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狂的兵器

 啸海楼 2013-06-05

疯狂的兵器

—— 也说古代兵器大师戚继光

张明扬 59分钟前

(古代兵器设计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中国古代的冷兵器,大约有两种挺极端的看法。

如果看中国史书,兵器大约也属于奇技淫巧的范畴,战争场面记录得波澜壮阔,计谋阵法层出不穷,就是不大提抄啥家伙,仿佛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是“大刀长矛”打下的,像“小米加步枪”那样轻而易举,简单粗暴。

但是,如果看三国水浒说岳说唐这些古典小说,你就会一脑子的“十八般兵器”,什么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凤翅镏金镋,把古代战争升华成了一场江湖卖艺秀;如果万一不幸地读了武侠小说,看多了冰魄银针、唐门暗器、碧血剑、屠龙刀啥的,那就真走火入魔了,对古代战争的了解基本就要坠落到“抗日科幻剧”的水准,从理论上说,那些神兵利器基本可以秒杀三八大盖和勃朗宁。

所以,为了防止你过分“左倾”或“右倾”,读读杨泓先生的《中国古兵二十讲》和《古代兵器通论》是挺有必要的,看看考古学家是如何“有图有真相”地探讨古代兵器的。

史书中的兵器

如杨泓先生所说,中国古代正史中对于兵器基本上是漠视的。《二十四史》里很少有关于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记载,正史中的战争无非是虚头巴脑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彷佛是计谋一出,即“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有兵器啥事。

这点连太史公都未能免俗,比如《史记》在描写刘邦灭项羽的垓下之战时说:“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这段战争描写不可谓不精彩,时间、地点、双方兵力、战斗过程乃至四面楚歌之计均介绍得清清楚楚,唯独只字未提汉军是用什么武器击败楚军的。

简单来说,中国正史是坚决反对“唯武器论”的,对于兵器的基本看法就是“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和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保持了高度一致。

在我们的正史中,似乎从来没有一场战争的胜败是为兵器优劣所决定的,只有在说到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游牧民族对于汉族王朝的军事优势时,提到了对方的骑兵优势,但这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兵器范畴了。西方在研究草原民族的骑兵优势时,都惯于强调马镫(提高稳定性平衡型,骑兵在马上可以做更多的特别是射箭这样的复杂动作)和马蹄铁(提高持久性,使得骑兵远征和长时间作战成为可能)发明的重要性,而这,更不会为我们的正史关注到了。

而在西方军事史中,兵器一直是关注的重点。比如在说到罗马军团的超强战斗力时,西方的历史记载通常会强调装备着重标枪、宽刃短剑和巨型方盾的罗马军阵的作用;再比如,在说到英法百年战争时,通常会强调英格兰长弓兵中的决定性作用,正是长弓兵让英军在战争初期保持了对法国骑兵的压倒性优势。更近一点,当说到拿破仑的用兵时,历史中更为强调的是拿破仑对于炮兵神奇的使用。

说回中国的兵器, 不仅不见容于正史,中国也一直缺乏专门讲述古代兵器的论著,最离谱的是,即使是兵书中也鲜见相关内容。《孙子兵法》十三卷,谈用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就是没有一卷是专门讲兵器的。正如戚继光所说,“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

和《孙子兵法》一样,中国兵书的主流是军事哲学,兵器的地位简直就是等而下之了,当然,你可以说,兵器是不断过时的,而军事哲学亘古不变的,那我也只好灰溜溜地闭嘴了。

唯一的兵器大师

戚继光批评孙子时自然是很有底气的。中国人喜欢以“用兵如神”来形容名将,这个“兵”基本说的都是“兵法”,但在我看来,当用于戚继光时,这个“兵”却更多指向的是“兵器”。为了对付倭寇锋利的日本刀,戚继光不仅发明了“鸳鸯阵”,还为此阵配备了诸多专属兵器。比如戚家军的独创兵器狼筅,一种在竹子上安装枪头的长矛,还留有竹子上的繁茂枝叶——据说可以作为防御工具;他还发明了融合了日本刀与中国传统大刀优点的“戚氏军刀”;阵中长短兵器结合,长枪、藤牌、标枪、腰刀五花八门;最牛的是,戚家军据说光装备的“佛朗机”(火器)就有六种型号,口径大小齐备,专业程度直追当代炮兵。

戚继光自然是中国名将中唯一一位兵器大师了(除了传说中善制云梯的公孙输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他还写了两本书《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在汗牛充栋的古代名将著作中,这两本可能是记录实战兵器最为详细的兵书了。除此之外,你只能在《墨子》、唐代的《太白阴经》,北宋的《武经总要》等少数著作中寻章摘要,寻找兵器的踪迹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戚继光这位兵器大师的涌现也是挺偶然的,用现代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受到了“军备竞赛”的压力。在倭寇那个时代,日本刀可谓是当时最精良的兵器,用戚继光《纪效新书》的说法就是“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跃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武备志》说得更为夸张“长刀,倭奴所制,甚利于步,古所未备”。在这些描述中,你简直可以感受到抗日战争开始时对于日军机械化装备的那种恐惧。对于此种由倭刀带来的军事优势,高远的《孙子兵法》自然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只有戚继光这种以兵器起家的非典型名将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但,兵器大师终究是中国军事史中的异类,我们的历史最终是属于“羽扇纶巾”们,更是属于“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历史叙述的。

(责任编辑:杨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