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讲稿:闪光的铺路石

 河州之子 2013-06-09


——记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得胜同志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闪光的铺路石》。站在黄河大桥,伸手就可触摸省城繁华而又时尚的脉搏;驻足太子山麓,可以聆听朴实而又婉转的牡丹之歌…… 

我今天要为大家唱一曲铺路石赞歌。他貌若小草,朴实无华,总在悄无声息中给人们送上一片绿茵;他志如磐石,坚不可摧,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书写了30年的平凡人生;他人若黄牛,甘于奉献,用自己滴滴汗水延续公路的无尽里程。他就是“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临夏公路管理段南龙养管站站长杨得胜。 

说起杨得胜,在临夏公路总段几乎无人不知,他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遍了太子山下、大夏河畔。

1976年夏,怀着对公路事业的美好憧憬,杨得胜当上了一名养路工。他诚实勤快、爱岗敬业,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很快就成了卡意沟道班的班长。 

卡意沟是一条通往青海的深山峡谷,海拔高达3400多米,方圆20多公里荒无人烟,崎岖的砂土路盘绕在达里加山巅,被过往司机称为陇中的昆仑山。他们管养的12公里路况差,纵坡大,弯道急。其中有3公里在冬春季节,大雪封路、交通中断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他斗严寒、冒酷暑,拉砂铺路,苦心服务,一呆就是整整十年。山无语,但它懂得什么叫坚守;水无言,但它明白什么是执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唯有珍惜生命,生命才有价值;而唯有珍惜别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才会永生。

1996年冬季的一个雪天,杨得胜和同事们正在路上扫雪防滑。突然,一个满脸流血的人踉踉跄跄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师傅们,快救人……”他一听,不由分说,忙招呼大家往2公里外的出事地跑去。到现场后,他看到离公路20多米的山坡下横躺着一辆手扶拖拉机,旁边两人被摔得不省人事,血肉模糊,鲜血已染红了大片雪地。“快,快救人!”他边喊边第一个连滚带爬冲了下去,其他同志也紧跟而下,迅速将伤员送到临夏县医院,为抢救伤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两位伤员保住了生命。 

2004年,他被调到南龙养管站当站长。该站承担着国道、省道、县道共56公里的养管任务。说不清他多少次在炎炎烈日挥汗如雨,在冰天雪地铲冰除雪;讲不完他几回回在危机关头抢险救人,在平常日子扶危助困;更道不尽他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件件往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杨得胜的带领下,他们这个集体凭着吃苦耐劳、敢打敢拼、勇创一流的干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所在的养管站被交通部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被省公路管理局授予“二星级文明养管站”, 被临夏州委、州政府命名为“优质服务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临夏州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连续7年被总段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连续3年获总段“十佳养路工”;获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标兵”;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杨得胜为总段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令人钦佩的成绩,但他自己却为此付出了沉重而无法弥补的代价。他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勤劳贤惠,儿女活泼可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双城油路百天大战。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头扎在工地上。就在这期间,他的小儿子突患急性肺炎,妻子打电话叫他回家。可他深知,在此关键时刻,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岗。只能把对儿子的牵挂埋在心中,依旧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但谁知家中的儿子却因为他没有及时回家而耽误了治疗。等到妻子怒吼着要叫人把他从工地强行拉回家时,儿子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作为父亲,他没能与可爱的儿子说上只言片语,没能和儿子最后道别。他在电话中听到的是妻子发疯般的哭骂声和亲戚朋友的埋怨声,他心里感受到的只有对家庭永久的亏欠,对儿子无尽的哀思…… 

人生的不朽,不是用石碑筑成;只有他人的铭记,才是不朽的永恒。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杨得胜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有的只是铺路石般默默奉献的精神。他是千千万万公路人的代表,他的事迹就是铺路石精神的写照。爱岗,是我们所有公路人的职责;敬业,是我们每个公路人的本分;奉献,是我们全体公路人的追求。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沿着十八大指引的方向,凝聚杨得胜他们传递的正能量,为再创甘肃公路新的辉煌,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人生的绚丽华章!

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