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佟大为,现实版致青春

 五成 2013-06-07

 

 

佟大为,现实版致青春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佟大为又一次演绎了年轻人奋斗的故事。与那些轰轰烈烈的青春相比,佟大为自己的青春故事现实得甚至有些平淡无奇。

 

中国周刊记者 杨洋 北京报道

 

佟大为演过很多“高富帅”,现实中,他说:“你只需做
一个热爱生活的小人物。” 中国周刊记者 商华鸽 摄

 

2012年的一次娱乐盛典,佟大为被安排在“高富帅”专区就座。因为主演过《玉观音》、《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奋斗》、《婚姻保卫战》等青春时装剧,佟大为经常被贴上“青春”、“奋斗”的标签。与镜头中的青春恣意不同,现实中的佟大为说:“你只需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小人物。”

 

“要我当年成绩好,我早考清华、北大去了,谁还当演员啊”

在佟大为的眼里,上海戏剧学院首先是一所大学,其次才是明星演员辈出的地方。“考上戏,是为了我妈的心愿。她一直希望我能上大学。”

1979年,佟大为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的一个警察家庭。6岁时,父亲执行公务,摩托车发生侧翻,成了植物人。母亲要照顾父亲,6岁的佟大为开始学着做饭。够不到案板,他就站在小板凳上切土豆丝,将土豆丝放在冷油里翻炒。“熟了以后,吃起来很大的一股油味儿。”

叙述过去,佟大为带着躲闪和迟疑。“演员的工作是表演,我不愿意因为别人同情而增加关注度。”佟大为曾在某娱乐访谈节目中如是说。

“其实小时候还真是挺淘的,也欺负小同学。”佟大为说,自己那会没那么爱读书,“只要老师说搬点什么东西,去操场干点活儿,就特别愿意去,不愿意呆在教室里。”

佟大为很调皮,逃课、捉鸟、下河。母亲生气,有一次,把他连同姐姐好一顿打,随后抱着姐弟二人痛哭。第一次见到母亲这样伤心,他的心里充满了恐慌。

事后母亲跟他聊天,说如果他将来进不了大学,她会心理不平衡,会觉得对不住病中的父亲。“父亲出事的时候,我母亲只有34岁。我以前不明白30岁对女人意味着什么,现在知道了,真的很难。”

佟大为没有考上大学,在沈阳的一所中专里读经济管理专业。1995年,他到抚顺话剧团的干哥哥那里玩,正好遇上一位副导演说剧组需要两个群众演员,副导演看中了佟大为。“我一想这也没几个词儿,还一天给25块钱,就说成啊,试试吧。”副导演觉得佟大为的形象不错,以后可以尝试做个演员。佟大为想,“没准儿演戏是自己以后可以走的一条路子”。

1997年,上海戏剧学院在沈阳招生,佟大为决定去试一试,还特意学了一段西藏舞。考试的一瞬间,紧张的佟大为把舞蹈忘了个干干净净。“老师就说你做段广播体操吧,我就做了段广播体操。”外形俊朗的佟大为竟然被上戏录取了。

 

“是我没珍惜好自己的饭碗”

以为自身条件不错的佟大为到了上戏之后才发现,条件好的学生太多了。很多条件好的师哥师姐却连一次拍戏的机会也没有。

老师说他的协调性不是特别好,佟大为便开始跑步锻炼协调性。“下雨的时候我就在教学楼里跑,两边都有楼梯,我就从这边上去,那边下来,就这么轮番跑。”

佟大为很担心到了高年级还是没戏拍,他开始向剧组投简历。大二上学期,佟大为接到了第一个广告,酬劳是1500元钱。

过年回家的时候,他给母亲买了一双靴子,从此没有向家里再要过一分钱。

1998年,佟大为在宋佳主演的电视剧《嫂娘》里出演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渐渐地,佟大为成了班里接戏最多的学生。“当时接戏要经过院领导同意,还要给学校交钱。剧组是不愿意给新人出这笔钱的,我就偷偷地出去拍。”佟大为回忆说,“系里老师隔三差五地找不到我,就觉得我很不听话,结果有一年的表演专业课我得了59分,59分就和0分一样,得重修。”

真正的大跟头,很快就来了。央视一套黄金档有部戏找佟大为演男一号,佟大为签了合同参加完发布会进了组,全校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佟大为觉着特风光。由于制片方对一些演员不太放心,导演便让佟大为准备一场戏第二天演给他们看。“我没精心准备,连台词都记不住,第二天完全是拿着台本现场念。”临开拍之前,在制片方的要求下,导演把佟大为换掉了,换的还是他同班同学。之后的整整三个月,“整个人完全蒙了,没办法去面对这个事儿,觉得在学校里抬不起头。”

三个月后,佟大为碰巧在电视里看见了自己当时开记者会的样子,才开始清醒。“怨谁?一开始觉得是怨制片方,后来才意识到就怨自己,是我没珍惜好自己的饭碗,没准备好。”

 

“我看过太多抑郁症和英年早逝的例子”

2001年,佟大为在《少年包青天2》里,饰演了宋仁宗。第一次演古装戏,佟大为迟迟进入不了角色。经纪人给佟大为打电话:“听制片人说你怎么不会演戏啊?要把你换掉。”佟大为很焦虑,他问师兄任泉:“我是不是不适合这行?”不久后,佟大为被海岩选中,担任《玉观音》中的男主角。

2003年,佟大为每天盼着《玉观音》的播出,“非典”却来了。他一个人在家里,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活动,也无从得知播出效果如何。直到下半年,他到外地拍戏,不断有影迷认出他,索要签名,他才发觉自己火了。

佟大为开始片约不断。

2004年,他拍摄了130多集电视剧,全年不拍戏的时间只有15天。“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拍戏赚钱嘛。”大部分的青春时装剧都有大段大段的台词,佟大为将自己关在厕所里,絮絮叨叨地背台词,“把自己憋得像头困兽。”

他开始思考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开始挑戏。

拍摄《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佟大为的片酬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因为这是第一部用胶片拍的电视剧。拍摄电影《赤壁》,佟大为的戏份不多,但谁能拒绝大导演吴宇森呢?拍《赤壁》时,佟大为拍摄的一组镜头用了12万尺胶片,相当于几小时的影片。

“演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我看过太多抑郁症和英年早逝的例子。”佟大为说,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很大。拍起戏来,经常几个月不能回家。女儿被蚊虫叮咬,脸上肿了一个大包,佟大为非常担心,“心里急得不行,我还得转身对女演员说,我爱你。”

2011年,佟大为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扮演李教官一角,这个角色是他主动请缨得来的。佟大为的妻子关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她知道电影学院的院长和张艺谋是同班同学,便请院长约张艺谋吃饭。饭桌上,关悦向张艺谋推荐佟大为,最终得到这个硬汉角色。

“都说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条件允许了,就希望向更好的方面发展。”佟大为打趣着说。

因为影片《中国合伙人》,佟大为开始猛学英语,即使上妆的间隙也要背上几个单词。这么多年来,人们印象深的还是电视剧里的佟大为。他跟好莱坞的制片人有过接触,虽说合拍片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几次给他的角色都不理想。“人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做事要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一点”,佟大为如是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