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言闲语:话“闲”-------卢小波

 婉君书苑 2013-06-09
 
 
 
 

 
 

    清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世冥。”厌倦了俗世的争芳斗艳,高洁之士往往避世求闲,躬耕田桑,种豆南山,晨修荒草,晚乘月归。白日松为侣,夜至蝉作伴。日月依辰,沐春光绿化,待草生暮迟,羡繁华夏景,观桐叶交加,望落叶无边,叹深秋无情,踏冬雪留痕,赞寒梅傲骨。不慕虚名,不贪功利,“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清静自在,无拘无束,“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日还。”闲出了逸情雅致,守住了心灵净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人的闲往往带有无边的风雅,坐看竹深松老,近听空山落泉,履步浅青平绿,沉醉流水含烟。时而“看着闲书睡意多”,时而“闲吟独步小桥边”,时而“酒后高歌且放狂”,时而“看花临水心无事”。日落山头,闲行独归,胜景难舍,举步依依。夜色悄来,月华飘洒,小径滴露,山涧惊鸟。触景伤怀,难免“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闲是一种智慧,是老子所谓的“不为而成”。汉初,名相萧何去世后曹参走马上任,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曹丞相似乎有点闲过了头,不勤政事,上朝无事启奏,下朝摆宴饮酒。自己饮还不说,还把前来劝说的官员也扯了进来。然而就是这位整日“无所事事”的闲人,却开启了汉初著名的“文景之治”。曹随萧规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因为他的闲,使得前朝的许多制度得以保留,使汉初的休养生息得以延续。如果曹参闲不住,胡乱变动,以他的才能制定出来的制度恐难及萧何,后果可想而知。这正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由此可见,闲,有时也是一种大智慧。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李宗盛的这首《凡人歌》唱出了人们对悠闲的渴望与追求。茶余饭后的一次散步,疲劳不堪时的一会小憩,街上遇美时的一刻失神,闲暇无趣时的一圈麻将,情侣相伴时的一丝会意,夫妻漂泊中的一次牵手,朋友相聚时的一杯啤酒,一家团圆时的一堂欢笑。正是这零零点点的闲,点缀了生命的天空,滋生了生活的乐趣,丰富了人生的色彩。


 
 

  
 

这是最矛盾的一种闲,说好听点是忙里偷闲,说难听点就是游手好闲。然而它又必不可少,人的神经就像弹簧一样,需要在空闲时松一下,不然就会坏死。空闲就像一块磨刀石,用得好,它可以帮你锋剑利刃,用不好,它会消磨你的意志,到头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