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下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

 昵称12736957 2013-06-14

第一单元《沉和浮》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   轻重   )(    体积大小      )没有关系。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 体积 )相同,(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  重量  )相同,(体积小  )的物体容易沉。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  重量   )和(   体积   )都有关。

4、(  潜水艇     )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排开的水量)。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排开的水量很大               )。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    )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大于    )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小于   )重力时就下沉;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  等于    )重力。

10( 上浮     )的物体和(下沉  )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测力计   )测出浮力的大小。

11、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  越大  ),受到的浮力(  越大   )。

12、(    一定浓度     )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3、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 不同     )。

14、比同体积的水(    )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    )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5、“沉浮子”能够沉浮自如,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  体积    )。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  重力     )。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  比重计   )。

实验操作

1.我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研究的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需要的器材:石块、烧杯、弹簧测力计。

实验的步骤:①取一块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②将石块沉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弹簧称测出石块在水中的重力。

实验结果:石块在水中的重力比在空气中的小,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作用。

2、有两个外观一样的水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想出3种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第一种方法:放入马铃薯,观察基在液体中的沉浮。上浮的是浓盐水,另一杯是清水。

第二种方法:各取相同体积的液体,放在天平上称,质量大的是浓盐水,质量小的是清水。

第三种方法:各取两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液滴变干后,在铁片上有白色物质的是浓盐水,另一种是清水。

第二单元《热》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设计的。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不能给人体增加( 热量      )。

3、水受热时体积( 膨胀),受冷时体积(  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热胀冷缩        )。

4、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  不变 ),体积(  增大  ),放入冷水中会发生( 上浮    )现象。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 变大     ),受冷以后体积会(变小       )。

6.、水在4以上时,是( 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 变大      ),受冷以后体积会(  缩小     )。

8、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   ),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   )和(    )。

9、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微粒      )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       )着。

10、物体的热胀冷缩和(   微粒运动      )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        )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      ),物体就( 膨胀     )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       ),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       ),物体就(  收缩     )了。

11、热传递主要通过(   热传导     )、( 热对流        )、(    热辐射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

13、冬天,我们在外面晒太阳觉得暖和,这种热主要是以( 热辐射      )方式传递的。

1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 变热      );热水会逐渐(  变冷 ),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 一样高     )。

15、热总是从较(     )的一端传向较(     )的一端,或是从温度(     )的物体传递到温度(     )的物体。 

16容易传递热的叫做热的(良导体 ),不容易传递热的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17、像( 金属      )这样导热性能(    )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而像(  塑料、干木头     )这样导热性能(   )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8、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   ),散热也(     )。

实验操作

1、请设计一个可行的传热比赛的实验。用的材料是:铜条、木条、塑料条和铝条。

研究的问题:哪种材料传热快?

所用的材料:采取相同长度、粗细的铜条、木条、塑料条和铝条,热水,烧杯,

实验的方法:1、将适量热水倒进烧杯

            2、在相同环境中再将四种材料浸入水中相同长度,相互不要接触

            3、随时用手试一下露在外面的材料的温度

2、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发现离酒精灯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来了,接着第二根、第三根、  第四根都掉下来了。由此推测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

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 估计      )时间。

3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4、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 相同 )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  )速度在延伸的。

5、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     )单位——  )。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      )、(  方向   )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  )与( 圭表    )是根据(   日影长度    )制成的计时器。

7、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 36    )个星座,并利用(星座     )来计算时间。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 12    )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 8   )个小时。

8、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    )个时辰。1个时辰表示( 2   )个小时。

9、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 流水   )来计时,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等类型。

10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  稳定的速度      )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 水钟   )用来计时。

11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  下降    ),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12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 上升    ),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1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 盛水容器的形状 )、(滴水的快慢   )、(水位的高低    )等。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快慢是(不一样的      )。

1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 等时性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7、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的长度  )有关。与( 摆锤的重量     )和(摆动的幅度     )无关。
18
、同一个摆,摆长越(    ),摆动越(   ),摆长越(    ),摆动越(    )。

实验操作

1.“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铁架台、两个重量不同的摆锤、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秒表、记录表。

研究的步骤:将两个摆分别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固定在铁架台上;

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实验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摆锤的重量,摆摆动的快慢是不变的。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一个摆锤、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铁架台、秒表、记录表。

研究的步骤:分三次分别用三根绳子将摆固定在铁架台上;

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实验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摆绳的长短,摆摆动的快慢是不同的。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绳子越长,摆的速度越慢。

3.我能设计一个一分种计时器。

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一个取上半部,一个取下半部);将瓶盖上钻一小孔;

将两个塑料瓶组装起来,标上刻度。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  )有关。

2、(   地心说       )和(  日心说     )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3、摆具有( 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4、( 傅科摆  )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5、( 傅科摆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6、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    )而发生的现象。

7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  相反   ),即( 自西向东    )或(  逆时针    )。

8、(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东边早  )西边晚。

9、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       )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

10、人们以(  地球经线    )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    )个时区。将通过(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经线,定为( 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 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1  )小时。

11、天空中星星围绕( 北极星    )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 地球自转  )产生的现象。

12、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 倾斜的    )。

13、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  太阳     )转动;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是( 一年     )。

14、(恒星周年视差      )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 视觉位置差异   )。

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        )、(  地轴倾斜          )有关。

1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自转     )、( 地球公转       )和(地轴倾斜            )有关。

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    )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0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昼夜现象       ),(  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看上去(  北极星不动             )等。

21、( 恒星周年视差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             )和( 极昼极夜现象         )。

地球的运动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对两种运动形式   

的描述

方式:绕地轴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自转124小时(一天)。

特点:地轴是倾斜的

 方式:绕太阳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公转11年(365天)。

 特点:地轴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判断地球运动

的依据

1、卫星、飞船上的观测。      

2、天体的东升西落。

3、傅科摆。

1、卫星、飞船上的观测。

2、恒星的周年视差。

3、星座季节交替。

地球运动产生的

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1、四季的形成。

2、极昼、极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