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头峪里静悄悄

 李老四 2013-06-02

                       

 

 
 
 
 
 
 
 

 

 

月末的连续十余天里,持续下雨、阴天,是干旱持续多半年时间的旱象有所缓解。在陕西关中以北广大地区,持续的季风,天干物燥,气候干燥,有时扬沙、尘土弥漫,空气能见度很差,阴霾天气连连,真弄的人练气都喘不过来。感觉空气质量太差了,生态文明建设急需快速发展,绿色覆盖需成倍的扩张,根治阴霾天气,大力改善空气质量已迫在眉捷。

然而,从55日开始,至月底累计阴天、降雨天气共计14天。其中阴天天气8天,6天都在下雨。加上人工促成降雨和自然降雨;有几天还是彻夜下雨;有几日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是持续的旱象得到解除。而且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天亮了,透彻了,多日不见的蓝田白云天象,得以再现。天气情况好了,空气清新了,人们的心情也好多了,户外活动的人也多了!

周六,和华县自行车协会一行15名骑友,骑自行车去了秦岭大山中的石头峪活动。这天,也正好是“六 . 一”儿童节。全国的儿童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欢度自己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个美好的一天里,我们也去秦岭大山中活动,意义非凡。

一年当中的67月里,雨水充沛,气温回升,25度左右,也正是各类绿色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可以说,是绿色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绿色植物绿色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是绿色植物绿色面积,覆盖最大的阶段。恰在这时,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阶段,合成有机化合物也最多,质量也最好。同时,释放的氧气分子也最多。空气中含氧量和负氧离子也最多。所以,人在那里大口深呼吸,也感到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回身舒坦,回归大自然之美尽情得到享受,全身都得到放松和良好的休息。去户外的人也多了,特别是去绿色的大山中去,更是满心乐意,欣然前往!

这天的石头峪,天高气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野山花竞相怒放,满目葱绿,天的蓝,山的绿,辉映一起。山泉潺潺,鸟鸣蝶飞舞,瀑布哗哗声灌耳,声声涌动自燃情。一个动态的大山,一个江山美如画的大山,一个绿茵茵葱葱的大山,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山,一个充满人文故事的大山… … 有谁不愿意前往呢?这样的境地,也能使你返老还童,忘记老颜雀发。这里有:热心为大家服务的陆教导,年渝七旬有余,跑上跑下,跑前跑后,蹲下去,立起来,不由自主,各种姿态,呈现在你面前,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拍照,留下倩影,童心不灭,活波有加。在这儿,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是大自然的生命力持续相传,永远造福人类社会!

进得大山,直往灰池村,欣赏大自然,美食农家乐,看山看水,回味风土人情,领略历史遗迹,人类文明进入摄友的镜头,不断地被他们捕获!感受瀑布的威力,戏水山泉中,打水仗回味童年,只有在这里,也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把你一下子把你送入到你的有趣童年… …

这天,进入石头峪的人们,除了华县自行车协会的骑友,还有渭南自协的骑友,便是一些游人。诺大的大山,就是只有剩余在大山中的留守老人和一些经营户业主。静静大的山,就这些人,显得清净了许多,没有浮躁,没有喧嚣,没有污染,朋友们在一起,没有纷争。有的,只是友谊,只是真情,只有人间的大爱。回归原始,多好呀!

石头峪。位于东部秦岭北麓大山中,是古华州(今华县)直通陕南的又一条重要的古驿道!也是关中东部直通东部陕南地区的主要商贸驿道。整个峪道纵深35KM之距,现如今,峪内还有4个自然行政村(这在其他秦岭峪道,是不多见的。)分别是:车湾村、灰池村、天涯村和康坪村。人口百余户以上,千余口人之多。在千变万化的历史长河中,这条古驿道,还集聚一些少数民族的人,在此居住下来,成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了翻越秦岭主峰,直达岭南的东、西坪村,持续南下,即可进入洛南县城方向。自古以来,石头峪古驿道的开发和存在,是人类物质生产上的一个文明进步的结晶体!历史悠久,文明厚重。也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品物流贸易线,更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驿道!文化积淀深厚,留下了久传不衰的动人故事。

西汉王朝建立不久,帮助刘邦打下天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思想家、宰相-----张良老先生,功成名退,归隐山林,潜心修道时,曾从这条峪道,和“商山四老”一起去了洛南方向,准备隐退。在这里(指秦岭南、北,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许许多多人文历史故事。这位历史老人,最后,却选择了汉中的留坝县大山中,作为他的人生归宿地。

这条古驿道,在人类生产、生活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儿古驿道,从山口到七里楼的七里多险峻的峪道里,热闹了。热闹到了历史的顶点。在“加强战备,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以及“三线建设要抓紧”等一系列思想精神指导下。这里聚集了许许多多的解放军战士和民工,苦战了十多年,硬是在这 险要的秦岭大山中,建设成了国家战备库区。这个时期,是这条古道上,是人流最多的时期。可以说,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如今,随着秦岭山区移民脱贫致富重大举措的实施,和这里多年年轻人出外进城打工,以及古道作用多年被废弃,特别是大敷峪向南的S202省道通车后。这条古道就早已失去了它的作用,退出历史的舞台,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山道上居住的人家就少了许多。近些年,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来着这儿的人,是经常穿越、过往的一些驴友们的身影!

 

 

 

 

 

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吉超

  2013-6-2日星期日  早和下午13:13分完成电脑打字(网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