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时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低于紫檀木

 艾灸1023 2013-05-30

为何古时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低于紫檀木

古时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之所以逊于紫檀木,究其原因大概有四:

一是产量大。历史资料显示,海黄虽然生长缓慢,但是极易成活。在明末清初时期,海黄应该有很大的保有量,海黄在整个明清时期硬木家具用材中,一直扮演着主打角色就是明证。即便是如今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遗存的明式家具,其用材也是以黄花梨为主,其次才是紫檀以及少量的铁力、鸡翅木等。

二是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虽说海黄也要过海才能来到大陆,其采伐成本并不低。但相对于紫檀大部分都是从遥远的印度南部迈索尔邦漂洋过海而来,其运输成本自然相对要低得多。

三是海黄虽然在整个明清时期受到天子和达官贵人的喜好,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木材,绝大多数是容易伐运、土质肥沃的海南东部出产的糠格黄花梨”(从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的百余件海黄家具来看,其绝大部分都是用糠格黄花梨制作的),这些颜色偏黄的黄花梨,由于油性不足,莹光难显,毛孔偏粗,纹理顺直,顶多就有几个结疤,少有鬼脸,从而在美观度上自然逊色于雍容华贵的紫檀。

四是海黄的惊世之美,在于只有通过后期的打磨,才能显出其珠圆玉润、光彩夺目的本色、使其纹理尽现。而明清时代各种打磨器械及手段,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是很难出此效果的。即如皇家所用的家具,也是用锉草多次打磨而成的。这种锉草仅相当于今天的400号砂纸,效果所以只能达到亚光状态。实践证明,海黄的瑰丽,用400号砂纸才刚刚显现,只有用了1500号砂纸后,海黄的惊世之美才可望尽情展现。

紫檀作为非凡之物,不仅材质特殊,具辛辣味,蚊虫不生,疯蚤走避,而且色泽优美,条理分明,质地如缎似玉、色泽耀眼逼人、沉穆典雅;色泽从深黑到红紫,变幻多样,纹理细密,是自然界的宝物。紫檀奇重,比重几乎是水的两倍;生长速度缓慢,约需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被称为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拟。据华盛顿公约组织发布的消息说,紫檀木有望列入环保之列,禁止采伐,将步入象牙、犀牛角同样的保护行列。由此可见,紫檀在当时条件下,超越海黄后来居上,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才有了王世襄先生所言:自清中期以来,北京重紫檀、红木而贱花黎,以致许多黄花梨器都被染成深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