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写作题目必须清晰

 率我真 2013-06-06
   高考写作题目必须清晰


一篇博文《揭示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两天时间,点击接近3万,转载170多人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语文界对高考写作命题的普遍关注。评论里,有同意,有反对,有支持,有批评。这从一个侧面为这篇博文的论点提供了佐证:任何写作题目的立意角度都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所有的评论抑或文章立意,都出自“心灵的选择”。

有些评论担心这样会误导学生,阅卷不会接受,会降低考生的分数。我在不久前的一篇博文《对2013年高考写作题目的殷切期望与现实考量》中说:我们期待,在全国语文界,展开一场对高考写作命题的严肃讨论。在问题得到澄清和情况发生转变之前,我们也只能要求考生屈从阅卷“最佳立意”的桎梏。简便的办法,就是归纳出情景材料的中心,将其转化为一个话题,把这阅卷的强制底线,当作写作思维腾跃的踏板。这显然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悖,与写作的根本规律相悖,也与题目给出的材料相悖。但对于平生只经历一次高考的考生,做这种庸俗的现实考量,也实属无奈。

是的,澄清写作题目的责任,不应由《皇帝的新装》里那位孩子承担。对这种大是大非的思考、讨论和澄清,责任在语文教师。不弄清楚,无以推进写作教学;不弄清楚,是语文界历史性的耻辱。

当然,固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终究有是非的分辨,也有误解掺杂其中。

一种误解囿于主观的习惯思维,认为我是在提倡一种“套路”。这使我回忆起2006年北京市高考写作阅卷。针对我提出的“一枝一叶一盆土”的观点,有人认为我主张只背一个素材应付所有作文题目。在《阅卷纵横·夏日三题》里,我写过这样一段话:“前天我风闻一则奇谈:‘北京的符号’就是针对‘一盆土’的,‘北京的符号’砸碎了‘一盆土’。我哑然失笑,这真是乱点鸳鸯谱:此君真是既不懂得‘北京的符号’,也不懂得‘一盆土’。我不由想到了当年工宣队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批判:一个中科院叫陈景润的,吃着人民的粮食,搞什么‘1+1=2’。这可真是花开并蒂,无独有偶。既没有知识、也不尊重知识的工宣队当然不可能知道‘1+1=2’只是对‘任何大偶数都可以表现为两个素数之和的形式’这一数学命题简约、形象的表达。”

满脑子死背素材的人,难免用自己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其实,我提出的“一枝一叶一盆土”只是一种简约形象的比喻,其核心认识是反对死背素材的套路。我认为,沙漠固然广大,可寸草不生;石缝瓦缝间一撮土,照样长出茂盛的植物——一枝一叶的鲜活绿色,靠的不是土,而是水和肥;写作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有多少素材,而在于对生活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

作文写得好坏不取决于题目,写作备考的重点也不在审题。设若高考写作不命题了,试卷上印一句话:今年写作不出题,大家随便写。同学们就一定能写好吗?该写不好还是写不好!我要说明的,恰恰是要摆脱猜题押题、死背素材的备考套路。写作备考的重点在于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提高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因为所有的作文题目都是生活运动、发展变化的子题目,都在生活的长河中融汇贯通。

另一种误解囿于客观的阅卷导向。由于给情景材料角度丰富多彩,极大地提高了阅卷的难度。于是各地阅卷总要规定“最佳立意角度”。对这种规定,我们理解,但是并不同意。因为,所有的“最佳立意角度”都是人为规定的,而并非“最佳立意角度”。

例如,2013年被称为“最雷人”的安徽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梯子不用时是保持使用中的竖放状态,还是改为横放状态?是一般性提醒,让过往人注意安全;还是具体些要求,让使用者照办?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保持竖放,用“注意安全”提示,是工作人员的做法,几年过去也没有发生倒下的事故;建议“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的是初次到此的客户,这位客户又是留意并经过驻足良久思考的。到底谁说得对,应该听谁的?你可以觉得把空洞的提醒落到实处更好;也可以认为那样会影响使用的方便,工作的效率,并且在频繁横竖转换中又可能潜在有不安全因素。这显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材料的含意,绝不仅仅是梯子横竖问题,也绝不仅仅是安全问题。材料的含意是: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基于不同角度,从来有不同的看法和办法,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恰当处置。如果只在梯子中纠缠,那无异于坐“井”观天,横竖都是个“二”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那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陷入“作文常识观”的窠臼了。

如果一定要追究“材料的含意”,或曰“最佳立意角度”,那当然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但,阅卷规定的“最佳立意”可能是:保证安全,要杜绝空谈,把措施落到实处。我们也只能要求学生不要逾越这个底线了。

我们只能这样要求,但绝不认为这是正确的。阅卷做出这种规定,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更认为,阅卷有责任澄清并上达这种无奈的无理,从而推进高考写作题目的清晰化进程。如果把这种无奈的无理当做有理和常理,那就势必误导、贻害写作教学。

哪个高考写作题目可以脱离生活?哪个高考写作题目不是在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高考写作题目,都是面向广阔生活的一扇窗子,都是展示思想的一个原点,都是思维腾跃的一个踏板。就内容而言,没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历史掌故,抑或现实事件;寓言故事,抑或社会新闻;阳光灿烂,抑或阴雨绵绵……只是窗子的形状、样式之别,因为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历史与现实勾连,寓言与社会相通,阳光与阴雨承续。至于学生能不能勾连、相通、承续,那是写作教学的任务,而非高考写作题目所能负责,所应承担的。

我们关注的是高考写作题目的清晰。在这层意义上题目的好坏分明,优劣判然。我们的高考写作阅卷年复一年,在为写作题目的模糊埋单;制造着大量的冤假错案。

除了以情景材料做写作题目,是写作题目模糊不清的根本原因之外。还有诸多用语的模糊。

“选准角度”“选好角度”——

正因为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本身模糊,角度很多,所以题目后来提出“选准”“选好”的要求。可怎么才算“选准”“选好”?是以考生的标准为准,还是以命题人的标准为准,抑或以阅卷人的标准为准?从来没有明示。面对一种生活场景,人们立场不同,从来就没有哪个一定“准”或“好”的。如果有哪个角度是一定“准”或“好”,那么,以它为话题或标题不就结了,何必兜圈子?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不脱离内容”?能不脱离吗?照抄情景材料不算脱离,还是挂上就不算脱离?多一字就算脱离,还是连上一个词就不算脱离?“不脱离含意”?对“含意”的认识可深可浅,可阔可狭。“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不是“含意”?“心灵的选择”是不是含意?

“展开联想”——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扇扇翅膀,大西洋彼岸就是一阵风暴。联想无边,这“联想”是哪一层级,又允许联想到哪一层级?

“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从写作实际来看,什么叫议论文或记叙文,似乎并无严格界限。一般而言,议论文是以表明见解与主张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可是“以议论为主”又不宜简单化地按文字数量比例划定。那么,有议论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只有一点点议论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写人记事的是记叙文,那么,有抒情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记叙文?书信、日记、对话……是不是也可能是议论文或记叙文?命题写下“议论文或记叙文”这七个字的时候,就应该划定清晰界限,并把这个标准明示给所有考生,正如球场要划出鲜明的边界,并有鹰眼监视一样。不然,就难免有些考生糊里糊涂地越界,更难保很多考生不敢充分利用空间。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有些地方阅卷,还把“宿构”混同于“套用”。可究竟什么叫“套用”“抄袭”“宿构”?怎么认定“套用”“抄袭”“宿构”?这是一种评分标准,还是一种道德规劝?从来没有官方的明确界定,更没有样例说明。

这许多模糊用语,很多都是情景材料模糊不清的衍生物。正因为这“窗口”“原点”“踏板”的模糊,又不忍舍弃,于是左一个“要求”,右一个“注意”,而没有一个“要求”和“注意”是清晰的。

模糊是上不了台面的。中国武术要想跻身奥林匹克运动会,必须解决评判标准清晰的问题。中国高考,是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写作,是最大规模考试中分值最高的题目,必须要有清晰的题目,清晰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