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捧梅黑谭”的历史根由

 五成 2013-06-12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捧梅黑谭”的历史根由

 
 

声明:此八卦为纯阴谋论解读,非喜勿进,后果自负!

 

纪录片《京剧》第二集,全面继承了陈凯歌《梅兰芳》影片的庸俗进化论史观,再度人为的把京剧历史上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当作旧势力的象征,把“剧界大王”梅兰芳当作新时代的象征,编造一个“新”打败“旧”的故事。历史观固然是现代影视人的,但小梅胜老谭的神话却早已暗流涌动,只不过在当今的文化氛围下被无限的放大了。

这股暗流要从民初的捧角党开始说起。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清末民初,革命党兴,像姑堂关,一班有雅好的文人墨客亦咸与维新,改了捧角党。在南方,捧贾璧云有贾党,捧冯子和有冯党。北方几经较量,战斗力最强的要数梅兰芳的梅党和荀慧生的白党。两党都有行动纲领,执行力颇为了得。白党纲领旨在使荀入围四大名旦。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从1927年《顺天时报》“五大名伶新剧评选”起,荀慧生入围的呼声已经很高,但是梅党那边明显不想带这个梆子出身的花旦玩。1928年梅党主干齐如山策划了上面这组梅、尚、程“三大名旦”的合影(不止此四枚),据我的小人之心揣测,他是想接过当年老生“三鼎甲”的旗号,使旦角“革命党”的“政权”更具继承性、合法性,同时“三鼎甲”是座次的,“X大”则有并驾齐驱之嫌,这也是梅党所不喜欢的。不过,白党则作了殊死抵抗!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北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白党便开辟了上海战场。1928年,白党中坚刘豁公在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戏剧月刊》上,发起《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征文评选活动,来了个釜底抽薪,直接把“四大”的称呼推向社会——不承认都不行!接着在1931年杜祠堂会上,利用荀慧生与青帮的关系(荀拜了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策划安排了四个人合演《四五花洞》,等于让其他三人默认了“四大”的说法。年末,上海青帮闻人组织长城唱片公司,又策划四人合灌《四五花洞》唱片,每人唱一句。片首报名:“民国二十年,长城公司特请四大名旦合唱《五花洞》”,次年该片发行,成为长城公司的最畅销片,“四大名旦”的说法更是家喻户晓。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梅党受此大挫,显然调整了行动纲领,种种迹象表明,梅党的最低纲领是确保“梅兰芳第一”,最高纲领则是不让人与梅兰芳平起平坐。其实,访美以后梅在梨园的老大地位已无人能撼动。但是,梅党还是严防有人要与梅平起平坐。1931年长城唱片灌《四五花洞》唱片,为避免座次之争,片心特别设计成圆环形,但一人一句的演唱却无法没有先后。当时梅兰芳的第一地位已无可争议,而后三个座次却众说纷纭。于是有人希望梅不唱第一句,自然就破了排座次的隐义。可这明显是不懂梅党的底线,梅是决不能留下非第一的印记的,坚持要唱第一句。而主事者多白党,又保了荀的第三句,最后要不是程砚秋成人之美答应唱末句,片子差点灌不成。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梅兰芳的地位十分稳固。程砚秋的挑战就跟当年梅偶然跟老谭对了对台一样,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撼动。所以,梅党把行动的目标转向了提升梅的历史地位。而历史上能盖过梅的,主要是谭鑫培,也有杨小楼,但只有谭的地位最难撼动,谭是“伶界大王”,梅在谭故后才获“剧界大王”的称号。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谭鑫培根深叶茂,当年也不像如今这么无节操,不可能做太过分的动作。直到五十年代,梅兰芳还公开表示,谭鑫培的名字才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我相信这话多少是带着真诚的。但是梅党中的黑谭暗流早就开始涌动。早年关于老谭的自嘲一直是说“男的干不过刘鸿升,女的干不过刘喜奎,土都到这儿(指胸口)了”,后来不知怎么变成“老生干不过刘鸿昇,旦角干不过梅兰芳”了。以我的小人之心度之,这个改动很可能是暗藏玄机的,就是要制造小梅对老谭挑战者的形象, 客观上也为当今影视界“捧梅黑谭”作了背书。但,老谭这句话其实是卖老资格,并不是真的感到威胁。即使是指梅兰芳,按刘曾老的说法,“那也是爱惜的话”,不是当他真是对手。而现在却被解读成“后来居上”的证据了。

老谭起初提携过梅,后来台上也有意无意也阴过梅,对梅的剧艺也有微词,这些对老谭来说可能根本无所谓,但是对成功后的梅来说却耿耿于怀。唐德刚记述过这些事。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据杨宝忠说,谭鑫培出殡时,杨小朵、余玉琴走在一处议论,说“畹华对梨园长辈素来尊敬,老谭出殡居然礼到人不到,可见老头把这孩子的心伤透了!”所谓“伤“其实都是台上的事。梅属于笨鸟先飞的类型,他自己也说是自己是“死口”。而老谭晚年在台上如天马行空,用刘曾老的话说就像在生活一样。在老谭的眼里,小梅就未免有些“笨”。而老谭又是喜欢在台上阴人的。有一回合演《汾河湾》闹窑,“叫他往那边,他偏往这边;叫他往这边,他偏往那边”,两下就撞了。老谭一不高兴,后面就打起乡谈阴人,问小梅要“抄手”(湖北话:馄饨),小梅不懂,给囧住了。最不愉快的是两次演《四郎探母》。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有次老谭与小梅合演《探母》,谭嗓子没在家。到后台对梅说“今儿你好好唱!”梅会错意,以为叫他卯上,结果弄得老谭越是想不示弱,嗓子越是不行,【导板】“未开言”就开始转轴。那天老谭只要了两个好,一个是用假嗓翻嘎调“叫小番”,一个是“巡营”时翻了个漂亮的吊毛。去两国舅的是李敬山和高庆奎的父亲高四宝,两人在《过关》时使劲拿老谭开涮,说他“痰堵门痰派”啥的。老谭下场后,两人还现编唱词:“我看此人好面善,过关的人儿像老谭。……嗓子坏了唱戏难上难!”老谭郁闷而归,暗暗准备翻本。

过了一阵,老谭嗓好了又要与小梅来《探母》。老谭为翻本,使劲卯上,佳腔迭出,越唱越亮。好几个地方弄得小梅差点张不开嘴,下来据说还哭了。像这类事,对老谭来说过了就过了,就像他自己也被人开涮一样;可小梅却一直不能释怀。尤其是《汾河湾》撞身段这些被陈彦衡等传开后,梅几十年后都没有放下。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许姬传是陈彦衡的弟子,关于谭、梅《汾河湾》台上撞了,要“抄手“之类的话肯定听了不少,因此在执笔《舞台生活四十年》时一一作了辩白。但是老人们釆信的不多,刘曾老几次都说过这事,认同陈彦衡的说法。另外,该书也很正面的记述了《探母》事件,与唐德刚的说法很不一样。《舞台生活四十年》真正挑战“伶界大王“的伏笔,埋在两件事里。

一件就是被陈凯歌搬上银幕的“打对台”。当然,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礼崩乐坏无底限,许老也是谦谦君子,绝对不会像陈凯歌那样,胡编乱造梅兰芳去跟老谭下战书,老谭被砸戏园子当场气死之类的无节操情节。明确表述,所谓的“打对台”纯属碰巧,绝非故意。结果,也只是老谭那边掉了两成座而已。梅兰芳还十分诚恳的表达了悔意与歉意,认为自己不该用这种演一新一旧双出的噱头去与老前辈竞争。同时也表明,把这件事说出来是为了让梅葆玖他们记住,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可是不知他是否会想得到数十年之后,这个他要求吸取的教训被陈凯歌编成了一个更为荒唐的故事。

另一个就是《樊江关》事件。这件事的原委,据我的综合分析应该是这样的: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民国一喊妇女解放,大批家庭妇女,女大学生、颜控加上愤青吐槽派涌入戏园,年轻漂亮嗓子好的梅兰芳、朱幼芬、王蕙芳等大受追捧,身怀绝艺的老伶工,贤如谭鑫培、杨小楼等都遭吐槽。老谭也无奈,只能在《珠帘寨》里发发牢骚:“如今的事儿大变更,说什么妇人自由,事事要平行!”
据说还有这样的事,某日阔佬堂会,名伶云集。有学生娃子也钻进去,逢人就打听“有没有梅兰芳?”正被他堂叔某遗老听见,斥道:“什么梅兰芳!今天堂会自有大人们做主,你一小屁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捧角儿!”那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冷笑道:“捧角儿么?当年谁捧石头啊、桂凤啊,戏园子里捧不够,还捧到人家里去呐!”简直就跟现在微博上的小屁孩一样可恶!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最可恶的是有学生组织邪教组织"捧梅团",一切以梅兰芳为中心。凡梅戏必捧,约定在梅上场前鱼贯而入,梅一下场立即起堂。然而“霜雪焉能见太阳”!一日,老谭与小梅两边冲突,即有人开小差听谭去也。回来惨遭整肃。又一日,老谭在小梅后面唱《法场换子》,梅下场后,有人实在舍不得离去。盖因老谭晚年十天半月才露一次,而《法场换子》更是名贵。“捧梅团”成员中除了根正苗红的脑残粉,还有资深听戏而又混入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见到这样的好戏实在舍不得不听,于是又一次打乱了革命行动!

虽然如此,但是年轻人,大学生中捧梅的势头越来越强劲。民国初,一次教育界义演,最后三出主演依次为梅兰芳、杨小楼、谭鑫培。恰遇梅别处有戏赶场不及,杨小楼的《长坂坡》就上了。底下坐着大批学生,一看就知道梅戏取消了,纷纷乱嚷要看梅兰芳!主办者只能再联系梅兰芳,答应那边散戏立刻赶过来在杨后面唱才算摆平,可杨小楼的半出戏在乱哄哄的吵嚷中算白唱了。

八卦一下纪录片《京剧》鈥溑趺泛谔封澋睦犯
本来说好是梅兰芳演《樊江关》,因为他在那边演的是《虹霓关》,来不及换装故仍演《虹霓关》。杨小楼的《长坂坡》草草收场,下来一语不发,抹脸走人。梅的《虹霓关》一出场,欢声雷动。正在候场的谭鑫培纳了闷,究竟有多好,连杨小楼都压不住?等看了大半出,留了三个字:“没什么呀!”(语气词不记数!)

《舞台生活四十年》在叙述这件事上只是温文尔雅的动了点小手术,一是没把捧梅观众的背景说出来,不了解当时情形的人可能会以为真的老谭、杨宗师都压不住了,而实际上这种情形只是在特定的观众范围里有;二是很自然的去掉了老谭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在齐如山的书里的。

推情度理,作为当事人,对这样的事情内心有点得意,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客观上,这两件事的记述留下了梅兰芳能够挑战谭鑫培的历史信息,为当下的影视作品任意发挥,无底限虚构提供了背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