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商务仓储与库存管理

 henman 2013-06-04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的认识我,我喜欢在微博上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今天在座的前面嘉宾包括后面的嘉宾大家做的都是在做分享。

    这个图不是亚马逊中国,而是亚马逊国外的。从这个格局当中,大家可以看得出跟潘总最后放的这个立体库,所以说电子商务的仓库不是说货越多越好,其实更多的是讲究JID最优的。其实更多的是屏幕库和这个流程线这一块。所以说这一张图给大家做一个宏观的了解。
    今年大家都在谈的一个问题是电子商务究竟在亏还是在赢。传统的电子商务死了一大批了,其实这个图我在互联网上分享过,这个图可以看得出,这个模式从原来的商品差价,这个是一个很老的小孩在玩,逐步到我们的账期上的一个资金流的效果。然后有进场费、扣点、广告费,这个也是盈利的一点。第四点我们就是有一个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等,这样的一个公司,我们通过开放的平台对外分享我们的服务,这是不一样的。现在的都是在朝数据这一块。亚马逊的数据早就有了。苏宁是叫做苏宁云商。其实马云在10号退休之前,已经把大数据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步。物流在核心的这一块地点,如果是没有这个点的话,跨不上这个数据的方式。所以说物流是整个电商要赚钱的核心软肋。
 我们看看全球最牛的一个供应链平台。如果是大家看不清楚的,可以到我的微博去查。这个是12年的全球供应链的排行榜可以看得出,排名第一的是苹果,苹果在电商的量是很大的,大家看到线上卖的和线下卖的不一样了。第二个是亚马逊,第三个是麦当劳。亚马逊是利用大数据驱动供应链。其实成功的电商,都是后台有数据去支撑的。
    这个图我是借用国外的分析机构的一个图。这个图是真正把我们下游的一个客户到中间的一个客户上是形成了一个多品牌的运营整合,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我们说有两种待运营,一种是前台一种是后台。今天早上我跟圆通的老总也聊过,走我们传播的这一块,到我们末端的这一块到整体的服务。淘宝的孵化度很多,这些都是待运营的供应链的服务方式。这个是一个发展趋势,中间是一个很核心的一电,也是我们供应链管理的一个。
    这个是我上周去亚马逊看的是这个16.9万平米的仓库。这张照是我拍的,整个的有几个亮点。第一个严格的品质管理。第二个有特殊的“落地框”管理。第三个独特的物流中心成本计算方式:按单位商品体积计算岑出费用。第四个“地牛”自动牵引归位,带自动识别地面颜色装置,自动化。第五个订单路径最优策略、科学的库存计划。第六个订单确认,物流中心就开始运作,顾客若取消,停止物流中心订单作业,不断流的订单处理。第七个数据随机存储的特点。
    同一个供应商的送货,为什么我这边的货就差一点,他那边就好一点。亚马逊会有一个精细度,这个是一个横向的对调,也就是一个供应商的会优先把好的,严格的往这个平台走。实际上这个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你长期的话,就会去猜。同时的话表面上中转的现场是很混乱的,一货一位,一货多位,多货多位的存储方式,表面上看,同一种货物会散落在不同的地方,但却“形散而神不散”,后台IT支持是关键。
    所有的商品入库后,品类档案建立,建立重量、长宽、体积等数据,与最后出库包装箱大小关联,最后涉及到与上下游的结算。
    落地框存储货架凋落的商品,任何一个掉落货位的商品,不允许放回货架,必须存放落地框,系统统一再上架。什么叫做落地框,我们在货架上掉落的货品,按理说我们要放回去,对不起不能放,要放在一个指定的框里面,这个就是落地框。这里面体现出每一个动作,其实有一个异常的动作,最后都要有一个系统去做驱动,统一安排处理异常“落地”现象。这个特别是我们的小件商品会要运用到这一块。
    然后它的计算仓储成本,精细到每一个品类体系。独特的物流中心成本计算方式,按单位商品体积计算仓储费用,出亚马逊以外,中国电商物流中心没有一个做到。开放平台,包括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的商品,都有选择走亚马逊物流的。这是未来的电商物流开放平台的主流趋势!
    这些细节,货架补充的细节,不是货架每一个都是统一的A,都是50公分或者是60公分,这个不一样的,这些细节在我们的物流中心可能其他的看不到的。
    还有一个作业路径。这个是我探讨的这一块,我们希望所有的参观人员和作业人员都能做到这样一个高效、最短的时间,最优的路去走。尽量要每一个少走每一步路。然后也有两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有一些货物,就在作业的当中,忘记把最远端到最近端的移库。第二个是一次拣货,顺带将滞销商品移库到远端。表面上你看到的是一张纸可能是3分钱,实际上你在算几千万张下来是非常大的。
    再一个是地牛这一块,在这里面有个线,有黄色的线和蓝色的线,像我们在参观的时候比较有趣的。一个地牛从那边过来了,然后前面有一个传感器,放到这个轨道,然后传感器识别地面上的颜色,然后就又开回来,但不是每一个都这样做。这个我们类似于物联网的技术,在物流当中运用是很有价值的。黄色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在转弯的时候,地面牵的线条是变蓝色了,这里有一些细节,可以看得出我们电商还会做一些很有兴趣的探讨。
    这个都是大家会面连的问题,多仓分拣,与出入库动态平衡。我们有时候一个订单,买一个小家电和大家电,走的仓不一样。这个问题是比较讨厌的问题,因为拆和分,按照一个分解的一个区域,然后汇总,汇总后再订单合起来,最后再进行分解。这个是每一个都会面临的。因为你的品类要增长,都必须要面临的。其实在我们的挑战更大,这个是有一个相互需求的关联的。
    这个是KIVA系统,目前只有北美地区使用。传统是人到货,KIVA是或到人。大家看第一张图是这边的机器都是根据这下面的线过来的。所有的订单生成过后,这下面的机器人会形成一个自己的排序。然后按照订单的进行节选。这个人在这坐一天,它也在这。这里面有特点的,不可能是大家电,大家电不太现实。作业人员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了。这个颠覆了原来的人到货到货到人的改变。KIVA还有一个类似解决的问题,其实也是在整个的末端里面完成的这一个模式。我觉得这个是大家玩电商物流应该知道这一个事。
    谈完了亚马逊的东西,我们还是回归一下,实际上这个是来自阿里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得出每一个交易的背后,都会看到一个物流。后台有一个完全可视化的运作。从平面化的点自然就形成了中国的物流的仓储华的格局。大点就是流量比较集中的,跟我们其他的有一个完全的类似的布局。包括京东的布局,包括亚马逊的布局。我们物流的格局产生了我们今天类似于像昆山那么大的聚集地,或者是像天津、北京那么大的一个聚集地。这长图我觉得所有的人头脑里面都应该有。物流玩的就是一张图,就是这样的一张电商图。这里面也驱动了人才,人才就业大家都会满得出在这居中。
 这里面的预测效果有点不太好。“一个大仓”模式会玩到下面的子仓库”,然后是“多点平衡仓”模式。然后是立体式网络的区域仓模式。都是这样玩的。
    谈一下可视化,为什么可视化很重要呢?管理层需要可视化,包括从资本的角度我们也要谈一个可视化的效果。第一层基础层我们下了订单以后去支撑。第二层我们是客户体验层可视。我们订单执行环城过程可视,售后服务可是,客户投诉处理过程可视。第三层运营管控可视,以及后面我们说的战略管理可视,像我们建立风险管理、预售管理也是要有风险的。
    我们未来的电商开放平台一点是这种的,从平台运营主体驱动到供应链协同驱动,到自然生态驱动。这个图我的微博里面有,有兴趣的可以去翻,这个是我跟逍遥子聊了过后我来捋出来的。
    时间这么多,有幸和大家分享。如果还有什么想跟我交流的,通过微博或者是微信可以跟我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