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怡园

 図籴帑簤屸璺 2013-06-13
 
怡园  
 
宏图 .
 


怡园坐落于人民路乐桥旁,虽经过无数次,但以往从没欣赏过它,总以为它很小,很一般。但真进了怡园,又觉得自己太小看它了。

怡园建于清光绪年间,最初是赵进美的别墅,后为顾文彬营造。怡园虽小,但集众园林之长,属园林模仿之最。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看上去好像是模仿其他,但其实独具特色。怡园原为似园,俗称北亭子,因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所以称为“怡园”。但我个人认为,怡园就是令人怡然自得的庭园,“怡”乃“怡心”,快乐。“怡园”玲珑但不狭小,精致但不做作。进门时虽然很不起眼,但在粉墙黛瓦的复廊中漫步,园林的精致就渐渐凸显。一忽上假山,一忽又入亭台,到了藕香榭后,突然视野开阔,原来见的一切景物都只为藕香榭做铺垫。这让我明白了一句俗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生在此山中。”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怡园的绿化非常好,这个时节居然能看到很多花。有星星点点只为大树做陪衬的小黄花,也有耀眼但不张扬的小紫花,但属那种冠状的橙色花朵更为美丽,它的香味很像百合,有单独在草丛中开放的,但更多的开在墙壁顶上,像一只只橙红的倒挂金钟。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怡园的植株不夸张,但也有古树,譬如瓜子黄杨和银杏,那棵银杏的树干好粗,估计有几百年了。山茶花没有看到,但是山茶树却在,细细的树干,很精神。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怡园的石头很有特色,在我看来,个个都像老人,跟那些坐在门口茶室里休闲的老人不谋而合。瓜子黄杨树边这个石头,乍看像掉光牙齿的老人,张着嘴在叹气。而小沧浪这里的两块石头则像两位沉默的老人,一个绷着脸;一个低着头,欲言又止。再看这块石头呢!睁着眼,张着嘴,好像要为自己辩解什么。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我特别喜欢面壁亭,亭外有岸,亭内有镜。站在巨大的镜前,人就仿佛与对面的亭子共存在。我觉得这是我所看到的最理想的穿衣镜。能与自然共梳妆,将是多怡人的感觉。如果我生在古代,肯定就归隐了。走到画舫前,归隐的感觉就更加强烈。白色的墙,黑色的瓦,朱红的横梁和家具,颜色朴实鲜明,活生生像一幅画。室外的石桌凳和绿树将其掩映的更加典雅。忽然,我明白为什么江南建筑喜欢采用粉墙黛瓦的特色。白色代表洁身自好,黑色代表稳重宁静,朱红色则代表大气高贵。人不论古今,如果能以此心态生活,其品味享受,今生足矣!如果给我两个选择,一个是一百亿,一个是金银不缺的庄园,如果在古代,我一定会选择后者。现在的国人不论住豪华别墅也好,还是住高楼大厦也罢,再多的钱买来的只是居住权,没有所有权。那么多密密麻麻的人一起拥挤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缺少与大自然的亲近,不知是倒退还是悲哀呢!只能在园林里梦一回而已了。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藕香榭的水池是我所认为最美的,虽然水并不清澈,但是些许浮萍漂浮在水面上,红色的鱼儿在浮萍间穿梭,鱼与萍的自然贴近,趣味横生。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怡园可算是仿照名园的组合品,虽然局部山寨,但是完整组合,又成了一个精致的园林。这让我想起台湾的翻唱歌手卓依婷,她曾经翻唱过600首歌曲,虽然那时没有属于她自己的歌,但是依旧受到歌迷的热烈欢迎和追捧。曾经有一段时间,卓依婷销声匿迹,但是最近复出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歌曲。所以,怡园能够集名园的特点为一身,彰显怡然自得的特色,也是它成功之处。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原创】怡园 - 心雨玫瑰 - 心雨玫瑰
 

所以呢,苏州园林是要慢慢体会的,不管是什么园林,都是古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在当今混凝土森林的城市里,弥显珍贵。

 
黑丝美女 - 箫墨诗剑 - 箫墨诗剑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