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的故事激活了数学课堂

 博雅一族 2013-06-12

我们是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没有多媒体的设备,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费力又不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效果那就更可想而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上数学课的捷径。这个捷径不但让孩子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并且使我的劳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捷径就是把数学知识故事化,或者用故事导入新课。 

每次上新课,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在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一说到讲故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个个都竖着耳朵,听得可认真了。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数学知识也同时进入了学生的脑海。这不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寓教于乐”吗? 

在昨天学习“积的近似值倍数”的时候,上课一开始我就用故事:“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警犬的故事吗?今天杜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警犬作案的故事。“有一天,阳光灿烂,时值春耕春播大忙季节,陈大发突然被杀死在自家院内。案情扑朔迷离,血案震惊垦区内外。一头凶猛、剽悍的德国黑背警犬,竖起尖利的双耳,敏捷地从嘶鸣作响的警车后座上跳了下来。沉住气,警卡,训导员徐海军轻声喝道,牵着已进入临战状态的警犬,迅捷向发案现场奔去。警卡兴奋地在凶杀现场忙碌着,东嗅西闻,但由于连降两场春雨,现场遭到破坏,失去追踪条件。警卡围着主人,有点着急了。这时,侦查员送来作案人掩埋尸体的铁锹把上残留的气味和摸排出的嫌疑人手部气味,要求警犬作气味鉴别。在基地鉴别室,徐海军带警卡、丁晓辉带将军对嫌疑人气味进行鉴别。经过反复验证,在众多的气味中,两犬对嫌疑人王梓荣手部气味反映果断。一口咬住了凶手,王梓荣对杀人罪行供认不讳,一桩血案真相大白。”学生们你们谁能说出狗和人哪个嗅觉最灵敏?个个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那老师告诉你们“狗的嗅觉是人的45倍呢,假如人的嗅觉是0.049亿个,那么狗的应是多少呢?”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个学生,倍数的知识顺理成章的被学生接受了。在最后,我还让学生说一说警犬这样做好不好,让他们懂得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就这样经常的讲故事,也有时让同学们参照课本的情景图讲故事。他们也会说有一天……呵呵,你们好乖的啊! 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故事是很多的。除了上课时结合某些知识点介绍一此数学故事外,平时的习题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能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数学故事的魅力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利用。比如:在写数时,可以讲阿拉伯数字的故事;在做连加或连减运算时,可讲我国的三级火箭发射的故事;讲简便运算时可介绍我国快速计算专家史丰收及外国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讲到3×39个数的幻方填数游戏题时可讲我国大禹治水时,在乌龟背上发现幻方图的神话故事;讲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介绍中国剩余定理及韩信点兵的故事;讲到分配律时,可介绍秦九韶计算格式及他的故事;讲到体积时,可介绍爱迪生将旧灯泡灌满水,先测出水的体积,从而推知灯泡的体积;讲到重量时可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等。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数学课故事化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老师讲,学生讲,大家一起讲。这样的课堂还枯燥吗?我们的数学还学不好吗?打破一些旧的教学陈规勇敢的,热情的去创造,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绚丽多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