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灵魂的家园_——上海的教堂建筑艺术
2013-06-13 | 阅:  转:  |  分享 
  
灵魂的家园—上海的教堂建筑艺术





唐镇路德圣母教堂,单塔楼的哥特风格,可见立面的尖券式窗和圆形的玫瑰窗,有“远东第一堂”之称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蒲西路,是风格较为纯正的法国哥特式



洋泾浜天主教堂,位于四川南路,有罗马风式与哥特的折中式风格





具有巴洛克式外观的董家渡天主堂,较为简化。入口的楹联也反映出中式文化的影响





董家渡天主堂的室内





佘山天主教堂,全名为“圣母进教之佑堂”,罗马风式的建筑外观







佘山天主教堂构造精美的室内,巴西利卡式的平面布局









玫瑰圣母堂,较为简化的哥特风格,位于浦东大道







玫瑰圣母堂高敞的室内,轻巧的结构和精美的壁画





哥特风格的川沙天主堂





襄阳路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堂,圣母大堂



昆山路景林堂,哥特式建筑



基督教总体上有两大分支,东正教和天主教。两教派的教堂在建筑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上海时,正值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当时的天主教教堂在建筑风格上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罗马风式,一种是哥特式,还有少量的巴洛克式。东正教教堂则一般为拜占庭式。????基督教总体上有两大分支,东正教和天主教。两教派的教堂在建筑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上海时,正值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当时的天主教教堂在建筑风格上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罗马风式,一种是哥特式,还有少量的巴洛克式。东正教教堂则一般为拜占庭式。上海的这些教堂有的与西方教堂相差无几,有的由于规模、财力所限,并结合当地民情,与西方的教堂在形式上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罗马风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多用厚重的三角形山墙和坚实的半圆拱。外窗面积较小,多为圆拱形,高而狭,整个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处处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内光线幽暗,更塑造出神秘的宗教气氛,给人一种肃穆庄严的压迫感。这种厚重坚实固然是与当时的建筑技术相对应的,但同时也给人以敬畏和可以依托灵魂的信赖感。????如果说罗马风式教堂以沉重敦厚见长,哥特式教堂则以精巧玲珑取胜。如果说罗马风式教堂是凡间的堡垒,哥特式教堂则是天堂的神殿。????哥特式教堂远观宏伟壮丽,近看则细巧灵动,大量使用尖尖的拱券作为骨架,而且将骨架显露出来,柱子更是故意做成一束细柱的样子,使结构更显单薄纤弱。尖细的钟塔直刺苍穹,建筑外表也布满了锐细向上的装饰,仿佛整个建筑不再是凡间的,而是已战胜了重力,随时可脱尘世而去的。置身其间,高敞的空间显得人是那么的渺小无助,世间的一切烦恼忧伤更是无足轻重,唯有把自己的灵魂轻轻地托付于高高在上的天主。透过彩色玻璃花窗的光线,扑朔迷离,更平添了一股神秘的气氛。随着唱诗班悠然高扬的歌声响起,人们的整个灵魂仿佛也在随之飞升,越过那尖尖的塔顶,融入天国圣灵的光辉之中。????巴洛克式的教堂建筑则反映出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崛起,淡化了宗教对精神的压抑感。建筑外表大量运用流畅的曲线、涡卷和椭圆,加上精美的装饰,造就出一种轻盈流畅的动态。扭动流转的线脚在光线的照射下,更营造出一种如幻似真的迷醉,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配合着精美绝伦的工艺技巧,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上海的东正教从俄罗斯传来,因此其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带有浓郁的当地特色,墙体厚重,外窗窄而高。高耸在建筑顶端的穹隆顶,火焰跳动般的拱券,都是迥异于俗世的建筑符号,渲染着独特神秘、远离尘世的宗教气氛。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