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建构主义
2013-06-08 | 阅:  转:  |  分享 
  
建构主义科学教育系刘芷晗一、理论概述1、建构主义是什么4、教师观: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
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2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发展历史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维果斯基(LevSemenovichVygotsky,1896-1934),白俄罗斯人,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
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认知结构说知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发展历史二、理论要点1、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是知识社会学
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双向建构的过程。3、学生观: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5、教学观:教学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建构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境
以及有关的线索,而不是知识内容的多少。教学观模式图教师学生传授知识传统:建构:学生建构意义知识
帮助教师三、对教学的启示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3.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献花(0)
+1
(本文系读书人12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