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部崛起看安徽:让工业长入农业

 探路人2 2013-06-13

    中部崛起看安徽:让工业长入农业

        

         【字号    200504050539分  

     来源: 中安网  农业产业化是强农之路

   网址:http://ah./system/2005/04/05/001228777.shtml

 

安徽日报45日讯 因为农业资源的丰富,安徽被称为农业大省;因为资源转化能力的相对薄弱,安徽与农业强省还有不小的距离。

如何利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利农的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强省之路?答案只有一个:秉承“让工业长入农业”理念,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将是我省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必经之途。

“农业大省是第一优势”

农业大省———这是很多人对我省的印象;农业穷省———这是让安徽苦涩的另外一个身份。

“不要一说安徽就是农,一说农就是穷”,省长王金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响亮而自豪的掷下话语:“农业大省是第一优势。”

诚如斯言。我省沃野平畴千里,农业资源品种多样,丰富的农产品更是安徽的骄傲。

放眼江淮,万种作物飘香。水稻、小麦、豆类、玉米、高粱在不同季节吐露新绿;棉花、油菜籽、烤烟、茶业、蚕茧走俏江南江北;肉、蛋、牛、羊、禽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不二选择。

经过二十多年的农村改革,特别是90年代末,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我省加快调整农业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狠抓农产品质量,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全省农业经济在全国居于第9位,我省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林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数据为证。到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75亿公斤,棉花总产700万担,油料总产28亿公斤,蔬菜总产1740万吨,肉类总产366万吨。粮、棉、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七、第三和第六位。

“有人无米下锅,有人找米下锅,如果现在有米都不做饭,岂不是好高骛远。”这是省长王金山关于资源的妙喻。喻意明显,在近两年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利农的背景下,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安徽,应首选资源转换型经济。从这个角度看,丰富的农业资源被喻为“第一优势”,当之无愧。

资源升值是富省之道

如何把现有的“米”做成香喷喷的“饭”,并使做“饭”企业在刺刀见红的市场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我省最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用一本账作了回答:一吨玉米加工成柠檬酸,可提高2.5倍附加值;当它变成抗癌药物时,身价就可提高40005000倍。

李荣杰用亲历印证,如果没有彻底跳出以农为主的资源主导型发展思路,宁愿稳稳当当卖资源,不敢冒市场风险搞深加工,那么,资源就会成为安徽强省之路上的一个“陷阱”。向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才是把“资源陷阱”变成资源优势的魔术棒。

利用资源、开发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呼声,响彻江淮大地。各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蒙城“五洲”牛肉、淮南“益益”牛奶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开疆拓土;白酒、啤酒等传统强项毫不懈怠,古井、口子跻身全国酒类著名品牌行列;纺织业继续提高外向度,华茂集团经济效益连续十多年居全国纺织行业之首……据统计,2002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85家,产值558亿元,工业增加值190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8%,资产总额的23%,工业总产值的26%,工业增加值的27%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优先发展粮油加工业,延伸粮油产业链条,是推动粮油生产结构调整、促进粮油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省坚持重点突破,主攻粮油农产品加工转化,使食品类加工占据了全省农产品加工的“半壁江山”,一批粮油加工企业已成为安徽农产品加工业的领跑者。丰原集团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不断拓宽粮食加工领域,现形成生化、药业、食品和油脂四大主导产业。丰原柠檬酸产量在亚洲雄居第一,集团总资产达到90多亿元。含山县大平工贸集团的产品涉及油脂工贸、特种养殖、中药材加工等多个领域,2002年成功闯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列。去年公司共完成20万吨油料加工任务,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成为全省油脂行业的“龙头老大”。

农业产业化是强农之路

从加工度上看,我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0.51,全国平均比例是0.61;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全国平均水平是28.4%;从加工产值上看,2003年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573亿元,仅相当于山东的13%,江苏的14%

这是一组让人焦灼的数字。

安徽要崛起,大幅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至关重要。因此,皖人积极谋划。去年,省委、省政府在部署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时,明确要求,“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如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这一目标?来自药都亳州的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我们找到了一把“金钥匙”。该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公司+合作社”、“公司+市民+农民”的方式,成功地把植物仙人掌开发成蔬菜和药材,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并迅速成长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采取的四种农业产业化的形式被称为“兴邦模式”,引起无数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林定根充分肯定了这种模式。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迫切需要。

显然,按照“861”行动计划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就必须依托资源的优势,坚持发展农业产业化。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应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安徽名牌农产品,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帮助农民适应市场、进入市场。

今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实施“121强龙工程”。根据该工程目标计划,到2007年,全省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20个超5亿元、100个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届时,安徽的农业又将跨上新的台阶。

这样的美景,值得期待。

编辑: 孟根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