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氏孤儿”之源-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12

“赵氏孤儿”之源

  • 发布日期: 2013-06-11 00:00
  • 作者:薛炎文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它成为一部戏剧,算起来也快八百年了,至今仍在不断改编上演,可谓经久不衰。究其缘由,是因故事所宣扬的忠义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产生了共鸣,震撼着受众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这个故事的缘起,却是一桩叔公与侄媳通奸的乱伦事件。

《左传·成公四年》有这样一句记载:“晋赵婴通于庄姬。”对此,晋人杜预的注解只是点明人物关系:“赵婴,赵盾弟;庄姬,赵朔妻;朔,盾之子。”宋人林尧叟的注解点明事件的性质,“赵婴通于庄姬是叔父下淫其侄妇”。赵家是晋国的显宦,家里出了这种事难免被人耻笑,赵婴的两个哥哥赵同和赵括,一怒之下把赵婴放逐到齐国,《左传·成公五年》记载着赵氏兄长对这个不安分的小弟弟的处理结果,“五年春,原、屏(原、屏是赵同、赵括的封地,此处代指二人)放诸齐”。庄姬因此怀恨在心,对晋侯诬告赵同赵括谋反,于是晋侯一举讨灭赵氏,并将其封地分封给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晋国大夫祁黄羊。《左传·成公八年》记载:“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流亡)故,谮(诬陷)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晋国两位大夫)为征(证明)’。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在“武从姬畜于公宫”句下,杜预注“赵武,庄姬之子。庄姬,晋成公女。畜,养也”。后来晋国另一权臣韩厥为赵氏鸣不平,认为赵氏有功于晋不应无后,于是晋侯“乃立武(赵武)而反其田”。这就是史书上最早记录的“赵氏孤儿”案,让赵家遭遇灭门之祸的和为赵家保留一枝香火的,都不是外人,而是赵家的媳妇庄姬。左丘明之后三百年,司马迁作《史记》,在“晋世家”和“赵世家”两卷中都记录了“赵氏孤儿”的故事,“晋世家”的记录仅四十余字:“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而“赵世家”在“复与赵武田邑如故”之前,却敷衍出一千多字,成为流传至今的“赵氏孤儿”的蓝本,灭赵家的成了屠岸贾,救孤儿的成了公孙杵臼和程婴,庄姬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对于《左传》与《史记》两个不同版本的“赵氏孤儿”,前人早有议论。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偏爱《左传》,认为是一部“实录”的“不刊之书”,对于《史记》,则既褒其“能成一家”,乃“君子之史”,又贬其“传流俗之口说”,以致“真伪混淆”,“贻误后学”,针对《史记》版“赵氏孤儿”的“屠岸攻赵,有程婴杵臼之事”,刘知几以“其言河汉(不着边际),无所遵凭”八个字彻底否定。清代的史学名家梁玉绳也是刘知几的观点,认为屠岸贾程婴杵臼纯属子虚乌有。

上世纪80年代,杨伯峻先生出版的《春秋左传注》,也认为“赵氏孤儿”的《史记》版“不足为信史”。但是,通奸乱伦与扬善惩恶,显然后者契合人类的普遍心理,所以《史记》版的“赵氏孤儿”流传下来。元代大都人纪君祥据此所作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问世以后,“赵氏孤儿”走向了世界。法国18世纪就有了伏尔泰的译本《中国孤儿》,而且引起德国文豪歌德的极大兴趣。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谓纪君祥《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实非过誉之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