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迷雾(3)

 风临酒把2 2013-06-14


混乱的时间事件

写在前面:

《封神迷雾》已经进行到一百回了,在这一百回的写作中,对于《封神演义》我依旧在翻阅,而对于人物的分析,一些事情让我更加困惑,比如说商容,本来我以为他只是个丞相,但是在第一回中,他上书纣王拜祭女娲的时候,说自己是【待罪宰相】,但是通观全文,却不知道商容犯过什么罪。还有袁福通和东海平灵王为什么造反……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封神演义》存在这诸多不足,甚至作者本人也没能将自己要表达的事情完全理顺。所以我在《封神迷雾》一百回的时候,写下了《混乱的时间事件》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仅仅是诸多证据中的一条,因为可以证明《封神演义》作者本人没将此事叙述清楚的理由,在原著里比比皆是,这里只说其中之一《混乱的时间事件》,其他的理由会在以后一一讲述。

正文:

纣王七年春二月: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造反,闻仲太师前往平叛。【书中《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纣王七年,春二月,忽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三月十四日:商容奏请纣王拜祭女娲,

三月十五日: 纣王拜祭女娲,题诗惹恼女娲。

女娲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心有不甘,于是派轩辕坟三妖入宫惑乱君心。

【书中《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心中不悦。唤彩云童兒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娘娘吩咐已毕,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苏护因没有贿赂费仲尤浑,导致二人怀恨在心,为苏妲己进宫埋下了伏笔。

【书中《第二回  冀州侯苏护反商》:不意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也是合当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大怒,怀恨于心。】

纣王九年:苏妲己被迫进宫,被九尾狐杀于恩州驿站。年仅16岁。

【①进宫时间由书中推断:《第二回  冀州侯苏护反商》中写道:“【纣王八年,夏四月后】其日元旦吉晨……天子退朝至便殿……费仲俯伏奏曰:‘……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

②年纪推断出:在《第三十回 周纪激反武成王》中,武成王黄飞虎原配贾氏说自己36岁,狐妲己说自己比贾氏小八岁,故28岁,而当时是纣王二十一年。】

狐妲己入宫二个多月后,云中子进剑。

几天后,太师杜元铣进谏被杀,梅伯上书,狐妲己设炮烙,梅伯死。

姜皇后因此进谏纣王,不久,姜皇后威胁狐妲己,惹来杀身之祸。

姜皇后死时,太子殷郊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十二岁。

同年:四大诸侯进朝歌,文王姬昌迎来七年之灾。东南两处造反,哪吒七岁。半年后,哪吒莲花化身。

纣王十一年:建造鹿台,姜子牙离开朝歌去西岐。【此时间推论出:建造鹿台之时,姜子牙逃出朝歌,杨任奏曰:“一害者,东伯侯姜文焕雄兵百万,欲报父雠;游魂关兵无宁息,屡折军威,苦战叁年,钱粮尽费,粮草日艰……】又因为:文王渭水聘姜子牙,姜子牙八十岁,下山八年。同年,建时二年零四个月的鹿台完工。推出,姜子牙离开朝歌后在西岐呆了两年四个月。也就是说姜子牙下山后在朝歌呆了五年六个月。所以姜子牙下山的时间为纣王五年。

纣王十三年:鹿台建成。文王渭水聘子牙。

纣王十五年:张桂芳兵伐西岐。【在《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中说道“自思一离此山,不觉十年,如今又至,光景又觉一新。”】

纣王二十年:仲冬,文王去世。【书中《第二十九回  斩侯虎文王托孤》原文:言罢遂薨,亡年九十七岁,后谥为周文王。时商纣王二十年仲冬。】

纣王二十一年,黄飞虎造反,黄天化十六岁,黄天禄十四岁,天爵十二岁,天祥七岁。【书中《第三十回  周纪激反武成王》原文:次年乃纣二十一年,正月元旦之辰,百官朝贺毕,圣驾回宫……宫人:“启娘娘:黄飞虎元配贾夫人。”妲己暗暗点头:“黄飞虎,你恃强助放神莺,抓坏我面门,今日你一般妻子贾氏也入吾圈套!”】

同年:晁田晁雷归西岐,张桂芳兵伐西岐。姜子牙上昆仑山,申公豹下山游说对抗姜子牙。同年七月,鲁雄、费仲、尤浑被斩于岐山。魔家四将兵进西岐。

纣王二十二年七月,魔家四将死于西岐,闻仲兵伐西岐。【书中原文《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灵公》道:“且说魔家兄弟,又过了两个月,将近一年,不能成功,修文书报闻太师”,不久后,魔家四将死于黄天化之手。】

纣王二十二年,比干、夏招死,闻太师评判归来。东海平灵王又反。【纣王二十二年乃推出,在《第二十七回 太师回兵陈十策》中太师拜伏於地曰:“仰仗天成,感陛下洪福,灭怪除妖,斩逆贼,征伐十五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闻太师平叛时离开是纣王七年。】

纣王二十五年,闻仲死于绝龙岭。【推论理由:闻仲道“且说闻太师失了坐骑,自思:不好归国,想吾二十万人马西征,大战叁年有馀,不料失机,止存败残人马数千……”不久后,闻仲死于绝龙岭。】

纣王二十八年,殷洪、殷郊下山。此时,太子殷郊33岁,二殿下殷洪31岁。【推出,殷洪下山后对抗西岐,黄天祥十四岁,而黄天祥七岁时是纣王二十一年。】

纣王三十年三月十五日,姜子牙金台拜将。

纣王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西岐兵进殷商。

纣王三十一年,兵在汜水关。【推出:在汜水关,杨戬曰:“从三月十五日, 拜别之後,将近十月,如今还在这 ,尚不曾取商朝寸土,今又何故挂免战牌?心下甚是疑惑,且见了元帅,再做道理。”】黄飞虎兵至青龙关。【推出:黄天祥十七岁对战邱引,黄天祥十四岁时,是纣王二十八年。】

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洪锦与龙吉公主成亲。之后不久,西岐打点东征。【书中《第六十七回  姜子牙金台拜将》原文:话说洪锦与龙吉公主成了姻亲,乃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西岐城众将,打点东征,一应钱粮,俱各停当,只等子牙上出师表。】

纣王三十五年三月,诸侯会盟于孟津。

上面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及证据,为了看着简约,我们整理下:

纣王二年:哪吒出世。

纣王五年:姜子牙下山。

纣王七年春二月: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造反,闻仲太师前往平叛。

三月十四日:商容奏请纣王拜祭女娲,

三月十五日: 纣王拜祭女娲,题诗惹恼女娲。女娲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心有不甘,于是派轩辕坟三妖入宫惑乱君心。

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苏护因没有贿赂费仲尤浑,导致二人怀恨在心,为苏妲己进宫埋下了伏笔。

纣王九年:苏妲己被迫进宫,被九尾狐杀于恩州驿站。年仅16岁。

狐妲己入宫二个多月后,云中子进剑。

几天后,太师杜元铣进谏被杀,梅伯上书,狐妲己设炮烙,梅伯死。

姜皇后因此进谏纣王,不久,姜皇后威胁狐妲己,惹来杀身之祸。

姜皇后死时,太子殷郊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十二岁。

同年:四大诸侯进朝歌,文王姬昌迎来七年之灾。东南两处造反,哪吒七岁。半年后,哪吒莲花化身。

纣王十一年:建造鹿台,姜子牙离开朝歌去西岐。

纣王十三年:鹿台建成。文王渭水聘子牙。

纣王十五年:张桂芳兵伐西岐。

纣王二十年:仲冬,文王去世。

纣王二十一年,黄飞虎造反,黄天化十六岁,黄天禄十四岁,天爵十二岁,天祥七岁。同年:晁田晁雷归西岐,张桂芳兵伐西岐。姜子牙上昆仑山,申公豹下山游说对抗姜子牙。同年七月,鲁雄、费仲、尤浑被斩于岐山。魔家四将兵进西岐。

纣王二十二年七月,魔家四将死于西岐,闻仲兵伐西岐。

纣王二十二年,比干、夏招死,闻太师评判归来。东海平灵王又反。

纣王二十五年,闻仲死于绝龙岭。

纣王二十八年,殷洪、殷郊下山。此时,太子殷郊33岁,二殿下殷洪31岁。

纣王三十年三月十五日,姜子牙金台拜将。

纣王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西岐兵进殷商。

纣王三十一年,兵在汜水关。黄飞虎兵至青龙关。

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洪锦与龙吉公主成亲。之后不久,西岐打点东征。

纣王三十五年三月,诸侯会盟于孟津。

看了这个表,相信大家会对《封神演义》中的时间发生时间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大家也会发现,时间事件上发生着矛盾,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比如张桂芳兵伐西岐,也有一些事情发生的时间不对,比如洪锦与龙吉公主的亲事。所以说,除了笔误刊印方面的原因,作者本身也没有将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讲述清楚,因为事件时间的混乱想必其他能证明这点的证据来说,这是微乎其微的,当然,现在暂时还不是讲述这些原因的时候,这篇《混乱的时间事件》只是一个百回纪念而已,而下回我们讲——金吒。

金吒

金吒第一次出场是教训自己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三弟哪咤。在《第十四回 哪咤现莲花化身》中,哪咤对文殊广法天尊说:“道人!他是我的对头,你好好放他出洞来,与你无干;若走了李靖,就是你替他戳叁。”此事,护犊子的太乙真人已经给他打好招呼,哪咤又如此无力,不仅杀父,还要教训文殊,自然不会手软,用遁龙桩将哪咤定住之后,让金吒用扁拐打的三昧真火,七窍齐喷。

后来,也是和师傅联手,金吒和文殊广法天尊杀了王魔。救活了姜子牙。也看出金吒是个喜欢趁胜追击的主儿:在《第叁十九回姜子牙冰冻岐山》,虽然九龙岛四圣四去其三,但是金吒仍旧不满足,对姜子牙说::“师叔今日之胜,不可停留。明日会战一阵成功。”绝对是位趁你乱要要你命的狠角色。

自杀掉王魔,奉师命在西岐辅助那个没用的姜子牙外,金吒可谓是一马当先,可以说出去杨戬、和先锋官哪咤风头太劲外,剩下的就是这位金吒了。在与魔家四将的对战中,是他兄弟三人劝说姜子牙迎战不要害怕,在与赵公明的对战中,是他救回了被赵公明打死的姜子牙。也是金吒,在黄天化被彩云仙子打伤后,冒险救回。

或许真的兄弟的缘故吧,金吒接下来的情况便和木吒有着很大的相似。现在是在见杨戬被三仙姑所捉,为救杨戬步了后尘。然后在对战吕岳师徒的时候,被周信以头疼磬所伤。

而到了《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游魂关》中终于又大显身手。而在这次取关中,体现的更多的是金吒的智慧。

文中如此说道:

且说金吒、木吒,别了子牙,兄弟二人在路商议。金吒曰:“我二人奉姜元帅将令,来救东伯侯姜文焕进关。若与窦荣大战,恐不利也;我和你假扮道者, 诈进游魂关,反去协切窦荣,于中用事,使彼不疑;然后里应外合,一阵成功,何为不美?”木吒曰:“长兄言得甚善。”二人呀咐使命,领人马先去报知姜文焕:“我兄弟二人,随后就来。”使命领人马去讫。金、木二咤,随借土遁,落在关内,迳至帅府前。

这里应外合便是金吒的智。但是有了好的计谋,还要精彩的实施。

金吒木吒上门求见,知道了他们的来意后,游魂关守将窦荣并没有那么轻易相信他们,窦荣听罢,沉吟不语。当然,他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姜桓楚被杀后,东鲁攻关二十余年,自己虽然守住了关口,但是要治本,还需要将这股势力消灭,如果自己能做到,二十多年里,自己早就做到了,但是没有,所以只能求助外援,但是这外援来的蹊跷或者突然,万一是奸细,不但愿望难以实现,关隘也难守。左右为难的他只能沉思不语。

而窦荣的副将姚忠就直接的多。厉声大呼曰,“主将切不可信此术士之言,姜尚门下,方士甚多,是非何足以辨?前日闻报孟津有六百诸侯,助那姬发;今见主将阻住来兵, 不能会合孟津。姜尚故将此二人,假作云游之士,诈投麾下,为应外合之计;主将不可不察,毋得轻信,以堕其计。”

相信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听到姚忠这话就吓的露馅了,但是金吒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大笑不止,回首谓木吒曰:“道友!不出汝之所料。”金吒复向窦荣曰:“此位将军之言甚是。此时龙蛇混杂,是非莫辨,安知我辈不是姜尚之所使耳?在将军不得不疑。贫道此来,虽是云游,其中尚有缘因;吾师叔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屡欲思报此恨,为独力难持,不能向前。今此来特假将军之兵,上为朝廷立功,下以报天伦私怨,中为将军效一臂之劳,岂有他心?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屑也?但剖明我等一点血诚,自当告退。”道罢抽身就走,抚掌大笑而出。

正是金吒的话,打消了窦荣的顾虑,将兄弟二人留了下来。由此可见金吒不仅心理素质好,临危不乱,而且瞎话编起来也是脸部红心不跳。窦荣不相信都难。然后又和木吒一唱一和,随前来军政官回去。完成了里应外合的第一步。

虽然实现了第一步,但是金吒和木吒并没有放松警惕,先是和东鲁联合,捉了马兆,唱了一出苦肉计,进一步巩固窦荣的信任。然后又故技重施,以离开证明自己的清白,打消了彻地夫人的顾虑。然后夜晚,以和东鲁商议好的夜晚攻关,姜文焕斩了窦荣,木吒剑斩了彻地夫人。可以说以最小的损失攻占了游魂关。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金吒,又称金叱,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曾出现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文学作品中。传说金吒是陈塘关总兵托塔天王李靖的长子,有两个弟弟,分别是木吒和哪吒。在《封神演义》中为文殊广法天尊弟子,曾下山助武王伐纣。《西游记》里,金吒侍奉如来佛祖,做其前部护法。金吒的原型是佛教的军吒利明王菩萨。军吒利明王菩萨为五大明王的第三位,意为“盘绕的东西”。军吒利明王菩萨身体各部,都戴着蛇的装饰物。

阐教中的三代弟子我们暂且讲这些,下面我们讲阐教联盟中的其他人员,首先从陆压说起。

陆压

陆压如果不是有人相请,来参加封神榜,那么便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主。

为什么这么说呢?

陆压刚出场是在在《第四十八回 陆压献计射公明》。书中如此写道:

这道人上得篷来,打稽首曰:“列位道兄请了。”燃灯与众道人俱认不得此人,燃灯笑容问曰:“道友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

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条信息。

第一:陆压不是阐教人物,因为如果是阐教里的人物,十二金仙都在此破十绝阵,不可能不认识。

第二:陆压也不可能是老子门下,毕竟老子基本是那个没徒弟,来一个帮忙的,十二金仙也不可能不认识。而且陆压的自我介绍说明了他并不是老子门下:

道人曰:“贫道闲游五岳,闷戏四海,吾乃野人也。”有歌为证:“贫道本是昆仑客,右桥南畔有旧宅;修行得道混元初,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妄焚玉液;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下诺;叁山五岳任我游,海岛篷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僻,腹内盈盈自有情;陆压道人亲到此,西岐单伏赵公明。”

从陆压的自我介绍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第一:确定陆压不是老子门下,毕竟他【不去玄都拜老君】。

第二:陆压也不可能是西方教。

第三:因为目的是【单伏赵公明】,更不可能是截教。

第四,陆压可能不是他的真名字。据《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西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意思是说向西南西百里的地方就是昆仑山,是玉帝在下界的都城,神陆吾主管这个地方。陆吾的身体很像虎,却长着九条尾巴,长着一副人的面孔,还长着虎的爪子。这个神主管着上天的九域和天帝的园圃的时节。

也就是说,这个昆仑山的陆压的真实身份可能就是陆吾。因为身居神位,和道教神仙不在一个系统,所以【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下诺;】又因为神界的地位不够高,只是管理下院子,不能参加蟠桃会,但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所以说成【不去蟠桃餐寿乐】。但是身居神位不可能【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篷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僻,腹内盈盈自有情】所以这里的陆压另有其人才对。

第五:陆压也不可能是三皇和女娲派来的。在《封神演义》中,三皇已经算得上归隐,登门有求方应。而且女娲掌管天下众妖,盛怒之下派了轩辕坟三妖去霍乱宫廷。而且在《封神演义》中,女娲要帮西岐,都是亲自出面。所以也不可能。

我们知道,参与封神榜的是两个联盟。阐教联盟和截教联盟。殷商联盟比较简单,就是殷商诸将和截教。阐教联盟相比较就比较复杂。除了西岐和阐教本身外,还有老子、三皇、女娲、西方教、散仙以及天庭。既然陆压在上述中排除了那么多派系,那么他就只能是剩下的派系里面的,那就是散仙或者天庭中人。

那么陆压属于那一路呢?我们继续分析。

陆压继续介绍道:

“贫道乃西昆仑闲人姓陆名压,因为赵公明保假灭真,又借金蛟剪下山,有伤众位道友;他只知道术无穷,岂晓得玄中更妙,故此贫道特来会他一会,管教他金蛟剪也用不成,他自然休矣。”当日道人默坐无言。次日。对战赵公明时又继续介绍:道人下得篷来,迳至军前,赵公明忽见一矮道人,带鱼尾冠,大红袍,异相长须,作歌而来:“烟霞深处访玄真,坐向沙头洗幻尘;七情六欲消磨尽,且把功名付水流。任逍遥自在闲身,寻野叟同垂钓;觅诗人共赋吟,乐陶陶别是乾坤。”赵公明认不得,问曰:“来的道者何人?”陆压曰:“赵公明!你竟也不认得我,我也非仙也非圣,你听我道来:“性似浮云意似风,飘流四海不定踪;或在东洋观皓月,或临南海又乘龙。叁山虎豹俱骑尽,五岳青鸾足下从;不富贵不簪缨,玉虚宫内亦无名。玄都观里桃千树,自酌叁任我行:喜将棋局邀玄术,闷坐山听鹿鸣。闲吟诗句惊天地,静理瑶琴乐性情;不识高名空费力,吾今到此绝公明。贫道乃西昆仑散人陆压是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陆压来自西昆仑,而封神中主要说过两个昆仑,一个是昆仑山,那有麒麟崖玉虚宫,另一个就是西昆仑,主要说的是就是闲人陆压。而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他说自己是“昆仑客”和“西昆仑闲人”,足以说明一个问题:西昆仑就是昆仑山的一部分。

他在西昆仑某石桥南有门户,在洪荒之时就已经得道【修行得道混元初】,已经修得长生不老之体,知道何为顺天逆天。既不去蟠桃会吃桃,也不去玄都洞拜望太上老君,更不去玉虚宫和元始客气,说明此人确实来历不小,也是有身份滴人,他说这话,有点类似“我是中央来的”“我是正部级干部”滴意思。

但是这段话里还透着别样的意思:

疑问一:他既已成仙了道,而且是【七情六欲消磨尽,且把功名付水流。任逍遥自在闲身,寻野叟同垂钓】又和王母、老君、元始都不乱搞关系,干嘛来凑阐截两教的热闹呢?

疑问二:陆压把自己说成一个没有七情六欲,无欲无求、休闲自在的人,却两次说要杀赵公明,难道赵公明跟他有仇?

疑问三:众所周知,西昆仑是西王母的地盘,陆压既然身在西昆仑,定然和王母是邻居,或者干脆就是西王母的人。他不去蟠桃会有两个原因,第一,身份地位不够。从诸位道人都不认识他,这也有可能。第二,自己人,想吃就去院子里摘,不去搞交际,应付什么蟠桃会。依我个人而言,第二种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陆压是个闲散野人,如果不是接受了什么邀请或者命令的话,定然不会来凑这个热闹,因为他了解赵公明的厉害,在闻太师派人来抢箭书的时候,他惊慌的说了一句话:“箭书抢去,吾等无生”就可以看出他对赵公明的恐惧,而邀请活命令陆压的不是元始天尊,那就是天庭,而无论哪个派别,陆压都不可能是默默无闻之辈。所以身份足够参加蟠桃会,而因为他是西王母的自己人,又是【七情六欲消磨尽】,所以不去蟠桃会上交际应酬。

说道这,我们就可以明确的知道,陆压身在西昆仑,是天庭委派来对付赵公明的,而他虽然恐惧赵公明的厉害,但是第一,有宝物【飞刀】在,第二,有【钉头七箭书】在,只要自己不主动招惹赵公明,赵公明定然可以被自己阴掉。

知道了陆压是天庭派来的,那么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在烈焰阵中,白天君,将三首红幡招展。陆压进阵,见空中火,地下火,三昧火,三火将陆压围裹居中。

他不知陆压乃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三火攒绕,共在一家,焉能坏得此人。陆压被火烧有两个时辰,在火内作歌,歌曰:

“燧人曾炼火中阴,三昧攒来用意深。

烈焰空烧吾秘授,何劳白礼费其心?”

白天君听得此言,着心看火内,见陆压精神百倍……

在火中精神百倍的不只陆压一个,还有后文燃灯道人琉璃灯里的灯焰成道的马善,只是,陆压可能是一点灯头儿吗?

《太平御览》中,大概记述了燧人氏取火的故事,因看到有一只鸟在一种火树(古称遂木)上啄木,会迸发出火花,于是深受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

那么根据封神中所说,陆压乃“离地之精”,肯定是在天上的某种活物,“火内之珍”,在火树中生活,也算火内,而且明明白白的说自己燧人氏的烈焰是我秘授的,那么陆压必定是当年在火树上的那只鸟无疑。

对于这只鸟,后人的翻译有认为是啄木鸟,其实擅于啄木的也不仅是啄木鸟,那么“三昧之灵”,凸显了这是一只三昧真火锻造的火鸟。纵观天下神鸟,在火树中的不怕三昧真火的鸟,似乎只有一种,就是日精——三足金乌。那么陆压很可能就是后羿射日时掉下来的九个太阳之一,或者是当时没有被射中,而坠到地下,逃脱一劫的某个太阳。

而他的名字,也正是“乌鸦”的谐音,三足金乌就是指太阳中泛着金色的三脚乌鸦,所以,基本可以断定,陆压就是一只金乌。他教会了燧人氏钻木取火。 而说道这里相信大家也会明白,陆压更不可能是陆吾,因为他不符合教会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描写。

但他之后究竟去哪了呢?他的自我介绍中频繁提到元始和老君,却总显出一种自己很闲、很懒,身份又很高,不愿意搭理他们的样子,而这些恰恰欲盖弥彰,他不但住的离麒麟崖玉虚宫近,而且在某种关系中和元始、老君走的也很近,这二位不但对他的满口大话熟视无睹,还帮刻意隐瞒身份,隐瞒那不光彩的过去,他们的保密工作做的连燃灯、十二金仙都不知道,那为阐教出点力,也是义不容辞了。

此时再看前两个疑问,面对金蛟剪,元始虽是毫不惧怕,但他手下的十二金仙可受不了,连燃灯的坐骑都被剪断了,所以这时找一个小打手,有针对性的消灭障碍。陆压是不错的选择之一,加上他是天帝的儿子,和天庭千丝万缕的关系,本身封神就是为天庭谋取福利,为了报恩,为了天庭,这个“七情六欲消磨尽,把功名,付水流,任逍遥,自在闲身”的陆压却也卷入红尘。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散人陆压来了没等咋滴就先要“绝公明”的原因。

我总觉得有时为了一个所谓的秘密,成为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对象,是可悲的,因为利用你做的事,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陆压就讲到这里,下次我们讲殷商霍乱的根源之一【女娲】!

女娲

相信在现在很多人的眼里,《封神演义》中的女娲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因为她居然因为别人写给她一首情诗就决定灭掉人家,,也是此事,让许多人忽略了【封神榜】是由玉帝【命】十二金仙称臣而起的这一真实的原因。

女娲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王曰:“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娘娘猛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馀年,气数己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碧霞童子,驾青云往朝歌一回不题。那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那殷郊後来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将神。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如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行回宫,心中不悦。唤彩云童儿把後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馀。白光之上,悬出一面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娘娘吩咐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叁妖伺候。叁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叁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叁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叁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毕,叁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正是:“狐狸听旨施妖术,断送成汤六百年。”有请为证:

“叁月中旬驾进香,吟诗一首起飞殃;只知把笔施才学,不晓今番社稷亡。”

按下女娲娘娘吩咐叁妖不题。且言纣王只因进香之後,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叁宫,真如土饭尘羹,不堪谛视;终朝将此事不放心怀,郁郁不乐。

从这一段描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条结论:

第一:女娲娘娘的不一般的漂亮,这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个方面表现。直接描写便是: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侧面描写更绝:纣王只因进香之後,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叁宫,真如土饭尘羹,不堪谛视。虽然我们没见过女娲娘娘,也没见过那女娲神像,但是但从这两处描写中就可以想象出女娲娘娘究竟有多么美丽。

第二:纣王并没有对不起天下,他只是向自己喜欢的女子表达爱慕,这女娲娘娘不接受也就罢了,为何要动怒到要灭了寿王才甘心?就算寿王有侮辱之嫌,如此大动肝火,实在不是一个上古正神的胸怀所为。这肝火动的蹊跷。

第三:女娲娘娘久不显灵,久到纣王都不知道女娲是谁,为何要拜祭,却偏偏在纣王拜祭女娲娘娘的时候显灵了,这显灵的时间蹊跷。

当然蹊跷的并不仅这两条,在前文中还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

天子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王曰:“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第一:纣王之前还有先帝,纣王在拜祭女娲娘娘时是纣王七年,而之前都没有拜祭过女娲娘娘,为何商容突然提出拜祭女娲娘娘?纣王又为何痛快的答应。这又是一个蹊跷。

第二:商容有何罪,为何称自己为待罪宰相?

综上所述,纣王拜祭女娲,是一件透露着诸多疑点的事件,而就是这件事,成了女娲要灭殷商的借口。而这件事情和后来出现的【封神榜】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拨开重重迷雾才能开到接近真相的事实,而这也让纣王拜祭女娲这件事增添了更多的谜团。

但是此后,女娲娘娘一直到西岐军队攻占五关,越过渑池,诸侯会盟孟津时才出现,帮杨戬收服了水牛精金大升和白猿精袁洪。

在《第九十二回  杨戬哪吒收七怪》中如此写道:

那道姑曰:“杨戬!吾非别神,乃女娲娘娘是也。今见成汤数尽,周室当兴,吾特来助你降伏梅山之怪。”令杨戬立於一旁,乃命青云女童:“将此宝去,把那孽障牵来。”……青云女童将伏妖索祭起空中, 只见黄巾力士,将金大升穿起鼻子来 用铜锤把金大升背脊上,打了三匹锤;一声雷响,金大升现出原身,乃是一匹水牛。杨戬向前倒身下拜:“弟子杨戬,愿娘娘圣寿无疆!”女娲曰:“杨戬!你且将牛怪带回周营发落,我还助你收伏白猿精怪也。”

……

娘娘曰:“吾将此宝授你,可以收伏此恶怪也。”杨戬叩首拜谢,女娲娘娘自回宫去了。杨戬将此宝展开看时,心中甚是欢喜,此宝乃山河社稷图。……话说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图,如四象变化,有无穷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後即後。袁洪不觉现了原形身,忽然一阵香风扑鼻,异样甜美;这猴儿抓上树去,一望,见一颗桃树,绿叶森森,下坠一枝红滴滴仙桃,颜色鲜润,娇嫩可爱。白猿不觉欣羡,遂攀枝穿叶,摘取仙桃下来,闲一闻扑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而食之 方才倚松靠石而坐。 未及片时,忽然见杨戬仗剑而来,白猿正欲待起身,竟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将腰坠下,早被杨戬一把抓住头皮,用缚妖的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图,望正南谢了女娲娘娘,将白猿擒着,迳回周营而来。

由此可见,若不是女娲娘娘,杨戬就算拿得了金大升,也定然拿不了袁洪,而且杨戬第一次遇女娲娘娘的时候,是在金大升正在追击的情况下。而且我觉得杨戬之所以遁走,和燃灯当初引诱赵公明追杀自己如初一辙。为什么说杨戬拿不下袁洪呢?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话说杨戩上了梅山,四面观望一遍,忽听得崖下一声响,窜出千百小猴兒,手执棍棒,齐来乱打杨戩。杨戩见众小猢猴左右乱打,情知不能取胜,“不若脱身下山。”杨戩化道金光去了。方才转过一坡,只听一派仙乐之音,满地祥云缭绕,又见女娲娘娘驾临。

所以,若不是女娲娘娘的缚妖索和山河社稷图,就算是战神杨戬,拿袁洪也是无可奈何的。

 女娲娘娘再次出场是在《第九十七回  摘星楼纣王自焚》中:

话说女娲娘娘跨青鸾来,住阻三个妖怪之路;三妖不敢前进,按落妖光,俯伏在地,口称:“娘娘圣驾临此,小畜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小畜,今被杨戬等追赶甚迫,恳求娘娘救命。”女娲娘娘听罢,吩附碧云童儿:“将缚妖索,把这三个孽障锁了,交与杨戬解往周营,与子牙发落。”童儿领命,将三妖缚定。三妖泣告曰:“启禀娘娘得知,昔日是娘娘用招妖,招小妖去朝歌,潜入宫禁,迷惑纣王,使他不行正道,断送他天下。小畜奉命,百事逢迎,去其左右,令彼将天下断送;今已垂亡,正欲覆娘娘钧旨,不期被杨戬来追赶,路遇娘娘圣驾,尚望娘娘救护。娘娘反将小畜缚去,见姜子牙发落,不是娘娘出乎反乎了?望娘娘主裁。”女娲娘娘曰:“我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孽,残贼生灵,荼毒忠烈,惨怪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德。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三妖俯伏,不敢声言……女娲娘娘曰:“杨戬!我与你将此三妖拿在此间,你可带往行营,与姜子牙正法施行。今日周室重兴,又是太平天下也,你三人去罢。”

这是女娲娘娘在《封神演义》中最后一次出场。虽然言辞大义凛然,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不过是为自己过河拆桥,鸟尽弓藏找个借口罢了。若轩辕坟三妖不【无端造孽,残贼生灵,荼毒忠烈,惨怪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德】,又如何完成那女娲要的【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而且女娲娘娘生怕这三妖是出自自己之手,姜子牙不敢如何。不仅在杨戬韦护等人在场的情况下说三妖应该正法,还特意嘱咐杨戬让姜子牙将三妖正法。

女娲娘娘最后的出现,不仅仅掘毁了殷商的最后一道防线,还背起了自己的承诺,将轩辕坟三妖灭掉。

有些人认为《封神演义》中,最残忍的非纣王和妲己莫属。但是在我看来,女娲娘娘比纣王妲己更残忍。

女娲娘娘作为上古正神,作为元始天尊【封神】计划的合作伙伴,定然知道帮助元始天尊的后果是什么,更知道 “兴,百姓,亡,百姓亦苦”的道理,这和谁做君王的关系不大。而且纣王的昏庸正是她派去的九尾狐迷惑纣王所致,不然姜皇后如何会死,黄贵妃和杨贵妃如何会死,梅伯怎么会被炮烙、轩辕坟的三十多个狐妖又怎么会被烧死,比干又怎么会被剖心,那些重臣又怎么会被杀害。而九尾狐本是妖精,不做就是自己死,做就是天下苍生死,在面对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九尾狐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又能责怪她什么呢?

这又再一次撕掉了女娲那道貌岸然的面孔,正是她的命令,轩辕坟三妖才去霍乱君心,殷商才会被搞得民不聊生,还说什么顺应天意。到底谁是天呢,这天意又是什么呢?还不是谁的力量大,谁的权利大,谁就是天。谁的意志就是天意。谁就可以将正义的伪装穿上,而那些力量弱小、没有权利的弱者只能充当牺牲品,被摆上邪恶该死的位置。

这就是女娲,一个看似正义却无比邪恶的女人,下次我们讲老子。他是什么样子的,敬请关注!

老子

老子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开山祖师爷,也是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大师兄,在《封神演义》中的老子还没有创立道派,之所以出世,完全是为了帮元始天尊完成【封神榜】计划。帮助元始天尊的原因是因为他讨厌截教。

老子在《封神演义》中首次出场是在《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

为了抢回姜子牙的魂魄,赤精子前来借太极图。在借太题图的时候,老子就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发展,文中如此说道:老子曰:“你等犯了此劫,落魂阵姜尚有灾,吾之宝遭落魂阵之厄,都是天数,汝等须要小心。”叫:“玄都大法师取太极图来,付与赤精子;将吾此图,如此行去,自然可救姜尚,你速去罢。”赤精子得了太极图,离了大罗宫,一时来至西岐。

事情完全按照老子的话发展。

赤精子随即起身。出城行至十阵门前,捏土成遁,驾在空中,只见姚天君还在那里拜伏。赤精子将老君太极图打散抖开,——此图乃老君劈地开天,分清理浊,定地、水、火、风,包罗万象之宝。化了一座金桥,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护持着赤精子往下一坠,一手正抓住草人,望空就走。姚天君忽见赤精子二进“落魂阵”来,大叫曰:“好赤精子!你又来抢我草人!甚是可恶!”忙将一斗黑砂望上一泼。赤精子叫一声:“不好!”把左手一放,将太极图落在阵里,被姚天君所得。且说赤精子虽把草人抓出阵来,反把太极图失了,吓得魂不附体,面如金纸,喘息不定,在土遁内,几乎失利;落下遁光,将草人放下,把葫芦取出,收了子牙二魂六魄,装在葫芦里面,往相府前而来。

从上面的讲述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信息。

第一,   老子在站在元始天尊这边的。

第二,   太极图的失落在老子的预料之中,这是命中注定还是计谋?依我看是计谋,如果单纯的凭借太极图救回姜子牙的魂魄,那么太极图就不会被抢。显然,阐教是利用姚斌对太极图的贪婪,吸引了姚斌的注意力,给赤精子以逃跑的时间。不然,赤精子第一次抢夺姜子牙魂魄无果,虽然跑的快,但还是把足下二朵白莲花打落在阵中。第二次,赤精子再来,如果不是因为太极图吸引了姚斌的注意力,就算赤精子抢去了,也定然会被姚斌追杀。这同样证明了,老子不仅仅站在元始天尊这边,还为他出谋划策。

当然,老子是个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人。在《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中,为了破番天印,广成子前来借离地焰光旗,老子连门也没让进,直接就把准备好的东西让广成子拿回去了。

除了借宝,老子还在《封神演义》中为【封神榜】的实施,出力不少。

在《第五十回 叁姑计摆天河阵》中,老子展现自己的大法力,破了黄河阵,救了阐教门人。文中如此写道:且说琼霄见老子进阵来观望,使放起金蛟剪去,那剪在空中,挺折如剪,头交头,尾交尾,落将下来。老子在牛背上,看见金蛟剪落下来,把袖口望上一迎,那剪如芥子落於大海之中,毫无动静。碧霄又把混元金斗祭起,老子把风火蒲口往空中一丢,唤黄巾力士,“将此物带上玉虚宫去。”叁位娘娘大呼曰:“罢了,收吾之宝,岂肯干休!”叁位齐下叁来,仗剑飞来直取。难道天尊动手?老子将乾坤图抖开,命黄巾力士:“将云霄裹去了,压在麒麟崖下。”……元始既破黄河阵,众弟子都睡在地上,老子用中指一指,地下雷鸣一声,众弟子猛然惊酸;连杨戬、金、木二吒齐齐跃起,拜伏於地。

金蛟剪是个什么宝贝,我相信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都清楚,燃灯的坐骑就是被他一下剪为两段的。十二金仙中,没有一个能与之对抗,老子仅仅一抖袖口,金蛟剪就失去了威风,再无动静。

当然,对付后被,有这样的战绩,老子这个做大师伯的也并不光荣,厉害的是在后面,老子在《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气化三清》中对战通天教主。

且说通天教主见老子昂然直入,却把手中雷放出,一声响亮, 震动了陷仙门上的宝剑, 这宝剑一动,任你人仙首落。老子大笑曰:“通天贤弟!少得无礼,看我扁拐!”劈面打来,通天教主见老子进阵,如入无人之境;不觉满面通红,偏身火发,将手中剑火速忙迎。……

话说老子在陷仙门大战,自己顶上现出玲珑宝塔,在空中那怕他雷鸣风吼;老子自思:他只知仗他道术,不知守己修身,我也显一显玄都紫府手段,与他的门人看看。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老子复与通天教主来战。

这便是著名的【一气化三清】的故事。这三清比【火影忍者】中漩涡鸣人的什么几千影分身厉害的多。三清化身与老子将牛人通天教主打的只有招架之功。

不久后,老子又同元始天尊、准提道人、接引道人破了通天教主的诛仙阵,诛仙阵中【诛、戮、陷、绝】四把宝剑又为破万仙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到这,或许会有人奇怪,既然通天教主和截教那么厉害,【封神榜】多老子似乎也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老子要那么帮助元始天尊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老子厌恶通天教主,厌恶截教。

在《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中如此写道:老子一见万仙阵与元始曰:“他教下就有这些门人,据我看来,总是不分品类,一概滥收;那论根器深浅,岂是了道神仙之辈?此一回 玉石自分, 浅深互见,遭劫者可不枉用功夫,可胜叹息!”在《第八十三回  三大士收伏狮象犼》中也有类似的言语:老子命文殊骑了青狮,至前面,老子指与通天教主曰:“你的门下,长有此等之物,你还要自称道德清高?真是可笑。”

这话再明白不过,通天教主收徒弟,不论精怪妖魔,一律照单全收,而老子和元始天尊收人的门槛就很高,就好比现在的民办学校和一类本科。民办的几乎是你去就要,而一类本科的,你必须在考试中,每门成绩都优秀,确切的说,是都达到招生部门的认可。虽然元始天尊也收了妖精出身的申公豹,但那是实际需要的原因,南极仙翁也收了个白鹤做徒弟,那也是为了传信什么的方便,而且鹤本来就是仙家喜欢的东西,而姜子牙虽然收了五路神这五个妖精、还收了龙须虎这个妖精中的妖精,但那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并不像通天教主石头精、鳌精、青狮、白象……兼容并蓄,全部招收。

通天教主的这种做法自然触怒了两位自认为高贵的师兄,加上他的照单全收,而且徒弟都争气,法宝也多,大有吞并阐教之势,所以看似将要发生的威胁让老子和原始两人决定灭掉截教。这也算是【封神榜】的最初目的吧。

那老子和原始天尊厌恶截教的背后又说明了什么呢?

在《第八十三回  三大士收伏狮象犼》中如此写道:

元始曰:“此是截教门中,并无一人有根行之士,俱是无福修为,该受此劫数也,为可悲。”…… 元始与老子同西方教主共言曰: “你看这些人,有仙之名,无仙之骨,那做得修行悟道之品?”

这里的话很明显,按照原始和老子的标准,通天教主的那些徒弟都是该死的。【该受此劫数也】因为【封神】有一个原则就是死后封神。那么老子和原始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在《第八十四  回子牙兵取临潼关》有说:

老子与元始看见定光仙问曰:“你是截教门人定光仙,为何躲在此处也?”定光仙拜伏在地曰:“师伯在上,弟子有罪, 敢禀明师伯!吾师盖有六魂 ,欲害二位师伯,并西方教主、武王、子牙、使弟子执定听用,弟子因见帅伯道正理明,吾师未免偏听逆道,造此孽障;弟子不忍使用, 故收匿藏身於此处。 今师伯下问,弟子不得不以实告。”元始曰:“奇哉!你身居截教,心向正宗,自是有根器之人。”

这段话我们很容易理解,原始和老子所谓的根器便是心向正宗。什么是正宗,从封神全文和定光仙的事情推断,那所谓的正宗自然是原始天尊下的阐教。当然,还要加上老子和西方教。毕竟他们是一个阵线的。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很明显的知道,老子之所以帮助元始天尊,就是因为通天教主的做法不仅仅让心高气傲,自誉为正宗的老子和原始产生了布满,更糟糕的时候,通天教主的派别太大,其徒子徒孙成了当时军方的中坚力量。【以后我们具体谈到这点。】这样就影响了元始天尊和老子在人家传授自己的道义,招收自己的门徒。自然也就损害了其二人的利用,这二人要灭通天教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所以,争斗是假、师兄弟感情是假、弘扬正义也是假,只有争取自身利益才是真。

老子我们就讲到这里,下次我们讲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虽然在《封神演义》中出场并不多,但是不得不说,这位仁兄是位狠角色。

接引道人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中,广成子借青莲宝色旗,在准提到人的劝说下方借。这我们在谈准提道人的时候已经说了,这里就不赘述。

后来在《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接引道人不仅在对战通天教主时大显神威,而且用自己的宠物将龟灵圣母吃的只剩龟壳。文中如此写道:

那念珠落下,正打在龟灵圣母背上,压倒在地,现出原身,乃是个大龟。只见压得头足齐出,惧留孙方欲仗剑斩之,西方教主急上之曰:“道友不可杀他,若动此念转劫难完,相报不已。”……话说白莲童子打开包裹,放出蚊虫,那蚊虫闻得血腥气,俱来叮在龟灵圣母头足之上,及至赶打,如何赶得散,未曾赶得这,那又歇满了?不一时,把龟灵圣母吃成空壳。白莲童子急至收时,他也自四散飞去,一阵飞往西方,把十二莲台食了三品,後来西方教主破了万仙阵回来,方能收住,已是少了三品莲台,追悔无及。

接引说要用蚊虫是因为若杀之后,【转劫难完,相报不已】,也就是说惧留孙以后会有无穷麻烦,而龟灵圣母死后并没有被封神。思来想去,接引之所以用这比凌迟好不了多少的方法杀掉龟灵圣母是因为那蚊虫吃掉的不仅仅是肉身,还有灵体。也只有这能解释,为什么同样是杀掉龟灵圣母,用蚊虫却可以避免相报,灵体都没有了,无法再转生,自然没有了相报。

在后拉,接引出场就变成了表演秀,在诛仙阵和万仙阵同原始等人对战通天,表现不凡,看的长耳定光仙都羡慕到叛教,让通天教主功亏一篑。【在《第八十四  回子牙兵取临潼关》中,定光仙因见接引道人白莲裹体,舍利现光;又见十二代弟子,玄都门人,俱有璎珞金灯,光华单体,知道他们出身清正,截教毕竟差讹。他将六魂收起,轻轻的走出万仙阵,迳往芦篷下隐匿。】

这就是接引道人,下次我们讲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文殊广法天尊要杀马元的时候。

他对文殊说:封神榜上并没有马元的名字,而且【此人根行且重,与我西方有缘,待贫道把他带上西方,成为正果,亦是道兄慈悲,贫道不二门中之幸也。】然后:准提道人相前摩顶受记曰:“道友!可惜五行修炼,枉费工夫,不如随我上西方八德池边,谈讲三乘大法,七宝林下,任你自在逍遥。”马元连声诺诺。

再次出场是在《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为了对付殷郊,破翻天印,广成子到准提处借青莲宝色旗。文中说道:

成子谢曰:“弟子因犯戒,今被殷郊阻住子牙拜将日期,特至此求借青莲宝色旗,以破殷郊,好佐周王东征。”接引道人曰:“贫道西方,乃清净无为,与贵道不同,以花开见我,我见其人,乃莲花之像,非东南两度之客;此旗恐惹红尘,不敢从命。”广成子曰:“道虽二门,其理合一。以人心合天道,岂得有两?东西南北共一家,虽分彼此,如今周王,乃是真命天子,应运而兴,东西南北,总在皇王水土之内;道兄怎言西方不与东南之教同?古语云:『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接引道人曰:“道兄言虽有理,只是青莲宝色旗,染不得红尘,奈何奈何?”二人正论之间,後边来了一位道人,乃是准提道人,打了稽首,同坐下。准提曰:“道兄此来,欲借青莲宝色旗,西岐山破殷郊。若论此来,此宝借不得;如今不同,亦自有说。”乃对接引道人曰:“前番我曾对道人言过,东南两度,有三千丈红气冲空,与吾西方有缘,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开之数。西方虽是极乐,其道何日得行於东南?不若借东南大教,兼行吾道,有何不可?况今广成子道兄前来,当得奉命。”接引道人,听准提道人之言,随将青莲宝色旗,付与广成子。广成子谢了二位道人,离西方望西岐而来。

从这两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

第一:准提道人去西岐收了马元,也就是说到过西岐。知道西岐之事,而且清楚的知道封神榜上没有马元的名字。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第七十九回  穿云关四将被擒》

法戒被 捉,准提到人再次刀下救人,并对姜子牙说:“法戒虽然违天助逆,元帅理宜正法,但封神榜上无名,与我西方有缘,贫道特为此而来,望子牙公慈悲。”然后姜子牙就放了人。

这很让人奇怪。原因一是【封神榜】本是三教共议,除了三位教主,没人知道榜上写了谁的名字,不然那些截教诸如赵公明、余元等人也不会接受申公豹的邀请,下山助阵。而西方教主,这位局外人又如何知道的呢?原因二,文殊广法天尊为什么听从准提的话,放弃了杀马元,如果说姜子牙放人是因为认识准提,为了偿还准提多次相助,帮着接青莲宝色旗,请接引道人,共破诛仙阵还说的过去,但是文殊在此之前并不认识准提,书中如此说:听得脑後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原来道兄认不得我……

第二,西方教想借东南大教,兼行本教。

此前我们在介绍元始天尊的时候,曾经说过,西方教是元始天尊联合的同盟之一,从故事的发展来看,这将一些不在榜上截教仙人送到西方教下就是他门的结盟条件。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准提道人知道了马元不在封神榜上,因为这人是元始天尊送给西方教的门人之一。而元始天尊显然也给十二金仙打过招呼,所以文殊听了准提的话,这才放弃了杀马元。

而准提与接引两道人的对答。正是我们所说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对付殷郊,破解翻天印,准提和接引必定心里有数,所以广成子来借的时候,接引表示为难,不愿借,而广成子显然也没那个本事抢夺,加上失去了翻天印,他也绝对不像以后去碧游宫时底气那么足,所以如果接引不借,他只能看着徒弟继续胡作非为,一点办法也没有,而这个时候,准提就出来,劝接引道人借给广成子。

接引和准提为什么这么做呢?答案很简单。为的就是让阐教承情。这和我们平时求人办事是一个道理,如果对方很痛快的就给我们办了,我们或许仅仅觉得对方有本事,并不一定承情。而如果对方办成之后显得费了很大力,我们一定会承对方的情。

后来准提道人在【封神之战】中,又多次出现。

在《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中,准提道人去了金鸡岭,收服孔宣,随后的《第七十一回  姜子牙三路分兵》中准提道人依法对法,逼迫孔宣现了原形。文中如此写道:

孔宣听罢大怒,把刀望道人顶上劈来。准提道人把七宝妙树一刷,把孔宣的刀刷在一边;孔宣忙取金鞭在手,便望准提道人打来。道人又把七宝妙树刷来,把孔宣鞭又刷在一边去了。孔宣只剩两只空手,心上着忙急将当中红光一撒,把准提道人撒去,燃灯看红光撒去了准提道人大惊,只见孔宣撒去了准提道人,只是睁着眼,张着嘴;须臾间顶上盔,身上袍甲,纷纷 碎,连马压地下了。只听得孔宣五色光 ,一声雷响, 现出一尊圣像来;十八只手,二十四门,执定璎珞伞盖,花 鱼肠,如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旗 等件。准提道人……将孔宣用丝绦扣着他颈下, 把加持宝杵, 放在他身上,口称:“道友!请现原形!”霎时间现出一只目细冠红孔雀。准提道人坐在孔雀身上,一步步走下岭,进了子牙大营。

孔宣的红光连定海珠也奈何不得,而准提道人却直接破了孔宣的红光,可见准提道人法术精神,虽然如此,准提道人比元始天尊、老子和接引道人还是差一些。

在《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中:

为破诛仙阵,渡有缘西方教门人,准提到人请来了西方教主接引道人破了诛仙阵。在破阵的时候,书中如此写道:

且说四位教主齐进四阙之中,通天教主仗剑来取接引道人。接引道人手无寸铁,只有一拂尘架来,拂尘上有五色莲花,朵朵托剑,老子举扁拐纷纷的打来,元始将三宝玉如意架剑乱打,只见准提道人把身子摇动,大呼曰:“道友快来!”半空中又来了孔雀大明王;准提现出法身有二十四头,十八只手,执手了璎珞伞盖,花贯鱼肠,金弓银戟,架持神杵,宝锉金瓶,把通天教主裹在当中,老子扁拐,来後心就一扁拐,打的通天教主三昧真火冒出。

四位大师同入诛仙阵,只有准提请了孔雀大明王来助阵,可见对抗诛仙阵这样的大阵,准提老师还是有点力不从心的。

准提道人再此出场,是在《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

乌云仙追杀广成子,广成子正被追的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的时候,准提前来,用六恨清净竹,将乌云仙钓去了西方八德池。然后同元始天尊和老子共战通天教主,后来在《第八十四  回子牙兵取临潼关》有同孔雀大明王一起破了诛仙阵。

这就是准提道人,下次我们讲龙吉公主。

龙吉公主

人物资料

姓名:龙吉

身份:公主

父母: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

丈夫:洪锦

结婚纪念日:三月初三

封神:红鸾星

掌管:水

法宝:雾露乾坤网、四海瓶、二龙剑

坐骑:青鸾

侍从:碧云童子

龙吉公主是西岐除邓婵玉金台拜将时唯一的一位女将,本是天庭公主。

说到这,或许会有人要问,既然是天庭公主,在《封神演义》中又没有一位天将参加封神之战,她又是如何能来参加的呢?

答案很简单,她来参加封神之战只是个由头,顺便帮个小忙,她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帅哥洪锦。为什么如此说呢?我们慢慢道来。

在《第五十五回 土行孙归服西岐》如此写道:

杨戬躬身问曰:“请娘娘尊姓大名,同西岐好言娘娘圣德。”道姑道:“吾非别人,那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所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龙吉公主是因为失归去,犯戒而贬下凡间的。

而到了《第六十四回  罗宣火焚西岐城》中说道:话说罗宣正烧西岐,来了青鸾斗阙的龙吉公主;乃是昊天上帝亲生,瑶池金母之女。只因有念思凡,贬在凤凰山青鸾斗阙。……公主忙答曰:“贫道乃龙吉公主,有罪于天。方才罗宣用火,焚烧西岐,贫道今特来此间,用些须小法术,救灭此火。特助子牙东征,会了诸侯,有功于社稷,可免罪愆,得再回瑶池耳,真不负贫道下山一场。”

这里,龙吉公主下凡的原因和龙吉公主本人对杨戬说的不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第一:作者本身的缘故,由于篇幅的缘故,将这种事情忘记,所以写的不一致。

第二:龙吉公主没有对杨戬说真话,没有说出自己是因思凡被贬,这也可以理解,一个女儿家家的,这样的话是不好说。

第三:龙吉公主说了真话,只是没说失规矩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思凡,致使在蟠桃会上失了规矩,所以被贬。

真相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

二人正议论间时,有龙吉公主听见,忙出净室问曰:“你二人说甚么?”土行孙……

不知道龙吉公主的净室和土行孙夫妻的房间靠的太近,土行孙夫妻商议的声音太打,还是龙吉公主有意偷听,反正,土行孙和邓婵玉商量的事情,龙吉公主总能及时听到,在《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中亦有类似情况:众门人俱退,土行孙来到内对妻子邓婵玉说:“平空殷郊来伐西岐,费了许多的事, 如今还少素色云界旗,不知那 有?”只见龙吉公主,在静室中听见, 忙起身来问土行孙曰……

在听了土行孙二人谈论洪锦的事情之后,龙吉公主什么表现呢?

龙吉公主笑曰:“此乃小术,叫做『奇门遁』,皂为内门,白为外门。既然如此,待吾收之。”

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

两人战在一处,反正不论洪锦怎么蹦跶,龙吉公主都有办法破解,放佛洪锦天生的克星一般。

洪锦使皂内门,龙吉公主就用白为外门。洪锦跑,龙吉公主就追,洪锦使土遁逃跑,龙吉公主就用能克土遁的木遁追。

这一路追来,逃跑的拼命跑,追的就死命追,反正是不追到你,誓不罢休。这一路就追到了北海,到了北海,洪锦放心了,取出鲸龙而逃,看他将鲸龙扔向海里的情景:兴风带雨,气势庞大,搅得海面是烟波滔滔、潮水汹涌。这时候以为能喘口气的洪锦相信会对着岸上的龙吉公主来个飞吻,笑道:拜拜了您呐!

但此时要走了洪锦,这龙吉公主也就不是龙吉公主了,见洪锦乘鲸龙而去,龙吉公主也拿出一个能度水的宝贝。要说还是龙吉公主厉害,就连这度水的宝贝都能克制洪锦,龙吉公主的宝贝叫“神鲸”,专降鲸龙,用书中的话就是【神鲸入海,鲸龙无势】,然后龙吉公主祭起捆龙索,将洪锦拿到西岐。

姜子牙见到洪锦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去砍了,不过,这个节骨眼儿上,月合老人出现,月老说符元仙翁曾讲洪锦和龙吉不但有姻缘,也可以协助周兵进五关。此话一出,姜子牙觉得这事自己出面不合适,便让邓蝉玉去通个信。听说此事后,龙吉公主什么表现呢?公主曰:“吾因在瑶池犯了清规,特贬我下凡,不得复归瑶池,与我母子重逢。今下山来,觉得又多此一番俗孽耶?”

这话前半部分说的还蛮伤感,到了【今下山来,觉得又多此一番俗孽耶?】却有些小姑娘发嗲的意思了。不多时,月合老人又亲自来劝说一番,龙吉公主这时什么表现呢?不觉长吁一声:“谁知有此孽缘所系?既是仙翁掌人间婚姻之牍,我也不能强辞,但凭二位主持。”

表面上龙吉公主是无奈长吁一声,同意了此事,但事实上,龙吉公主【长吁】的原因是牵挂许久的事情终于成了现实。为什么如此说呢?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

龙吉公主“因有念思凡,贬在凤凰山青鸾斗阙”她思凡思的是谁呢?

他两次听到土行孙夫妻说话,第一次是关于聚仙旗,这次她并没有亲自出场,只是让土行孙转告,并没有因为可能有机会见母亲而主动请缨,第二次是洪锦出战,西岐无人能破,恰巧又被龙吉公主听到,然后洪锦老兄被龙吉公主克制的死死的,如同对战罗宣时,对手没有一点还手的余地,若不是龙吉公主忙着救活,估计罗宣也不会被李靖干掉。

但是罗宣和洪锦又有所不同,龙吉公主对战罗宣,不仅是处处克制,而且是收了对方的法宝,斩了对方的坐骑,对战洪锦虽然是处处克制,却只是让对方跑,死追不放,最后活捉。

下面的事情,如果不是月合仙翁刀下救人,也逃不掉一死。但是月合仙翁出现了,成亲成了洪锦唯一的选择。

这样我们再根据事件经过还原整件事情。

龙吉公主看上了洪锦,但是不好说,而因为思郎心切,龙吉公主在蟠桃会上还犯了错误。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为了让女儿得偿所愿,玉帝和王母决定上演一出苦肉计,而龙吉公主显然也熟知此事,不然怎么能克制的洪锦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是因为赶在【封神】计划之内,这龙吉公主也不能白下凡一次,有因为罗宣出场在元始天尊的意料之中,龙吉公主刚好克制此人,所以在救西岐时出场也成了计划之内的事,这样也就不难理解燃灯为什么会说出:“……贫道非是不知,吾若是来治此火,异人必不能至。”这种话了。

正是因为洪锦在出场前,结局就被设定,所以洪锦与龙吉公主成亲,弃商归周也成了情理中的事情,这对洪锦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也是他唯一的选项。

龙吉公主就讲到这里,阐教联盟也讲到这里,下次我们讲殷商天下,首先从比干说起。

比干

名字:比干

职位:亚相

身份:皇叔

性格:没事找抽型

 

虽然翻看了多遍《封神演义》,但是对于比干此人尚无好感。

之所以对比干会有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此人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就连《封神演义》作者的陈仲琳老师都如此评价说:“不管闲事终无事,只怕你谋里招殃祸及身。”所以,比干最后被剜心而死也算死有余辜。

为什么说比干该管的不管,我们且看他的所作所为:

在《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中:

话说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方相,大惊失色;独黄飞虎若为不知。亚相比干近前曰:“黄大人!方弼反了,大人为何独无一言?”黄飞虎答曰:“可惜文武并无一位似方弼二人的。方弼乃一莽汉,倘知不忍国母负屈,太子枉死;自知卑小,不敢谏君,故此背负二位殿下去了。若圣旨追赶回来,殿下必死无疑,忠良尽遭杀戮。此事明知有死无生,只是迫于一腔忠义,故造此罪孽,然情甚可矜。”

从这段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纣王诛杀殷郊和殷洪两位皇子,比干这个做皇叔、皇爷爷的持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冷漠态度。而黄飞虎的话回答的也不客气。他所说的方弼方相的有点,也正是比干的缺点。【自知卑小,不敢谏君】是方弼方相可悲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方弼方相兄弟的背叛才显得更加可敬,这恰恰正是比干可耻的地方,作为皇叔、殷商亚相,在首相商容不在的情况下,应该联合百官进谏,他却熟视无睹,问黄飞虎为什么不说话。

当然,比干不仅仅这一件事做的让人无法理解,通观《封神演义》全书,比干做的事几乎没有不让人生厌的。因为他一直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却做着不该做的事情。

《第二回 赏州侯苏护反商》:

天使读毕,二人谢恩平身。姬昌对二丞相叁侯伯言曰:“苏护朝商,未进殿廷,未参圣上。今诏旨有“立殿忤君,”不知此语何来?且此人素怀忠义,累有军功,午门题诗,必有诈伪;天子听信何人之言,欲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见驾,请察其详。苏护所得何罪?果言而正,伐之可也。倘言而不正,合当止之。”比干言曰:“君候之言是也!”崇侯虎在傍言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今诏旨已出,谁敢抗违?况苏护题诗午门,必然有据,天子岂无故而发此难端?今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是王命不能行于诸侯,乃取乱之道也!”

《第五回 云中子进剑除妖》:

只说纣王日迷酒色,旬月不朝,百姓皇皇,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内有上大夫梅柏,与首相商容,亚相比干言曰:“天子荒淫,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本积如山,此大乱之兆也!鲍等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当尽的大义。况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与二位丞相,俱有责焉。今日不免鸣鼓击钟,齐集文武,请驾临轩,各陈其事,以力诤之,庶不失君臣大义。”商容曰:“大夫之言有理。”传执殿官鸣钟鼓,请王登殿。

《第六回 纣王无道造炮烙》

且言众大臣俱至午门外,内有微子、箕子、比干对武成王黄飞虎曰:“天下荒荒,北海动摇,闻太帅为国远征;不意天子信任妲己,造此炮烙之刑,残害忠良,若使播扬四方,天下诸侯闻之,如之奈何?”黄飞虎闻言,将五绺长须捻在手中,大怒曰:“叁位殿下!据我末将看将起来,此炮烙不是炮烙大臣,乃烙的是纣王江山,炮的是成汤社稷。古人道得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今主上不行仁政,以非刑加上大夫,此乃不祥之兆;不出数年,必有祸乱。我等岂忍坐视败亡之理?”众官俱各嗟叹而散各归府宅。

从这几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纣王要讨伐苏护,他同意的是西伯侯姬昌的话,作为纣王的家人,他胳膊肘往外拐,对纣王的忠心反不如北伯侯。虽然认理不认亲没错,但是你没经过调查就乱表态就是你的不是,再说了,苏护反商确是事实。

纣王沉迷酒色而不上朝,弄的天下人心惶惶,要求鸣鼓击钟,请驾听政的不是首相商容,更不是作为亚相兼皇叔的比干,而是一个上大夫梅伯。

你不请天子听政,你把事情处理好呀,但是没有,他们不但不为天子分忧,反而找天子的不是。文中如此说道:

只见二丞相进殿伏奏曰:“天下诸侯本章候旨,陛下何事,旬月不临大殿?日坐深宫。全不把朝纲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圣听者;乞陛下当以国事为重,无得仍前高坐深宫,废弛国事,大拂臣民之望。臣闻天位维艰,况今天心未顺,水旱不均,降灾下民,未有不因政治得失所致。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顿,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愿陛下留意焉!”纣王曰:“朕闻四海安康,万民乐业,止有北海逆命,邑令太师闻仲除奸党;此不过疥癣之疾,何足挂虑?二位丞相之言甚善,朕岂不知?但朝廷百事,俱有首相与朕代劳,自是可行,何尝有壅滞之患?朕纵临轩,亦不过垂拱而已,又何必哓哓于口舌哉?”君臣正言国事,午门官启奏:“终南山有一气士云中子见驾,有机密事情,未敢擅自朝见,候旨定夺。”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这天下是你的,这有什么事,居然那么长时间不听政【看这话的时候我直想让寿王将这两个人拉出去各打二十大板,明知故问不说,还找碴似的询问。】当然纣王也不是省油的灯,见两人如此不识抬举,纣王说【朝廷百事,俱有首相与朕代劳,自是可行,何尝有壅滞之患?】这话说的很明显,首相可以代纣王处理事务,但是在【水旱不均,降灾下民】之时,所有事情,商容比干却还要一一等着纣王来处理。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为老百姓想,水旱之时,很多事情,依殷商时的国土面积和送本速度,本未到事情已经晚了,再因为纣王不上朝,耽误那么十天半个月的,这天下要死多少人,这做丞相和亚相的人难道想不明白吗?

当然,比干除了该管的事情不管外,和西伯侯还走的很近。

《第十一回 里城囚西伯侯》

比干奏曰:“臣启陛下!大臣者,乃天子之股肱。姜桓楚威镇东鲁,数有战功,若言弑君,一无可证,安得加以极刑?况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实邦家之福臣。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仁结诸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智服反叛,信达军民。纪纲肃静,政事严整,君仁臣忠,子孝父慈,兄友弟恭,若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鄂崇禹身任一方重寄,日夜勤劳王家使一方无警,皆是有功社稷之臣,乞陛下一并怜而赦之,群臣不胜感激之至。”

其实如果不是比干在《封神演义》中没出现什么结党或背叛的事情的话,看这里我都会怀疑比干会和西伯侯姬昌有所勾结。自己的皇孙出事,比干不在纣王面前说一句话,可是纣王要杀四大诸侯,他却有话说了,而且虽然是在为东南西三大诸侯求情,实际基本是在给西伯侯姬昌一个人求情。似乎在比干眼里,西伯侯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比两个皇孙和成汤根基要重的多的多。

后来西伯侯在比干的求情下,被纣王恩准归国,比干又亲自去馆驿下达旨意,亲送归国。

当姬昌预言国事,被纣王重新召回后,比干再次为西伯侯求情,似乎在他看来,杀了西伯侯要比杀了两位事关殷商根基的皇子情况严重的多。而且在他看来,西伯侯的预言是很准的。在他为西伯侯求情的时候,比干就对寿王说过这样的话:“…今陛下斩姬昌事小,社稷安危事大。姬昌素有令名,为诸侯瞻仰,军民钦服;且其先天数据理直推,非是要捏,如果圣上不信,可命姬昌演日下吉凶。如准,可赦其生,如不准,即坐以捏造妖言之罪。”

当姬昌的预测应验时,比干虽然知道后果,但是没有悲伤,只是感叹道:“太庙灾异,成汤必不久矣。”然后又和微子、黄飞虎等人去见纣王,他对寿王说:“今日太庙火灾,姬昌之数果验,望陛下赦昌直言之罪。”王曰:“昌数果应,赦其死罪,不赦归国;暂居里,待后国事安宁,方许归国。”

其实纣王的策略是很正确的,如果我做纣王的话,我还会以造谣生事之类的罪名将姬昌给杀了。因为这是政治,姬昌的话会动摇民心,民心不稳,则天下乱,但是比干作为皇叔、作为亚相却只知道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其他的全然不顾。

这点在《第十九回 伯邑考进贡赎罪》中就有表现:

伯邑考向前跪下,比干问曰:“阶下跪者何人?”邑考答曰:“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比干闻言,滚鞍下马,以手相扶,口称:“贤公子请起。”……比干听罢:“此宝虽妙,今天子失德,又以游戏之物进贡,正是助桀为虐,荧惑圣聪,反加朝廷之乱。无奈公子为父羁囚,行其仁孝,一点真心。此本我替公子转达天庭,不负公子来意耳。”比干往摘星楼候旨。

从这段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出,比干不仅看重姬昌,甚至对姬昌的儿子也很尊敬,【滚鞍下马,以手相扶】八个字就可以说明一切。而比干在听说伯邑考的来意和进贡的宝物后,虽然知道会加重朝廷之乱,但是还是为了伯邑考的一点孝心,愿意去做。

我们常说:“两弊相横取起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但是比干没有,他为了一个人的孝心,为了自己和西岐的关系,在明知【正是助桀为虐,荧惑圣聪,反加朝廷之乱】的情况下还是去觐见纣王,做了此事。

也正是比干的这种种举动,后来比干带姜子牙觐见纣王才更显得非比寻常。

在《第十六回 子牙火烧琵琶精》中如此写道:

王曰:“朕无旨意,卿有何奏章?”比干奏曰:“臣过南门,有一术士算命,只见一女子算命,术士看女子是妖精,不是人,便将石砚打死。众民不服,齐言术士爱女子美色,强奸不从,行凶将女子打死。臣据术士之言,亦是有理;然众人之言,又是经目可证,臣请陛下旨意定夺。”

看到这样的话,我相信大家会很奇怪,比干身为亚相兼皇叔,为什么要证明一个女子是不是妖精,一个术士是捉妖还是歹意就要亲见纣王,想比他对于殷郊和殷洪两位皇子的态度,这事更加让人难以琢磨。

当然,或许有一个书中无法找出线索的可能,比干看纣王不顺眼,看两位皇子不顺眼,自己对国事也不关心,所以才会如此,又有因为他看西伯侯和姜子牙顺眼,所以才会屡次为西伯侯求情,才会和自己在大街上的术士,被纣王封为下大夫的姜子牙走的那么近。

书中《第十七回 苏坦己置造虿盆》写道:

子牙曰:“尚有一柬帖,压书房砚台之下,但丞相有大难临身,无处解释,可观此柬,庶几可脱其危;乃卑职报丞相涓埃之万一耳。从今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睹尊颜?”子牙作辞,比干着实不忍:“先生果有灾难,待吾进朝面君,可保先生无虞。”子牙曰:“数已如此,不必劳动,反累他人。”比干相送子牙出相府,上马来到午门,迳至摘星楼候旨。

从这短短的送别中,仅【着实不忍】和比干亲送出府,我们就可以看出比干对姜子牙的重视。

当然比干对西伯侯的恩情和对姜子牙的重视,并不能让比干有什么好下场,因为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这事还要从鹿台说起。

狐妲己为了给琵琶精报仇,要害姜子牙,所以画了一个鹿台的设计图,给纣王,说是建造出来神仙回来。而这件事非姜子牙不可。

后来姜子牙是跑了,但是纣王却来了兴致,于是让北伯侯用两年零四个月完成了这件在姜子牙口中需要三十五年的浩大工程。

工程竣工后,纣王想见见神仙,狐妲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她决定找自己的狐子狐孙。挑选擅于变化的,变成所谓的神仙,在月圆之夜,到鹿台吃饭,接受纣王宴请。而事情坏就坏在这上面,因为陪酒的是比干。

比干虽然不务正业,但不是傻子,上场不久就发现了破绽,继而发现是一群狐狸精来蹭吃蹭喝。这可把我们的比干皇叔气的够呛。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此时月照正中,比干着实留神看明白,已是追悔不及,暗暗叫苦。想我身居相位,反见妖怪叩头,羞杀我也!比干闻狐骚臭难当,暗暗切齿。】

这边比干暗骂不提,那边妲己也发现了问题,【见小狐狸醉将来了;若现出原身来,不好看相。】于是匆忙结束了这场闹剧。

闹剧散场后,比干郁闷的出了宫,刚好遇到黄飞虎,然后就聊了起来,而比干这时候可找到了诉苦对象【顿足】道:“老大人!柄乱邦倾,纷纷妖怪,浊乱朝廷……”于是乎将所有的事情向黄飞虎说了一遍。而黄飞虎呢,决定为比干挣回这个面子,于是侦查到这群妖精的去处,然后让士兵用柴草堵住洞口,烧了整整一个上午,这群狐狸连烧带熏算是彻底和这个世界永别。

当然出了力,自然要对方领情,于是到下午,黄飞虎就拉着比干去看战利品了。而比干看着一堆尸体还不解气,于是出了个主意:从这些死狐狸中,选出皮毛好的,做成皮大衣,送给纣王,这样就能乱妲己之心,让这一帮妖怪心慌意乱,或许就能纣王幡然醒悟,然后贬了妲己,这样也能彰显我们我们对纣王的忠心。

其实,在我看来,比干说的这些理由只是次要的,因为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并看不出比干对殷商,对纣王有什么忠心,而从他发现自己是在给一群妖精叩头,气愤难当,怒火中烧,而这一切一定会被比干算到妲己头上,所以他要做狐皮大衣给纣王表忠心是假,报仇雪恨是真。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隆冬,朝歌城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狐妲己的心也如同这个冬天的气温一样,瓦凉瓦凉的。因为这个冬天,她见到了一件熟悉而有陌生的东西,那就是用自己是子孙的皮毛做成的皮大衣。狐妲己见了这件大衣之后,如刀剜肺腑,火烧肝肠,暗暗骂道:我的子孙也就吃了皇上一顿饭,又关你鸟事!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狐妲己决定要向比干出手了,而狐妲己也是彻底发扬自己留情不下手,下手不留情的风格。她引的九头雉鸡精化作仙子胡喜媚陪王伴驾,并装模作样地病倒了,胡喜媚说这是旧病复发,要治愈只需玲珑心一片,但是这病耽误不得,否则就会死掉,而在朝歌之内,只有皇叔比干拥有此心,但是怕他不给。

但是纣王哪里管你是皇叔皇赢的,为了妲己,老婆孩子社稷江山都可以不要,还在乎你输赢吗?于是连下六道诏书要比干进宫,最后,比干在纣王的逼迫下,接过剑来,往太庙大拜八拜,将腹剖开,取出心扔到地上,走了。

奇怪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比干一剑下去竟然没有流血,当然,如果你看过这段故事,相信一定知道,这是姜子牙留下的【简帖】所致,所以比干剜心之后可以暂时不死,他能活继续活下去还要一个卖菜的说了算。

看此节的时候,我都觉得比干可能买她的菜没给人家钱,不然作为堂堂殷商亚相,又有皇叔的尊贵身份,为什么生死还要买菜人的回答来做决定。

话说比干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直走出了午门,骑上马直奔北门而去。走了几里路后,一个卖无心菜的妇人叫卖惊醒了比干,比干勒马,问到:“怎么是无心菜。”妇人答:“民妇卖的是无心菜。”比干又问:“人要是无心,会怎样?”妇人说:“人若是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跌下马来,一腔热血喷涌而出,当场死亡。吓的妇人慌忙闪躲。

比干为什么挖了心没死,偏偏问一个卖菜的两句话就死了呢?这就是姜子牙的事了。

姜子牙离开朝歌之前专程探望了一次比干,并悄悄的将留了个【简帖】在比干的书房,虽然全书没有介绍姜子牙【简贴】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根据前前后后的线索,可以推断出来大意如下:

比干老哥,我要走了,也没什么好送的,因为你将来会有性命之忧,所以将这道符送给你,在危难之时,烧成灰服下,可暂时保住性命,但是能否继续活命,还要你亲自去北门问一个卖无心菜的人。

说道这,我们应该能够明白,比干的死,第一源自自己的咎由自取,就如作者评价的【不管闲事终无事,只怕你谋里招殃祸及身。】第二源自姜子牙,姜子牙知道比干将来的处境,所以才会留下对应之策,但是姜子牙这对策,只留了上半部分,没留下半部分。说的直白点,姜子牙没将此事做彻底,只是没让比干死在皇宫里,然后因为纣王杀叔,闹出什么乱子,影响西岐的休养生息大计,让别的诸侯捷足先登就好。书中虽然用“比干倚仗昆仑术,卜兆焉知在路旁”来表示对姜子牙的无奈,但是他本人都可以三死七伤依旧活到西周分茅列土,杨任死后也可以让清虚道德真君救活,所以这姜子牙若是在留符前,在阐教中借一粒起死回生的丹药,比干必定死不了。而我之所以此事不是因为纣王和狐妲己是因为,狐妲己是为了报仇,而纣王是为了狐妲己。这完全归属在第一条,比干咎由自取里。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比干对姜子牙不错,姜子牙为什么不留下半部分,让比干活下去呢?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姜子牙要殷商灭亡,因为比干在剜心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江山亡。”虽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底气十足的说出这话,足到认为自己的死造成的后果比纣王杀皇后和皇子的后果还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此时的比干已经非死不可了,因为成汤容不下他,妲己为了狐子狐孙一定要他死,阐教和西岐已经再也用不着他了,不然,那个妇人的回答肯定是【人若无心也可活】。

比干我们就说到这里,下次我们讲杨任。

杨任

杨任

殷商上大夫

师从清虚道德真君

兵器:扇子、枪

封神:甲子太岁之神,值日正神,循周天列宿度数,察人间过往愆尤。

 

杨任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忠臣,却是一个好官,他聪明,看的远,却无奈同样沦为阐教利用的对象。

杨任首次出场是在《第七回 费仲计废姜皇后》中,文中如此写道:

内有上大夫杨任对武成王曰:“姜皇后贞静淑德,慈祥仁爱,治内有法。据下官所论,其中定有委曲不明之情,朝内定有私通。列位殿下,众位大夫,不可退朝。且侯听西宫黄贵妃消息,方好定论。”

由此可以看出,杨任是个很聪明的人,仅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便猜出了事情的发展,猜出【朝内定有私通】。

在《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中,在知道纣王杀子诛妻后,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今日之变,正应终南山云中子之言。古云君不正,则臣生奸佞。今天子屈斩太师杜元铣,治炮烙坏谏臣梅伯;今日又有这异事。皇上清白不分,杀子诛妻;我想起来,那定计奸臣,行事贼子,他反在旁暗笑。可怜成汤社稷,一旦邱墟,如我等不久终被他人所掳。”

由此可以看出,杨任不仅仅是聪明,可以根据所知猜出事情的发展,还可以从已经知道的和推算出的,推算出事情的发展。

除此外,杨任还是一个很特别的上大夫,说他特别是因为他忠于的不是国君,而是百姓。

在《第十一回 里城囚西伯侯》中如此写道:

纣王曰:“卿等又有何奏章?”杨任奏曰:“四臣有罪,天赦姬昌,乃七王为国为贤也。且姜桓楚、鄂崇禹皆称臣之首;桓楚任重功高”素无失德,谋逆无证,岂得妄坐?鄂崇禹性卤不屈,直谏圣聪,无虚无谬。臣闻:『君明则臣直。』直谏君过者,忠臣也。阿谀逢君者,佞臣也。臣等目观国事艰难,不得不繁言渎奏;愿陛下怜二臣无过,赦还本国,遣归各地。使君臣喜乐於尧天,万姓讴歌於化日;臣民念陛下宽宏大度,纳谏如流,始不终负臣子之为国为民之本心耳。臣等不胜感激之至!”王怒曰:“乱臣造逆,恶党簧舌……”随传旨:“速正典刑。”杨任等见天子怒色,莫敢谁何,也是二臣合该命绝,旨意出,鄂崇禹枭首,姜桓楚将巨钉钉其手足,乱刀碎剁,名为醢尸。

纣王要斩杀诸侯,杨任仅仅是进言,见到天子发怒便不再说话。而到了《第十八回 子牙谏主隐溪》中却出现这样的情况:

杨任问曰:“何谓鹿台?”承奉答曰:“苏娘娘献的图样,高四丈九尺,上造琼楼玉宇,殿阁重檐,玛瑙砌就栏杆,珠玉妆成栋梁。今命崇侯虎监造,卑职见天子所行皆桀王之道,不忍社稷丘墟,特来见大人。大人秉忠谏止上木之工,救万民搬泥运土之苦,免商贾有陷血本之灾。此大夫爱育天下生民之心,可播杨於世世矣。”杨任听罢,谓承奉官曰:“且将此诏停止,往吾进见圣王,再为施行。”杨任迳往摘星楼下候旨,纣王宣杨任上楼见驾。王曰:“卿有何奏章?”杨任奏曰:“臣闻治天下之道,君明臣直,言听计从……古云:『民乱则国破,国破则主君亡。』只可惜六百年已定华夷,一旦被他人所虏矣!”纣王听罢,大骂:“匹夫!把笔书生!焉敢无知,直言犯主?”命奉御官:“将此匹夫剜去二目,朕念他前岁有功!姑恕他一次。”杨任曰:“臣推剜目不辞,只怕天下诸侯有不忍臣之剜目之苦也。”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杨任,除了在陈述当时的国庆外,更多的是因为鹿台的建设要增加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杨任此次觐见可以说是为民请愿,从他和纣王的谈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杨任并不不怕死,但是他并没有为了结交四大诸侯而冒死觐见,却为了天下百姓顶撞纣王。而这也恰恰是阐教选中他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如此说呢?

首先,杨任《封神演义》里的一个特例,他是唯一一个身在殷商,死后却被救活的人。而我本人也一直纳闷,阐教为什么会选择让杨任复活。直到我在《第八十七回  土行孙夫妻阵亡》中看到这样一段:

高兰英曰:“将军今夜何不地行进他营寨,刺杀武王君臣,不是一计成功,大事已定,又何必与他争能较胜耶?”张奎深悟曰:“夫人之言,甚是有理。……”张奎打点收拾,暗带利刀,由地下进周营来。

张奎把身子一扭,迳往周营而来;将至辕门,适遇杨任巡营,张奎不知杨任眼眶长出来的两只手,手心 有两只眼,此眼上看天庭,下观地底,中看人间千里。彼时杨任忽见地下有张奎,提一口刀,迳进辕门,杨任曰:“地下的张奎慢来,有吾在此!”张奎大惊:“周营中有此等异人,如何是好?”自思:“吾在地下行得快,待吾进中军,杀了姜尚,他就来也是迟了。”张奎仗刀径入,杨任一时着急,将云霞兽一磕,至三层圈子内,击云板大呼曰:“有刺客进营,各哨仔细!”……子牙惊疑未定, 旁有杨戬曰:“候弟子天明,再作道理。”就把周营 乱了半夜,张奎情知不得成功,只得回去;杨任一只眼,只看着地下,张奎走出辕门,杨任也出辕门,直送张奎至城下方回……夜来杨任之功莫大焉。子牙大喜,传令以後,只令杨任巡督内外,防守营门。

看这段话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之所以选杨任是因为杨任的命运和性格所决定。

首先,在阐教中的特别弟子有三人,三眼杨戬、莲花化身的哪吒和生有双翅的雷震子。除此外,非人既妖。如果为了能看透张奎的行踪而剜去某弟子的双眼,第一,让人猜疑,第二,让弟子对阐教心寒,所以只能找机会选一个特别之人拜入阐教。

其次,杨任忠于成汤,但更忠于百姓,被纣王杀死后对成汤的忠心也就灭亡了,如果阐教这时候拉他入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再次,杨任被挖去了双眼,给杨任那么一双【上看天庭,下观地底,中看人间千里。】的眼睛顺其自然,有彰显阐教的仁义。而且杨任也是商周之战前被处死之人保留尸体最好的。商容撞柱而死,脑袋坏掉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此人年事已高,忠于殷商,不示意,杜元铣被杀头,梅伯被炮烙……只有杨任合适。

所以杨任是阐教既哪吒、申公豹等人之后,为了【封神】之计,吸收的再一个需要被利用的对象而已。

虽然杨任身为文官,但是二世为人,在其师清虚道德真君的传授下,也修习了一身好武艺,在兴周伐纣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且看看他的战绩:

《第八十回  杨任大破瘟癀阵》中:杨任在潼关从方义真手中救出了黄飞虎、南宫等人,并杀掉了方义真、吕岳、李平、陈庚,并从瘟癀阵中救出了姜子牙。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中:杨任干掉了余先、余兆。

《第八十四  回子牙兵取临潼关》中:杨任用五火神焰扇扇起烈火,干掉多少人不清楚,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千丈黑烟迷空,可怜万仙遭难,其实难堪】。

《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中,干掉了袁洪的坐骑,而杨任很快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第九十一回  蟠龙岭烧邬文化》中,被袁洪一棍打死。书中如是评价此人一生:

“自离成汤归紫阳,穿云关下破瘟癀;孟津尽节身先丧,俱是南柯梦一场。”

下次我们讲黄飞虎。

黄飞虎

黄飞虎

殷商镇国武成王、西周开国武成王

是纣王的大舅哥

父亲界牌关总兵

长子黄天化师从

形象:见来将仪容异相,五绺长髯,飘扬脑後,丹凤眼,卧蚕眉,提金錾,提芦,坐五色神牛。

 

黄飞虎一家可以说是《封神演义》中最显赫的家族,父亲为界牌关总兵,妹妹为西宫娘娘,自己又是镇国武成王,军权在握。但是上苍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完美如意,黄飞虎一家也不例外,而且黄飞虎一家看起来显赫风光,却悲苦无比。

黄飞虎首次出场是在《第六回 纣王无道造炮烙》中,

且言众大臣俱至午门外,内有微子、箕子、比干对武成王黄飞虎曰:“天下荒荒,北海动摇,闻太帅为国远征;不意天子信任妲己,造此炮烙之刑,残害忠良,若使播扬四方,天下诸侯闻之,如之奈何?”黄飞虎闻言,将五绺长须捻在手中,大怒曰:“叁位殿下!据我末将看将起来,此炮烙不是炮烙大臣,乃烙的是纣王江山,炮的是成汤社稷。古人道得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今主上不行仁政,以非刑加上大夫,此乃不祥之兆;不出数年,必有祸乱。我等岂忍坐视败亡之理?”众官俱各嗟叹而散各归府宅。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满朝富贵,尽出黄门,但是因为纣王杀了自己的妻妹,他造反了。

他如何造反我们且按住不说,我们先看看他在殷商时候的表现:

两位皇子面对纣王的捉拿,拉住黄飞虎求情,但是这位被求的人尚未表态,方弼方相兄弟就带皇子反了。

听此话,黄飞虎训斥道:你多大点官,也在这说话,这长朝殿是满朝大臣谈论国事的地方,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想让我拿你是吧?“

见黄飞虎如此,方弼方相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敢回话了。而黄飞虎此时的心情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见国政颠倒,叠现不祥,也知天意人心,俱有离乱之兆,心中沉郁不业,咄咄无言。”换句话说,纣王下令捉拿两位皇子的事情,让本以对朝政不满的黄飞虎更加不满,后来,纣王要诛杀四大诸侯,单赦北伯侯崇侯虎,又惹怒了黄飞虎,书中道:旨意传出,单赦崇侯虎,殿东头恼了武成王黄飞虎执笏出班。此事后,爆发只差个导火索了。

而方弼方相兄弟二人忍不住,带两位皇子叛逃后,黄飞虎没有说话,当比干问起的时候,黄飞虎言语里是钦佩。黄飞虎道:“可惜文武并无一位似方弼二人的。方弼乃一莽汉,倘知不忍国母负屈,太子枉死;自知卑小,不敢谏君,故此背负二位殿下去了。若圣旨追赶回来,殿下必死无疑,忠良尽遭杀戮。此事明知有死无生,只是迫于一腔忠义,故造此罪孽,然情甚可矜。”

从黄飞虎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纣王诛杀皇子,其实是为黄飞虎造反埋下了一粒种子。

不久后,纣王听从晁田的建议,让武成王去捉拿两位皇子。黄飞虎听到这个命令就知道此事是晁田使的坏,于是独自上了追拿两位皇子的路途。

两位皇子落难,黄飞虎并没有落井下石,不仅没有将两位皇子捉拿回去,而且出了让方弼方相各带一位皇子,去东南两处调兵靖奸洗冤的主意。并将自己价值百金的内悬宝赠出当作路资。

这事说的时候,黄飞虎虽然让保密,说此事泄露,黄家举族不保,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什么如此说呢?我们从殷破败和雷开将两位皇子捉拿回来后,黄飞虎的言语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听得消息后:黄飞虎听报大怒:“这匹夫你望成功,不顾成汤后嗣,我叫你千锺未享餐刀剑,刀未褒封血染衣!”……黄飞虎一见,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站立午门正中,阻住二将,大叫曰:“殷破败、雷开!抱喜你擒太子有功,你杀殿下有爵:只怕官高必险,位重身危。”

其实,纣王杀子,黄飞虎做了一个很明智的选择。纣王在火气上要杀两位皇子,但是杀了之后呢?毕竟那是父子,等哪天气顺了,就算不找你要皇子,作为帝王的纣王也可以顺便找个由头将他杀了解恨。而且两位皇子乃正宫所生,未来江山的继承人,纣王驾崩后,无论两位皇子谁继承天下,他黄飞虎都是首功。再者说,纣王杀皇子后不找黄飞虎的麻烦,但是天下人呢?这朝中百官呢?还有那东南两处四百镇诸侯呢?所以拿不拿两位皇子回来交差都是死路,所以黄飞虎只有两边都不得罪,说是没追上。

而另外一点就是,武成王同比干一样,也和西伯侯姬昌走的很近。

姬昌被黄飞虎和微子等七王力保后归国,说出了殷商二十八年后亡国的天机,纣王听说后要杀姬昌,黄飞虎同微子等七王再次力保,后来姬昌七年灾满,特赦归国,受黄钺白氅专征,又是黄飞虎点中要害,给姬昌铜符令箭,让姬昌逃回西岐。

本来黄飞虎左右逢源,和纣王是亲近,父亲是总兵,自己又深受闻太师看重,如书中所说,满朝富贵,尽出黄门,自己可以这么一直风光下去,但是他在赏牡丹会上,放北海神鹰伤了狐妲己,带兵烧死了狐妲己的狐子狐孙。而狐妲己又是一位狠角色,所以这黄飞虎的好日子自然也就到头了,所以就倒霉了。然后也就造反了。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黄飞虎造反不好,古人说过,男人有两种仇不得不报,一种是杀父之仇,一种是夺妻之恨,若是黄飞虎不造反,恐怕才会叫世人看不起。

那黄飞虎造反的经过是什么呢?

话说某日纣王在御花园和妲己与百官赏牡丹,狐妲己酒醉现形,然后黄飞虎叫人取来专降狐狸的北海金眼神鹰,虽然没抓住狐妲己,却也抓伤了她的脸,次日,纣王对狐妲己说其此事,说出了黄飞虎黄飞虎攀折栏杆去打他并放金眼神鹰抓狐狸的事情,妲己因此痛恨黄飞虎,后来,黄飞虎的元配贾氏,入宫朝贺,让记仇的狐妲己想起此事,于是设计害贾氏,此事被黄飞虎的妹妹,西宫黄贵妃知道,于是前来责备并与狐妲己扭打在一起,无意打了纣王一拳,被纣王扔下了摘星楼活活摔死,此事迅速的传入黄府。

而此时,黄飞虎正在与家人庆祝元旦,在知道此事后,家人表现不一,

黄飞虎无语沉吟;

黄天禄、天爵、天祥三子哭得酸楚,

弟黄明、黄飞彪、黄飞豹周纪私人人决定造反。

出现在中情况后,黄飞虎觉得为了一个妇人造反,传出去之后有损清白,于是将反出的四人叫回来训斥道:“黄明等你这四贼,不思报本,反陷害我合门之祸!我家妻子死于摘星

楼,与你何干?你等口称反字,黄氏一门,七世忠良,享国恩二百馀年。难道为一女人造反?你借此乘机,要反朝歌;而图据掠,你不思金带垂腰,官居神武,尽忠报国;而终成狼子野心,不绝绿林本色耳。”骂的四人默默不语。

将黄飞虎如此,黄明曰:“长兄你骂得有理。又不是我们的事,恼他怎的?”四人在旁,抬一桌酒吃,四人大笑不止。

随后,黄飞虎在四人的激将下决定造反,而细心的周纪怕武成王后悔,于是决定有激他去和纣王打一仗,这样就绝了黄飞虎的回头路。黄飞虎心慌意乱下,稀里糊涂的就反了。

黄飞虎反出后,闻仲老太师东征凯旋,因为闻太师晚来了一步,而造反后,黄飞虎等人决定投靠的又是西岐,所以黄飞虎顺利的反出朝歌,闻太师为了控制事态,于是发飞檄,阻拦黄飞虎。

虽然黄飞虎落得如此下场,我也很赞同此人造反,但是他有此种下场也是罪有应得。因为正是他派人探得了狐妲己子孙的巢穴,并放火烧了狐妲己的子孙,给狐妲己来了个鸡犬不留。虽然苏妲己不是因为此事而害贾氏报仇,但有这样的结果也是黄飞虎罪有应得。而有一件让我感到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黄飞虎选择的逃跑路线并不是理想的,反而是选择了一条最不理想的逃跑路线。

表面上,当时的事情很混乱,黄飞虎问黄明去哪,黄明说是去西岐就去了西岐,但是依照周纪为了防止黄飞虎看破激将法而让他去和纣王对阵就说明当时还有明白人,而黄飞虎当时造反天下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东南起兵造反,西岐干掉了北伯侯,由崇黑虎即位。往东去,可能会遇到东征的闻太师,往北去,要攻破陈塘关,往南去要攻破三山关,往西去,却要度黄河,过渑池和分布在四百里土地上的五关。也就是说,如果去东边,可能会遇到闻太师,被闻太师捉回来,如果往南或北,如果和南伯侯或北伯侯里应外合,双面夹击,胜出的可能性很大,而往西去,奇人异士和勇猛将领颇多,不是被追上,就是被捉回来,一点戏也没有,也就是说,黄飞虎造反,选择的是一条最难、最长、最险的逃亡路线,这很不符合这些军营人的作风,甚至是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不会选择这条路线。我们先不要说,黄飞虎等人是脑子进水还是被门挤了,仰或是喂马的时候被马踢了脑袋才选了这么一条路,我们先看看黄飞虎去西岐的这一路上究竟遇到了什么,或许这些遭遇会让那个我们从中找到点什么,帮我们理解黄飞虎等人为什么选了这么一条路。

孟津黄河没有阻碍,渑池县也算了,因为黄飞虎知道镇守主将张奎的厉害,不敢穿成而过,直接绕过直奔临潼关,但是未至临潼关,在白莺林就看到了闻太师的追袭。

看到这样的场景,黄飞虎就绝望了,用书中的话说就是“闻太师兵来,如何抵敌?吾等束手待毙而已。”还为感叹完,新的情况就已出现,左边来了青龙关的张桂芳、右边来了佳梦关的魔家四将、正中间来了临潼关的总兵张凤。

被包围的黄飞虎本来就只有束手待毙的份了,但是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刚好路过,施法退了商兵,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清虚道德真君退了商兵,黄飞虎一行人也到了临潼关。

临潼关

临潼关总兵张凤是黄飞虎父亲黄滚的结拜兄弟,黄飞虎尊称他为老叔,他大骂黄飞虎是逆贼,要黄飞虎下马受降,颇有为国尽忠,大义灭亲的味道,但是他手下的萧银就不同了。

萧银在朝歌时候,黄飞虎曾经提拔过他,并没有因为其出身瞧不起他,所以作为临潼关副将的他决定趁此机会报恩。随意他并没有听从张凤的安排,而是通风报信,并帮助黄飞虎脱逃,并杀掉了张凤。然后阻挡朝歌追兵。

看这段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要论起来,张凤与黄飞虎的关系怎么都比萧银比黄飞虎的关系近,为什么萧银要放而张凤不放呢?或许在张凤看来,这建功立业要什么结拜兄弟重要的多,这也正应了那么一句话,所谓面子,不是人家给的,而是自己挣的。如果挣不来,老叔也不买你帐。

潼关

说起这关就有意思了,潼关的守将陈桐曾经在黄飞虎手下做事。但是陈桐不是萧银,不知道知恩图报,反而有点恩将仇报的味道。

怎么回事呢?原来陈桐曾经在黄飞虎手下做事,曾经有一次违反军令,本来该杀头的,但是因为众将求情,所以准了立功赎罪。

本来错是你犯的,罚你是理所应当,领导看在众人的份上饶过应得感激不尽才是,但是陈桐并不那么想,觉得黄飞虎对不起自己,自然也就不会给黄飞虎好看,所以在听说黄飞虎来的时候,笑道:“黄飞虎你指望成汤王位,坐守千年,一般也有今日。”一副十足的小人嘴脸。

然后的事情就好说了,黄飞虎要过关,陈桐不放,话不投机半句多,开打就是。

虽然陈桐的表现是一副小人嘴脸,但是打架一点不含糊,宝物火龙标出手,先后干掉了黄飞虎、周纪,然后黄飞虎的长子黄天化出场,救活二人,父子相认后,黄天化干掉了陈桐,并带走了他的宝物火龙标。

经历此事,我想黄飞虎定然不会再随随便便的放过一个触犯军令的人,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若是遇到这种小人,杀了到也干净。

穿云关

离开潼关后就到了穿云关,此关守将是陈桐的哥哥,名曰陈梧。因为弟弟被杀,公事变成了私事,他要杀了黄飞虎为弟弟报仇。于是听从了偏将贺申的建议,热烈欢迎武成王的到来,

欢迎会开过之后,就安排黄飞虎等人住下。然后在住处四周堆好了柴薪,要一把火来个干净,但是黄飞虎似有预警,加上贾氏托梦,黄飞虎一行侥幸逃过一难,混战中杀了陈梧,逃出穿云关。

看这段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同样是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陈梧可以为了给弟弟报仇,不怕朝歌怪罪,要一把火将黄飞虎一行人付之一炬。而崇黑虎却为了私利,亲手将自己的哥哥和侄子给别人杀掉。都是人心那!

界牌关

如果说前三关让人感觉人心难测的话,那么这一关你会觉得,亲爹也未必靠的住。

界牌关的守将是黄飞虎的父亲黄滚,在寻常人看来,黄滚听说女儿和儿媳被帝王杀掉,儿子叛逃后,要么跟着一起叛逃,要么为国尽忠,大义灭亲。将子孙押往朝歌,但是黄老将军办的这事却让人只摇头。

他先是让三千人排成阵势,推出囚车十两,准备捉拿黄飞虎等人,送往朝歌。

在见到黄飞虎后,他不承认自己有黄飞虎这么一个为了一个妇人造反的儿子。

看到这里,让人只为黄老将军大义灭亲的举动竖大拇指,但是后来的话,实在不知道叫人说什么好了:

黄老将军说:“你要做忠臣孝子,早早下骑,为父的把你解往朝歌,使我黄滚解子有功,天子必不害我,我得生至,你死还是商臣;为父还有肖子。畜生!你忠孝还得两全。……”

看到黄老将军说这话的时候我才明白,他所谓的大义灭亲不过是要牺牲儿子以求自己活命。绝对的让人无语,当然一次或许是无心,但是一而再,再而三也只能理解为黄老将军为了自己活命要牺牲子孙了。

在去汜水关的路上,黄滚道:“……我若解你往朝歌去,尚留我老身一命,今日一同至此,真是荆山失火,石玉俱焚。”

在听说黄飞虎被捉时:黄滚叹曰:“畜生你不听为父之言,可惜这场宝劳落在韩荣手里。”捉自己儿子去杀头的功劳,当父亲的他都争抢,也真为难他了。

等在汜水关被捉,见到黄飞虎,黄滚曰:“事已至此,悔之无益。当初原教你饶我一命,你不肯饶我,又何必怨尤?”

当然,已经没有第五次了,因为过了汜水关,黄飞虎等人就踏上了西周的土地。

虽然老父亲埋怨,但是黄飞虎并没有表示不满,同意老父亲的说法,决定牺牲自己,成全父亲,但是被黄明等人阻拦,黄明等人不但阻拦了黄飞虎投降,更是设计,将黄滚陷于不得不反之地。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汜水关

这一关的守将叫韩荣,手下有一将叫余化,人称人称他七首将军。此人有一宝物名曰『戮

』,陆续捉了黄飞虎、黄明、周纪、黄飞彪、飞豹、龙环、吴谦、黄天禄。黄滚最后没有办法,决定献礼投降,求得孙儿苟活,为黄家留点香火,无奈世态炎凉,这小小的愿望也成了奢望,韩荣丝毫不放松,紧紧咬住法纪何在,绝不从命。只让人想在这收钱不办事的人脸上踩两脚。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太乙真人派哪吒下山,解救被押往朝歌的黄飞虎等人。哪吒好不容易得个机会下山撒欢,救了黄飞虎等人,大闹汜水关,总算为读者解了一口气。

接下来,武成王苦尽甘来,在西岐被封为了【开国武成王】,与朝歌爵位等同,其余也均是如此。

黄飞虎的出走对殷商来说,损失是惨重的。

《封神演义》在开篇就说过黄飞虎武足定国,说明这人有将帅之才,而黄飞虎叛逃,殷商便少了帅才,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这便是殷商的损失一。

其次,黄飞虎经过重重险阻,冲出五关,不仅对五关的地行和兵力布置摸了一次底,也干掉了几位守将,殷商不得不重新进行人事调动,这是损失二。

再次,黄飞虎的叛逃,开了殷商将领投靠西岐的先河,以后其他将领的叛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归降西岐后没多久,黄飞虎就说服了前来刺探的晁田晁雷,带回了方弼方相,重夺定风珠,而这些人都为对战殷商和【封神计划】出力不少,甚至付出了生命,其父黄滚在西岐金台拜将,兵近五关后,为稳定西岐后方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黄飞虎本人在商周之战中,出场颇多,虽然胜少败多,但救过哪吒,杀了几个将领,也算立功颇多,直逼西岐守将南宫。那么黄飞虎的对手是谁,战果如何呢?请看:

对战张桂芳败,

从王魔手下救出了哪吒。被杨森所伤,被龙须虎救回。

对战张节,杀之。

对战赵柄,活捉对方。

对战郑伦,被活捉。

对战殷洪败。

对战殷郊败。

对战高继能,枭其首级。

对战孔宣,败。

对战龙安吉,被生擒。后被杨任所救。

对战徐芳,胜。

对战卞金龙枭其首级。

对战卞吉被生擒,后被邓昆所救。

对战郑桩,枭其首级

对战张奎,被杀。

虽然黄飞虎叛逃后,在西岐做了开国武成王,过的也算风光,但是观其一生,只能用悲哀两个字来说。

首先,为人子,爹不疼,娘不爱。爹不疼从黄飞虎逃到界牌关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娘不爱也很好说,如果黄飞虎的母亲在世的话,就算黄飞虎逃跑的时候不说,黄滚在界牌关捉拿黄飞虎也会出现,但是黄飞虎的母亲一直没露过面,显然是亡故了,亡故之人给什么爱?

其次,青年失子。中年丧妻妹。所谓青年失子,是长子三岁便被清虚道德真君带回了山上,连个招呼都不打,对黄飞虎来说这个失踪的儿子跟死了没什么区别。而对黄天化来说,也跟没爹一样,十三年的修道生活中,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有父亲。用《第三十一回  闻太师驱兵追袭》中,黄天化的原话就是:“师父,弟子父亲是谁?”

再次,亲眼见三子亡故,书中在写黄飞虎见黄天祥尸体后的想法,就见其人心中何种滋味:黄飞虎自思想:“吾生四子,今丧三子,今日不若命黄天爵送天祥尸首回西岐去,早晚方可侍奉吾父,一则不失黄门之后,二则使吾忠孝两全。”黄飞虎打发第三子黄天爵,押送车回西岐去了。

最后,随军攻进五关,却在兵临朝歌前死掉,没能亲手杀妲己纣王为妻妹报仇。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悲苦的一生吧,黄飞虎虽然没有什么道术却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

黄飞虎就讲到这里,下次我们讲黄天化。

黄天化

黄天化,黄家长子

父亲:镇国武成王【开国武成王】黄飞虎

母亲:贾氏

弟弟: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

爷爷:界牌关总兵黄滚

姑姑:黄贵妃

姑父:纣王

师傅: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封神职位:管理三山正神丙灵公之职

书中形象:顶上抓髻灿烂,道袍大袖迎风;丝绦叩结按雕龙,足下麻鞋珍重。花篮内藏玄,背悬宝剑青锋。

性格:暴躁

 

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身为黄家长子,并没有因为出身家庭而享受什么荣华富贵,三岁时就被其师傅偷到了山上学艺。

黄天化在《封神演义》中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叁十一回 闻太师驱兵追袭》中,其师清虚道德真君算出黄飞虎有难,特意派他下山救父。

下山后,见到自己已经死去的父亲,黄天化满是感慨,心道:“父亲!你名在何方,利在何处,身居王位,一品当朝,为甚来由,这等狠狈?”

父子重逢,并没有想象的美好,对黄飞虎这个做父亲的来说,如此重逢也必定不是滋味,而在救活黄飞虎后,黄天化并不高兴,交谈中,黄天化不见母亲贾氏,顿时要和父亲翻脸,书中道:天化原是神圣,性如烈火,一时面发通红,向前对飞虎曰:“父亲你好狠心!”把牙一咬。飞虎曰:“我儿今日相逢,何故突出此言?”天化曰:“父亲既反朝歌,兄弟却都带来,独不见吾母亲何也?他是女流,倘被朝廷拿问,露面抛头,武成王体面何在?”飞虎闻说,顿足流泪涕曰:“我儿言之痛心,你父亲为何事而反?为你母亲元旦朝贺苏后,因君欺臣妻,你母亲誓守贞洁,受辱自坠摘星楼而死。你姑姑为你母亲直谏被纣王下楼来,跌得粉骨碎身,俱死非命,今苦不胜言。”天化听罢,大叫一声,气死在地。慌坏众人,急救苏醒时,天化满眼垂泪、哭得如醉如痴,大叫曰:“父亲!孩儿也不去青峰山上学道,且杀到朝歌,为母亲报仇。”

由此可见黄天化其性格如何。但是黄天化急躁并不是没有头脑,在杀掉陈桐,帮父亲离开潼关后,黄天化不经劝说便【辞父归山】。

不久后,黄天化奉师命下山助战西岐,便骑着师傅的玉麒麟,带着火龙镖下山了。十三年的共同生活让清虚道德真君对这个徒弟很不放心,叮嘱道:“徒弟!你不可忘本,必尊道德。”黄天化曰:“弟子怎敢?”辞了师父出洞来……

但是黄天化嘴上应承,却没有照做,按照后来清虚道德真君的训斥就是:“下山吃荤,罪之一也。变服忘本,罪之二也。”所以才会被魔礼用金刚镯打死。因为命不该绝,其师才让童子带回,救活。

徒弟吃了教训,当师傅的就放心了,所以才拿出法宝“心钉”对战四大天王。

由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黄天化是不受他师傅信任的,换句话也就是说,他师傅不相信他。所以才会先让他下山,经历教训后才传授克服四大天王的法宝。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事情,而我觉得黄天化回山隐藏着其他事情。

我们知道封神榜不但有三教忙活,还有女娲、玉帝参与,所以里面的名单内容各教派上层领导都是心知肚明,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草草签订的封神协议必定有所疏漏,他们忘了几位能人异士,分别是魔家四将和陈奇、郑伦,后面两位再说,他们被封为哼哈二将,也送到西方教去了。

这几位的法力了得,鲜遇敌手,尤其魔家四将他们更是逼得元始天尊自己动手移来三光神水才保住西岐,就是这四位的兵败也主要因为杨戬偷走了混元伞,所以,面对这个死结,西岐要胜利必须尽快解决,劝降根本不可能,而黄天化刚好因为违背誓言被杀,所以成了最好的选择。其师清虚道德真君那句“若不看子牙面上,决不放你!”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知道,《封神演义》中,很多时候,对战双方的输赢,靠的并不是道术高低,而是法宝。清虚道德真君不让黄天化二次下山才传授“心钉”降服四大天王是在十二金仙对待徒弟中唯一的一例。而清虚道德真君为什么如此呢?黄天化下山前的情形我们并不了解,那么我们看看从他下山后的情况能不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第四十叁回 闻大师西岐大战》

闻太师忙上了黑麒麟,提鞭迎敌;黄天化自恃英雄,持两柄银,催动玉麒麟,前来接战,围住闻太师不放。

这话说的很简单,但是从【自恃】二字,我们便可以看出黄天本看不起人,有些自高自大的味道。

当然,如果单凭这两个字就给一个人定性未免有点抠字眼,这黄天化看不起人在《第五十叁回 邓九公奉敕西征》中还有表现:

话说邓婵玉回手一石,正打中哪吒面上,只打得传粉脸青紫,鼻眼皆平,败回相府。子

牙看见哪吒面上着伤,乃问其故……子牙曰:“追赶必要小心。”旁有黄天化言曰:“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难道你一块石头,也不会招架,被他打伤,今恐土星打断,就破了相,一生俱是不好。”把哪吒气得怒冲牛斗,今日失机着伤,又被黄天化一场取笑。……次日婵玉复来搦战。探马报入相府,子牙问:“谁去走一遭。”黄天化曰:“弟子愿往。”子牙曰:“须要仔细。”……婵玉高声叫曰:“黄天化你敢来赶吾。”天化在坐骑上思想:吾若不赶他,恐哪吒笑话,我只得催开坐骑,往前赶来。邓婵玉闻脑後有声,挂下变刀,回手一石,黄天化急待闪时,已打在脸上,比哪吒分外打得狠,掩面逃回,进相府来回令。子牙见黄天化脸着重伤,仍问其故:“你如何不提防?”天化曰:“那贱人回马就是一石,故此未及防备。”子牙曰:“且养伤痕。”哪吒在後听得黄天化失机,从後走出言曰:“为将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你连一女将、如何也失手与他,被他打断山根,一百年还是悔气。”黄天化怒曰:“你为何还我此言,我出於无心,你为何记其小忿。”哪吒亦怒曰:“你如何昨日辱我?”彼此争论,忽被子牙一声喝:“你两个为国,何必如此。”二人各自负愧,退入後寨不提。

黄天化与哪吒本是同一个祖师爷的,关系亲近的很,加上又是共同抗敌,理应相互团结,但是黄天化见哪吒战败,不出言安慰反而幸灾乐祸,看对方一副不过如此的模样,第二天,邓婵玉来搦战,黄天化便要请战耍威风,无奈偷鸡不成蚀把米,而哪吒什么心性,前面我们也说了,整个一个亲生父亲得罪也不放过,碍我事儿就要株连你的主儿。所以见黄天化战败归来以牙还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是稍微讲点道理的人会首先反思下自己昨日做错才会换来今日的还击,但是黄天化没有,反而说自己无心,哪吒太过记仇,如果黄天化真是出于无心,我想他在见到自己说的话让哪吒气冲斗牛后就应该意识到自己失言,马上道歉,但是他没有。在哪吒还击自己后才说无心,不过是为自己争些吵架时的道理罢了。

正是因为这种性格,造成了黄天化的小气性格,在:《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红沙阵》中如此写道:

话说彩云仙子把戳目珠望天化劈面打来;此珠专伤人目,黄天化不及堤防,被打伤二目,翻下玉麒麟,有金吒速救回去。燃灯下篷看时,乃知戳目珠伤了,忙取丹来医治,一时而愈。子牙与黄天化眼目好了,黄天化切齿咬牙,终是怀恨,欲报此珠之仇。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黄天化不仅性烈如火,而且记仇,遇事不能释怀,不然也不会【终是怀恨,欲报此珠之仇。】换句话说也就是说,黄天化小气。

除此之外,黄天化的暴躁性格书中描写的也很显明,在《第五十四回 土行孙立功显耀》中如此写道:

哪吒一见黄天化也如此拿将进来,就把黄天化激得叁尸神暴跳,大呼曰:“吾等不幸,又遭如此陷身。”哪吒曰:“师兄不必着急,命该绝地,急也无用;命若该生,且自宁耐。”

哪吒急躁的性格在前面我也说过了,而面对一件哪吒可以平静对待的事情,黄天化却气得【叁尸神暴跳】,只能说他十几年的修道生活都修到那什么的肚子里去了。

相近的描述在《第六十回 马元下山助殷洪》也有,书中写道:黄家父子睁开二目,见身上已被绳索困住;及推至帐前,黄天化只气得叁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成了囚犯还如此脾气,可见【性烈如火】已经不足以表达他暴躁的脾气了。

当然,黄天化暴躁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此一处,在《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中如此写道:……黄天化在门脚下,忍不住心头火起,虽然是苏侯放归吾父子,难道吾不如他们,只要成功,顾不得了,推开玉麒麟,杀将过来,把吕岳围在当中。且言门下郑伦,看见黄大化,杀将过来,呀的一声,几乎坠下兽来,长吁叹曰:“谁知我为纣王擒将立功,原来主将有意归周,又将黄家父子放回去了!”郑伦自思这番捉住,即时打死,绝其他念。

由此可见,黄天化为了立功,全然不顾大局,自己的出现不仅让郑伦知道苏护有意归周,对苏护心有防范,而且郑伦已经决定,对待西周将领,全部杀死,不再留活口。好在被捉的是黄飞虎,殷洪又想卖弄自己道术,报黄飞虎之恩,所以将黄飞虎等人放了,倘若殷商换作别的主将,黄飞虎等人必死无疑,便是郑伦的直接上司,苏护也阻拦不住。

虽然性格暴躁小气,发起脾气来什么都不顾,但是黄天化在商周之战中也算得上一员猛将,至少他还能和闻仲太师对战二十三十回合而不落下风的。

在《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中如此写道:

闻太师见黄天化拦住去路,大怒骂曰:“好反叛逆贼,敢出此言欺吾。”催开黑麒麟,单骑力战;黄天化双相架,战在山前……话说二人交锋,约有二叁十合,有辛环气冲斗牛,余庆怒发冲冠,二将来助太师。黄天化见二将来助战,把玉麒麟跳出阵外就走;余庆不知好歹,随後赶来;黄天化挂下变,取火龙镖回首一镖,打下落马而死,一魂进封神台去了。辛环见余庆落马,大叫一声:“吾来了!”肉翅飞来,钻往顶上打来,辛环是上叁路,黄天化是短兵器,招架上叁路,不好抵当,把玉麒麟跳出圈子便走。这玉麒麟乃是道德真君坐骑,足有风云,速如飞电,辛环不见机赶来;被黄天化将钻心钉发出,正中肉翅,辛环在半空中吊将下来。

不得不说,黄天化这阵打的的确漂亮。

后来,黄天化虽然败在了郑伦、殷洪、殷郊手中,但是凭借火龙标,黄天化伤了吕岳。杀了陈庚。无奈黄天化金台拜将后,只得杀陈庚一功,便被高继能放蜈蜂叮伤眼睛落马,然后被高继能一枪扎死。用书中的评价就是【功名未遂身先死,早至台中等侯封。】用他父亲黄飞虎的话说就是【天化苦死!不能取商朝尺寸之土,要你奇才无用!】

虽然看起来黄天化的死可惜,但是我觉得这有很大的成分是他自己造成的,因为他师傅清虚道德真君在他询问自己前程的时候早有叮嘱说:“逢高不可战,遇能急速回;金头鸡上看,蜂拥便知机。止为功为首,千载姓名题;若不知时务,防身有难危。”

清虚道德真君说的虽然隐晦,但却很容易理解,甚至包括对手是谁,地点在哪,要用什么手段都告知了。但是黄天化什么表现呢?书中道【黄天化年少英堆,那放在心上。】

所以说,黄天化的死虽然可惜但也活该。

当然黄天化的死并不是白死,他的死直接导致了黄飞虎亲去崇城请崇黑虎兵助西岐,不仅破除了高继能的蜈蜂术,减少了西岐的伤亡,也为西北两大诸侯共同伐商提供了共同探讨的机会,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