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 佛香阁 颐和园 其四 游完颐和园东门,我们沿昆明湖西行,该游佛香阁了。佛香阁是颐和园标志性建筑,在颐和园内(除万寿山后山外)、无论哪里,抬眼便可望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从审美角度来看,佛香阁确属颐和园之必需。佛香阁就是颐和园的点睛之笔,颐和园的精、气、神,似乎都与佛香阁有关。 万寿山前山的颐和园主体建筑群,是以佛香阁为中心。从万寿山山脚昆明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向北,经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通往山腰的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非常可惜的是,那天我们在昆明湖畔几百米长廊上问路,请教如何走到佛香阁时,被一位自己也弄不清楚方位的人忽悠,他指示我们沿排云殿东侧登山,结果当我们艰难的攀登到佛香阁,才知道排云殿在佛香阁脚下;其实也不怪别人,还是怪自己功课未做到家。回望排云殿,疲惫的我们已无再走下去的决心,结果便未曾观赏到排云殿。真是可惜! 所以这组照片,以我在颐和园内观赏到万寿山佛香阁为主;排云殿的照片,均系网上下载,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昆明湖东岸远望万寿山佛香阁 昆明湖东岸远望万寿山佛香阁
昆明湖西岸远望万寿山佛香阁
昆明湖中乘船远望万寿山佛香阁。 排云殿右侧的转轮藏和左侧的宝云阁,清晰可见。 佛香阁沿中轴线往南望,昆明湖景色尽收眼底。 昆明湖中的南湖岛和十七孔桥,隐约可见。
沿此石阶可由排云殿登佛香阁。 佛香阁 佛香阁周围的长廊
佛香阁周围的景色 五方阁建筑群,乾隆时期始建,以宝云阁铜殿为中心,由主配殿、角亭、游廊等围合成方形院落。1860年被焚毁,1886年重建。宝云阁位于佛香阁景区西侧,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 佛香阁西侧的宝云阁(亦称五方阁建筑群) 佛香阁向北仰望佛教建筑“智慧海” 下面四张照片,均为网上下载。 前两张,为航拍排云殿及佛香阁全景。
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网上下载) 佛香阁北侧(万寿山后山)的佛教建筑(网上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