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鹤藤

 昵称10241388 2013-06-06

编辑本段介绍

【药名】:白鹤藤

白鹤藤

白鹤藤(7张)
【别名】:白面水鸡、白背丝绸、白底丝绸、绸缎藤银背藤、白背绸、白背藤、白背叶白牡丹、银背叶、绸缎叶、绸缎木叶
【汉语拼音】:bai he t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acuta Lour. [A. festiva Wal1.;Lettmia festiva (Wall.) Benth. et Hook.f.]
【功效】: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散瘀止血;解毒消痈
【科属分类】:旋花科
【拉丁文名】:Caulis et Folium Argyreiae Acutae
【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膨胀;咳喘痰多;带下;崩漏;内伤吐血;跌打积瘀;乳痈;疮疖;烂脚;湿疹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或路边灌丛中、河边。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动植物形态】:白鹤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圆柱形,被银白色绢毛,老枝黄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6cm,被银色绢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3-8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密被银色绢毛,全缘;侧脉多至8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均被银色绢毛;苞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外面被银色绢毛;花两性;花萼5,分内外两轮,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状,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与花冠外面均被银白色绢毛;雄蕊5,着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处;子房近球形,2室,无毛,花柱长约2cm,柱头头状,2裂。果实球形,直径8mm,红色,为增大的萼片包围,萼片凸起,内面红色。种子4-2颗,卵状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性味】:辛;微苦;凉
【出处】:《中华本草》
【单方验方】:
1、治内伤叶血:白鹤藤、虎杖、白花磨其草、仙鹤草各30克,水煎服。
2、治崩漏:白鹤藤、走马胎叶、仙鹤草各30克,捣烂,水煎服。
3、治白带:白鹤藤30克,榕树须15克,鸡冠花30克,水煎服。
4、治咳嗽:白鹤藤15-30克,水煎冲冰糖服。
5、治疮毒、烂脚:白鹤藤、蒲公英、银花藤煎水洗患处,然后用鲜叶开水烫过后贴患处。
6、治疮疖、皮肤湿疹、脚癣感染:鲜白鹤藤茎、叶适量,煎水洗患处。
7、治急、慢性支气管炎:(1)白鹤藤15克,陈皮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2)白鹤藤15-30克,水煎服。
8、治跌打积瘀、筋络不舒:白鹤藤30克,水煎冲酒服。
附注:白鹤藤根(别名:白膏药根):涩、甘、平。有宽筋壮骨的功用。其干根用酒浸后服用。
本品内服常用量10-30克,鲜品外用适量。[1]

植物形态

  • 白鹤藤全株
    白鹤藤全株
  • 白鹤藤枝叶
    白鹤藤枝叶
  • 白鹤藤花果
    白鹤藤花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