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笑熬浆糊糊 2013-06-15

中国人千百年来海洋文明发现的积累,明朝皇帝和政府的全力支持,更有中国人航海智慧的结晶,所有这些都凝聚在一个名叫郑和的中国人身上,并于15世纪之初集中爆发了。郑和七下西洋完全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对海洋的探索和追求是如此精彩、如此令人难以忘怀!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2005年7月的一天,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的马六甲市,这座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静静地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纪念日——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这座城市所依凭的马六甲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大约600年前,郑和率领的船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马六甲市。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中,就有5次登临这里。600年后,中国的记者也来到了这里,寻访先人留下的遗迹。

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唐宋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而明代前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引领着世界航海史的发展,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带到更远的国家和地区。

站在江苏省东南端的太仓市的港口码头,眼前,滚滚长江往东流向一望无际的大海。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公元2004年6月9日上午9时,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中国现今最大的 “绿眉毛朱家尖”号仿古木帆船在这里起锚,开始了追寻郑和航迹、探求中华文明的帆船航海及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文化交流、睦邻友好的实地文化考察和交流。600年前,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首次从南京起程,经太仓驶向海洋。郑和船队多达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庞大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 “海上特混舰队”,这样的描述毫不为过。郑和首航到达了东南亚和东非等地区,于1407年10月2日回国。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回国后仅十余天时间,36岁的郑和再次率领船队出海。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今文莱)、暹罗 (今泰国)、真腊 (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于1409年夏天回国。据文献记载,第二次下西洋的人数仍然多达27000余人。

1409年秋,38岁的郑和船队第三次下西洋,在马六甲建造了仓库,以备使用。郑和船队去各国的船只,返航时都在这里聚集,装点货物,等候南风起航回国。此后郑和船队到达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还来到位于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的加异勒以及阿拔巴丹、甘巴里,于1411年7月6日回到祖国。

1413年冬,郑和奉命率领27670多人的船队开始了第四次远航,跨越了印度洋,到达了马尔代夫群岛,来到了位于波斯湾的忽鲁谟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岛,这里是东西方之间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都会;然后途经溜山回国。溜山国成为后来郑和船队横渡印度洋前往东非的中途停靠点。郑和船队于1415年8月12日回国。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1417年冬,郑和奉命送19国使臣回国,开始了第五次远航,最远到达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于1419年8月8日回国。

1421年3月3日,年已50的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并护送16国使臣回国,最远到达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随船来访。郑和船队于1422年9月3日回国。

1431年2月,年已60岁的郑和率船队共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最后一次远航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后返航。当船队航行到古里附近时,郑和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于1433年在印度西海岸古里病逝,时年62岁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之一,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在早期的航海生涯中,他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知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在长达28年的七下西洋的伟大航行中,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海洋行动,出行的舰船多达200余艘,人数多达27000余人,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发达的造船术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是不可能完成远洋航行壮举的。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同时也充分证明了郑和在航海船队方面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天才。

郑和宝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中华文明的遗迹。他在东南亚被尊称为 “三宝公”,在古城马六甲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马六甲城南掩映在高大葱绿的热带乔木之中的三宝公庙,大殿中供奉着郑和坐像,至今香火缭绕,访客不绝。三宝公庙的背后,是一座草木青翠的三宝山,又称中国山,这里竖立着1万多座历代华人古墓,其中也掩埋着郑和属下将士的遗骨。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三宝山已经成了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先辈的墓园。山上的古墓大都面朝中国所在的故乡方向,表达着历代海外游子盼望着魂归故里的中华思乡之情。

在马六甲,郑和的足迹似乎无处不在,因为他带来的是和平、友谊和互利通商。

三宝公庙的左侧有两口古井,名叫三宝井。相传此井是郑和与属下在此停留时所挖。在马六甲市中的鸡场街,一幢幢带有明清建筑特色的老屋伫立在街道两旁,它们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郑和当年的感人故事。

有趣的是,本世纪初一位来自英国的前海军军官、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对郑和600年前征服海洋的壮举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郑和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他提出的一个证据表明,第一批到达远东、印度洋、非洲、北美和大西洋海岸、南澳大利亚等地的欧洲探险者,发现已经有中国人或亚洲人和当地土著人生活在一起。孟席斯的结论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知道孟席斯先生是否看到过明代皇家绘制的第一张世界地图。如今,这张绢本彩色绘制的国宝级的古地图——《大明混一图》,被完整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

领先世界航海史的郑和七下西洋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在 《大明混一图》上,欧洲和非洲地区描绘的十分详细而规整。这张地图的出现,缘于600多年前中国人对辽阔的海洋世界的探求欲望,足以说明元明时期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程度,沿海水陆地形的准确程度也反映了明王朝在航海上的探索与成就。

我们注意到这幅古地图的成图时间,竟比郑和下西洋早了16年。因此可以想象,郑和当年极有可能带着皇家秘藏的世界地图走向海洋,到达了印度、非洲,甚至南非的好望角。

1999年李鹏委员长访问南非,把一本《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卷)赠送给南非国民议会议长金瓦拉女士。当她翻开卷首几页展示的《大明混一图》,就看到了地图的左下方的非洲大陆图,南非的好望角赫然出现在地图上,海陆线条精美,形制一目了然。金瓦拉女士对这张600多年前中国人绘制出的精美地图赞叹不已,并召集南非历史学家对该图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早在欧洲人宣称他们 “发现”非洲大陆100年前,中国人就对非洲有所了解了。

2002年11月,《大明混一图》复制件前往南非,参加了南非国民议会千年项目地图展,这是迄今为止非洲人所见到的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今天,我们更加关注600多年前郑和所拥有的海洋思想。郑和海洋思想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现代学者们所总结出来的12个字:“和平往来,开放交流,造福人类。”

我们以 “和平往来”为例。郑和的远洋船队多达200多艘,其中无疑拥有商船和战舰,因此被一些外国学者称为 “特混舰队”,把郑和也看成是 “海军司令”或 “海军统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因此认为: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尽管如此,强大的海洋军事实力、严密的海上军事组织系统,只是中国远洋船队海洋和平外交的保证。郑和下西洋并没有采取 “炮舰政策”,而是以军事保护为基础,推行和平往来的海洋贸易政策。郑和以和平使命为中心的远洋行动,主要方式包括:宣诏颁赏,增进友谊;调解纠纷,达到和平相处;竖碑布施,联络宗教感情;克制忍让,化干戈为玉帛。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对郑和的和平往来作出了肯定的评价:

15世纪,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他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还帮助沿途有的国家剿灭海盗,真正做到了播仁爱于友邦。

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大连海军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认为,郑和忠诚地执行 “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尽管郑和舰队具有“为所欲为”的实力,但七下西洋,历时28年,造访30余国,却没有侵略过一个国家,没有建立一块殖民地,没有为自己圈定一片海域和占据一座岛礁,甚至没有为自己建立一座纪念碑和在外国水域留下一个中国地名,没有使任何邻国感受威胁,纯系友好邦交的和平之旅。

开放交流的海洋思想贯穿在汉代以来一千多年来历朝的海洋政策中,没有这样的思想也就没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郑和下西洋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对各国都平等相待、友好往来、互利互惠。

郑和生前有没有海权思想?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郑和已经有了鲜明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思想。依据大都引用法国学者费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郑和劝谏皇帝保留船队的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但中国古代文献中似乎并没有找到这个记录。因此,我们对郑和这句话的真实性存疑。尽管如此,从某种意义上看,郑和七下西洋的举动本身仍然表现了浓厚的海洋意识,但还不能和19世纪末马汉的 “海权论”划等号,否则,昔日称霸海洋几百年的就应当是郑和的后人。

海洋小帖士

大明混一图

大明混一图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皇家绘制并秘藏的世界地图,成图年代为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是一幅彩绘绢本的大挂图,图幅尺寸为386厘米×456厘米。此图绘制精美,内容丰富,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标示了明朝及邻近地区的各级居民地、山形、河流及其相对位置。此图范围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南非好望角,北至蒙古,是我国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

郑和宝船

郑和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宝船共有63艘,最大的长度为151.18米、宽度为61.6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这种高达4层的船上共有9桅,可挂12张帆。锚重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起航。一艘宝船可容纳千人。其他船的种类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分别用于载货备物、储运粮草、日常居住、军事作战。“宝船”是整个船队的主体、指挥中心、管理和协调中心。

郑和

郑和(1371年~1433年),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航海家。云南昆阳(今晋宁)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其六世祖先是中亚色目贵族。郑和从小接受伊斯兰教,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被带到南京,接受宫刑,做了宦官,后来在燕王府服役。其后跟随燕王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建立功勋。朱棣登上皇位成为明成祖之后,将其升为内官监太监。郑和原名马三宝,33岁时因战功而被明成祖御赐郑姓,改名为和,因此郑和又名 “三宝”,人们也称他为 “三宝太监”。1405年,郑和奉命率众出海,开始了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生涯。1433年,在经营了28年的航海事业后,62岁的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 (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

郑和

位于 马六甲市的郑和像四品内官监太监

国家 明

主君 明成祖

族裔 色目人( 回族)

信仰 伊斯兰教

初名马和(一作马三保/马三宝)

别名

(波斯文)

通称 三宝太监

法号 福吉祥

出生1371年

云南 昆阳宝山乡知代村

(位于今云南 晋宁 昆阳镇)

逝世 1433年

印度 古里

墓葬 南京 牛首山 郑和墓

亲属

父亲 马哈只

养子 马文铭经历郑和下西洋

郑和 (1371年-1433年),原姓 马 名和,小名 三宝 ,又作 三保 , 云南 昆阳(今 晋宁 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 明代 航海家、 外交家、 宦官。穆斯林太监郑和的一生,是中国 明成祖时期海洋扩张政策“最惊人的展现” [1] 。

朝庭及外交政治背景

因为郑和的所有背景(有战功的 蒙古裔的 穆斯林 太监)和主导明朝政治的士大夫圈子格格不入,因此郑和首度下西洋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朝庭内和儒家价值对立的派系成功合作的成果,这些派系包括: [1]

商人游说团体,希望明朝海军力量为印度洋中国人经商提供支撑;支持帝国主义游说团体,希望恢复元朝的帝国侵略扩张,这和儒家以德服人的价值对立;

佛教游说团体,希望政府经费投入其他计划,而非落入反宗教或士大夫。[ 编辑]

成就明成祖的海上大业

在外交及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的功迹包括推翻 斯里兰卡王朝及 苏门答腊君主、惩治了海盗并扶植麻六甲一小渔村将其变成一强大国及货品转运站。[1]

[ 编辑]

生平

15世纪初朝鲜所制的地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显示郑和时代明朝及其藩属国的世界观

郑和是回族人,其波斯名为 Hajji Mahmud Shamsuddin(

),六世先祖 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朝初期来自 中亚的 色目贵族,是 布哈拉国王 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 行省平章,后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 伯颜(Bayan)在 元大德十一年( 1307年)任 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 哈只米的纳,祖母温氏。父亲原名米里金,汉名 马哈只( 马姓是汉化的 阿拉伯语“ 穆罕默德”),袭封滇阳候,母温氏。族人自称咸阳世家 [2]。郑和出生于明 洪武四年( 1371年),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3]。洪武十三年 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 云南,马和10岁,被明军副统帅 蓝玉掠走至 南京 [4]。阉割成 太监之后,进入 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 1403年), 姚道衍 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 [5], 法名福吉祥 [6]。在 靖难之变中,马和在 河北 郑州(在今河北 任丘北,非 河南 郑州),另一说为“ 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 [7]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 1404年) 明成祖朱棣在 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在郑州的战功,史称“ 郑和 ”。并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 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8]。 宣德六年( 1431年)钦封郑和为 三宝太监 根据明代御用相士 中书舍人 袁忠彻记述: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下西洋前夕,明成祖有意选派郑和领兵出洋,曾征询袁忠彻,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遂令统督以往,所至威服” [9]。宣德八年( 1433年)四月郑和在 印度西海岸 古里去世;赐葬 南京 牛首山 [10]。郑和 收纳长兄 马文铭之长子为 嫡,名 郑文铭,字恩来,世袭 锦衣卫 千户 [11],居 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 [12]。郑和后裔至今已传21代。[ 编辑]

信仰

郑和是 回族人,但同时信仰佛教,明史专家吴晗先生指出,由于 南洋的许多国家,伊斯兰教和 佛教为主要信仰,明朝政府选派回教徒“可以减少隔阂,办好事”,而当时下西洋的随行人员中信奉 伊斯兰教信徒有马欢、郭崇礼、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泉州蒲寿庚后裔蒲日和,泉州清净寺伊玛目(教长)夏不鲁罕丁的次孙夏文南等。[13]。做为外交官,郑和对其他宗教采包容和尊重的手法。[1]

伊斯兰教

郑和出身于 伊斯兰教 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 穆斯林 朝圣者,曾到 天方 朝圣。郑和曾在 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到泉州 南安九日山 清真寺祈祷。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重修西安清真寺 [14]。佛教

郑和是 道衍和尚 菩萨戒弟子,自称:“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速南咤释,即福吉祥” [15]。“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福吉祥。谨发诚心施财命功,印造 大藏尊经一藏,计六百三十五函,喜舍于 云南五华寺,永远长生供养” [16]。下西洋途中,郑和每逢佛教国家,就向寺院 布施财物 [13]。道教

由于 水手多半信仰 道教与 中国民间信仰,尤其对 海神 妈祖特别虔诚。流风所及,郑和时常捐献 银钱予 妈祖庙,并且增修殿宇 [17] [18] [19]。[ 编辑]

自身角色认定

郑和自身角色认定,有世界史学者认为,是结合了帝国扩张、贸易促进及知识拓展,如其死前一年 1432年所立的石碑题文,除了有扩张宣称“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亦有对商人和地理学家的敬重语:“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国,固远矣,而程途可计。” [1]

[ 编辑]

事迹

郑和航海生涯,始于永乐元年,先是出使 暹罗,永乐二年出使日本,年底会朝复命。跟着是奉敕七下西洋。前后共出洋九次。郑和舰队下西洋的路线

[ 编辑]

郑和出使暹罗国

永乐元年( 1402年),太监郑和等奉差出使暹罗国。经广州大星洋,忽遇风涛,郑和祈 天妃保祐,风平浪静 [20]。出使过程中郑和船队舟师沿途累次校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岛水势山形,画成图样 [21]。郑和归来后,奉命整理天妃庙。[ 编辑]

郑和出使日本国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乐元年( 1403年) 琉球、 日本、 暹罗各国使节到中国朝贡,建立了宗藩与册封关系。永乐二年( 1404年) 倭寇骚乱 直隶、 浙江,明成祖派遣中官郑和往日本,奉敕讨贼 [22],由 宁波附近的桃花渡出海 [23]。1405年日本王源道义遣使,献上在壹歧, 对马等岛所俘获的倭寇;乃命来使按其本国法处置,令一人生火,将倭寇上蒸笼蒸杀。明成祖嘉奖源道义勤诚,遣鸿庐寺少卿潘赐,内官王进等赍玺书冕服,赐日本王,令十年一贡。[24]

郑和统督水师10万到达日本,向 室町幕府第三任 将军 足利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25]足利义满同时受明朝封赏,并派遣使节献上抓获的倭寇,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足利义满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有人对“郑和出使日本”的真实性存疑,尤其是“水师10万到日本”的说法。[26]

[ 编辑]

郑和下西洋

主条目: 郑和下西洋

《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第一页1405年 7月11日(明 永乐三年) 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 西太平洋和 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 东南亚、 东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苏州 刘家港出发,一直到 1433年(明 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 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 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民间故事《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预中,以长远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操纵麻六甲海峡(往来中国及海洋贸易的要道),选择扶植强盗头子 拜里迷苏剌,于 1409年郑和授与其国玺及皇袍。拜里迷苏剌曾亲自往中国朝贡,使其在麻六甲沼泽地的据点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1]

郑和曾到达过 爪哇、 苏门答腊、 苏禄、 马六甲、 彭亨、 真腊、 古里、 暹罗、 榜葛剌、 阿丹、 天方、 左法尔、 忽鲁谟斯、 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 国家,最远曾达 非洲东岸, 红海、 麦加,并有可能到过 澳大利亚。据记载,郑和的船队曾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的 麻林地、 慢八撒 [27]以及 拉穆 [28]等地。明代 沈度作《 瑞应麒麟图》,描绘 永乐十二年( 1414年}榜葛剌国表进麒麟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1405年 7月11日)奉诏出使西洋。同年冬,从南京 龙江港启航,经 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 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 1407年 10月13日)出发,到达 文莱、 泰国、 柬埔寨、 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 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 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 1409年10月)太监郑和、王景弘、候显等统率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宝舟四十八号出使西洋 [29]。九月从 太仓 刘家港启航, 费信、 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 1411年 7月6日)回国。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 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 马欢,绕过 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 麻林地,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 1415年 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 麒麟”(即 长颈鹿) [30]。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 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僧人慧信 [31],途经泉州,到 占城、 爪哇,最远到达 东非 木骨都束、 卜喇哇、 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 1419年 8月8日)回国。明钞本 马欢:《 瀛涯胜览》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1421年 3月3日)出发,往 榜葛剌(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 1422年 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 朱高炽即位,因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 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开始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 古里去世,遗体埋葬于古里 [32],船队由太监 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 1433年 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编辑]

督修南京皇宫寺庙殿宇

永乐十年,郑和任南京监工官,奉帝命重建南京 大报恩寺 [33]。朱瞻基继承帝位,有意将国都从北京迁回南京,于 1425年敕令南京守备太监郑和修理南京宫殿。宣德元年(1426年),南京守备太监郑和等上奏,“天地坛,大祀门并门廊、斋宫、山川坛殿廊、厨房库,已经朽坏,请加修理”。帝喻:“祀神国之大事,真寺宇皆当完固,况山川坛郊坛尤重。令其南京工部发匠修理。大祀诸殿,当用香楠等大材,请取四川湖广采者用之” [34]。

宣德三年(1428年),帝敕郑和等,命南京大报恩寺务“俱限今年八月以里,都要完成,迟误了时,那监工的都不饶”。南京大保恩寺有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佛殿、观音殿、法堂、祖师堂、伽兰殿、藏经殿、轮藏殿、禅堂、三藏殿和九层 阿育王塔等建筑。建成后帝敕太监尚义、郑和、王景弘、唐观、罗智等:“南京大报恩寺完成了,启建告成大斋七昼夜,燃点长明灯。” [35]

[ 编辑]

遗迹

南京天妃宫

南京天妃宫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到 南京后建造,有近600年历史。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南京天妃宫全部建筑被毁,荡然无存。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南京市在 2004年7月开始重建 天妃宫, 2005年5月3日,天妃宫落成,5月4日对外开放。郑和墓

牛首山郑和墓

郑和墓位于 南京南郊 牛首山麓,经修整后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特征和穆斯林葬仪的习俗、规格与风貌,墓园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航海28年,每个平台7级台阶,象征他七下西洋,此外还建有碑亭和“南京郑和墓史料陈列馆”。牛首山郑和墓可能是 衣冠冢。南洋华侨传说,郑和葬在 印度尼西亚 爪哇 三宝垄。郑和父亲墓之墓志铭

Wikisource-logo.svg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郑和父马哈只墓志铭马哈只之墓虽早已有之,但在永乐九年,郑和奉命重修父坟,由 李志刚撰写新墓志铭。郑和北京故居

郑和北京故居在今 德胜门内大街路西 三不老胡同 [36]。

郑和南京故居

南京 长白街上的郑和公园,原太平公园郑和收长兄之长子为嫡后,迁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 [37] [38],为记念先祖,名之为“马府”;马府原有房屋72间,但在 太平天国战争中被夷为平地。1983年考古学家在南京太平公园(旧称马家花园)出土郑和府第遗物,有 龙泉窑瓷器、 宜兴紫砂、 景德镇青花等。太仓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或“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碑,简称“通番事迹”碑,由郑和、王景弘等人于明宣德六年(1413年)撰镌,立于 江苏 太仓 浏河天妃行宫的墙壁中。后来湮没,下落不明。现已重建。

长乐天妃宫与“天妃灵应之记碑”

Wikisource-logo.svg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天妃之神灵应记为了祈求和感谢 天妃 妈祖的保佑,郑和、王景弘等人于第七次下西洋之际在 福建 长乐南山重修了天妃宫,并立下了“ 天妃灵应之记”碑。泉州天妃宫

泉州郑和行香碑

湄州天妃宫

郑和铜钟

福建 南平市文化馆收藏一口郑和在明 宣德六年( 1431年)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双龙纹铜钟,上有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39]。

斯里兰卡郑和碑

Wikisource-logo.svg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斯里兰卡郑和碑用中文、 泰米尔文和 波斯文三种文字写成,于1911年发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港城市 加勒,现保存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40]

南京杨庆墓

Wikisource-logo.svg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大明故都知监太监杨公墓志铭2005年10月,在南京江宁区韩府山东麓发掘出郑和副手 杨庆墓。 [41]

南京洪保墓

Wikisource-logo.svg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南京祖堂山发郑和副使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墓。[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