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海中蛟龙——安顺龙

 紫依天地 2013-06-04

海龙是一类生活在三叠纪海洋中的双孔类爬行动物,其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三叠纪地层早有发现。在我国最早发现于贵州关岭古生物化石群中(下图)。

黄果树安顺龙是我国第一个命名的海龙类。该化石长5米左右,体态修长,当年的游泳姿势一目了然。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从化石的长度和完整程度来说,该海龙化石在世界上位居第一。但有关安顺龙的头骨详细研究直到2005年才正式发表。目前仍然缺少对关岭安顺龙幼体的研究。2006年,在兴义市乌沙镇发现了安顺龙的第二个种,并由Olivier Rieppel、刘俊与李淳等人命名为乌沙安顺龙。2007年,在黄泥河河边发现了此属第三个种黄泥河安顺龙(程龙等人命名)。对于安顺龙的研究目前还不是非常的清晰,我根据三叠纪一些海洋爬行动物的特点进行的想象设计。比如安顺龙是浅海的爬行动物,身体柔韧,考虑到海洋中的动物如海龟和海蛇,都会利用身体的斑块来模拟阳光照射到海底的斑块,而当遇到敌害的时,可以更好地隐藏在泥沙之中,因此我为安顺龙设计了相应的光斑。在刻画头部方面,一般来说水生爬行动物的眼睛上往往会长有半透明的薄膜称为瞬膜,主要是为在水中起着护目镜的作用。瞬膜会让动物的眼睛在外面看起来比较模糊,安顺龙也应该具备这个特点。除了安顺龙本身,它所属的环境也需要仔细设计,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在一段经过长时间浸泡的烂木头之间的空隙里,安顺龙在这里穿梭,尾巴绕过木头枝干表明它刚在那里找寻过埋在沙土中的贝壳动物(左图)。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