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之前的教育 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乐山老杨 2013-06-13

14岁之前的教育 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如何轻松做一名优秀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着什么样的观念误区?

为帮助广大家长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同时配合“榜样中国·2011四川教育风云榜”传媒大奖评选活动,成都名师堂学校特邀请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周正教授、周虹老师,于12月23日—25日期间赴蓉为家长和同学们支招亲子智慧,让你轻松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

家长扮红脸白脸并不好

周正在参加央视《人物新周刊》访谈节目时,曾明确批评“红脸白脸”的不当教育方式,肯定了会主动认错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他呼吁大家一定要走出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常见误区。

在传统家庭中,父母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们的一种教育方法:“角色扮演”,角色分工

上多倾向于妈妈当白脸,爸爸当红脸。很多家长集体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似乎还能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看到显著的成效。但周正却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教育观点要和谐一致、家庭氛围才融洽,不需要一个吓唬孩子,一个呵护孩子式的角色扮演,因为这并不符合孩子成长的心理规律。即使这种“角色扮演”有时非常有效,也不能过度尝试,否则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迁就孩子=善待孩子NO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善待孩子,什么都迁就他们,孩子总想再多看几分钟动画片,多玩几分钟玩具,多睡几分钟觉,在孩子提出“无度”要求之初,家长初衷都是想做个“善良”的父母。但是,周正认为,一味的迁就和忍让,只会让孩子贪婪的本性一次次触碰你的底线,最后到怒不可遏时,家长会动手收拾孩子才算了事。“你的行为实际上是迁就孩子,你的技巧恰恰伤害了你的孩子。”

周教授告诉家长,走出这种恶性循环有技巧,“父母要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因为孩子的本能和他的原始程序,都有“守信誉”这一条。如果你能用夸奖、鼓励等方法去激发他,孩子守信誉的本能或者说原始程序很容易被激发。做父母的怎么去激发孩子的机智,这是关键。

让祖辈带孩子很糟糕

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这种情况在很多的家庭都非常普遍。周正说,这是最糟的主意,“我见过很多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大多都被毁掉了。举个例子吧,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由于父母离异,

她的母亲就把她交给外公外婆带。很快,问题出现了,她要是问妈妈买冰淇淋,妈妈说今天已经吃过两个不能再吃了,她就会开始踢门,把脚踢流血,踢到夜里两点不睡觉,直到有人把冰淇淋给她买来,这就是被祖辈带的结果。祖辈带孩子,容易忽视规则意识培养,孩子在祖辈这种极端纵容下,会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条件和规则。

观点

并非每个孩子都会逆反

周正认为,孩子只有青春期,没有逆反期,同时这种观念在国外很盛行。“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只要你处理得当,零花钱你也按时给了,孩子你也陪他一起玩了,你也言而有信了,孩子就不会心里闹别扭、有坏情绪,出现逆反。”

周正说,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的青春期更多地关心孩子,多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样孩子会把你当作她最好的朋友之一,叛逆也就不会出现了。周正说,家长应该记得,你的言语就是魔咒,所以要把自己对孩子说的话做一个计划,不能口无遮拦,守信于孩子的每一句话;如果家长身上有了错误,也要及时道歉,有向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

观点

14岁后孩子的性格定型了

周正说,这样的良好习惯会保持终身。人最好的改变期是三岁以前、六岁以前、十二岁以前。一个人二十五岁以后,除了重大的人类历史事件,或者非常高明的心理师,几乎是改变不了。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周正认为,0至14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性格在这一阶段基本定型,如果错过了这一阶段,很多事情将无法挽回。家长处理好孩子关键期的问题,孩子将自信、健康、开朗,终身受益。家长千万别因为忙,而疏于教育。

在12月23日至25日的家教讲座中,周正、周虹将围绕原理分析篇、成绩提高篇、行为决定篇、问题矫正篇、父母考核操作篇5大部分展开案例讲解,教你学会做智慧父母。(记者 张佳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