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景点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书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西安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之一,这就是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3000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1087方碑石。浩瀚的石经里有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绝代的书法,宋元名士潇洒的笔墨。从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的《石台孝经》,到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从记载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曹全碑》到反映陕西灾后“人食人”惨状的《明德受记碑》,这里保存着从汉代到近现代的珍贵史料,从皇帝到名家墨宝字迹,更有久仰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骏”石刻。在西安碑林,国宝随处可见,去西安碑林,欣赏的不仅是碑刻,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
只可惜我等粗俗之人,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连个热闹看不怎么懂,只能走马观花,错过了很多与珍贵国宝擦肩而过的机会,可谓有眼不识泰山,希望这篇博文能给想去而未去,或者还有机会再去碑林的朋友一些启发,去西安碑林参观,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功课,实在不行,也得请个碑林专门的讲解员。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也就是书院门的东端,这是一座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旺季全票75元,淡季全票50元。碑林不大,走马观花看一遍,一个小时左右,但如果你是行内人士,潜心研究,恐怕一辈子都不够。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是陕西省最早的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有很多地方都能欣赏到诸多国宝级的历史文物,论文化底蕴,西安碑林是数一数二的地方,历代石碑上保存着诸多珍贵的史料,很多都是绝无仅有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西安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之一
碑林随处可见国宝。碑林西北侧亭内的大夏石马,紧邻公厕,很多游客来去匆匆地经过,对这朴素的石马不屑一顾,却不知这是国宝级文物,是中国唯一一件有大夏记年的文物。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并于公元417年攻占长安,其长子赫连璝为大将军,镇守长安。这匹马的腿部下方刻写着“大夏真兴六年(即424年)……大将军”等字样,是大夏国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
东亭里这座布满灰尘的大钟就是著名的唐景云钟,国家级文物,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钟楼所用,明初移至现西安钟楼用以报时,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进行录音,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进行播放
橙色的桂花开了满树,在花香中游览如此有历史文化之地,真乃幸事
绿树成荫,国宝如林,细心的你会发现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有说是鸦片战争后被革职戍守新疆伊犁的林则徐,路经西安时写下了这两个字,“碑”字少一撇,代表他当时丢了乌纱帽,其实并非如此,唐以前的碑字都是没有撇的,更加对称美观
从正门进来,石碑无处不在,这些石碑远至汉代,近至现代,或大或小,或精美或朴实,每块石碑都是一段历史,记载着这块土地上的兴衰过往
这块粗糙的1962年石碑,也许是西安碑林中年代最近的一块碑,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石刻及其他分类号,第1号”的字样,凸显出西安碑林在中国文物界的地位之重要
被誉为“碑林第一碑”的是“碑林”亭下的《石台孝经》,由四块石板组合成的长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层石台上,宣扬的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

这块石碑的重要意义在于集三帝于一身:碑文为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抄写,唐肃宗李亨题写碑额,这块雕凿于开元盛世的石碑,不仅留下了两位帝王的四种字体,记录了唐时期盛行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同时也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千古爱情佳话拉开了序幕
据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爱上亲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日思夜想,茶饭不思。高力士灵机一动,劝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读《孝经》,以启发寿王以孝道为重,献出玉环。李隆基欣然采纳,并对诸皇子解释说:“孝之精义乃在于顺,顺者,以父母之愿为己愿,以父母之想为己想。”希望寿王有所感悟。同时,高力士进一步谋划,令杨玉环自荐为道士。免去寿王妃的身份。天宝四年,玄宗立孝经碑后,诏玉环还俗,册封贵妃
西安碑林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1087方碑石,每块碑上都有历史和故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公元781年,后世从地下发掘,记叙了古代罗马景教传入中国的盛况,石碑侧面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石碑记载的史实中外史书全无记载,因此弥足珍贵。清代丹麦人荷尔漠来西安用重金偷买未遂,只好托人刻一假碑(现存伦敦)
碑林的基础是孔庙,孔子像怎能少,孔圣人头戴十二簇之冕,身着十二章之服,一副超凡入圣的帝王之师形象
五岳真形图,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近代学者解释颇多,日本学者小川琢治认为是等高线平面图入山线路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曹婉如、郑锡煌认为是具体山岳的平面示意图

尤其是第二室陈列着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石碑,《明德受记碑》记载了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大顺国”,并反映了当时陕西灾后“人食人”的惨状,《曹全碑》为汉代曹全树碑立传,记载了他镇压黄巾起义的事实

第三室的石碑荟萃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秦代李斯的篆书见于《峄山碑》;东晋王羲之手书见于《大唐三藏圣教碑》;《唐多宝塔感应碑》留下了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唐玄宗秘塔碑》留下了柳公权的楷书;《判千家字文》留下了唐代张旭的草书
这些外表朴实的石碑不仅仅是一段段的珍贵历史,更是一件件珍贵的艺术珍宝
实在不懂行的也可如我一般,看看热闹,各种精美的石碑底座,龙腾虎跃,发光的表面更是历史的印迹
爱好书法和历史的千万不可错过碑林拓本,碑林拓本都是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
碑林拓本珍品专柜,除了中英文,还有日文和韩文,特别是日本,其实对书法艺术是非常推崇的,难怪苍老师都写得一手毛笔字
走出陈列室,室外也有很多石碑和石刻,都是历朝历代收集至此的精品
除了欣赏石碑,碑林内的石刻艺术馆和西安石刻艺术室也是千万不能错过的两个地方
新建的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展陈主题,共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
陈列分为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全方位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和艺术风格
繁杂精美的服饰,扭曲而又自然的身形,断头断臂,天王像犹如“东方的维纳斯”
各种精美的佛碑,肯定来源于一个大兴佛教的朝代
只有宗教的力量才叫人如此虔诚,也正是宗教流传下来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本以为看完石碑和石刻艺术,碑林也就参观完了,对门口摆卖书画作品的西安石刻艺术室并没有引起注意,孰知西安碑林里最著名的国宝就陈列在里面
门口有诸多拴马柱,汇集了人狮、蹲狮、狮猴、人鸟狮等十多种拴马柱造型
进门处是两尊矫健的东汉石兽, 体态雄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更有巨大的狮虎,正是虎视眈眈,令人不寒而栗
残缺的武士和石狮
精美的碑额

看到这盏石灯,你是否会觉得很有日式风格,确实,现在的日式庭院大多有类似石灯,但其实所谓日式石灯都是仿唐朝石灯而造的
唐代的石犀牛,可以看出有多么巨大
其实我差点就错过了西安碑林最珍贵的国宝,快走出大门了,看了一眼简介,貌似还有些东西没看到,回来一寻,居然差点错过了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六骏是李世民在建立唐朝前的征战中先后骑过的六匹战马

什伐赤,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为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

青骓,有可能是一匹来自西方大秦国的苍白杂色骏马,虎牢关大战,李世民最先骑上青骓马,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直入窦建德军长达20里的军阵,左驰右掣,打跨了窦建德和十几万大军,并在牛口渚俘获窦建德,一场大战下来,青骓身中了五箭,都是迎面射来的

特勒骠,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一匹黄里透白的大宛马,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兵锋甚锐,李世民在公元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特勤骠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立下赫赫战功

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是六骏之中惟一旁伴人像的,故事最传奇,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勾结国内不法文物商人将飒露紫盗运出国,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史载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的一次交战中,和随从将士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突然,一条长堤横在面前,围追堵截的王世充骑兵又一箭射中战马“飒露紫”, 在这危急关头,大将军丘行恭急转马头,向敌兵连射数箭,随即翻身下马,把自己的坐骑让与李世民,自己一手牵着受伤的“飒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 “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回到营地,丘行恭为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后,飒露紫就倒下去了
拳毛騧,是代州刺史许洛仁在武牢关前进献给李世民的坐骑,在初唐平乱中与李世民立下了大功,战斗中拳毛騧身中九箭,战死在两军阵前。1914年,被美国文化商毕士博来华密谋盗取,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偷运了飒露紫和拳毛騧后,1918年美国人将另外四骏砸成几块企图装箱外运,幸而途经西安北郊时被发现制止

白蹄乌,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为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浅水塬大战中,李世民骑着白蹄乌,只带了数名精锐骑兵,率先杀入敌阵,薛军大乱,兵卒溃逃。为彻底消灭敌人,李世民又催动白蹄乌,带领两千余名骑兵紧紧追赶,一昼夜奔驰二百多里,把薛仁杲败军围定在折慧城内,扼守关口要道,迫使薛仁杲率残部开城投降
“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西安碑林外书院门牌坊上的对联如是表达,参观完西安碑林之后,才真正深有体会,特别是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昭陵六骏”,更是幸甚。每一方石刻都记载着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每一匹战马都有一段出生入死的故事,每一个王朝的更替都是血雨腥风的争夺,每一个战功的建立都是生灵涂炭的结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唐王朝早已不在,但建立大唐的六匹战功赫赫的骏马英姿依旧,受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