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都可以是创客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11
人人都可以是创客
——读《创客:新工业革命》
禾刀

    乐享悦读〉》

    克里斯·安德森的选择近乎疯狂。前不久他宣布将从自己曾一手缔造辉煌的《连线》杂志主编离职,投入到3D打印机的开发与应用之中。他坚信,制造业正在进入个人制造时代。

    在安德森入主《连线》这11年来,该杂志发行量从当初的50万份一跃上升至82.5万份,并曾经5次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很少有人知道,安德森以前的工作单位是鼎鼎大名的《自然》《科学》还有《经济学人》杂志。而由安德森撰写的《长尾理论》和《免费:商业的未来》更是在经济学界掀起巨大波澜。此外,他与人合办的3D Robotics公司,5年间市值突破千万美元。

    3D打印机的出现,给安德森带来了巨大的期待。3D打印机的设计极为尖端和复杂,但安德森关于创客的概念设想逻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借助开源设计和3D打印机这样的优秀软硬件平台,人人都可以对软硬件进行个性化改进,以便产品更能满足个人需要。这一设想体现了这么两个特征,一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便于激励更多人自发参与到开源设计和3D打印机的改进之中;二是客户由过去单一的受众群体变成发明者和生产者,对产品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

    有趣的是,安德森对于崛起于中国的山寨产品并没有极为抵触,反而认为这样的创新更有助于技术进步,这种山寨激发了他的灵感。深圳山寨产品确曾名噪一时,但今日的现实是,像山寨这样徘徊于研发初级阶段的小打小闹,既未真正提升中国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也未能真正树立起响亮的品牌,反倒因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频遭封杀。对于知识产权问题,安德森表现出超越想象的宽容,认为那只会成为社会创新的绊脚石,而社会的“道德边界也会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一切以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3D打印机的未来走向着实难以预判。虽然目前它能够完成一些外观较简单的产品,但对于复杂产品而言,其材质安排、机械设计等均将面临挑战。但安德森信心十足,认为借助市场手完全可以克服。

    合上本书,对于3D打印机既充满期望,又不敢过于奢望,但对于安德森力推“人人都是创客”的理念印象尤深。虽然许多企业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发展理念,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产品并不是真正地个性化。这样的要求近乎苛刻,但也正是这样的苛刻,才可能成为孕育创客的沃土。

    创客的本质是创新,但安德森设想的这种创新模式,不是我们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攻关”,而是在一定市场规则激励下,更多人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和有效释放,从而实现创新目标。

    人人都可以创客,当然,这并不表明人人都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锋人物,因为安德森不仅有极具前瞻性的市场理论,有丰富的市场实战体验,还有渊博的科研知识。从具体知识能力角度看,一盘散沙的创客能否拧成拳头,至少需要一定的学科跨界知识,而实现这一点的首要前提当是通识教育,这似乎又与饱为诟病的国内教育体制密切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