“纪念币”三字。

  8.曹锟纪念币正面为曹锟戎装脱帽半身像,背面有五色旗及军旗,上下有篆文“纪念”二字,周围有五角星六颗。

  9.段祺瑞执政纪念币正面有段祺瑞半身西服像,上镌“中华民国执政纪念币”,背面有篆文“和平”二字,以嘉禾图托之。

  10.甘肃袁像币与袁头银币相同,惟像之左有“甘”字,像之右有“肃”字。

  11.四川汉字币为四川军政府所造,上面镌有“四川银币”四字,中心有海棠花一朵,上边有“军政府造”四字,下边为“壹圆”二字,背面为18个圈绕成一环,中镌篆文“汉”字,大环内有横线纹,外有纵线文,上面有“中华民国元年”字样。亦有1928年四川铜元局所铸者,“汉”字下小圈内有两须,而1914年成都造币厂所铸者,“汉”字下小圈内无两须。

  国民党统治时期银币

  1.孙头银币正面镌孙中山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下有“开国纪念币”字样,背面为麦穗围绕“壹圆”二字,四周为英文字。

  2.孙船银币有三种版式,一种是1929年试铸,正面为孙中山大头像,上边有"中华民国十八年"字样,背面三帆船图,两边是“壹圆”二字。一种是1932年版,正面为孙中山像,上边有“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字样,背面为双帆船图,帆上有飞鸟三只,船的右边有太阳,左右两边是“壹圆”二字,以上两种流通不多,而比较多的是1933年版,正面为孙中山像和“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字样外,背面也只有双帆船图和“壹圆”二字。此种银币1934年亦有铸造。

  国民党退到台湾后,曾仿铸三种银币一种是袁头银币,周边圆点及袁像眉眼肩章都模糊不清,背面“壹圆”二字及嘉禾都显得粗糙而无光泽,音响微尖;一种是孙头银币,其边缘突出部分不明显,中英文字笔划较粗,版面均模糊不清,正面梅花上角叶纹中间缺少三条直纹;一种是孙船银币,其边缘突出不均,孙像模糊,眼角无珠,纽扣不朋显,背面波浪与船身之细纹模糊尤甚,音响尖而有金属声。

 

  • 银元收藏(晚清民国时期)
  • 晚清民国银元欣赏1
  • 晚清民国银元欣赏[27P]
  • 中国银元目录(1)
  • 中国银元目录(2)
  • “婚书”收藏狂人王文君:至今共收藏200...
  • 【袁世凯正面七分像民国3年银元】_图片_...
  • 清朝.民国,银手镯
  • 银元的收藏与投资
  • 近代银币主要造假手法与高仿银元辨析
  • 中国近代老银元价格参考目录--2_gaodi_新....
  • 结缘“苏维埃银元”
  • 银元最新价格表(2010年) | 新城社区 -...
  • 袁大头银元版别资料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