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评价学生需要爱心
2013-06-14 | 阅:  转:  |  分享 
  
评价学生需要爱心、耐心和鼓励——从两则事例说开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证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在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上,《纲要》还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上面两段文字都体现了新课程对评价学生的要求,请看两则有关评价学生的事例: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教过一个差班的语文,当时班上极大部分同学的语文不及格,平均成绩只有40多分。钱老师第一次教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只提两点要求:一是题目写在第一行的中间,二是要分段,家里有一个人写一段,要大家放手写。作文批好后发下来了,学生们都大吃一惊,差不多个个都是八、九十分的高分,感到十分意外。钱梦龙老师说:"你们的作文都符合老师的两个要求,当然应该得高分。以后每次作文我都提一两个要求,只要你们能做到,也都能得高分。大家只管大胆地去写。"以后同学们按照钱老师的一个一个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放手去写,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毕业时的语文成绩竟超过了原先的优秀班。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主审沈重予在《实施新课程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报告中曾举了一则例子:一位毕业班的学生非常好动,上课时简直就没有一刻是定神的,成绩也不理想,老师们都很头疼。于是班主任就把这位学生的妈妈叫到学校,告诉她这孩子具有典型的"多动症",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晚上放学回家,孩子的第一句话就问妈妈:"妈妈,老师怎么说我?"妈妈说:"老师说你的脑袋瓜挺聪明的,如果上课时你能有五分钟的时间在听讲的话,那你的成绩肯定会上来!"孩子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行,我一定能做到!"这位学生果然上课时开始定神了,逐步改掉了上课乱动的毛病,一开始只有几分钟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最后发展成整堂课都能保持认真听讲。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把孩子的妈妈叫到学校,这回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老师说这孩子的智力可能有问题,恐怕毕业都困难,让家长有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回家后,孩子又问他的妈妈老师怎么说他。妈妈说:"老师说你改掉了上课乱动的毛病,如果学习再努力一点的话,成绩肯定会上来!"孩子一听,非常高兴,通过自己的刻苦,成绩果然上去了。临近升学考试了,老师又找来这位学生的妈妈,告诉她孩子的成绩的确是进步了,但最(转载自中国教师站文摘http://www.cn-teacher.com,请保留此标记。)多只能考一个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绝对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回家后,孩子问妈妈今天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妈妈说:"老师说你进步太快了,都快赶上好学生了,说你考重点中学不成问题!"孩子听后,又非常的高兴。后来,这孩子果真考上了重点中学,以后又考上了名牌大学。在一次座谈中,他坦率地说:"我知道我并不聪明,是妈妈在鼓励我!"

显然,上面两则例子都涉及到评价这个问题,而且都印证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指出的:"评价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更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见,正确地评价我们的学生,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应该做到:

一、有爱心。"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何等重要。钱老师对班上的差生以及那位学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歧视,没有放任自流,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把他们作为正常的学生看待,这就是他们对学生的一颗真诚的爱心。也正是这无私的爱心、公正的评价,最终使得这些学生摆脱了学业"贫困"的束缚,成为优生,说明了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有耐心。《论语述而》中说:"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之而矣。"其要求显而易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上述两则例子中的学生之所以能够进步,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钱老师和那位伟大母亲的耐心评价。试想,倘若他们的评价缺乏足够的耐心,这些学生肯定是很难取得进步的;即便有点进步,恐怕也只能是半途而废。可见老师的耐心教育多么重要!

三、善于鼓励。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不用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也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给自己的鼓励,对自己的赞美。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进行赞美。事实上钱老师给学生所打的八、九十分的高分就是对他们的最大的鼓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说明他们还行,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学习的毅力;而那位伟大的母亲更是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刻,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过去甚至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弊病犹存。所以,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切忌"一锤定音",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拓宽其继续转化的渠道。

所以,对照《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们的老师应该蹲下来看孩子,用爱心、耐心和鼓励去对待他们,这样我们的评价才会实事求是,才会达到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的目

本文《评价学生需要爱心、耐心和鼓励——从两则事例说开去_课程改革_中国教师站》来自中国教师站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cn-teacher.com。

献花(0)
+1
(本文系三中校本研...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