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婚姻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再婚家庭中,当孩子和婚姻发生冲突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舍弃其中一个?
妻子徐静自述
还是决定带女儿瑶瑶换个地方住,也许从决定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打算再动摇。但老公凌军并不愿意跟我们一起走,这个身为瑶瑶继父的男人,选择了“冷漠”,这多少让我有些心寒;不仅如此,他的选择还将意味着,我们的婚姻有可能因为两地分居而宣告结束。要知道,这是我的第二段婚姻,我并不愿意轻易再走离婚这条路,但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那一夜,睡在女儿的房间,听着瑶瑶均匀的呼吸声,我的心痛也随之一起一伏。作为一个母亲,要面对12岁女儿被强奸的事实,这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瑶瑶出事后,开始不吃不喝、精神恍惚,还不愿意出门见任何人。有一次我轻轻推开她卧室的门,看到她一个人背对门呆呆地坐着,怀里搂着那只她平日里喜爱的大熊玩具。要知道她还只是个孩子啊!我的喉咙里像被什么哽住了一样难受,然后眼泪就一滴滴落下来。
瑶瑶出事后,对我的依恋越来越重,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期待,期待我能多陪陪她。于是,我干脆辞了职。我没有跟凌军商量,与其说是没有来得及,不如说是无论凌军是否同意,我都会选择辞职。事后凌军并没有对我辞职的事发表太多看法,但我从他释放的气息里嗅到了不满。
我带着瑶瑶离开小镇,去外地的一家医院做检查。在那家医院的相关科室,我还找医生给瑶瑶做了心理疏导。不知道是因为离开了噩梦之地,还是因为医生跟瑶瑶谈心的缘故,那几天,瑶瑶似乎比待在家里时状况好一些,虽然脸上依旧没有笑容,但我能够感受到她身上的细微变化。几天后,我带着瑶瑶重新回到我们的小镇。
都说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我以为瑶瑶会慢慢好起来。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瑶瑶自闭的倾向反倒越来越重:她常常一个人坐着坐着,就突然哭起来;还常常跟我说“妈妈,活着真没意思”。又一次,当瑶瑶在我面前这样说时,我一把将她拉进自己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妈妈不允许你再说这样的话了。”那天,我搂着瑶瑶哭了好久,仿佛一松手就会失去她。
那段时间,凌军并未参与到我和瑶瑶的生活中,我不知道这是源于男性身份的特殊性,还是他内心一直都以血缘为由而将自己置身事外。有时候看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我内心多多少少也有些不满,也对凌军冷淡了许多,甚至会带着情绪跟他在小的事情上发生磕磕碰碰。
看着瑶瑶我吃不下、睡不好。再这样下去,我和瑶瑶都会垮下去的。那一晚,我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如果带瑶瑶换一个地方生活,情况会不会慢慢好起来?这原本只是一闪念,但后来我发现,“一定要给瑶瑶换一个新环境”竟成了一个固执的念头。
这一次,我必须跟凌军商量了,毕竟全家搬迁,不是一件小事。再说凌军是什么态度,我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凌军听我说完,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了他不能走的理由:他已经这个年纪了,再换个地方生活,没有心理准备,对未来也没有太多信心;他还要留在父母身边照顾老人。
他的理由很充分,但对我而言,却有推脱之意。我想:如果瑶瑶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是否还会是这样的选择?是否还会有这么多的理由?不仅如此,凌军的选择还有可能让我们的婚姻走到终点,已经是第二次走进婚姻的我并不想再次轻易地离婚。想着这些,我突然有些难过,但又有些不知所措。
丈夫凌军自述
徐静已经有些日子,不怎么愿意跟我说话了,我知道是因为我不同意跟她和瑶瑶一起走的缘故。但搬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说出门旅游,拎包出去又回来。换个新地方生活,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包括找工作,还有内心的适应。我已经是这样的年纪了,对于重新去面对这一切没有太多的信心。
和徐静的矛盾其实并不只是在最近,瑶瑶出事后,我就总觉得我们之间的气氛有些不对,到底是哪里不对,我也说不清楚。
瑶瑶的事情让我在外面也受到很大的压力,虽然我只是瑶瑶的继父,但这事毕竟发生在自己家里,也和我是有干系的。被人指指点点的感觉真不好,我的内心还没有强大到对这些置之不理,所以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的思想负担也很重,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话都变得少起来。当然,我也知道,徐静比我承受的压力还大,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那段时间有点怪怪的,好像在刻意跟我保持距离。我偶尔会生气地想:你的女儿莫名地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压力,你还跟我闹什么情绪?
后来,徐静竟然一声招呼不打就辞了职,说实在的,这事我挺生气的。首先,我们家底薄,结婚这两年几乎就没什么积蓄,徐静辞职后家里靠我一个人微薄的收入,生活上还是很紧张的。退一步讲,这样的事情徐静应该跟我商量一下,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尊重。虽然当时挺生气,但想到她已经辞职了,再说什么都没用,我也就没再说什么。
再之后,徐静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跟我争吵,其实都是些小事,但她会突然发脾气。我不知道她对我哪里有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瑶瑶出事后,我和徐静之间的感觉变得和以前很不一样了。其实瑶瑶也可怜,但我又觉得自己帮不了她们母女什么,可能唯一能“帮”的就是跟她们一起走,换个新环境让瑶瑶生活。我不是没有认真考虑过,但我真的没办法劝说自己跟她们走,因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开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看家庭的心理资源
现状:
如果说,再婚的伴侣不容易;那么,带着孩子的再婚家庭就更不容易;而徐静一家,则是难上加难,年幼的女儿惨遭强奸,这一记突如其来的重创将整个家庭打蒙,每一个成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内在和外来压力,几近崩溃。事情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可大家不但没能恢复,反而感到愈加无力和绝望,继而夫妻关系日渐疏远,亲子关系失去平衡(妈妈变得与女儿更加紧密,而继父和继女几乎没有了接触和联结),家庭处在风雨飘摇的危机中,婚姻则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心理:
这个家庭是不是真的完全陷入了绝境,没有回转的余地呢?我不这么认为,让我们先来看看家庭的心理资源及失误待调整的地方。
来看看徐静:
在母亲这个角色上,毫无疑问,徐静是个好妈妈。她爱孩子,关心女儿的感受,积极求助,愿意为孩子奉献牺牲,这些都是好的、正面的、积极的能量。但在妻子的角色上,可能因为有一次失败的婚姻,她不太自信和自如。问题有如下方面:
1.因为女儿出事,她矫枉过正,对女儿有些过度保护,有可能低估并弱化了孩子的康复能力;
2.女儿不是现任丈夫的亲生,她先入为主地与女儿结成亲密联盟,无意识中把丈夫排除在外。这在我看来显而易见,但她身在其中显然没有意识到;
3.她把帮助女儿和维持婚姻对立起来,二者只能取其一。这源于她对女儿出事、自己未能保护好她而产生的自责,所以似乎只有为女儿牺牲掉自己及婚姻的幸福才可以补偿女儿,同时缓解自己的内疚之情。这种自我惩罚的意味和不配再幸福的非理性思维,常在受伤害孩子的父母身上出现。事实上,孩子出事完全是偶发事件,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父母的错。
4.夫妻之间存在许多误解、缺乏沟通。比如,她想当然地把丈夫的沉默和犹豫看作冷漠和事不关己,殊不知,他用沉默表示支持,“事不关己”则是他因感到被排除在母女之外、无从插手的表现。
来看看凌军:
主观上,他愿意帮助妻子和女儿—这样的动机和意图是家庭能续存的重要基础。虽然妻子在诸如辞职等大事上没有和他事先商量,他也很生气,但他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并继续给予支持,这些难能可贵。他的困难在于:1.过于被动,不能主动参与家庭关系的建设;2.不善表达,不管是压力、关心、支持还是生气,他都没有表现出来,或者说得不够。
来看看瑶瑶:
被强奸的受害者经常出现的心理障碍包括:1.记忆闪回。事件的场景、声音、图像、气味等都可能勾起她的创伤并反复造成伤害;2.自罪感。觉得是自己的错,比如为什么没有早点回家,为什么没有和伙伴一起等;3.不洁感。觉得自己被人玷污了,不干净、不纯洁;4.羞耻感,如“一定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如有的女性认为是自己不检点、勾引)才遭此报应;5.自我的内在形象遭到破坏、摧毁,失去自信,变得自卑;6.对男性产生泛化的憎恨或恐惧,长远看影响人际交往和婚恋。以上都会导致受害者沉浸在低落、伤痛、自贬、封闭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专家诊断 专家/谢际春(北京布谷鸟心理咨询中心)
挽救家庭,不是无计可施
徐静和凌军的婚姻真的没救了吗?对于徐静来说,真的是女儿和婚姻无法兼顾吗?其实,不然。
妻子徐静要做的:
1.她要明白:整合夫妻之力,能聚集更多能量帮助女儿,单打独斗会有无力感。她要邀请凌军,即通过向他倾诉和求助,给他机会发挥男性以及父亲的作用,而不是她独自一人默默承受或暗中生怨。
2.家庭遇到困难时,夫妻凡事更要商量,达成一致才实施,而不是做了决定再通知对方。辞职也好、搬迁也罢,徐静需要把凌军当作平等的另一半一起来协商解决问题。
3.帮助女儿走出阴影和保持家庭的完整性不矛盾,是可以并存的,不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4.要尽快从悲痛和自责的情绪泥沼中走出来,才能带动女儿和丈夫,营造家庭急需的积极、乐观、向前看的气氛。
丈夫凌军要做的:
1.要多理解、包容妻子的心情,要知道她发脾气不是针对自己的。
2.主动参与到家庭事务中(不要等妻子问),担当起一家之主之责,明确表达愿意和妻子一起面对困难,这就好比给妻子吃了定心丸。
3.多正面表达对妻女的关心,如果不擅言辞,可重复问“需要我做什么”,以此表示支持。
4.提醒妻子,自己在经济上的考量是为了家庭的长远之计,而不是冷漠。既然她已辞职,那么自己维持一份稳定工作对家庭来说很重要。
5.多和瑶瑶聊天。他的行为表率可以树立正面的男性榜样,帮助瑶瑶区分好、坏男人,消除她对男性的疑虑困惑。
夫妻需要一起帮助女儿的:
夫妻建立联盟,然后将女儿置于他俩的共同保护下。观察瑶瑶有前面分析的应激反应中哪几项,再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以消除记忆为主的治疗有EMDR眼动脱敏疗法、催眠疗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理论复杂,但实施起来简单易行,花费时间不多、费用不高。
认知调整。坚定、不断重复告诉瑶瑶,这不是她的错、她很好,爸爸妈妈和以前一样爱她;她和全家都有权利开心、快乐地生活下去;让犯罪的人去承受痛苦和折磨吧。
尽快恢复正常化的生活。安排瑶瑶上学,然后徐静上班,这有利于身心的康复。如果母女俩保持现状,眼泪千行绝对于事无补,并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避开外界的应激源。相对于搬迁的高成本,换所学校也许就能事半功倍。如果经过几个月到半年时间证实所有方法都不行,搬迁仍可作为最后方案。即便如此,夫妻俩仍有好几种选择,比如举家走、一方留守、孩子稍大点上寄宿学校等等。对于夫妻关系来说,重点不在于是否搬迁,而在于两人是否愿意共同承担。文/柳然 专家支持/谢际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