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桐树街的下午茶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3-06-15

泡桐树街的下午茶

     成都的季节几乎都是适宜露天喝茶的。坐在河边上,或坐在树阴下,都好。要是有一点阳光,那就更完美了。人民公园喧嚣起来以后,就转移到了宽巷子。可这里好景也不太长,街沿的茶桌边,人来人往,而且不停地有人对着你拍照。于是转移到小通巷。

 

  作为大叔级别的人物,混迹在小通巷里,跟男男女女喝茶,聊天,都觉得不大靠谱,倒是有好些个下午,跟皮爷躲在泡桐树街,泡一个下午,喝茶或聊天,或无所事事闲坐,就那样,已超越了许多风景。

 

  袁庭栋先生曾写过一本《成都街巷志》,我没去查证泡桐树街的故事。这条街在清代为满城的仁里胡同,因街中有大泡桐树,才有了这个名字,这已是民国初年的事情了。现在这里,当然找不见那一棵泡桐树了。

 

  泡桐树街很短,短到几乎站在这一头可以望见另一头,店铺也有一些,但最近几年被咖啡馆、私家菜占领了。也有点小资的气象。在街的一头,有家书店叫象形书坊,资深书人老宋经营着,夜里两三点钟还有人在,不过不是买书,而是跟老宋闲聊。印象中,我只去过一次,书店就搬走了。

 

  咖啡馆也好,私家菜也罢,对我来说,只要店里的环境相宜,让人轻松,有休闲的意思,就好。我们常去的一家咖啡馆,可以喝茶,也可以就餐。我们去喝茶,基本上都是选在下午,紧张的一天,已过了大半,在座位上坐一下,那可真是好,让思维慢下来,或者闲闲地聊几句天。

 

  这样,似乎是成都人喝茶的状态。在那家咖啡馆,我们做了好几场读书会,参加读书会的人少,没关系,大家聊得来,谈的话题也多。茶淡了,话题也已聊个七七八八,就各自撤了。平时,我们就坐店门口的一张桌子,几个人聊天,打望。

 

  皮爷常常去得比我早,等我赶到,茶已经泡起。一般,我会提前从家里出门,坐62路公交车到长顺中街下车,去商业街口上的求知书社打一头,看看有什么新书,书店又有怎样的变化,虽然说,这家书店不算是成都书业的晴雨表,但至少看着它能正常地运营,都觉得有几分欣慰。看书,也会买几册走,等看完书店,再步行穿过泡桐树小学,到那家咖啡馆。这一个过程,就好像是一种巡行。

 

  下午的时光是易逝的。每次喝茶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都不免沉思,到底这喝茶的意义在哪里?是对过去的回顾,还是对未来的拓展,抑或是仅仅需要跟人分享一段时光的美好?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外乎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阐释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