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到底存在否?
王老师好!
看到您的博客,分析问题真的是一针见血,希望能抽点时间帮我分析一下婚姻问题。
我和我老公是高中同学,大学才正式谈的恋爱。今年也是第七年了,也开始痒了吧。
我是一个急性子,他却是个慢性子,因此在做事情方面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吵架的时候,在语言上他从来不会让着我,在我看来是蛮不讲理了,没有办法,我施展拳脚泄愤。结婚头几年,他还让着我。现在我动一下,他就对我拳脚相加。
在对待父母问题上,即使他父母做的有多么不对,我们夫妻私底下我都不能说他父母的不对,否则换来的是吵架,地动山摇。
他在工作上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安于现状吧,这点倒没有什么。
问题是我觉得现在我们吵架,他再也不来哄我;我离家出走,他漠不关心。这样的婚姻还有维系下去的必要么?
王建一回答:你来信说:“今年也是第七年了,也开始痒了吧。”这句话指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是指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现一些相关问题,后来专指婚姻生活中的问题。新婚过后,新鲜感丧失,从浪漫恋爱到实在而严峻的婚姻生活,在平淡的厮守中,彼此太过熟悉,缺点尽显。加上夫妻在认知、理念上的不同,情感上的疲惫、厌倦,使婚姻进入了“瓶颈”,
“七年之痒”通常被用来直指这个瓶颈。
人,一生要完成自我实现,在婚姻中继续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就如你俩,高中同学、大学恋爱,那时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还不成熟,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配偶。随着婚龄、阅历的增加,尤其是有孩子(你留言没有提到孩子)之后,带孩子任务繁重不说,还会由此产生教育理念的差距,加上性格不合、工作压力、婆媳关系等,夫妻矛盾慢慢凸显。很多婚姻走了“热恋—婚姻—无趣—疲惫—逃离”的心理轨迹。你俩也不例外。
人的精神层面是广博的,有的人情感世界相当丰富,所以,所谓的“七年之痒”甚至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所难免。没矛盾的夫妻都有可能输给岁月,更何况原本就问题重重的夫妻,更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将爱消磨在争吵、冷漠当中。你的来信,就是热暴力——动手,外加冷暴力——冷漠。
医学家认为,“七年之痒”除了精神上的,还有生理上的:人体细胞每三个月死亡和更新一次,而每七年全部更新。细胞是有记忆的,遇到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它们会默默记下,成为细胞的记忆,如果同样的情绪再次出现,细胞会接收到,而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此时的你和七年前或者七年后的你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有可能细胞中对当初的爱的记忆已经完全失去,所以才有“七年之痒”。当然,这些都是假说。
你的留言没有提到婚外情,但是,我提醒你注意:长期夫妻不和,婚外情发生的概率就大。抛开人对爱情婚姻忠诚的先天因素(人体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它让人产生爱情;人体还可以分泌吸收一种物质叫叶加压素,它令人忠诚。但是有人光分泌接受多巴胺而拒绝接受叶加压素,这种人会见一个爱一个较为多情,而后者则较为忠诚)不谈,婚姻经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忠诚度。你所谈的各种现象,已经让人看到了不祥的端倪。
心理学界围绕“七年之痒”到底是否存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最早见于金赛性学报告:在2000名已婚男子中,有40%的人声称他们在第一次婚姻中便开始寻求婚外性关系,其中大部分人发生在婚后前五年,与此同时有20%的已婚女性承认有婚外性关系,其中半数是在婚后第七年之前。联合国的一份涉及62个国家的统计年鉴显示,结婚的第四年是离婚的高峰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夫妻调查,共访问了4000对夫妇并跟踪研究20年,结果显示:婚后14年是夫妻或情侣感情生活的重要关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14年后分道扬镳的。客观事实是,即便成功度过“十四年之痒”的夫妻,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曾经想到过离婚,只不过因为孩子、经济等原因、以及对婚姻的责任感,使其继续留在婚姻中而不是选择离异。
综上,到底是四年之痒、七年之痒还是十四年之痒并无定论,但是科学研究比较认同的是:随着婚姻生活的延续,特别是对那些过着单调乏味、争吵武斗的夫妻生活的人来讲,对现有婚姻生活、特别是性生活失去兴趣、激情甚至感到厌倦,“痒”或迟或早将会到来。而这种感情变化是婚姻的大敌,有可能给人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严重危机。研究、释义“七年之痒”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其目的是想解开“痒”的谜底。
本文我似乎没有直接回复你和你丈夫的夫妻相处方法,而是谈起了“七年之痒”,你可能认为我所问非所答。因为,几年来我回答了几百个留言,要学夫妻相处之道,你可以翻看我以前的博文,在分类目录“信件回复”“情场心理”中查阅即可。而由你的留言做引子说开去,我就“七年之痒”做了一点普及性的工作,意思想说:你留言说的“七年之痒”在所难免,关键是夫妻能否面对科学现实、生活现实,努力体恤对方,理解对方,换位思考,平等沟通,达到双赢,进而安度“七年之痒”,而不是输在“七年之痒”上,甚或出现婚外情、离婚等更大的问题。
“七年之痒”不是一个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套,必须发生。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夫妻两人共同努力,是可以平稳度过婚姻生活的“七年之痒”的,要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