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多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内因多与病人的过敏性体质、内分泌改变和遗传、精神因素、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外因如紫外线、冷、热、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均可诱发湿疹。中医称为“湿毒疮”、“湿气疮”。本病由于肝、脾二经温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全身各处发病而成。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手足、阴囊、女阴等部位。 主灸阿是穴(疹中心及其边缘)、止痒穴(曲池穴上2寸处)、合谷、三阴交、曲池。 配灸湿热下注加大椎、阴陵泉、行间;血虚风燥加血海、足三里、少府、风曲。 艾条温和灸,每次选3~5穴,每穴10~20分钟,每日1次。或于湿疹奇痒时随时施灸。灸至皮损处结痂最后脱屑而愈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