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应该”到“为什么”,换一个角度看孩子

 陋室书屋2 2013-05-31
大多数的父母们都不会怀疑,孩子的健康成长取决于教育。他们坚信:只要从幼年迹蚝⒆庸嗍淞夹缘墓勰睿啪裥缘男形珊玫牡赖乱馐逗托形肮撸涂梢员苊夂⒆釉诮吹娜松凶咄渎坊蛘呙媪偈О埽⒆泳涂梢猿删臀蠢椿蛘弑涑筛改该撬M哪侵秩瞬拧H欢率挡⒎侨绱耍∫晃挥切拟玮绲哪昵崮盖姿担诤⒆又挥腥晔弊约壕驮庥隽苏庵执煺邸K杲鋈甑亩佑泻芏嗖缓玫男形趺垂芙潭疾患恼镁×怂械陌旆ǎ头=逃蜕褪督逃侄味济挥行Ч?

 

问这位母亲:“孩子到底有什么行为让你忧虑?”母亲说,孩子经常打他爸爸。“每当他爸爸抱他和亲他的时候,他就会很愤怒地打爸爸的脸。”“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批评儿子的呢?”母亲说:“我就告诉他,你打爸爸是不对的。爸爸亲你是爱你,你怎么可以那样对待爸爸呀。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打他的屁股也无济于事,真的拿他没办法!”说到这里,母亲开始哽咽:“我也不愿意这样对待儿子,看到他还那么小,满脸无辜的样子,我心里伤心透了!”我想,孩子确实是无辜的,类似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其他的孩子特别是儿童期的孩子身上。于是我问这位母亲:“你想过没有,孩子为什么打爸爸?”“就是不知道哇!”母亲一脸无助的表情。我想,既然你不知道孩子打爸爸的原因,又怎么能惩罚他呢?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缺乏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我们可以设想:这个儿子之所以“打爸爸”,可能是因为他不喜欢爸爸那样对待他,譬如,在他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父亲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亲他,意味着干扰他的注意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第二种可能性,是因为在孩子最初的成长阶段与父亲接触太少,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父子亲密感,父亲的突如其来的亲热举动让孩子不适应;第三种可能性,也许是孩子在他妈妈的情绪中——在妈妈对待爸爸的态度中,感受到了父亲是个讨厌的家伙!第四种可能性,也许仅仅是孩子出于某种本能冲动,用“打爸爸”的举动获得父母的关注,以“测试”父母的反应,获得影响周围事物、驾驭世界的感觉,证明自己的某种能力而已……凡此种种,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孩子行为动机的各种可能性。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皆出于特定的原因,特定原因会导致特定的结果。如果我们只看到结果,并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结果进行控制,而不尝试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教育和干预就是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必然面临失败。换句话说,作为父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为什么”,才知道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亲子关系与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两个视角:第一视角是让孩子树立“应该”和“不应该”的意识,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观念和行为,形成最起码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符合社会规范及父母所期待的行为习惯。第二视角则是,一切从理解孩子“为什么”开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心理层面的解释,特别是对那些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孩子自己意识不到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从而找到正确的行为干预的对策。第二个视角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子女教育的科学思路,她需要父母们学习更多的关系孩子心理成长的知识,以及更多的理解和教育的技能。

简单地从“应该、不应该”的要求出发,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子女教育的主流倾向。即便是许多传授亲子教育方面的经验的书籍,同样也仅仅是在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而没有告诉子女教育的心理学道理。这是心理学普及的悲哀!

如果仅仅从“应该、不应该”的角度看待子女教育问题,那么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并辅之以奖励和惩罚手段,来塑造孩子的人格。这样一来,复杂的亲子教育问题似乎变得非常地简单了。然而,由此我们付出的代价却是“教育的无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的现实的难题是:即使让孩子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也并不能保证他们实际地做到“应该”一词所规定的一切。譬如,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下列“应该”和“不应该”可能是父母们对孩子不厌其烦的要求:

——你应该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做事不应该磨磨蹭蹭,因为这样会浪费许多宝贵时间;

——你应该尊重父母,不应该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吵大闹发脾气,因为父母不管怎么说还是为你好;

——你应该少看些电视或者不看电视,因为就要临近中考了,别的同学都在努力冲刺,时间对你来说已经不多了;

——考试的时候你应该放松,不要紧张,不应该压力太大,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可以了;

——过早的恋爱对你来说是不好的,因为你现在还不成熟,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胡思乱想,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要求无可非议。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行动拖沓、极端逆反、厌学逃学、“早恋”、“网络成瘾”等棘手问题并未因父母的谆谆教诲而有所改变,特别是对于已经形成独立意识的中学生来说,试图让这些“应该”和“不应该”的要求转化为孩子的有效的行动,常常会遭遇失败。许多父母恰恰就处在“该说的都说了,就是不管用”的尴尬境地而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不得不回到这样一个事实上来:与我们期待的正好相反,当我们不厌其烦地不断重复上述要求时,孩子的行为不仅没有改善,而且离我们的要求越来越远,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每当此时,许多父母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孩子不听话”,进而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措施,继续无效的努力,最终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然而我们却有可能忽略的事实是,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行为之所以难以改善,并不意味着孩子对这些问题有与父母不同的观念或看法。我坚持认为,通常情况下,即使是成绩到数第一的孩子,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除非父母从小就向其灌输“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同样的,即使是天天和父母吵架的孩子,都知道对父母发脾气是不对的,除非父母坚持认为“儿子骂老子理所当然”。真正的问题是,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但他们就是——,做不到!而为什么做不到,这正是父母们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孩子们在心理医生面前是怎么说的:

“老师,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要向妈妈发脾气,每次她唠叨不停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要爆发的感觉,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有什么办法控制这种情绪呢?”

“眼看就要高考了,我发现自己心理出了大问题,因为我控制不了要溜回家睡觉,不愿继续住校。因为想到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肯定不会被批准,所以我翻过几次围墙偷偷地溜出来。我知道这很不正常,但我没有办法不去做这件事情。”

“每当我临近考试就特别焦虑,就几天睡不好觉,想想爸爸妈妈也没给我什么压力呀!考得不好他们也不会惩罚我。我考试的时候更紧张,所以总是发挥不好,不知为什么?”

“我见到那个男生就忍不住要看他几眼,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好感,不喜欢他,甚至很讨厌他,但就是控制不了要看他。别人都说我想和他谈恋爱,但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我把隐形眼镜摘了下来,以免去看男生,但这样做毫无效果。我真的很痛苦!”

从孩子的这些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自己的问题的认识较之于父母的要求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他们对自己身上的“毛病” 同样感到焦虑与困惑,甚至体味更深。他们尽管对自己“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有清晰的认识,但这丝毫无助于情绪和行为的改善,他们生活在“努力改变而又不能自拔”的痛苦中。譬如,一些要求自己全神贯注于学习的孩子,却常常受困与某种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的控制与支配,而出现注意力分散或“走神”现象,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难以理解这些问题的症结或原因,从而陷入迷茫与痛苦。因此,换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是父母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人类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识的行为,或称之为“理性行为”,另一类是下意识行为,或称之为“无意识的行为”。有意识的理性行为受一个人的意识指引,它取决于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观念、信念与方式。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在观念和行为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就好比一个接受“偷东西是可耻”的观念的人不会随便盗取别人的财物,一个坚信“能偷盗得逞就是本事”的人则一定会成为小偷或盗窃犯一样。

与此不同的是,无意识的行为则表现为不受一个人理性意识的指挥,它部分或全部地取决于一个人无意识的愿望和心理冲突,并以某种难以自控的情绪冲动表现出来。这种不受理性意识左右的无意识情绪和行为,不仅在孩子身上尤为突出,即使在成年人身上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酗酒成性的人可能已经认识到他应该戒酒,不然就会胃穿孔或者肝脏出问题,但是一有酒会,他就是控制不了贪杯的冲动,直到把自己灌醉;一位动不动就发脾气砸东西的老公,可能早就知道,自己的坏脾气不仅解决不了夫妻矛盾,而且还要激化矛盾,他不愿意看到妻子伤心的眼泪或者离家出走后他到处找人,但就是控制不住又要砸杯子骂人;粗暴对待孩子的父母常常说自己何等的后悔,不该那样惩罚已经那么大的子女,但却总是气急败坏、故伎重演。无意识的情绪和行为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心理医生,我曾经处理过一位来访者——一个年仅9岁的乖乖女孩的病态偷窃行为。她的主要行为问题是在学校“偷拿同学的东西”,经由学校老师反反复复的批评教育和启发谈心,仍然改正不了拿别人东西的恶习。最后,母亲只好私下把她带到当地派出所,由一位警察叔叔吓唬吓唬她,告诉她这种行为是犯罪,如果不改正,会把你抓起来劳教。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孩子偶尔出现的偷盗行为,相反,这种行为反而更频繁地发生。

孩子的母亲无奈地告诉我:“我尝试了所有的办法,打也打了,骂也了,道理也讲了,她承认错误还很快,就是克服不了这毛病!”

我问母亲:“她到底要拿别人的什么东西?”“笔!钢笔。”母亲一脸的无辜:“我们又不是没有给她准备写字的笔,她喜欢钢笔,我和她爸就去给她买了十几支钢笔,都是很漂亮的笔,但是她还是要拿别人的笔。平时她要什么东西,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尽量满足,并没有亏待她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偷拿同学的钢笔的行为并非出于对钢笔的实际需要,并非孩子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她的行为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偷窃行为。学校老师和孩子的母亲之所以教育失效,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的钢笔,不清楚孩子行为的心理动机。孩子的这种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显然另有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心理医生是如何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解读和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的:

“你为什么要拿同学的东西,自己想这样做呢还是控制不了就做了?”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同学的笔特别的舒服,不知怎么就放到自己的包儿里了。”孩子生怕被误解,急忙向我解释:“老师,我并不是想偷别人的东西,我只是觉得他们的笔很好,但是我没有那样的笔,班主任老师批评了我,我马上就还回去了……”

母亲显然不理解孩子的说法,在一旁脸露愠色,立即打断孩子的话,说:“她撒谎!我给他买了很多的笔,圆珠笔、钢笔,什么都不缺,她就是要拿别人的!”我关心的是孩子行为的原因,没有理会母亲,温和地对孩子说:

“我也不太相信是你有思想品质问题,妈妈可能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与你自己的笔相比,同学的笔有什么好?”

“我喜欢那种粗的,手摸起来感觉滑滑的笔,有时候,我也要拿别人的橡皮擦。妈妈给我买的笔太细了,不光滑,不好看。我的笔都是那种细细的笔,不好!”孩子强调了笔的粗细以及质感,说话的时候表现出某种兴奋的神情。“老师,我知道自己不对,我一定改正错误。”一副“乖女儿”的表情,几乎没有任何对抗性。正如母亲所说,孩子性情平和乖巧,承认错误很快,老师同学也都十分喜欢她,只是总有这“改不掉”的毛病,让父母担忧。相反,母亲的情绪令人疑惑,俨然一副道德判官的架势。但是,在母亲的严厉态度下,孩子却丝毫没有反抗的痕迹。

通过谈话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孩子的“偷笔”行为,属于不受思想意识控制的行为,它根源于女孩在幼年的某种被压抑的、未被满足的需要,表现为难以自制的神经性冲动特点。临床上,我们也把这种无意识的冲动命名为“神经性冲动或神经性行为”。因此,要理解这位个孩子不由自主“偷拿”同学“粗的、滑滑的”钢笔的行为,就需要察查明孩子行为的深层动机。为此,我与女孩的母亲进行了单独交流:

“看得出来,孩子似乎对你的话不怎么在意。能否告诉我,你给孩子买的那些笔,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还是你自己做主买给她的?”

母亲无可奈何地说:“我根本不敢带她上街,她总是要这要那的,她又不缺少钢笔!即使这样,我还是给她买了不少笔回来。”

“你能确认你买的笔是她喜欢的吗?”

“不知道。”

“小时候你们是怎么带她的?我的意思是,在孩子一岁半以前,她吃过多少你的奶水?还有你所认为的对孩子有影响的事情,或者孩子的一些特别的举止。譬如说,她是否在小时候喜欢往嘴里放东西?”

“基本没有吃什么奶,生下来一满月我就上班去了,几乎没吃我的奶……小时候喜欢吃手指,再大一点她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不过,我觉得大多数孩子在小时候都有这些毛病呀。”

到这里,我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向这位母亲进行了这样的解释:“你的孩子母乳喂养不足,在心理上存在一个叫做‘口唇期欲望未被满足’的早期创伤,作为对这一心理创伤的补偿,以后她养成了把东西往嘴里放的习惯。当然,这种情况在现阶段婴幼儿喂养过程中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常地处理一般不会导致大的问题。而真正构成问题的,是父母对待孩子这些行为的态度!我想,你们在她的这些行为出现时,或许曾经有过一些惩罚性的行为,就像现在你们对待她拿别人东西的行为的态度一样。你可以回忆一下。”

“是,我们很严厉地惩罚过她吃手指和往嘴里放东西的行为,总担心她以后改不掉吃手指的习惯……也有人劝说过我们,不要这样打孩子,但是,要是不打她,有可能现在她还改不掉吃手指的毛病。您是不是认为这些和她拿别人的笔有关系?”母亲不解地问。

“当然有关系!孩子吃手指行为出现在很小的年龄时候是正常的,稍大一点一般会自然消失,即使仍然有这些行为,也只能采取积极引导,转移她的注意力,而不能压制,更无需惩罚。因为孩子的行为是不受思想意识控制的神经性行为,神经性行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越压抑越强烈。也就是说,用惩罚的方式强行制止,非但不会有所好转,而且还会加重孩子的病态行为。对于孩子的‘偷盗’行为,也是同样的道理,或许你已经有了这样的体会,是吗?”

“对,难怪我的那些办法没有用!那——,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孩子现在已经不把笔往嘴里放了,不过,对类似于乳头、脚趾、手指以及那些曾经给她带来口唇快感的物品,孩子仍有抑制不住的冲动和需要。粗的滑滑的钢笔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而你们过去给孩子买的笔的方法并没有错,只不过由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也给她买了很多笔,但因为太细又不光滑,不具备孩子要求的那种功能,孩子不喜欢。如果我们适度满足她对这些物品的需要,并不影响她的学习和生活。这和一些成年人睡觉时要怀抱一个腰枕才能入睡的心理动机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取消惩罚和教育恐吓,也就取消了压抑;第二,陪孩子到一家好的文具店,让孩子自由地挑选她自己喜欢的笔。”我进一步补充道:“我想,作为母亲,你可能需要解除对孩子行为的过渡焦虑,尝试用温和的态度和孩子说活。我想,以后你会觉得,孩子在你面前过度乖巧听话,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从“为什么”的教育思路出发,探究孩子的行为动机,分析孩子问题的原因是一件细致复杂的工作,这也是心理专家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基本思路,这项工作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爱心。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把问题分析准确,原因讨论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却又异乎寻常的简单。在这个案例的处理中,父母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陪同女儿找到一家不错的文具店,孩子高高兴兴地为自己挑选了6支自己喜欢的钢笔,加之父母对待孩子态度的转变,仅仅通过3次咨询面谈,就戒掉了“拿别人的笔”的不良习惯。

要探究孩子行为的深层原因,必须以接纳孩子的各种不良行为为前提。这里的“接纳”一词,并非等于“赞成”或者“认同”,而是指父母们在遇到问题时要习惯于假定:孩子的行为无论多么地不可理喻,但既然行为存在,必定有其的“道理”。而是否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决定了教育措施的成败。如果父母在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是“孩子的行为、情绪或想法没有道理”而加以拒绝,那么,所有的理解和分析将不可能进行。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换一个角度看待孩子。这是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面临困惑的父母们唯一理性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